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分析取得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自然分娩产妇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84例),常规组采取常规分娩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心理针对性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数、剖宫产人数、产后出血量、总产称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等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总产程时间均优于常规组产妇,常规组产妇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则明显高于研究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自然分娩产妇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术后出血量,并降低新生儿出生后窒息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何美宁 《中外医疗》2011,30(4):160-16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09年9~12月180例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90例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观察2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分娩疼痛强度等。结果试验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产后出血率、阴道撕裂率、新生儿窒息率比对照组均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过程中给予产妇心理指导可以减轻产妇疼痛,降低剖腹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孕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40例剖宫产再孕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孕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两组孕妇分娩过程的应用及效果.结果:阴道分娩产妇,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一产程、阴道检查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其他几项指标中比较无差异(P>0.05);阴道分娩产妇及剖宫产妇护理后,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在产时出血量、产后发热、住院天数、新生儿窒息及住院费用上均少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产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及新生儿体重中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孕妇再孕分娩产妇中予以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的减少产妇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住院天数、新生儿窒息情况,并且能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经阴道分娩对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产后康复及产褥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周口市川汇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4例既往行剖宫产的产妇,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研究组为经阴道自然分娩方式终止妊娠。统计两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母婴结局(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新生儿窒息、产褥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可减少剖宫产术后再妊娠孕妇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孕妇产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08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实验组第一、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剖宫产术少于对照组,阴道分娩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心理护理能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减少产妇不良情绪,利于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17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研究组103例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对照组75例为自然分娩后再次妊娠产妇,两组均经采取阴道分娩方式。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及新生儿APORG评分。结果:两组新生儿APORG评分比较无差异性;研究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阴道分娩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具有可行性,但安全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由于剖宫产产后并发症增加,为减少产妇不必要的创伤,对剖宫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确保母婴平安。方法:对2006年6月1日~2007年5月31日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101例产妇及产后随访情况,对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产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为1.93%,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达3.92%,两组新生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阴道分娩的5.2倍。结论: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其并发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8.
导乐陪伴分娩与传统分娩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与传统分娩对初产妇心理、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总产程及新生儿影响的差别.方法 将2007年1-12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1212例初产妇分成2组:观察组325例为自愿要求导乐陪伴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887例为按传统护理方式的初产妇.观察2组产妇的心理影响、分娩方式、总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2组产妇在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产妇焦虑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有助于增强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的信心,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2 h出血量,缩短产程,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低阴道分娩预见性护理的产后出血护理措施及对产妇生活质量(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阴道分娩产妇44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不同时刻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QOL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产后2、24 h的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轻度窒息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QO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应用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产妇身上,能有效减少产后的出血量,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模式的干预对二胎高龄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产科于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258例二胎高龄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129例和对照组129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组,研究组为高级护理组,即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助产士一对一护理全程指导及心理疏导。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统计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从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比较,研究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优良的护理干预能降低二胎高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1.
蔡喜颖 《当代医学》2014,(19):20-20
探讨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2月~2013年1月洛阳东方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分娩手术治疗病例进行抽样,对100例瘢痕子宫妊娠产妇分娩临床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其分娩方式分为对照组(n=52)与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手术分娩,观察组采用阴道分娩手术。结果对照组剖宫产生产后,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产妇新生儿体质明显优于对照组剖宫产分娩产妇新生儿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瘢痕子宫妊娠分娩产妇临床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部分瘢痕子宫的再次妊娠产妇,采用阴道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王凤莲 《医学综述》2012,18(17):2934-293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方式的选择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妇女88例,根据产妇情况进行阴道试产,阴道试产失败转为急诊剖宫产,或者根据患者剖宫产指征直接行剖宫产。并将阴道分娩成功的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无剖宫产手术史阴道分娩3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阴道试产成功率为80.0%。观察组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和产褥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时,可根据产妇具体情况进行阴道试产,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在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根据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各39例。剖宫产组接受剖宫产术分娩,阴道分娩组进行阴道分娩。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分娩时及产后2 h出血量、住院时间、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阴道分娩组住院时间短于剖宫产组,分娩时及产后2 h出血量均少于剖宫产组,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阴道分娩在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中均有一定优势,特别是阴道分娩,可有效控制出血,降低产褥感染率,加快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剖官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120例平均分成两组各60例,研究组进行阴道分娩,对照组进行再次剖宫产,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新生儿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讨论: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可以进行阴道分娩,在阴道试产过程中如试产失败应紧急进行剖宫产手术。  相似文献   

15.
乔亚娟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91-1792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孕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羊水过少孕妇110例全部孕妇给予心理护理、羊水功能监测、产程护理、胎儿畸形B超检查等,根据羊水及胎儿情况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结果:羊水指数5~8cm的76例孕妇中,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羊水Ⅲ度污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监护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指数小于5cm的34例产妇中,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产妇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孕妇中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试产后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影响新生儿预后主要因素,临床应根据羊水过少程度及胎儿情况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并尽量缩短产程以减少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6.
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孕妇临产后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解决其心理问题的对策。方法抽取2006年10月~2007年6月本院分娩的初产单胎头位孕妇700例,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350例,针对不同心理特点采用针对性干预,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350例,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将两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经积极干预的临产妇,其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产程的活动期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做好临产妇的心理护理工作可以及时消除临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减少不必要的体能消耗,保证有效分娩力,降低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王敏 《西部医学》2012,24(1):181-18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初产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患者情况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总产程时间、剖宫产、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大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8.
王爱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4,(36):4907-4908
目的:探讨助产士护理服务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20例孕产妇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接生,孕期及分娩时不安排助产士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在孕期及分娩时由助产士提供护理服务。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助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分娩质量,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对产妇羊水栓塞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娩产妇90例随机分两组,各45例.碳酸氢钠组未应用地塞米松进行干预,给予5%碳酸氢钠处理,地塞米松组在阴道分娩破膜之前10 min或剖宫产术前10 min给予10 mg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对高危妊娠者另外给予10~2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产妇寒颤时间、术中出血量;羊水栓塞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妇寒颤发生率和寒颤程度.结果 地塞米松组患者手术时间、产妇寒颤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地塞米松组羊水栓塞发生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地塞米松组患者产妇寒颤发生率和寒颤程度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对产妇羊水栓塞的临床防治效果确切,可有效预防羊水栓塞以及产妇寒颤的发生,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母婴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舒艳娥 《当代医学》2012,18(22):126-12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10年11月~2011年11月实施分娩的产妇共2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情况及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小于7分新生儿所占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阴道分娩率,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