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目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门诊服务。方法:通过改善就医环境,醒目标识,优化就医流程,采取多种形式的便民措施,提供主动服务,以及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实施医疗费用透明化管理,多种形式的预约挂号,电子排队、叫号系统以和门诊就医实行"一卡通"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结果:通过对门诊服务流程的不断完善,为病人提供科学、合理的就医流程,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原则,为病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2.
为了满足病人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门诊是医院的窗口,病人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服务水平、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间接地影响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是促使服务水平持续提高的一种管理手段。本次调查的对象为2004年1月至2005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医的病人,采用广州市卫生局制定的《门诊病人问卷调查表》分别在门诊各科,以随机抽样法对门诊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征询病人意见填写调查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邓黎 《当代医学》2005,11(11):14-19
近年来。由于疾病形态的改变.医疗科技的进步。加上部分医院实施单病种费用控制。使门诊业务越发受到重视;但因为门诊病人的多样化。且在医院停留的时间有限。因而门诊医疗质量无法受到较密切的监控与评估。此种情形下。持续调查与评估大有必要。SSI调查因此走入了我们的视野。SSI调查英文全名为Sales Satisfaction Index Study。也就是销售过程满意度调查。对于医院来说,其强调的服务过程是指病人进入门诊至离开门诊整个就医过程中的环节医疗质量和病人对就医过程的主观感受。提高医疗服务过程满意度包括:门诊就医过程安全.方便.快捷;良好的门诊就医环境;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医务人员良好的工作作风;提供最有利于病人疾病的诊疗手段和技术。毫无疑问。病人对医疗服务过程的评价对门诊扩大市场和巩固市场占有率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际上。强调就医者进了医院之后的“过程满意”。已经在部分医院管理者的心目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惜乎尚未普世通行。所做也多为表面文章。刊发关于北京儿童医院关爱服务等一组稿子。初衷也正在于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102例特需门诊患者就医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需医疗服务是指医院在保证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为满足病患的特殊医疗需求而开展的不同形式的医疗服务。为深入了解特需患者的就医需求,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门诊是病人就诊的场所,是病人到医院就诊的第一线。在整个医疗过程,由于程序复杂,环境生疏,加之疾病的痛苦,常使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如不良刺激引起的病人情绪变化,甚至病情突变等。所以,门诊护理人员应掌握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1 候诊病人的心理需求与护理1.1 尽快就医 病人来到医院,首先要求尽快就医。护士应根据病人急于就诊的心理,规范服务流程,组织有秩序的  相似文献   

6.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医院的窗口 ,门诊工作质量及服务的优劣 ,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 ,如何做好门诊的服务工作和抓好医疗质量是门诊管理工作的重点。我院针对目前门诊工作的现状 ,对传统管理模式大胆改革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现就门诊管理工作的现状及改革措施总结如下。1 病人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与服务质量相对滞后间的矛盾1病人在就医过程中 ,最想得到的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但实际工作中 ,往往病人一多 ,医生解释工作就相应减少或忙于工作难以回答病人的询问 ,造成病人不满意。 2病人希望尽可能得到快捷的服务 ,缩短看病等候…  相似文献   

7.
江涛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7):577-577
导医工作是近年来为增加就诊的针对性、满足病人心理需求,根据门诊病人的特点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工作模式,其主要目的是解疑排忧、方便就医,如管理不善或疏于管理容易使导医工作流于形式,最终认为必要性不大而撤除导医。随着市场经济对医院的冲击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门诊窗口服务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强化导医管理工作已势在必行。我院近年来组织了人员进行对就诊病人就医进行引导,其间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房宁宁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0):1062-1063
<正>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和必然,其优点在于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达到合理配置,调整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市场,扩大服务功能,方便病人就医,提高社会效益。1 我院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探索性的几点作法1.1 在规定的服务区域内设立了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门诊网点,方便病人就医 我院在几个居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了医疗服务门诊点,以服务病人为中心,本着小病在社区大病送医院的原则,尽可能的使病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  相似文献   

9.
门诊是病人就诊的场所,是病人到医院就诊的第一线。在整个医疗过程,由于程序复杂,环境生疏,加之疾病的痛苦,常使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反应。如不良刺激引起的病人情绪变化,甚至病情突变等。所以,门诊护理人员应掌握不同病人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1 候诊病人的心理需求与护理1.1 尽快就医 病人来到医院,首先要求尽快就医。护士应根据病人急于就诊的心理,规范服务流程,组织有秩序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改变传统门诊就医模式,更加便捷、高效、人性化服务于门诊患者。方法采取明确职责、以人为本、优化就医环境、简化就医流程、规范医疗服务、开设便捷门诊、加强信息化管理、设立专病会诊中心、加强医护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等多种措施实现门诊职能全方位转变。结果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后,有效调动了各级人员的积极性,门诊就医人数、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及经济收入等各项指标较前明显增加。结论切实实现门诊职能转变,满足患者各种形式的就医需求,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肿瘤患者和家属渴望得到科学有效的医疗服务需求,探索建立新型医疗服务与医患沟通模式,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于2008年8月开展医院志愿服务,并于2012年8月成立了肿瘤专科医院患者服务中心。医院运用医务社会工作的管理模式,建立医务社工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机制,针对肿瘤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创新医疗专业志愿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卫生行业间的竞争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医院既要提高医疗业务水平适应市场需求,又要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医院财务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滞后,也必将影响到医院健康、快速的发展。如何根据地市州级医院实际情况,将一站式服务、叫号服务、绩效分配、优质服务规范及考核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在财务收费、结算窗口得到运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是财务管理人员长久思索的内容,也是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档次,创建人医院服务品牌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董虹 《中国病案》2010,11(6):5-6
根据病案室人性化服务的内容,从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手段、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提高病案利用工作质量,提升病案管理水平。使病案管理人员认识到只有改变服务理念,转变服务手段,强化病案管理信息技术质量,才能实现医院、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将医生碎片化的时间服务于线上病情简单的复诊患者,而将医院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处置线下病情复杂或危重的患者,以缓解医疗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方法:在医生端研发基于与"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深度融合且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App和改造现有的医生工作站(PC端),在患者端研发微信小程序满足患者在线模式下的诊疗和随访服务要求。结果:系统既实现了患者端的在线便民门诊、在线问诊、在线随访及智能分诊等应用,又实现了医生端的线上咨询、线上门诊、随访管理及病历管理等应用。结论:通过"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与云医疗及云随访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医院线上线下的闭环服务,既扩展了军队医院服务的时间与空间维度,也缓解了医疗供需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我院图书馆为患者服务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美发达国家患者图书馆历史悠久,成为医疗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我国,患者图书馆事业还未兴起。介绍了广东省人民医院图书馆通过让图书馆员与患者接触,到病区现场提供服务,并发放医院图书馆对患者服务需求问卷等多种方式为患者提供相关服务。指出医院图书馆为患者服务具有很大的需求市场,但全面开展患者服务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湖北省某三甲医院住院病人的服务需求与满足情况,为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湖北省某三甲医院105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服务需求与年龄、婚姻、月家庭人均收入及平素身体健康状况有关(P<0.05),患者的需求与满足存在差距。住院病人对知情权、医疗安全及合理收费的需求排在前3位;住院环境、知情权及办理出入院流程的满足排在前3位。需求分值最高的子项目分别为知晓疾病预后、合理用药、一日清单、输液一针见血、病房有晾晒衣服处、饮食指导、告知需提供的证件及知晓科室的电话。结论:住院病人的需求率高于满足率。医院应以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和充实服务内容,形成患者所需求的服务体系,满足住院患者的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新医改的助推下,为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就医需求,缓解日益凸显的看病难问题,预约诊疗在国内应运而生。预约诊疗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就医可及性和便利性。目前国内预约诊疗大部分还停留在预约挂号阶段,尚未实现就医全流程预约管理。“301模式便民就医一卡通”信息系统,响应国家开展预约诊疗的号召,为开展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8.
从患者需求研究看医院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抽取北京大学首钢2005年7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服务需求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全需求已成为第一位的需求,尊重需求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辅助服务越来越受到重视,患者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指出保障医疗安全是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前提,保护患者权益是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基础,做好医院辅助服务是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保证,提供多层次、多样性服务是提升医院服务水平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门诊患者就医需求,完善门诊管理方法,提高服务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患者问卷调查表,对200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首选医疗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医院就诊,希望就诊方便快捷,诊疗服务质高价廉。结论选派各专科优秀医生和专家出门诊,加强管理,保证诊疗质量和费用合理;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全程优质服务,达到医患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20.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日间手术患者手术期健康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局麻下日间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手术期的健康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访谈方式调查,对随机抽取的150名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96%的患者非常需要为他们提供健康教育知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均在70%以上;最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形式是与医护人员交谈(74%),其次是健康手册(63.2%),83%的患者非常需要医院开设电话随诊,92%的患者非常需要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结论:探讨和研究日间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患者手术期的健康需求,对开展日间无张力疝修补健康服务,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促进患者康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