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中、西医康复的优势和特长,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促进康复疗效十分重要。通过对中医康复理论、诊疗方法进行挖掘、整理;进行中医循证康复回顾性研究;结合专家研讨、论证;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现状调研。从而研究中西医结合模式的适应症;明确中西医结合康复手段介入的时机、时限;总结中西医结合康复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康复模式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康复医学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中、西医康复的优势和特长,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促进康复疗效十分重要.通过对中医康复理论、诊疗方法进行挖掘、整理;进行中医循证康复回顾性研究;结合专家研讨、论证;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现状调研.从而研究中西医结合模式的适应症;明确中西医结合康复手段介入的时机、时限;总结中西医结合康复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河北中医》2015,(3):468
3月6日,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中心在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作为全国首家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机构,该中心将打造基于智慧医疗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4S店"模式。建立预防、治疗、康复全程关照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连续性医疗服务模式,通过患者服务中心和智慧信息系统建立家庭-医院间实时健康监测模式,开发智慧型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技术指南,建立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新型心脏康复医疗服务模式,打造一流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品牌。  相似文献   

4.
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唐强  张慧敏  王艳  李晶 《针刺研究》2002,27(4):302-307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针灸结合康复疗法在脑卒中临床治疗中的进展 ,并探讨了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的结合机制 ,及在脑卒中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在其结合方式上以头针结合康复、体针结合康复、头体针并用结合康复多见 ;而在疗效上 ,尤以头针结合康复为显著。结合机制研究表明 ,现代康复对传统针灸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过来 ,针灸对康复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总结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临床实践的研究现状,分析个体化治疗及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脑卒中的可操作性,强调中西医结合规范化康复治疗方案及临床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倡导临床医生应当掌握宽泛的康复医学基础知识,树立康复治疗意识,提高康复治疗知晓率,开展社区康复、家庭康复,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必要的康复服务技术。让患者尽早、尽快的返回社会,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结合目前心脏康复的发展现状,从重视全程管理、多位一体、中西医结合几方面提出我国未来心脏康复发展的侧重点。同时根据目前我国心脏康复发展存在的不足,强调加强群众认知、康复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及社会政策支持的重要性,呼吁建设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促进我国心脏康复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和要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未来结合范围和前景,本文较全面的论述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两者结合的范围(包括“针灸推拿与康复并重,针灸推拿康复结合”,“康复为主,针灸推拿适时参与”,“针灸推拿所长,康复治疗配合”3种情况),及结合要点(如针灸推拿治疗与康复评定的结合,针灸推拿与物理疗法的结合,针灸推拿与作业疗法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亦称"中风",近几年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并发的功能性障碍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本病效果显著,本研究初步探讨针刺结合现代康复的临床意义,并从头针结合现代康复、体针结合现代康复、头体针结合现代康复三方面对其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的结合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对于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能够做好针灸推拿与康复理论的结合,需要医学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文章将主要从针灸推拿与康复理疗结合的范围及发展前景两个方面,对二者如何更好地结合进行分析。从"康复为主,适当参与针推"、"针推为主,康复治疗为辅"及"针推与康复治疗结合并重"三个方面,对如何更好的促进二者的结合进行探究,将不同结合方式的结合要点进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中医康复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具有多种优势和发展方向.中医康复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可以发挥中医优势,结合中医康复医学的发展趋势,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