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李德浩 《北京中医》2011,(7):525-527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和中医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能力和中医症状,配合西药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6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施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77.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D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治疗后两组NDS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4月中医科治疗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96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失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武凤英 《光明中医》2014,(8):1654-1655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用于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参考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参考组采取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参考组基础上添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脂,加强日常生活能力,疗效确切,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5.0%、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型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符合诊断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以西药维脑路通、肠溶阿斯匹林、尼莫地平、维生素E治疗,并对症配合降压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纤维蛋白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降低血脂,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对中风后遗症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15d为1疗程,比较两组患者4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为84.1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显著改善中风后遗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中选择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患者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8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中风后遗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血脂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口服步长脑心通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口服步长脑心通的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疗效。将 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补阳还五汤治疗组及中风回春丸对照组 ,各 4 0例 ,疗程 2个月。结果 :治疗组完全恢复 15例 ,显效 13例 ,好转 8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0 0 %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 77 5 %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提示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东港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普通措施,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MESS评分、ADL评分、运动功能积分。结果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韩吉清 《光明中医》2022,(7):1227-1229
目的 研究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治疗中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下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铅山县贻谋向民医院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西药治疗基础上补阳还五汤联合针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2组,各50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诊疗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两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且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以及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上升,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脂水平均下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能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3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彬彬 《光明中医》2008,23(12):1956-1957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和尼莫地平片、颅痛定片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39例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片、颅痛定片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32例,分别于用药30天后统计疗效,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疗效优于使用尼莫地平片、颅痛定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予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予西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灸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学开 《河南中医》2010,30(2):170-171
目的:观察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三七补阳还五汤,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35例,以银杏叶胶囊、阿斯匹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月并随访1月后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三七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患者以就诊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诊疗常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2组疗程均4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体征,并且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对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和验证。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56.7%(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头部伽玛刀治疗气虚血瘀型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气虚血瘀型肺癌脑转移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头部伽玛刀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头部伽玛刀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显示了对于脑转移瘤良好的局部控制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头部伽玛刀治疗气虚血瘀型肺癌脑转移,可提高肺癌脑转移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