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3 毫秒
1.
郭鹏  高颖  崔颖  李建宇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4):376-377,38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克感冒胶囊绿原酸的含量。【方法】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1%冰醋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8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在进样量为0.04~0.2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4%,RSD为0.67%(n=6)。【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于速克感冒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银花感冒胶囊由金银花感冒颗粒改剂而成,含金银花、连翘、防风等五味中药.具有清热、解表、利咽之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银花感冒颗粒质量标准中,无含量测定项.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1]对银花感冒胶囊中的绿原酸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解热消炎胶囊绿原酸的HPLC测定法。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1 ml/min,柱温为25℃。测定解热消炎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绿原酸的进样量在0.099 6~0.99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38%,RSD为0.9%。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解热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银黄胶囊及银黄颗粒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电泳法,电泳条件:未涂层弹性融硅石英毛细管柱(55 cm×75 μm ID,有效长度47 cm);以40 mmol/L 硼砂溶液(pH9.3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15 kV;重力进样5 s(高度15 cm);检测波长310 nm.结果 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内标,黄芩苷、绿原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2~101.0 μg/mL(r=0.9981),5.15~25.75 μg/mL(r=0.9991).银黄胶囊中黄芩苷、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0%、97.2%,银黄颗粒中黄芩苷、绿原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96.6%.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银黄胶囊及银黄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银黄胶囊中黄芩苷和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条件的考察.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黄芩苷和绿原酸吸收点、提取溶剂、提取时间的考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流动相组成、比例的考察.结果: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胶囊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经方法学验证,结果良好.结论:该研究为银黄胶囊含量的测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银柴胶囊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8周,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实验分为银柴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肝泰片组、模型组和正常饲养组;检测各组肝指数,血脂、肝转氨酶(ALT、AST),肝组织TC、TG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病理学改变。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与正常饲养组相比,肝指数、血脂、肝转氨酶、肝组织TC和TG均显著增高(均P<0.01),肝组织SOD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MDA明显增高(P<0.05),肝脏轻中度脂肪变性。银柴胶囊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肝指数、血脂、肝转氨酶均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TC、TG明显下降(PTC<0.05,PTG<0.01)、SOD明显增高(P<0.05),MDA虽有下降,但无明显差异;肝细胞脂肪变性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肝泰片组相比,无明显差异。银柴胶囊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银柴胶囊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筛选山银花茎中叶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方法和工艺.方法 以6种不同提取方法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试验,以绿原酸得率为指标,优化和筛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酶-超声波协同法>酶法>超声波法>乙醇回流法>微波法>改良水提法,绿原酸得率分别为4.81%、4.35%、4.32%、3.93%、3.87%、3.70%.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正交试验优选鼻炎灵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为研究指标,对鼻炎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合理的提取工艺。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提取次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对鼻炎灵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的影响。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绿原酸含量,Symme-try C18色谱柱(3.9 mm×150 mm,5μm),以乙腈-0.4%磷酸(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1.0 mL.min-1;理论塔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得低于3000,分离度大于1.5。结果鼻炎灵胶囊最佳提取工艺为中药材和水煎煮2次,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2.0 h,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1.5 h,绿原酸含量达10.7 mg.g-1。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绿原酸提取率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金芍抗病毒胶囊由金银花、赤芍、柴胡等组成,是采用大孔树脂精制工艺制备的现代中药复方制剂,具有较显著的抗病毒活性,适用于病毒性感冒的治疗。金银花为方中君药,绿原酸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RP—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制剂中的绿原酸和总酚酸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银翘感冒袋泡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银翘感冒袋泡剂中绿原酸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三乙胺-冰醋酸-水(20∶0.3∶1∶86);检测波长:3 2 4 nm;柱温:3 0℃;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 0μl。结果绿原酸在0.1 0 1 6~3.0 4 8 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100.28%,RSD为1.57%(n=6)。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完善返魂草胶囊的质量标准,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返魂草胶囊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绿原酸在0.040 0~0.320 2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01%,RSD为0.93%.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川银花与济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川银花与济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比较,为选购银花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不同产地金银花,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绿原酸含量。结果:川产古蔺银花、南江银花中绿原酸含量高于济银花。结论:川产古蔺银花和南江银花中绿原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银黄胶囊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黄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率为指标.结果:绿原酸的提取率为94.2%,黄芩苷的提取率为94.7%.结论:本法切实可靠,本工艺节省成本,省时,显著优于标准项下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青银注射液中总绿原酸的紫外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青银注射液中总绿原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324nm处测定吸收度,并用绿原酸的吸收系数计算其含量.结果:青银注射液中总绿原酸的平均含量为19.38mg/ml.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均较好,可用于青银注射液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方法,乙醇浓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对金银花中绿原酸与黄酮的提取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绿原酸和黄酮含量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对乙醇浓度、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采用回流提取,乙醇浓度为67%,溶剂量27 m L/g,提取时间为37 min,提取次数为2次。以此工艺条件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得率为5.55%,黄酮的得率为11.41%。结论: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行,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甜菊叶中绿原酸含量,正交试验法优选甜菊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采用绿原酸提取率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甜菊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10 min,料液比1∶12,在最佳提取工艺下,绿原酸的提取率是4.03%。结论: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的甜菊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泌炎康胶囊有效成分绿原酸在家兔体内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家兔血浆中泌炎康胶囊的绿原酸的血药浓度.流动相甲醇-水-冰乙酸-三乙胺(15:85:1:0.3),色谱柱YMC-C18(4.6 mm×150 mm),检测波长324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 ℃.结果泌炎康胶囊口服给予家兔后,药物动力学参数(AUC)为2.55 g/L·h,最大血药浓度(Cmax)为0.88 g/L,达峰时间(tmax)为0.92 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1.90 h.结论泌炎康胶囊中绿原酸在家兔体内的吸收为一室模型一级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一测多评法(QAMS)建立肝舒胶囊中虎杖苷、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 7种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Phenomenex NX-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0 mL/min,检测波长328 nm,以虎杖苷为内参物,建立该成分与其他6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各成分含量,并与外标法测定所得含量进行比较,验证所建立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的相对校正因子(RCF)分别为1.192 2、1.183 9、1.278 9、1.051 0、0.994 7、0.994 5,相对保留时间(RRT)分别为0.304 2、0.503 6、0.551 3、1.153 1、1.193 1、1.277 1。5批样品QAMS计算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检测结果一致(相对误差在-5%~5%)。结论:建立的QAMS操作简便,稳定性、精密度与重复性均良好,可用于肝舒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就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我院在2015年3月到2016年5月期间,共接诊患感冒发热患儿70例。我院采用抽签法,将70例感冒发热患儿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儿。其中实验组采用复方小儿退热栓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速效感冒胶囊治疗,最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采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儿采用速效感冒胶囊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77.14%。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发热、咳嗽以及流鼻涕等临床症状缓解。从数据分析来看,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对于小儿感冒发热在治疗期间应采用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复方小儿退热栓能够快速缓解患儿发病后的临床症状,这在治疗中起到了有效作用,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应不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辅助性降压保健品罗银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通过L9(34)正交试验法,以煎煮次数、加醇量、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浸膏得率、有效成分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助手方差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筛选罗银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70%乙醇,煎煮3次,每次1 h.结论:优化后的罗银胶囊的提取工艺条件科学、合理、可行,对于提高中药保健品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