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晓战 《基层医学论坛》2013,(20):2607-2608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12月使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36例患者(治疗组)与单纯使用抑酸药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36例患者(对照组)经过8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比单纯使用雷贝拉唑疗效更好,可明显提高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朱素平 《吉林医学》2012,33(35):7690-7691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加莫沙比利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8周评价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雷贝拉唑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雷贝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为门诊更科学、合理、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法莫替丁抑酸治疗,而观察组联合使用法莫替丁和雷贝拉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胃食管反流并治愈率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联合应用雷贝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缩短了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了胃食管反流病的治愈率,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法莫替丁能够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可在门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曹健 《吉林医学》2011,(33):7056-7056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实际疗效。方法:临床统计65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行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行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统计治疗4周和治疗8周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87.88%,治疗8周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为78.13%,治疗8周总有效率为87.50%。结论: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1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予以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应用价值明显优于单一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申学东 《河北医学》2012,18(1):47-49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74例、对照组76例.对照组应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莫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93.24%;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X2 =4.61,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应用安全,可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分别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控制、内镜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在症状控制及食管炎的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奥美拉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孙炳吉  谈小明 《当代医学》2010,16(34):92-93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维持治疗方案在胃食管反流病长期维持治疗中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每日疗法及隔日疗法与法莫替丁每日疗法分别对三组胃食管反流病人进行一年期初始治疗加维持治疗,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隔日疗法的效果与每日疗法相当,但成本效果比明显小于每日疗法,也明显小于法莫替丁每日疗法组。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隔日疗法可以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维持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比较显著(P <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比较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钠10mg/d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奥美拉唑20mg/d比较。方法:根据反流症状、食管24hpH监测和胃镜检查结果,采用随机开放对照临床研究,将137例偶有反酸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分成雷贝拉唑组10mg/d83例及奥美拉唑组20mg/d84例,疗程为2周。记录服药前后烧心、反酸、反食和胸骨后疼痛症状的改变情况,判断诊断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1.000)。结论:雷贝拉唑钠10mg/d能安全、有效地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其疗效与奥美拉唑20mg/d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雷贝拉唑,达喜与吗丁啉,雷贝拉唑,达喜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近期疗效及半年复发情况.方法将90例经内镜等检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雷贝拉唑,达喜与吗丁啉,雷贝拉唑,达喜治疗6周.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及内镜下食管粘膜炎症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6.0%、93.8%、86.7%、90.9%及85.0%、83.3%、73.7、77.8%和92.0%、82.5%;半年复发率分别为12.0%3及22.5%,二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有效率及镜下食管粘膜炎症恢复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是目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较为有效药物,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11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齐全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9):1103-1104
目的比较枸橼酸莫沙比利片,雷贝拉唑,硫糖铝片与吗丁啉,雷贝拉唑,硫糖铝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近期疗效。方法将115例经内镜等检查明确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雷贝拉唑,硫糖铝治疗对照组(50例)用吗丁啉,雷贝拉唑,硫糖铝不治疗;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胸骨后疼痛、反酸、烧心及内镜下食管粘膜炎症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5.3%、90.5%、86.6%、92.8%、93.8%和84.0%、80.0%、70.8%、72.7%、82.0%;半年复发率分别为11.0%和23.0%,二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较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酸相关性疾病的一种,临床上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后病、咽下困难等症状。笔者于本院门诊就诊的42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病例,应用雷贝拉唑、吗丁啉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物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新途径。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丙谷胺片口服。对照组给予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口服。疗程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反流症状及内镜检查食管黏膜破损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枸橼酸莫沙比利分散片、丙谷胺片联合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及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 ,隔日给药与每天给药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 6 0例胃食道反流病人分为隔日给药组 (A组 )和每日给药组 (B组 ) ,均用雷贝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基本相似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但A组药费减半。结论 雷贝拉唑及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可采用隔日给药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乌贝散结合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01例胆热犯胃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乌贝散、针灸、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雷贝拉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停药16周后,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贝散结合针灸治疗胆热犯胃证胃食管反流病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近期于本院治疗的112例胃食管反流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6例。实验组同时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对照组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4周后,实验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9.6%、98.2%,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14.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与莫沙必利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更优,降低了治疗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埃索镁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0例,平均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肠溶片联合莫沙必利胶囊进行质量;过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进行质量。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8周后进行复查。结果:研究组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研究组胃食管反流治愈总有效率为,高于观察组的%,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两药2联合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临床。  相似文献   

2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s esoplhagitis,RE)是胃食管反流病的一种常见类型,主要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炎症、糜烂、溃疡,临床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症状[1]。笔者应用云南白药联合雷贝拉唑、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