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1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舒适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尿路感染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尿管留置5 d后,试验组IL-6、TNF-α及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8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留置导尿管患者舒适度,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减轻心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接受腹部手术并留置导尿管的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患者于麻醉前留置导尿管,对照组患者于麻醉前留置导尿管,比较患者留置导尿管的舒适度,并观察插管前后心率、血压变化。结果:插管后,观察组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中:对照组患者SBP/DBP(mm Hg)与插管前比较,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SBP/DBP(1 mm Hg=0.1333 k Pa)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前5 min留置尿管,患者的舒适度更高,且应给予患者必要的护理干预,进一步减轻患者留置导尿管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妇科全身麻醉患者留置导尿的最佳时机。方法:对导尿管的插管时机进行对比研究,将100例行择期妇科全身麻醉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全身麻醉诱导前导尿组,全身麻醉诱导中导尿组,全身麻醉诱导后导尿组,观察各组留置导尿时患者舒适度、血压、心率变化,以及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术后患者整体舒适度等。结果:全身麻醉诱导后导尿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少,与全身麻醉诱导前导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诱导后导尿组与全身麻醉诱导中导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诱导中导尿组心率最快;三组在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无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和术后48小时对留置导尿的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插导尿管的最佳时机是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因此建议妇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留置导尿应选择在全身麻醉诱导后插导尿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麻状态下与清醒状态下行导尿患病人舒适度有无差异。方法将65例全身麻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前病人清醒时行导尿术,B组在麻醉后导尿。导尿时记录两组心率、血压;观察两组病人导尿时和导尿后12小时内的舒适度。结果 A组和B组比较,两组病人插管前及插管时血压、心率有轻微波动,但P值﹥0.05,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前后留置尿管时舒适度比较,结果为A组好(P值﹤0.001),麻醉前后留置尿管后12h内舒适度比较,结果为A组较好(P值﹤0.001)。结论麻醉前后留置尿管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虽然各有利弊,但权衡利弊,如果病人均为成人,无特殊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且术后不是立即拔除尿管者,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应在麻醉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妇科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尿管的舒适度进行比较。方法选取78例妇科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全麻组组(29例)和硬膜外麻醉(49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后不同时期留置尿管的舒适度。结果对全麻组患者和硬膜外麻醉组的前后不同时期施行留置导尿管手术的舒适度进行对比观察,发现麻醉后插管的舒适度效果反应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麻组患者和硬膜外麻醉组前后不同时期施行留置导尿管12h后患者的舒适度比较,麻醉前插管的反应效果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后对妇科手术患者进行留置导尿术,有利于提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后耐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192例行全身麻醉且需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留置尿管的舒适度、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从舒适度方面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并发症方面对比,观察组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留置尿管的手术患者才用舒适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耐受度,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中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采用非全身麻醉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38)与B组(38例)。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及GCQ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SAS评分降低、GCQ评分提高,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AS评分降低幅度和GCQ评分升高幅度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诗琼 《当代医学》2010,16(24):14-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4月~2009年4月行神经介入治疗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神经介入治疗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在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焦虑情绪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均存在焦虑情绪;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前,患者存在焦虑情绪,在术前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熊良志  肖峰  冯慧  王燕 《现代医学》2009,37(6):404-406
目的观察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对成年男性患者全身麻醉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男性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前置入导尿管,实验组在全身麻醉诱导后置人尿管,观察两组麻醉苏醒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拔管前患者精神状态及苏醒期躁动程度,以及在麻醉后恢复室(PACU)期间用药情况和留观时间,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患者麻醉苏醒期SBP、DBP及HR均升高(P〈0.05),PACU用药人数增加(P〈0.05),留观时间延长(P〈0.01)。两组患者拔管前精神状态及苏醒期躁动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年男性患者麻醉后留置导尿管可降低全身麻醉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并分析对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对本研究患者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和HAMD评分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和SAS数值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HAMD和SAS数值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SAS和HA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餐前、餐后2小时血糖数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同时对降低患者血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避免或减轻全麻术后留置尿管的引起的尿道刺激症状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的需留置导尿管的全麻患者200例,年龄20~70岁,无严重前列腺增生和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多模式护理措施留置导尿管,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后常规留置导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术毕麻醉恢复时苏醒期的尿道疼痛、血压、呼吸、心率和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的尿道疼痛和躁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变化与术前比较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了术后镇痛的患者除了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呼吸较平稳外,无躁动,尿道疼痛也相对较轻。结论对全麻后留置尿管的患者采用多模式护理措施(舒适护理+利多卡因胶浆+术后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手术留置尿管的痛苦,使护理更具人性化、个体化,提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变化以及治疗效果的改善。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结果:心理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方案实施后试验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能够保持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射频消融术前焦虑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人96例,在手术前后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确定影响该类病人焦虑抑郁的因素。并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两组进行相同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指导及视频模拟宣教。结果:行射频消融术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87.5%,职业、家庭和经济情况是影响病人心理状态的主要原因。护理干预与否有明显差异。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地缓解病人的抑郁焦虑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手术室行非全身麻醉的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8例,予以常规护理作对照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作研究组,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术后VAS和SAS评分以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VAS评分为(3.1±1.8)分,比对照组(5.6±2.1)分低,且研究组SAS评分(50.9±3.8)分,比对照组(62.8±3.2)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95.83%,比对照组(79.1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和血压恢复,且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程度较小,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男性手术患者麻醉前后留置导尿管对患者苏醒期躁动及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拟行全身麻醉成年男性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A组)全身麻醉诱导前按照常规操作插导尿管;观察组(B组)全身麻醉诱导后置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血压、心率变化、躁动情况以及对尿管的耐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SBP、DBP、HR基础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两组患者SBP、DBP、HR均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SBP、DBP、HR于拔管后5min、10min均较术前基础值和对照组组同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为46.7%,观察组为73.3%。结论全麻男性患者麻醉诱导前留置尿管,麻醉苏醒期对尿管耐受性好,躁动少,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1年2月12日~6月12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进行手术的3948例患者进行自编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术前1天,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常规对照组焦虑标准分分别为(52.54±7.61)和(52.19±7.65),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标准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患者手术后1天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常规对照组焦虑标准分分别为(47.99±8.17)和(49.88±6.82),两组患者焦虑情绪标准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前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可减少焦虑情绪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麻醉后留置尿管对患者苏醒期尿道刺激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的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尿道刺激症状。结果:麻醉苏醒期患者尿道刺激反应程度对照组小于观察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访视及麻醉诱导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后导尿可降低麻醉苏醒时的尿道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干预对不同麻醉方式的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抑郁及心率、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河北省唐山市协和医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240例,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局麻组、腰硬麻组和全麻组,三组患者分别实行针对性的激励式心理干预,于心理干预前及患者人手术室后分别测定焦虑、抑郁情况及心率、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局麻组SAS得分[(26.6±5.4)分]、SDS得分[(22.4±6.1)分]和收缩压[(123.3±5.1)mmHg]与干预前[(59.3±6.5)分、(45.6±3.2)分和(140.2±2.1)mmHg]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全麻组干预后SAS得分[(34.5±1.3)分]和SDS得分[(28.6±3.5)分]均高于局麻组和腰硬麻组[(25.8±2.2)、(21.3±3.8)分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方面,干预后三组心率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心率及收缩压局麻组与腰硬麻组、局麻组与全麻组以及腰硬麻组与全麻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励式心理干预能明显缓解手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尤其是在非全身麻醉患者中效果更加明显,能稳定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保证手术及麻醉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急诊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意外伤害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的急诊科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急诊科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心理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采用自编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焦虑、抑郁得分显著较低(P〈0.05);与对照组的满意度调查率比较,观察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在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能够使其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明显的缓解,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提高,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8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8例及对照组125例,观察组行TURP手术前给予综合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术后康复情况及其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SAS、SDS在心理干预后的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得分及对照组得分(P<0.05),观察组的术后膀胱冲洗天数、留置尿管天数、平均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的总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使其SAS、SDS得分明显改善,术后康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