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顺行穿刺球囊扩张术治疗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顺行穿刺介入治疗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护理。介入治疗前针对性地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术中配合医生及时处理突发病症,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术后密切观察患侧皮温及血运恢复情况。术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下肢缺血显著改善。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在顺行穿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6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心理支持、病变肢体的护理,手术肢体的护理,术后抗凝治疗的观察和感染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方法对20例(23条下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血管旁路移植术。同时,术中行下肢动脉造影12条,实时评价吻合口及流出道情况。结果术后22条下肢疼痛消失,肢体溃疡愈合,1例疼痛减轻。21条下肢动脉移植物通畅。术中造影发现2例流出道较术前改善不明显而进一步修正手术方案,2条胫前、胫后动脉近端闭塞而行序贯旁路手术。结论对于膝关节以上动脉闭塞采用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有较好的效果。术中动脉造影对于实时评价吻合口及流出道情况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明确各项需加强观察和重点护理的指标.方法对49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的患者从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到出院指导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经系统护理,术后44例顺利康复,5例因发生各种并发症救治无效死亡.结论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在保证手术效果、促进疾病康复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经验,整体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我院32例2013-06—2014-06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采用介入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结果本组3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介入治疗,通过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减轻患者痛苦,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不良并发症。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和全程、连续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手术质量及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刘永娥  杨娇弟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7):2777-2779
目的:探讨血管球囊扩张术、动脉溶栓、血管内支架置入等综合介入技术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16例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及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并加强对出血、栓塞、感染等并发症的观察。结果:16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缺血和疼痛相关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合理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综合介入技术有效治疗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170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7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患肢护理、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患肢血运,积极做好抗凝治疗护理。结果:本组术后治疗效果满意,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介入方法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56例(61条肢体)。髂动脉23例,其中单纯球囊扩张术(PTA)6例,内置支架术(PTA+stenting)17例;股浅动脉27例,其中PTA4例,PTA+stenting16例;胭动脉11例,其中PTA2例,PTA+stenting4例;膝下动脉PTA13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髂动脉23例全部获得成功,股浅动脉20例获得成功,2例致血栓形成,5例介入失败转为人工血管转流手术;腘动脉6例获得成功;膝下动脉5例获得成功。平均随访23个月(6~30个月),2例髂动脉单纯PTA患者1a后再次出现狭窄,行PTA+stenting,患者症状消失。结论: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综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2003—10~2005—09我院采用药物、血管腔内或外科血管重建手术及干细胞移植等方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ASO)5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倒置大隐静脉作股动脉搭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倒置大隐静脉作股动脉搭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6例.结果:经术后1个月~12年的随访(平均3年),通畅率达74.5%,肢体存活率达95.7%.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下肢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行人工血管旁路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36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31例行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3例行膝下人工血管旁路术,2例行左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结果:无手术死亡。33例治愈,3例好转。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降纤酶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6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常规应用他汀类抗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和扩张血管治疗加用降纤酶治疗(治疗组,36例)和丹参注射液(对照组,31例)治疗,疗程10 d,观察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2.16%,显效率35.39%,总有效率87.55%;对照组治愈率15.67%,显效率23.44%,总有效率45.2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纤酶对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2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行介入治疗,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22例病人术后患肢血流均通畅或改善,介入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2例,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1例,均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结论]加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介入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介入置管溶栓治疗8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术前检查与准备,患肢护理与下肢循环观察;术后基础护理,抗凝治疗护理与血运监测,留置导管护理,并发症预防和护理;出院指导与随访。认为强化介入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溶栓介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22例人工血管及大隐静脉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经验,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前常规护理、术后切口的护理、术肢的血液循环监测与护理、体位治疗指导、术后康复护理,认为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针对患者疾病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是手术成功及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即在常规护理上加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介入置管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对12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置管溶栓治疗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饮食指导、保护患肢、术前准备等;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留置导管护理、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等。[结果]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和及时认真的专科护理,症状改善或治愈107例,术后缺血加重或行截肢手术11例,术后6个月发生再闭塞3例。[结论]通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介入置管溶栓治疗,并做好患肢保护、术后留置导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宋维  李敏  张红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65-576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DA)合并脑血管患者的观察重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2007-01-2010-12空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治疗58例PDA患者,其中26例合并脑血管疾病,对其进行仔细观察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26例合并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经血管造影检查,7例单纯造影术显示可行保守治疗,另外19例需要行介入治疗,其中球囊扩张术8例,支架植入术9例,插管溶栓2例,术后配合药物治疗并进行针对性观察及护理,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出现并发症5例,其中1例大出血并出现较大血肿,3例支架内再狭窄行血管再通术,1例下肢溃疡伤口不愈合待截肢。结论 PDA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自主活动较少,血栓时间长,病情虽重但感觉较迟钝,疼痛并不明显。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疾病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倒置大隐静脉作股动脉搭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体倒置大隐静脉作股动脉搭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46例。结果:经术后1个月~12年的随访(平均3年),通畅率达74.5%,肢体存活率达95.7%。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治疗下肢股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杂交手术治疗60岁以上人群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52例(54条患肢),根据病变情况,有针对性地为每位患者制定合适的杂交手术方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操作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ABI指数和间歇性跛行距离分别为0.73±0.21和(254.6±59.5)m,均较术前0.28±0.17和(85.7±45.6)m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43例(82.7%)有效,5例(9.6%)好转;随访1年时,通畅率为90.7%。结论杂交手术应用于60岁以上人群TASC D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有助于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创伤较小、风险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血管通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