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头部亚低温对其的影响。方法 86例脑出血患者根据是否加用头部亚低温治疗分为头部亚低温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d血清1L-1β、ICAM-1、TNF-α含量,并与正常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头部亚低温组和对照组治疗前1L-1β、ICAM-1、TNF-α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头部低温组和对照组间1L-1β、ICAM-1、TNF-α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7d,头部亚低温组1L-1β、ICAM-1、TNF-α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头部亚低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清1L-1β、ICAM-1、TNF-α含量明显升高,头部亚低温组可有效降低其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IL-6和TNF-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70个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二组:治疗组35个服用骨化三醇(0.5ug/d)和钙剂(1000mg/d);钙剂组35个服用钙剂(1000mg/d),6个月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清IL-6和TNF-a的含量。结果治疗后骨化三醇治疗组血清IL-6、TNF-a的浓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剂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骨化三醇治疗组与钙剂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可通过降低血清IL-6和TNF-a水平,从而发挥抗骨丢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曹雅静 《辽宁医药》2006,21(1):30-32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中白介素(IL)-12和IL-13水平的变化及糖皮质激素对其影响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口服强的松龙1周前后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2和IL-13水平,同时测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气道阻力(R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IL-12水平急性发作期治疗前较治疗后和健康对照组为低。差异有显著性。IL-13水平急性发作期治疗前较治疗后和健康对照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FE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下降和R5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升高。结论:哮喘患者血清中IL-13水平升高,IL-12水平下降,糖皮质激素可使IL-13水平下降,IL-12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308nm准分子激光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ICAM-1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7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308nm准分子激光进行局部照射治疗;另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对白癜风患者治疗前、后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ICAM-1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中ICAM-1的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308nm准分子激光很可能拮抗寻常型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ICAM-1,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冯飞琴 《中国药师》2014,(1):108-110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白细胞介素(IL)-1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68例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胃肠解痉药、止泻药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布汀片200 mg,po,tid,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8、IL-10和TNF-α水平变化,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18、TNF-α较前明显下降,IL-10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且观察组下降或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例、5例,均较轻微.结论:曲美布汀治疗IBS疗效显著,安全性较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18、TNF-α水平,升高血清IL-10的水平,抑制机体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T-1和NO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神经内科收入院的缺血性脑卒中且血脂正常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他汀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方法;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1次/d,疗程1个月。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ET-1和NO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 modified barthellndex,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ET-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N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和他汀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他汀组NIHSS评分下降明显,BI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血清ET-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清NO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他汀组血清ET-1水平明显下降,血清NO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血脂正常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且并不依赖于其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7.
IL-3、IL-5及IL-8与鼻息肉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雯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4):1944-1945
目的检测鼻息肉组织中自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探讨细胞因子在鼻息肉形成中的作用。方法标本取自50例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研究组)和30例行鼻中隔手术患者的正常下鼻甲黏膜(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3、IL-5和IL-8在鼻息肉标本和正常下鼻甲黏膜的含量。结果鼻息肉组织IL-3、IL-5和IL-8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IL-5和IL-8在鼻息肉组织中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与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祛痰化瘀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脑利钠肽(BNP)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常规西药治疗加服祛痰化瘀汤,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不服用祛痰化瘀汤,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BNP的含量。结果试验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BN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试验组较对照组BNP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试验组治疗后血清VEGF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祛痰化瘀汤可能有促进心绞痛患者血管生成的作用;试验组较对照组治疗后BNP的下降更明显;加用祛痰化瘀汤治疗心绞痛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高素琴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74-307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d治疗10d,采用ELESA法检测血清中ICAM-1、TNF—α和IL-6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CAM-1、TNF—α、IL-6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ICAM-1、TNF-α和IL-6水平,减轻脑组织炎性反应和脑损伤,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对脑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炎性因子 TNF-α、IL-6、ICAM-1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的相关性,为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提供参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身体检查正常者作为健康组,用酶联免疫吸附 ELISA 试剂盒检测入组对象血清 TNF-α、IL-6、ICAM-1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另给予研究组患者鲁南欣康药物干预,比较治疗3月后与治疗前3种炎性因子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 TNF-α、IL-6、ICAM-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炎性因子 TNF-α、IL-6、ICAM-1水平与冠心病心绞痛及病情发展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病情的诊断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11.
赵维健  庞涛  尹晓丽  何惠清 《河北医药》2010,32(19):2638-2640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合并感染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方法 52例恶性肿瘤患者(试验组),32例非肿瘤患者(对照组)。2组均于感染前后留取静脉血,低温离心后保存。H2S水平采用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IL-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ELISA)。结果对照组在合并感染时血清H2S、TNF和IL-1水平均较未感染时显著升高(P〈0.05),而感染控制后三者水平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血清H2S、TNF和IL-1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化疗后患者白细胞总数降低[(1.0~2.0)×10^9/L],未感染时血清H2S水平即较化疗前变化不明显(P〉0.05)。而TNF和IL-1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合并感染时血清H2S水平较前显著升高(P〈0.01);而血清TNF水平较未感染时明显下降(P〈0.01);血清IL-1水平较未感染时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2S在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后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含量对支原体肺炎(MP)患儿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符合《实用儿科学》入选标准的MP患儿36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36例正常儿童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儿童同时抽取其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TNF-α、IL-6、IL-8的含量。将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的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IL-6、IL-8的检测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的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5例患儿经X线检测显示肺部纤维化,检测其血清TNF-α、IL-6、IL-8的明显高于未发生纤维化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IL-6、IL-8在肺炎支原体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异性诊断作用,与肺部是否伴有纤维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鲁南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鲁南欣康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醇酯治疗。分析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TNF-α、IL-6和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和ICAM-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鲁南欣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明显,且具有明显降低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的作用,因此依照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给予鲁南欣康药物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玉屏风散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8的影响,为加味玉屏风散干预治疗COP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2例急性COPD患者随机分为加味玉屏风散治疗组(31例)和病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玉屏风散,8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总气道阻力(R5)和共振频率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清IL-8I、L-17的水平。结果①加味玉屏风散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7%)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8%)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的FEV1%经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FEV1%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5、共振频率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较病例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血清IL-17I、L-8水平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玉屏风散对COPD患者可下调IL-17I、L-8水平,并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邓连瑞 《江西医药》2013,(12):1130-1133
目的探讨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和IL-13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90例MPP患儿(轻症52例、重症38例)按采血时间分为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对照组8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MPP患儿人院治疗前和抗炎治疗后血清中TNF-α、IL-6、IL-8、IL-10和IL-13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PP治疗前组TNF-α、IL-6、IL-8,IL-13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浓度(P〈0.01);而MPP治疗前组IL-10与对照组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但IL-10治疗后组与对照组比较,浓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患儿重型组比轻型组比较,TNF-α、IL-6、IL-8和IL-13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PP患儿治疗前组较治疗后组及对照组血清TNF-α、IL-6、IL-8和IL-13含量升高,提示在MPP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并与病情相关:而IL-10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浓度升高.提示与机体恢复期免疫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马来酸桂哌齐特(CM)应用于发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保护作用以及影响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a)与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的含量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回顾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0例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抽取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CM静脉点滴,疗程均为14天,对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3天以及治疗后14天,其神经功能的积分值与血清中TNF-a以及sICAM-1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天以及治疗后14天,其血清中TNF-a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其血清中sICAM-1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应用CM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还具有脑保护的作用;CM能够降低患者血清中TNF-a与sICAM-l含量,同时减轻其对脑细胞的毒害作用,能够作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程度与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结肠透析对CKD3~5期非透析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KD3~5期非透析患者7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联合中药结肠透析治疗。艾灸关元穴,频率为每周5次;中药结肠透析隔天1次,每周3次。1个疗程为4周,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IL-6、Hb、PA、ALB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Hb、PA、ALB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艾灸联合中药结肠透析能显著改善CKD3~5期非透析患者微炎症-营养状态,延缓肾功能进展,延长非透析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组(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分别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BI评分及血清ICAM-1、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及血清ICAM-1、TNF-α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B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6.0%,试验组总有效率8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可改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CAM-1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浊高血压患者75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36例给予络活喜和洛汀新治疗,观察组39例在常规组基础上加上吡格列酮每天1次,每次30毫克口服,连续6周;另选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与常规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a水平进行比较并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TNF-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hs-CRP、TNF-a水平治疗后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hs-CRP、TNF-a水平较健康者增高,吡格列酮能使之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联合加巴喷丁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疼痛症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PH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联用度洛西汀与加巴喷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4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第1、2、3、4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4周血清IL-6、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PHN可改善疗效,缓解疼痛症状,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