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6 毫秒
1.
1临床资料本组32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原发性不孕症18例,继发性不孕症14例,年龄在24~30岁26例,31岁以上6例。婚后2~4年不孕者23例,4年以上不孕者9例,子宫发育不良者22例,输卵管不通老8例,伴有闭经老2例。2治疗方法①月经后期(增殖期):宜滋补肾明,儒养冲任,使精血充足,为月经准备基础。药用当归20g.菟丝子20g,枸杞子20g,白芍15g,山茱萸15g,熟地15g,肉众蓉15g,香附15g。若阴虚明显者加女贞子、旱莲草、何首乌各15g;阳虚明显者(子宫发育不良)加鹿角露30g,川椒5g,紫石英30g;输卵管不通者加王不留、穿山甲、您壳、丹…  相似文献   

2.
据阴阳消长理论治不孕症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一股资料24例均为病理性不孕,且男方正常。其中原发性不孕16例,继发性不孕8例:年龄20岁~25岁10例.25岁以上~30岁9例,3O岁以上~35岁2例,35岁以上~40岁3例;结婚2年~5年17例,5年以上~10年7例;月经不调19例,闭经2例,痛经3例;临床病理或化验(基础体温测定,经前子宫内膜检查,宫颈粘液拉丝)证实不排卵或卵巢功能不良20例,4例正常。2治疗方法月经周期第6日~10日(月经干净后)选《景岳全书》左归饮,用量按原方量并加鸡血藤159,首乌12g。每日1剂,水煎服。月经周期第11日~14日(排卵前)守上方加灿茅12g,仙灵脾12g,…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凉血化淤法为主治疗青春期功血,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50例中,11~15岁38例,16~20岁12例;病程3个月以内5例,3~12个月15例,12~24个月30例.全部病例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多数为月经前有短时间闭经,继之出现大量阴道流血,月经频发,周期短;月经不规则,少量淋漓不净或时多时少时出时止,失去规律.均经生殖器官及全身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但因失血过多常伴贫血. 2 治疗方法 出血期以止血为治疗原则,自拟凉血化淤固冲汤加减.生地炭、地骨皮、茜草炭各10g,地榆炭、仙鹤草、旱莲草、益母草各15g,香附6g.出血量多如崩或出血日久伴神疲头晕血虚气弱者加生黄芪30~60g,太子参15g;经色紫黑有大血块或兼有腹痛者加失笑散(包)10g,三七粉(另吞)3g;量少淋漓不尽加阿胶珠、陈棕炭各10g,炙乌贼骨15g;纳差便溏者加砂仁5g,木香6g,神曲10g.水煎分服,每日1剂,出血过多时日服2剂.血止后口服浓缩六味地黄丸8丸,每日3次,连服10~15天;贫血症状严重者,适当给予铁剂或输血.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4.
自 1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自拟益肾活血助孕汤治疗不孕症 90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共收治病人 15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90例 ,对照组 6 0例。治疗组 :原发性不孕 4 7例 ,继发性不孕 4 3例 ;无排卵 6 2例 ,黄体功能不健 2 8例 ;年龄 2 4~ 38岁 ,平均 2 8岁 ;不孕年限 2~ 9年 ,平均 4 5年 ;月经初潮年龄 11~ 19岁 ,平均 14 5岁 ;月经先期 18例 ,月经后期 36例 ,月经紊乱 13例 ,闭经 12例 ,月经周期规律 11例。对照组 :原发性不孕 33例 ,继发性不孕 2 7例 ;无排卵 37例 ,黄体功能不健 2 3例 ;年龄2 3~ 39岁 ,平均 2 9…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5月应用米非司酮与中药方剂桂枝茯苓汤配合治疗子宫肌瘤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83例 ;年龄 31~ 5 1岁 ;肌瘤直径 0 .4cm~ 3cm;其中表现为月经量增多者 67例 ,痛经者 1 6例 ,失血性贫血者 1 8例 ,继发性不孕者 6例。治疗方法月经来潮第 5日起每晚含服米非司酮 6.5 mg,连用 3个月为 1个疗程 ;每个月的后 1 5天加服桂枝茯苓汤 :桂枝 9g,茯苓 9g,丹皮 9g,桃仁 1 0 g,芍药 9g,丹参 2 0 g,山甲 6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共服 3个月。治疗效果经治疗后 ,部分接近绝经期患者出现闭经或月经量…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94年10月~1998年6月,用自拟调冲通经汤治疗闭经51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51例中,年龄在20岁以下者3例,21~30岁者29例,31~40岁者19例;病程在半年之内者10例,半年~1年者28例,1~2年者10例,2年以上者3例;原发性闭经10例,继发性闭经41例。2 治疗方法调冲通经汤基本方:仙茅12g,菟丝子20g,仙灵脾、紫石英(先煎)、当归、赤芍、白芍各15g,川芎、生熟地、桃仁、红花、桂枝、川怀牛膝各10g,生大黄5g,桔梗6g。加减:肝郁气滞者加制香附、广郁金各10g;气虚者去大黄加党参、白术各10g,黄芪15g;痰湿重者加半夏10g,茯苓15g。水煎…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83例均为我院1991~2001年门诊患者;年龄24~38岁;不孕时间2~5年49例,6~11年34例,均行子宫输卵管通畅试验和B超检查,确诊为输卵管炎症引起不孕,并排除其他不孕因素,其中双侧输卵管积水31例,单侧积水对侧粘连者15例,月经不调23例。诊断标准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治疗方法(1)宫腔灌注法:卡那霉素0.4g,加a糜蛋白酶5mg,加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30ml,宫腔灌注,于月经净后第5d开始,每周1次,2W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开始观察疗效,如输卵管通畅即停止灌注,而继续服用左归饮加川芎、三七各5g,治疗2个疗程仍不通畅者,可重复使用。(2)用氖氦激光双侧输卵管局部照射理疗每天1次,每次20min。(3)自拟方:丹参13g,川芎15g,莪术15g,穿山甲10g,地龙20g,桃仁15g,黄芪20g,公英30g,大黄5g,柴胡15g,甘草10g,每天1剂,加水400ml煎至100ml分2次服,月经期停服,改用左归饮加减。3 结果3.1 疗效标准 有效:腹痛消失,月经正常,B超检查输卵管积水完  相似文献   

8.
近 3年来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无排卵性不孕症 43例 ,并与用克罗米芬治疗的 2 6例进行了比较。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69例无排卵性不孕症病人 ,年龄 2 4~ 41岁 ,平均年龄 3 1 .53岁 ;不孕年限 2~ 9年 ,平均年限 4.53年。其中原发不孕 2 7例 ,继发不孕 42例。月经初潮年龄范围 1 1~ 1 7岁 ,平均年龄 1 4岁 ;月经先期 6例 ,月经后期 2 6例 ,闭经 1 1例 ,月经周期紊乱 8例 ,月经周期规律 1 8例。全部病例均为夫妇同居或流产后 2年以上 ,有正常性生活 ,未采取避孕措施而未受孕者。基础体温记录单相 3个月以上 ,放免测定血清孕酮水平低…  相似文献   

9.
中药调整周期法治疗不孕症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秋风 《国医论坛》2001,16(6):25-25
自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们按照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采用中药调整月经周期法治疗不孕症 1 0 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系结婚 2年以上 ,男方精液检查正常者。其中年龄 2 3岁~ 39岁 ,平均 2 9岁 ;结婚 2年~ 3年未孕者 68例 ,3年以上~ 5年未孕者 31例 ,5年以上~ 9年未孕者 7例 ;原发性不孕 2 8例 ,继发性不孕 78例 ;月经过少者 36例 ,过多者 4例 ,周期延后者 5 1例 ,提前者 4例 ,经期延长者 5例 ,月经先后不定期者 3例 ,闭经者 3例 ;妇科检查子宫稍小者78例 ,幼稚子宫者 1 7例 ,子宫正常者 1 1例 ;…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痛经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996年 7月~ 1999年 7月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3 3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 3例中年龄 13~ 3 0岁 ,平均 2 1岁 ;其中 2 0岁以下者 2 2例 ,2 1~ 2 5岁者 8例 ,2 6~ 3 0岁者 3例 ;病程 3个月~ 8年 ,<1年者 8例 ,1~ 3年者 10例 ,>3年者 15例。全部患者均排除继发性痛经。治疗方法中药基本方 :川芎 15g、益母草 15g、当归 10 g、白芍10 g、茺蔚子 15g;血热者加丹皮 10 g;血寒加肉桂 15g、炮姜8g;倒经者加牛膝 15g、白茅根 2 0 g;经闭者加红花 10 g、泽兰15g;经血色暗有块者加桃仁 10 g。…  相似文献   

11.
疏肝养血调经法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14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在不孕症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笔者运用硫肝养血调经法治疗14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正.1一般资料本组140例中,原发性不孕76例,继发性不孕64例(其中52例为未婚先孕作人流术l~2次,自然流产保胎无效作清宫术8例,孩子夭折后想生育者4例);不孕年限l~2年61例,2~3年45例,3年以上34例;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者42例(但其中月经量少者18例,月经县多者16例,肥胖者8例),月经先期者28例(20天左右来潮1次,量多),月经先后无定期者40例,月经后或者ZI例(2~3月来潮1次),闭经9例(但用黄体团后有经血人…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90年以来,采用活血化瘀法结合辨证施治治疗痛经10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01例中年龄在18~25岁62例,26~33岁30列,33岁以上9例;未婚83例;已婚18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4个月。临床症状:经前或行经期小腹冷痛或绞痛、刺痛甚则牵连腰背部作痛,得热痛减,经血中有血块,瘀下痛减。月经量少,手足欠温,畏寒便溏,舌苔白腻或有瘀点,脉沉紧。治疗方法以蒲黄、五灵脂、酒当归各10g,酒白芍、醋元胡、吴茱萸、山楂、炒川芎各10g,乌药20g,炒枳壳、制香附各15g,桃仁12g,炙甘草5g为基础方,每次月经前2~3d内服,下次月经期再服,连服3~4个月经周期。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加减:腰痛者加杜仲、狗脊各15g,经色紫暗有块加红花10g,宫寒甚者加制附子10g,便溏者加薏苡仁、苍术、茯苓各12g。治疗结果显效:68例(痛经止,月经正常);好转:30例(痛经减轻,月经正常);无效:3例(痛经未减或加重,月经不正常)总有效率为97.6%。典型病例高某,女,20岁,学生。于1993年11月26日初诊。其母代诉:15岁月经初潮,按月而至,时有痛经,但不甚,5月前经水未净去游泳,其后即发生痛经,...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90年以来,采用活血化瘀法结合辨证施治治疗痛经10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101例中年龄在18~25岁62例,26~33岁30列,33岁以上9例;未婚83例;已婚18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4个月。临床症状:经前或行经期小腹冷痛或绞痛、刺痛甚则牵连腰背部作痛,得热痛减,经血中有血块,瘀下痛减。月经量少,手足欠温,畏寒便溏,舌苔白腻或有瘀点,脉沉紧。治疗方法以蒲黄、五灵脂、酒当归各10g,酒白芍、醋元胡、吴茱萸、山楂、炒川芎各10g,乌药20g,炒枳壳、制香附各15g,桃仁12g,炙甘草5g为基础方,每次月经前2~3d内服,下次月经期再服,连服3~4个月经周期。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加减:腰痛者加杜仲、狗脊各15g,经色紫暗有块加红花10g,宫寒甚者加制附子10g,便溏者加薏苡仁、苍术、茯苓各12g。治疗结果显效:68例(痛经止,月经正常);好转:30例(痛经减轻,月经正常);无效:3例(痛经未减或加重,月经不正常)总有效率为97.6%。典型病例高某,女,20岁,学生。于1993年11月26日初诊。其母代诉:15岁月经初潮,按月而至,时有痛经,但不甚,5月前经水未净去游泳,其后即发生痛经,...  相似文献   

14.
抑乳调经方治疗高催乳素血症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春娟 《河北中医》2003,25(4):263-264
高催乳素血症是非哺乳期妇女体内血清催乳素水平增高所引起的内分泌失调性疾病 ,属妇科疑难病症。 1 998~ 2 0 0 2 1 0 ,笔者运用自拟抑乳调经方 ,结合月经周期用药治疗高催乳素血症 38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8例均为门诊患者 ,符合《现代妇科治疗学》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标准[1] ,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月经异常、溢乳。年龄 2 1~ 40岁 ,平均 2 7.5岁 ;已婚 2 8例 ,未婚 1 0例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5年 ;月经量少 1 5例 ,月经稀发或闭经 2 3例 ;38例均有溢乳 ;不孕 1 8例。 38例血清催乳素 (PRL)放射免疫法…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72例中.年龄21~25岁者12例,26~30岁者42例,31~35岁者10例,36岁以上者8例;其中,做过1次人流者45例,做过2次以上人流者27例;闭经时间短者3个月,最长者4年。按中医辨证分为4型:气血两虚型24例,湿热蕴型19例,肝郁气滞型21例,肝肾阴虚型8例。2治疗方法据患者正常月经时月经周期时间,推出每次月经来潮的起止时间,将其分为4期结合辨证进行治疗。即经后期(应来之月经后第5天).经间期(月经后第11~15天),经前期(月经后第16~24天),行经期(经前3天左右)。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2.1气血两虚型:素体脾胃虚弱,加…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运用自拟益肾调经汤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的月经不调和不孕症48例,并与单纯使用克罗米芬治疗的30例对照,结果排卵率与妊娠率均以前者为高,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治疗组48例,年龄18~44岁,平均29.9岁,其中月经稀发19例,月经过少8例,闭经ZI例,伴不孕17例;对照组30例,年龄18~42岁,平均28.6岁,其中月经稀发11例,月经过少5例,闭经14例,伴不孕14例。全部病例于治疗前测量基础体温30~40天,均为单相。2治疗方法益肾调经汤组成:仙茅209,巴朝天、熟地各15g,怀山药309,仙灵脾、茧丝子、当归、川芍、炒白芍各109。偏阴…  相似文献   

17.
滋补肝肾法为主治疗黄体不健不孕症6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杰 《国医论坛》2002,17(1):40-41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 均系结婚 2年以上 ,男方生殖功能正常 ,未采取避孕措施而不孕者。年龄在 2 2岁~ 40岁之间 ,平均 2 9.7岁 ;不孕时间在 2年~ 3年者 38例 ,3年以上~ 5年者 1 7例 ,5年以上~ 7年者 5例 ,7年以上者 6例 ;原发性不孕 41例 ,继发性不孕 2 5例。1 .2 诊断标准  1基础体温 ( BBT)高温相维持时间≤ 8天 ;2 BBT低温相至高温相移行期 >3天 ;3月经周期 2 2~ 2 4天 ,血清孕酮低于 2 0 .7mmo l/L。2 治疗方法排卵前用药 :于月经干净后服六味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 ,药用熟地 1 5 g,山药 1 0 g,山萸肉 1 0 g,丹皮 1 0 g…  相似文献   

18.
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之一,一般以经期腹痛剧烈,肛门坠胀,月经量多,经期延长,不孕等症状最为常见.笔者自拟逐瘀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58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年龄在18岁~49岁,18~29岁30例,30~49岁28例.在诊断方面,主要根据病史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妇科检查,并经过超声检查确诊,全部病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2治疗方法 逐瘀汤组成:当归、赤芍、枳壳各20g,川芎、丹参、五灵脂、延胡索、乌药、炒香附各15g,炙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3次,早晚餐前1h服用.随症加减:月经过多者,去当归、川芎,加炒蒲黄20g,益母草30g;肛门重坠,小腹空坠而痛者加柴胡15g,炙升麻10g.妇科双合诊检查触及包块结节者加炮甲珠、三棱各15g.每月在月经前2天服药,服15剂为1个疗程,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进行疗效评定.  相似文献   

19.
中药人工周期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以及双侧卵巢增大等病症 ,也称多囊卵巢病。本文就近年来临床中发现的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提出补肾祛瘀之法 ,按月经周期中肾的阴阳变化进行治疗 ,收效颇佳 ,现报导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临床资料选择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本院妇科门诊PCOS未婚病人 4 0例。年龄 16~ 2 2岁 ,平均 (19±1 5 )岁。 2 8人月经稀发 ,12人闭经 (无月经未潮至少 6个月以上 )。多毛判定是以Ferriman评分为标准。平均体重指数 (BMI) 2 6kg/m2 。泌乳…  相似文献   

20.
月经稀少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常为继发性闭经、不孕症的前驱,由于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疗效也很不一致。我院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稀少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1995年《实用妇科学》制定的标准,月经稀发指月经周期超过37d,而不超过90d。月经过少指月经不超过2d,或经量小于50mL。 本组观察月经稀少60例,按临床类型分,其中月经过少12例,月经稀发40例,月经过少合并月经稀发8例。患者年龄在17~40岁,<20岁(青春期)21例,>20岁(生育期)39例。病程<1年12例,1~2年30例,2~5年18例。 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