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十二指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 2 3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癌的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14例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 ,12例有阳性发现 ;10例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 ,6例发现阳性改变 ;B超检查18例 ,16例提示胆总管扩张 ,胆囊增大 ;CT检查 5例、PTC检查 3例均有阳性发现。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 ,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4例 ,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 2例 ,胆管、空肠Y型吻合 3例 ,胃、空肠吻合 2例 ,肿瘤广泛转移无法行根治性手术仅取活检定性 2例。结论 多种辅助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生长部位、病变早晚、病人年龄以及身体情况而定。关键词 :十二指肠癌 ;诊断 ;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发生于胃肠道的肿瘤型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对本院近10年收治14例术前考虑为胃肠道肿瘤,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胰腺组织,对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手术方式、预后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14例,男11例,女3 例,年龄32~67岁。8 例有上腹不适症状,6 例体检偶然发现。10例发生于胃,3 例发生于十二指肠,1 例发生于空肠。术前影像学检查仅1 例CT提示“异位胰腺”,1 例胃镜考虑“异位胰腺”,其余均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或恶性肿瘤。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8 例行局部切除术,3 例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2 例行胃癌根治术,1 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死亡。结论:肿瘤型异位胰腺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和有效的检查手段,易与其它肿瘤混淆。手术治疗是有效治疗手段,能明确诊断及避免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像所见。方法原发肿瘤13例,继发肿瘤3例,16例病人均行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5例病人行CT检查,2例行血管造影,2例壶腹部癌行B超检查,其中1例行ERCP检查。结果所有病人均经手术切除,将X线所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腺癌7例,平滑肌肉瘤6例,继发性癌3例。结论消化道造影是十二指肠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本组病例均能提示病变部位,其中13例定性诊断正确,但对一些外生性肿瘤,造影有其局限性,应结合CT、B超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胰头癌35例,胆总管癌29例,胆囊癌13例,第1次来院门诊部确诊者26例,占34%,行胰十二指杨切除才11例,胆总管空肠吻合及胆囊空肠吻合26例行胆胰及部分肝叶切除4例,胆囊及部分肝叶横结肠切除1例,胆囊切除4例,其他手术17例,患者1年生存者53例,占69%,3年生存者25例,占32%,5年生存者12例,16%,本文着重讨论对胰头癌,胆管癌及胆囊癌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如何改进手术操作技术及术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989~2000年21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病理情况,以期通过详细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对壶腹周围癌作出早期诊断.方法210例壶腹周围肿瘤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均有病理结果.结果影像学检查中B超、CT、MRI、PTCD、ERCP及MRCP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3%、87.8%、86.1%、83.3%、91.7%、88.9%.结论对可疑高危病人行多种影像学检查结合详细临床资料可提高壶腹周围癌的早期诊断,并为手术可行性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肿瘤发病率较低,早期症状多不典型。诊断比较困难。现将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小肠肿瘤50例报道如下。50例原发小肠肿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部位与类型见下表。本组病例均做了手术治疗,29例行肿瘤肠段切除;13例行肿瘤局部切除;4例因病变位于末端,行右半结肠切除;恶性淋巴瘤术后均做了化疗加放疗。本组共收治小肠肿瘤50例,占同期全部胃肠道肿瘤的8.7%。其中良性肿瘤24例,占48%,恶性肿瘤26例占52%。恶性肿瘤发生部位以回肠、空肠多见。组织学类型以各种肉瘤多见,其次为癌。原发性小脸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易造成误…  相似文献   

7.
乳腺原位癌1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原位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方法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间治疗的15例乳腺原位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乳腺钼钯摄片14例,其中10例阳性;乳导管造影2例,全部阳性;术前X线摄片阳性率85.71%。术后15例全部由病理检验确诊,其中乳腺导管内癌13例、小叶原位癌2例。15例中13例行根治术,2例行象限切除术,术后14例行化疗。结论:乳腺原位癌的诊断需要在普查、临床和乳腺辅助检查(钼靶、乳导管造影、彩超、溢液涂片)的基础上,最后经活检或术后病理检验确诊。  相似文献   

8.
乳房外Paget病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房外Paget病的组织发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复习8例乳房外Paget病的病例、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7例病灶发生于阴囊和大小阴唇;从症状出现到确诊时间平均2.95年;所有病人均行局部皮肤扩大切除术,其中2例切缘阳性,均局部复发而二次手术;3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发现2例转移;平均随访2.3年,均生存。结论 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误诊漏诊率,及时行扩大的病灶切除手术是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结合内镜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均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为GIST病人的CT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1)18例GIST的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瘤,边界清楚,13例平扫及增强密度均匀,强化明显,5例瘤灶内有坏死液化区;肿瘤周围肠管不同程度受压移位或粘连。(2)15例源于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间质瘤均行内镜检查,4例瘤侧胃壁镜下所见黏膜呈外压性改变者未行咬检;11例伴有溃疡形成,溃疡处咬检获取病理组织。(3)18例均行手术后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查,18例CD-117均为阳性,13例CD-34阳性,10例Vimentin阳性。结论:CT与内镜相结合检查,能提高胃、十二指肠及结肠GIST定位、定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瘢痕癌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瘢痕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17例瘢痕癌的临床治疗分析,探讨瘢痕癌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结果:鳞状细胞癌为14例,基底细胞癌3例,均行局部病变广泛切除,采用中厚皮片及各种皮瓣修复治疗,效果较好,无一复发。结论:病理检查是诊断瘢痕癌的重要方法;手术是治疗瘢痕癌的最佳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瘢痕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瘢痕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17例瘢痕癌的临床治疗分析,探讨瘢痕癌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结果:鳞状细胞癌为14例,基底细胞癌3例,均行局部病变广泛切除,采用中厚皮片及各种皮瓣修复治疗,效果较好,无一复发。结论:病理检查是诊断瘢痕癌的重要方法;手术是治疗瘢痕癌的最佳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瘢痕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51例食管癌作了MRI检查。对其中手术的14例进行了MRI与手术及病理的对照观察。MRI分辨率高并能够多方向扫描,因而能显示肿瘤的大小、范围,有无外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估计癌瘤能否手术切除有重要作用。肿瘤侵及气管支气管,侵及主动脉;或侵及心包为不能切除的指征。本组诊断气道受侵的符合率及主动脉受侵的符合率均为92.8%。因此食管癌术前行MRI检查十分重要,可减少不必要的开胸探查。15例食管癌手术后作了MRI随诊,其中14例有阳性发现,最多见的为纵隔淋巴结转移,其次为吻合口区复发,残段食管癌、肋骨及肺转移。术后MRI随诊可及早发现复发及转移,以使病人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2年5月至1993年5月,为6例壶腹周围癌行保留幽门胰胃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 本组男3例,女3例,年龄49~66岁.胰头癌3例,壶腹癌3例.均行保留幽门胰胃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距幽门2cm处横断十二指肠与空肠行端侧吻合,胰腺断端与胃后壁吻合.胰管内置一引流管经胃前壁引出体外.术后无胆瘘及胰瘘并发症.5例经随访钡餐检查无明显胃滞留现象.2 讨论  相似文献   

14.
自1991年7月至1995年12月,创用了改良Rouxen-Y胆囊/胆管空肠吻合姑息治疗低位恶性梗阻性黄疸135例。经随访证明:本术式除具有良好减黄及控制胆系感染效果外还能防止胆管逆行,且简便易行。本组135例,男84例,女51例,年龄45~75岁;平均65岁。胰头癌90例,胆管癌15例,壶腹癌12例,十二指肠癌9例,胆囊癌9例,均有细胞学及病理学诊断。合并阻系感染25例,合并十二指肠梗阻15例。做胆囊空肠吻合96例,胆管空肠吻合39例,加做胃空肠吻合15例。方法:在胆囊/胆管空肠吻合基础上,于此吻合口的输入袢上距空肠Brawn吻合口上方5cm用7号丝…  相似文献   

15.
1988年1月至1993年12月对手术中未能切除的胰头癌17例,在行姑息手术的同时,采用经胃网膜右动脉插双孔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的方法,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男女之比为24:1;年龄36~64岁,平均54.2岁。1.2姑息术式17例胰头癌病人均行胆总管空肠Roux-Y型吻合加胃空肠吻合并行胃网膜右动脉逆行插双孔管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至肝固有动脉。1.3插管方法与此疗在探查确定胰头痛不能切除后,在胃幽门窦大弯测距幽门8~10cm处分离网膜有动脉5~7cm,切断后将其远端结扎。将充满10…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996年10月~2006年10月诊治的20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行B超检查:7例囊腺瘤,影像表现为囊性、内部回声不均匀的低回声光团;13例囊腺癌。影像表现为多发囊性或囊性与实性共存、单发囊性。16例行CT检查:5例囊腺瘤。影像表现为囊性呈多层状、不均匀的低密度影:11例囊腺癌,影像表现为多发囊性或囊性和实性共存、单发囊肿。20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行探查术,2例行姑息性切除,16例行治愈性切除。良性肿瘤中1例囊壁空肠吻合者3年后发生恶变。2例恶性肿瘤分别于术后6和16个月死于肿瘤复发,恶性肿瘤有5年存活者7例。[结论]B超和CT是诊断胰腺囊性肿瘤的有效方法。胰腺囊性肿瘤生长缓慢,应尽快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梗阻性结肠癌的诊断、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0年2月至2008年3月经手术治疗的32例梗阻性结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升结肠癌5例,横结肠癌4例,降结肠癌7例,乙状结肠癌14例,脾曲癌2例 ;行Ⅰ期结肠癌切除吻合术20例;分期手术切除吻合术11例,其中行Hartmann手术7例,4例结肠脾曲癌行横结肠造口术,术后3周行瘤体切除肠吻合术。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经双套管负压吸引等治疗后治愈,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梗阻性结肠癌加强术前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做好术后处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小肠肿瘤2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金荣  吴斌 《肿瘤学杂志》2008,14(6):505-506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良性肿瘤5例,恶性肿瘤23例;术前诊断小肠肿瘤14例(其中位于十二指肠8例,空、回肠6例),诊断符合率50%;恶性肿瘤行根治性手术10例、姑息性手术9例、放弃手术4例:恶性肿瘤术后5年存活7例。[结论]小肠肿瘤术前诊断率低,恶性小肠肿瘤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改善预后早期诊断是关键.手术治疗是首选。  相似文献   

19.
应用硅胶管经胃间置胆囊空肠架桥转流术,治疗晚期胰头痛合并阻塞性黄疸十二指肠梗阻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5例均为晚期胰头癌患者,合并梗阻性黄殖和十二指肠梗阻(不全梗阻2例,完全梗阻3例)。男性2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6岁。术前胆红素测定27.10~537μmol/L。手术方法腹腔探查后行结肠后胃空肠吻合术,当完成后壁吻合时,暂不吻合前壁,用F18号蘑菇头硅胶管行胆囊底部造瘘,在胃小弯侧前壁扎孔,将硅胶管另一端经此孔引入胃腔,拉紧此管,使胆囊底部紧贴胃壁,间断缝合浆膜肌层固定,再经胃空肠吻合口将硅胶管…  相似文献   

20.
伍文霞  谈钊等 《四川肿瘤防治》2002,15(4):235-235,237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肿瘤术前超声图像特征及其与病理形态变化的关系,从而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loka-1400型超声诊断仪,对12例十二指肠肿瘤患者进行检查,着重扫查胃-幽门十二指肠部5长轴切面,随后服温水500ml,取半卧位或坐位行胃-十二指肠长短轴切检查,结果:根据超声图像可判别肿块大小,肿瘤浸润肠壁情况及有无瘤转移,本组病例经超声检查,预测10例可切除,2例不能切除,结论;超声检查十二指肠肿瘤,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