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蔗糖对早期牙菌斑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在同一个体体内含漱含蔗糖和不含漱蔗糖溶液所形成的早期牙菌斑的超微结构。结果 :含漱蔗糖溶液后 ,2 4h内牙菌斑形成的速度明显增快 ,菌斑内的细菌被粘稠的基质所包裹 ,菌斑结构致密 ,3天时菌斑中仍以球菌为主。不含漱蔗糖溶液形成的菌斑 ,基质稀少 ,细菌排列松散 ,在 3天时 ,菌斑表面以丝状菌为主。结论 :蔗糖可能通过影响细菌的粘附加速菌斑的形成速度 ,并可能对牙菌斑的细菌构成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咀嚼无糖口香糖对含漱蔗糖溶液后牙菌斑原位pH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牙菌斑原位pH值变化的动态监测,观察咀嚼无糖口香糖对牙菌斑原位pH值的影响。方法 采用受试者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选择16名健康成人志愿者为受试者,年龄23~32岁,其中男性6名,女性10名。首先测定受试者48h菌斑的静止pH值,以及受试者用10%蔗糖溶液含漱1min后在5、10、20和30min时菌斑的pH值,取得受试者的Stephan曲线作为基线对照;而后观察咀嚼两种益达无糖口香糖对含漱10%蔗糖溶液后菌斑pH值变化的影响。菌斑原位pH值的测定采用pH微电极接触法在口内直接测量。结果 含漱10%蔗糖溶液后立即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使菌斑pH值在各检测时间点(含漱10%蔗糖溶液后5、10、20和30min)均维持在静止pH水平,无明显下降;含漱10%蔗糖溶液后在5min时开始咀嚼无糖口香糖则使菌斑pH值从含漱蔗糖溶液后5min时的5.59迅速回升至10min时的6.98。结论 受到蔗糖攻击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可迅速缓冲菌斑的酸性产物,升高菌斑pH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咀嚼含糖口香糖和含木糖醇口香糖对牙菌斑原位pH值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采用受试者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分别检测受试者含漱蔗糖溶液后咀嚼含糖口香糖和含木糖醇口香糖50min内牙菌斑pH值的动态变化。牙菌斑原位pH值的测定采用pH微电极接触法在口内直接测量。结果:含漱蔗糖溶液后5min开始咀嚼口香糖20min,可以明显提高牙菌斑pH值,使pH较快恢复至静止水平。咀嚼初期使用含糖口香糖牙菌斑pH无明显变化,而使用含木糖醇口香糖在咀嚼初期就可以明显提高牙菌斑pH至7.30。结论:含漱蔗糖溶液后,咀嚼无糖口香糖对牙菌斑的酸性产物产生明显的缓冲作用,提高菌斑pH值的作用较咀嚼含糖口香糖迅速而有效。  相似文献   

4.
木糖醇加锌漱口液对牙菌斑pH值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含锌漱口液、木糖醇加锌漱口液以后对含漱蔗糖溶液后菌斑pH值变化的影响,从菌斑代谢角度探讨木糖醇的抗龋机制。方法:采用微型pH电极接触法,原位测定含锌和含木糖醇加锌漱口液 30、60、120min后,含漱蔗糖溶液 1h内的菌斑pH值变化。结果:使用含锌漱口液 60min后,仍可以抑制细菌糖代谢产酸;而用含锌和木糖醇的溶液可以持续发挥抑制作用达 120min。结论:含锌的木糖醇溶液具有抑制牙菌斑细菌糖代谢产酸的能力,在相同的锌离子浓度下,含锌和木糖醇溶液比单纯含锌溶液的抑制细菌代谢产酸力强,并且作用的时间也明显延长,这可能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化物对含漱糖溶液后菌斑产酸力的影响,以期为合理、正确使用氟制剂防治龋齿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4种局部用氟方式,分别为含氟牙膏刷牙,含氟牙膏刷牙加每天1次0.05%氟化钠漱口液含漱,含氟牙膏刷牙加每周1次0.2%氟化钠漱口液含漱,含氟牙膏刷牙加试验时即刻使用0.2%氟化钠漱口液含漱。采用微型pH电极接触法检测使用氟化物后菌斑pH在含漱蔗糖溶液后1h内的变化;同时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菌斑内变形链球菌的含量。结果只有当含漱蔗糖的同时给予氟化物才能有效抑制菌斑pH下降,在含漱后各时间点菌斑pH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维持在6,0以上;而其他方式用氟后菌斑pH仍可下降至临界值5.5以下;4种用氟方式对菌斑内变形链球菌的含量无明显影响。结论氟化物可抑制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但这种抑制作用受菌斑内氟离子浓度的影响;在含漱糖溶液的同时给予氟可有效地抑制菌斑内酸的形成,降低菌斑的产酸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接触法测定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后牙菌斑原位pH值的变化趋势。方法:在9名志愿者停止口腔卫生措施48h后,采用pH微电极测定其菌斑原位pH值作为基线,再含漱0.1kg/L蔗糖溶液后测定即刻、3、8、13、20、30、40min时的菌斑pH值,然后分别咀嚼蔗糖口香糖和木糖醇口香糖,测定以上相同时间点、相同位点的菌斑pH值。结果:受试者含漱0.1kg/L蔗糖溶液和咀嚼蔗糖口香糖后,3~13min时降到最低值,此后菌斑pH值缓慢回升,至30~40min时与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后,菌斑pH值呈上升趋势,3min时达最高,13min后pH值逐渐接近基线水平(与基线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木糖醇口香糖组与蔗糖口香糖组、0.1kg/L蔗糖溶液组相比,pH值下降幅度在不同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可以升高牙菌斑pH值,有促进釉质再矿化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前认为,细菌是龋病及牙周病病因学中一个重要因素,而牙菌斑是细菌生长的生态环境。菌斑内物质代谢对细菌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旨在简述牙菌斑内某些生物化学过程。一、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代谢菌斑内的代谢过程很复杂,细菌代谢所产生的醣类物质的酸性产物与龋病发病机理有着极为密切关系。Duguid 等报道牙菌斑浸出液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0.380mg/ml。蔗糖在龋病过程中起特殊作用,其水解所释放的能量与三磷酸腺苷(ATP)水解时相同。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水解产生葡  相似文献   

8.
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对牙面菌斑原位pH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牙面菌斑原位pH值的动态检测,观察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对牙菌斑pH值的影响。方法采用受试者自身对照的试验方法,选择9名健康成人志愿者为受试对象,用pH微电极在口内测定菌斑的原位pH值。在测定受试者牙面48小时成熟菌斑的基线pH值之后用10%的蔗糖溶液漱口,测定漱口后即刻、3、8、13、20、30、40分钟后菌斑的pH值,然后分别咀嚼蔗糖口香糖和木糖醇口香糖,测量相同时间点、相同位点牙菌斑的pH值。结果用10%的蔗糖溶液漱口后牙菌斑pH值迅速下降至5.5以下,咀嚼蔗糖口香糖后牙菌斑pH值也有下降。但下降幅度较小,在即刻、3、8分钟三个时点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后牙菌斑的pH值没有下降,在即刻、3、8、13、20分钟五个时点的pH值明显高于咀嚼蔗糖口香糖后的pH值(P〈0.05)。结论咀嚼木糖醇香糖不会导致口腔中牙菌斑pH值的下降,有助于釉质再矿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口内牙菌斑生物膜模型评估替硝唑漱口液、西吡氯铵漱口液与氯己定漱口液对早期原位牙菌斑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在专业洁治后,志愿者佩戴一种上颌装置,6 个玻璃片置于装置内以形成口内菌斑生物膜.志愿者用指定漱口液每天漱口2 次,每次15 ml含漱1 min.48 h后样本从装置中移出,立即用2 种荧光染料染色,分别将死菌染成红色,活菌染成绿色,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进行三维扫描,评估菌斑生物膜的厚度和活菌比率.在14 d洗脱期后,再应用另一种漱口液.结果:与清水相比, 3 种漱口液作用下的48 h菌斑生物膜平均厚度及平均活菌比率均有显著降低(P<0.001),且3 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早期原位菌斑生物膜, 3 种漱口液均显示有抑制菌斑形成及抗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溶菌酶在龋病发生中生物学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溶菌酶是一种阳离子碱性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组织,体液和分泌物中,LYZ能够溶菌,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抑制细菌利用葡萄糖,减少菌斑内酸的生成,调节菌斑菌丛比例,影响牙菌斑形成,防止龋病。  相似文献   

11.
溶菌酶(LYZ)是一种阳离子碱性蛋白,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组织、体液和分泌物中。LYZ能够溶菌、杀菌和抑制细菌生长。抑制细菌利用葡萄糖,减少菌斑内酸的生成,调节菌斑菌丛比例,影响牙菌斑 形成,防止龋病。本文就LYZ对口腔细菌的作用,在牙菌斑形成中的作用,与龋病形成的关系以及影响LYZ作用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近来认为牙菌斑细菌对龈炎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的控制菌斑内细菌,在口腔科广泛应用洗必太溶液。但洗必太可以引起一些副作用:长期使用时舌、充填体变色、口腔  相似文献   

13.
聚维酮碘漱口液掏菌斑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一种新型漱口液:艾利克-聚维酮碘溶液(1%)对菌斑形成的影响。方法:让25名牙周组织健康的志愿者分别用1%聚维酮碘溶液、多贝尔氏漱口液、蒸馏水含漱,记录48小时后的菌斑指数,并做1%聚维酮碘溶液体外抑菌试验。结果:1%聚维酮碘溶液抑制菌斑的作用明显好于多贝尔氏漱口液和蒸馏水。结论:1%聚维酮碘溶液对菌斑的抑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按纳入标准采用双盲法实验,研究柠檬提取物漱口液使用前后早期牙菌斑细菌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柠檬提取物漱口液可以改变早期牙菌斑内细菌的构成,具有良好的早期菌斑抑制效果,具有减低龋敏感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龋齿、牙周炎患牙和健康牙的菌斑生物膜特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德懿  富饶  赵隽隽  叶军 《口腔医学》2005,25(3):129-131
目的研究牙面菌斑生物膜特征与口腔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而牙冠严重龋坏的龋齿5颗、无龋损而极度松动的牙周炎患牙6颗及正畸原因拔除的健康牙4颗,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分析龈上、龈下及移行生态区的菌斑生物膜特征。结果龋齿、牙周炎患牙和健康牙的牙面均观察到细菌混合物组成的菌斑生物膜,健康牙菌斑生物膜以球菌为主,放线菌和短杆菌少量;龋齿牙的龋坏处为坏死组织和细菌,龋边缘及龈沟处的球菌和短杆菌较健康牙多;牙周炎患者牙菌斑生物膜的细菌种类多,在龈上、龈下移行处可见典型的玉米棒状菌斑或以杆菌为主的紧密附着菌斑,龈下可见球菌、杆菌、梭菌及螺旋体等构成的复杂菌斑。结论龋齿、牙周炎患牙和健康牙菌斑生物膜细菌组成、集聚秩序和立体结构不同,菌斑生物膜的形成与细菌的附着、集聚、生长有关,也与局部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牙菌斑是细菌在牙体表面粘附、共聚形成的复杂的微生态环境,其中钙、磷代谢与龋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龋病初始发生时菌斑中细菌产酸,导致菌斑液钙离子浓度升高,而菌斑液矿物质饱和度下降;当频繁摄食碳水化合物后菌斑中钙、磷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致使产酸后菌斑缓冲能力显著下降。因此研究菌斑中钙、磷代谢对阐明龋病病因学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牙菌斑钙、磷代谢与龋病相关性研究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7.
牙菌斑pH值的检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牙菌斑中一些细菌可以分解碳水化合物产酸 ,导致牙齿硬组织脱矿 ,pH值的变化正是反映了菌斑细菌的产酸情况。本文就菌斑pH的检测及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综述如下。一、牙菌斑糖分解代谢的基本情况菌斑细菌可以将菌斑基质中的纤维素、淀粉、寡聚糖、透明质酸等分子较大的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单糖或二糖。这些降解产物以及外源性的蔗糖、乳糖、葡萄糖、麦芽糖可通过透性酶转运系统、磷酸转运酶系统 (PTS)进入变形链球菌等致龋菌细胞 ,经糖酵解 (EMP)、磷酸己糖旁路 (HMS)、恩特纳-道德洛夫 (EDP)等途径分解 ,产生大量有机酸 ,使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鸡卵黄特异抗体(IgY)对健康人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构成比的影响。方法 选择志愿受试者24人,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9人)使用1·5% IgY;阳性对照组(9人)使用1·7 mmol/L洗必太溶液;阴性对照组 (6人)使用PBS缓冲生理盐水,各组均于饭后用药含漱1 min,持续3周。分别于用药前、用药中1、2、3周及停药后 1、3、5周记录菌斑指数,并收集光滑面集合菌斑样本在MS及MSB培养基中微需氧环境培养,检测菌斑中口腔链球菌群及变形链球菌的菌落形成数,分析各组使用药物前后菌斑中变形链球菌所占比例的变化及变化的延续性。结果 应用IgY后,其菌斑指数无明显改变,但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群在口腔链球菌群中的比例明显降低,并且在较长时间内(停药后5周)保持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低水平。结论 IgY处理后牙面菌斑的菌群微生态发生改变,为进一步研究牙菌斑微生态防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镧、钙、氟对菌斑pH变化过程的影响,从菌斑代谢角度探讨镧的抗龋作用。方法:采用接触法连续测定含La3+、Ca2+、F-的蔗糖溶液含漱后的菌斑pH值,对pH值下降至最低所用的时间、最低pH、pH下降的幅度 ($pH)以及pH变化曲线中pH615以下的曲线下面积(AUC6.5)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8名受试对象之间各参数均无明显差别;各处理方法相比蔗糖溶液对照组导致菌斑pH下降的幅度最大,其次是含钙蔗糖溶液处理组,再次是含氟蔗糖溶液处理组及含镧蔗糖溶液处理组,后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各处理方法导致菌斑pH下降所需时间差异无明显性。结论:钙、镧、氟均可减小摄入蔗糖后菌斑pH的下降幅度,钙的作用最弱,镧和氟的作用相似,表明镧可干扰菌斑的产酸过程。  相似文献   

20.
牙菌斑     
《广东牙病防治》2005,13(2):137-137
牙菌斑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为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牙菌斑生物膜是整体生存的微生物生态群体,不同于悬浮的单个细菌,细菌凭借生物膜的独特结构黏附在一起生长,使细菌附着很紧,难以清除;另外,菌斑生物膜的形成是一种适应过程,使细菌能抵抗宿主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