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为了定量研究临床血液灌流吸附后血样中甲基对硫磷的清除效率。方法采用血样中加入甲基对硫磷标准溶液,用HA230树脂吸附柱进行实验室血液灌流实验,将灌流吸附后血样经前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进行检测。结果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2.1%~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4.68%~5.97%。1.0ml血样中加入10~50μg甲基对硫磷标准品,经灌流吸附后血中毒物的清除效率为65.7%~79.2%。结论用HA230型树脂灌流器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甲基对硫磷中毒,能清除大部分毒物,迅速降低血中甲基对硫磷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中灭多威的分析方法及血样灌流吸附后对毒物的定量清除率。方法采用HA230树脂灌流装置对中毒血样进行灌流吸附,将吸附后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带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计算清除率。结果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02 ng,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3.32%~103.24%,相对标准偏差为2.63%~4.88%。灌流吸附后血中毒物的清除效率为98.68%~99.64%。结论用HA230树脂吸附剂进行血液的灌流吸附,能清除大部分毒物,迅速降低血中灭多威的浓度,对抢救重度灭多威中毒的危重病人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中甲胺磷的分析方法及血样灌流吸附后对毒物的定量清除率。方法采用HA230树脂吸附柱对中毒血样进行灌流吸附,将吸附后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火焰光度检测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计算清除率。结果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05ng,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4.3%~102.7%,相对标准偏差为4.38%~5.12%。灌流吸附后血中毒物的清除效率为60.6%~73.4%。结论用HA230树脂吸附剂进行血液的灌流吸附,能清除大部分毒物,迅速降低血中甲胺磷浓度。对抢救重度甲胺磷中毒的危重病人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包膜活性炭对血液中甲胺磷的清除效率,并与HA230树脂比较。方法采用包膜活性炭吸附柱对中毒血样进行灌流吸附,将吸附后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并计算清除率。结果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05ng,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2.9%~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4.92%~9.17%。灌流吸附后血中毒物的清除率为92.6%~98.3%。结论用包膜活性炭吸附剂进行血液的灌流吸附,能清除大部分毒物,迅速降低血中甲胺磷浓度。对抢救重度甲胺磷中毒的危重病人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HA230树脂和包膜活性炭对血液中甲基对硫磷的灌流清除率。方法采用HA230树脂和包膜活性炭吸附柱分别对甲基对硫磷中毒血样进行灌流吸附,灌流后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火焰光度检测)测定毒物残留量并计算清除率。结果每毫升血甲基对硫磷加标量为30g,吸附剂用量80mg时,HA230树脂的清除率约为97%并接近平台,包膜活性炭清除率约为80%,但用量120mg时,包膜活性炭清除率可达96%,并呈现平台。结论HA230树脂与包膜活性炭均能迅速有效地清除血中大部分甲基对硫磷,但HA230树脂的清除率高于包膜活性炭,清除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包膜活性炭和HA230树脂对丙溴磷的灌流清除率,并比较其清除效果。方法分别用包膜活性炭和HA230树脂对中毒血样进行灌流吸附,将吸附后血样经乙酸乙酯萃取后,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检测并计算清除率。结果分析方法的检出限为0.8ng,低、中、高3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95.1%~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1.11%~10.97%。灌流吸附后血中丙溴磷的清除效率在包膜活性炭为78.2%~85.8%,在HA230吸附树脂为84.5%~93.8%。结论用包膜活性炭和HA230树脂吸附剂进行血液灌流,均能迅速降低血中丙溴磷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HA230树脂、包膜活性炭、三菱化学SP825树脂和AmberliteXAD16树脂做灌流吸附材料对中毒血样中甲基对硫磷的灌流清除率。方法中毒血样反复流经装有吸附剂的灌流柱,灌流后血样用乙酸乙酯萃取净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火焰光度检测器)测定甲基对硫磷残留量,计算清除率。结果血液中甲基对硫磷浓度较低时,4种吸附剂均有较高的清除率;随着毒物浓度增加,清除率下降,但三菱化学SP825树脂的清除率优于其它3种吸附剂。当每毫升血甲基对硫磷加标量为30μg,吸附剂用量80mg时,三菱化学SP825树脂、HA230树脂和AmberliteXAD16树脂清除率接近,分别为98.6%、97.0%和98.2%,呈现平台趋势;而包膜活性炭120mg用量时,清除率可达96.0%,并可出现近似呈现平台现象,表明对甲基对硫磷的清除已近完全。结论 4种吸附剂中,三菱化学SP825树脂对血中甲基对硫磷清除效果最佳,HA230树脂次之,包膜活性炭和AmberliteXAD16树脂清除效果较前两种吸附剂稍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定量研究血液灌流对有机磷农药硫线磷和其解毒药阿托品的吸附作用。方法模拟临床血液灌流装置,对含硫线磷和硫酸阿托品的血样进行灌流吸附,分别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线磷和硫酸阿托品的残留量。结果吸附剂用量为0.5g、1.0g、1.5g,包膜活性炭在灌流2.0h后硫线磷的清除率均能达到90%以上,硫酸阿托品的清除率依次为61.9%、84.9%、88.9%;HA230树脂在灌流1.5h后硫线磷清除率都达到90%以上,硫酸阿托品的清除率也依次高达88.0%、97.2%、98.4%;包膜活性炭灌流3.0h后,硫酸阿托品与硫线磷的比值最高为HP前10.1倍,而HA230树脂最高为HP前6.7倍。结论包膜活性炭和HA230吸附树脂血液灌流1.5h~2.0h均能清除血中大部分硫线磷,而且均能增加血中硫酸阿托品和硫线磷浓度的比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中有机磷混配农药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及血液灌流对毒物的定量清除效率。方法模拟临床血液灌流装置,对含有机磷混配农药的血样进行灌流吸附,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混配农药各单体的残留量。结果低、中、高三种浓度的加标回收率为89.3%~104.4%,相对标准偏差为2.2%~11.6%。灌流前敌敌畏浓度为9.84μg/ml,甲基对硫磷为9.96μg/ml,在灌流3.0h后,血中残留敌敌畏浓度和清除速率分别是0.68μg/ml~1.59μg/ml、13.7μg/min~15.2μg/min;甲基对硫磷分别为0.20μg/ml~0.59μg/ml、15.6μg/min~16.1μg/min。结论包膜活性炭血液灌流能清除血液中大部分农药,迅速降低血中混配农药各单体的浓度。但是要根据中毒程度选择合适的灌流时间和包膜活性炭用量。  相似文献   

10.
血液灌流(HP)是血液借助体外循环,被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容器(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清除外缘性和内源性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一种方法。其对有机磷中毒具有良好的疗效。HA型一次性使用无菌血液灌流器为300mL大孔吸附树脂,具有吸附能力大,吸附谱广、特异性强等特点,治疗有机磷中毒效果确切、疗效迅速,疗程短、治愈率高。我科应用新型树脂灌流器治疗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XE-2100血液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及其相关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由于国内许多文献对血小板及其4个相关参教的正常参考范围的报道差异比较大,本实验组对正常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小板和相关参数的测定,以得到符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敷据.方法 使用Sysmex公司生产XE-21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仅,根据电阻抗法和利用其流式细胞检测技术相结合的原理来对血小板进行计数,通过电脑换算出4个相关参数值,利用统计学方法,最终得出血小板及其4个相关参数的正常参考范围.结果 本实验组PLT(234.05±44.50)×109/L.MPV(10.13±0.71)fl,PCT(0.24±0.04),PDW(11.20±1.29),P-LCT(0.27±0.06),血小板数在高低年龄段与其他年龄段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1~6岁低年龄段的PLT[(267.12±53.36)×109/L及MPV(9.78±0.80)fl].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之同PLT差异有统计擘意义.结论 通过分析显示在低、高年龄组血小板数有明显差异,不同性删同血小板敷也存在着差异,提示有可能需要在低、高年龄组设立各自的参考范围;此外,使用不同仪器、不同地城、不同人种需要分别设立不同的参考范围,以更准确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4.
The basic anatomy of fibular grafts and their surjplying vessels is studied to aid orthopedic surgery.  相似文献   

15.
16.
17.
1000人在看病的时候,遇到来自丙肝、艾滋病、乙肝患者的针孔一滴血,从感染几率来说,最可能患上的是什么病?肝病著名专家魏来教授认为,他们中的300人会感染丙肝,30人会感染艾滋病,3人会感染乙肝。前不久,全球最大规模的肝病学术大会上,作为我国"十五"攻关计划丙型肝炎项目的负责人,魏来教授呼吁,我国肝病防控要把重心慢慢转  相似文献   

18.
19.
《JAMA》2000,284(4):411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