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风湿热活动过程中补体系统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洁若  余步云 《新医学》1994,25(10):520-521
本研究检测了93例风湿热活动者血清C3c和其中54例患者的C3、C4、C1q和CH(50),并与传统指标ESR和CRP比较。发现风湿热活动时,C3c阳性率为63.4%,与ESR相过,但高于CRP。C3c和ESR联合检测,阳性率可达88.2%。C3c变化与病情相一致。故认为C3c可作为判断风湿热活动的有价值指标之一。本文结果还说明了风湿热活动时补体系统被激活,参与了该病免疫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ADNs、ASO与CRP联合检测,探讨对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风湿热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BNProspec特种蛋白的分析后,检测急性风湿热患者91例和正常对照组102例血清的抗链球菌DNA酶B(ADNS)、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急性风湿热患者的ADNs、ASO及CRP分别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有差别。结论:ADNs、ASO与CRP联合检测对急性风湿热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主要累及心脏、关节、神经系统、皮肤及皮下组织。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风湿热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部分病例起病隐匿而以特殊症状首发时,易于误诊。本文报告3例表现特殊的风湿热。  相似文献   

4.
风湿热至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安徽省全椒县襄河镇医院(239500)李明圣近年在临床中发现风湿热致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在抗风湿治疗过程中右束支阻滞相继消失。例1、例3分别有风湿性心脏病史5~8年。因呼吸道感染而发病,例2为风湿热初发患者,3例均因持续发热...  相似文献   

5.
风湿性胸膜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兴  彭远莹 《新医学》2001,32(7):398-399
1引言本文所指的风湿性胸膜炎系专指风湿热胸膜炎而言,不涉及其他风湿性疾病所引起的胸膜炎。风湿性胸膜炎很少单独出现,常与心包炎、肺炎等伴发,被视为多浆膜炎组成部分之一,但也可作为风湿热的早期征象而孤立出现,成为诊断上的难题。2发病情况风湿性胸膜炎可见于风湿热患者总数的5%至10%。而董承琅(1963年)报道:“约5%风湿热患者发生胸膜炎和小量渗出液”,而“约10%病例可有风湿性肺炎”。但实际情况如何呢?1958年我市报告风湿性胸膜炎在风湿热中的发生率为4.0%,而风湿性肺炎则为3.2%。前者与董氏…  相似文献   

6.
据估计,发展中国家急性风湿热及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达2 000万人.是导致50岁以下人群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首位病因.发达国家亦有局部流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S)咽炎是风湿热的直接原因,没有证据表明皮肤链球菌感染(脓疱病或脓皮病)会导致风湿热.预防风湿热的初发与复发都有赖于对GAS扁桃体炎、咽炎的有效治疗.对链球菌感染的正确诊断并予以充分抗生素治疗可预防风湿热初发(一级预防).有风湿热病史患者在继发GAS咽炎后极易出现风湿热复发,宜进行持续数年的抗生素治疗以预防风湿热复发(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7.
李元宝 《华西医学》2006,21(2):342-343
我国急性风湿热的发病率与世界许多国家一样自50年代以来在不断下降,但80年代中、后期世界多地区呈散发流行[1、2]。新的调查表明我国风湿热发病率仍较高[3]。本文分析了我院自1994年至2003年入院诊治的风湿性心脏病786例患者,其中临床诊断为急性风湿热2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并风  相似文献   

8.
第五节:风湿热及相关病症的流变学改变风湿热RheumaticFever是侵犯全身结缔组织的一种急性或慢性非化浓性炎症。心脏和关节受累最重,皮肤、浆膜、血管、脑肺肾脏器也常受累。基本病变均以各脏器间质为主。故国内外已将其归入结缔组织病的范畴。急性风湿热或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微循环有值得注意的变化。国外资料[15]称风湿性素质的人(包括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和与此相关的病征),甲襞微循环检测可见:管袢清晰、微血管口径倾向于正常上限或较扩张,微血管袢成簇或分枝烛台样,乳头下静脉丛通常很明显。这些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痛风、风湿热、类风湿三类常见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评估CRP检测在上述疾病中的重要性。方法:用贝克曼CX 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三类患者血清CRP浓度,结合相关疾病血清标志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痛风、风湿热、类风湿三类患者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类风湿组CRP水平与类风湿因子水平呈正相关(P〈0.001)。结论:痛风、风湿热、类风湿患者测定CRP有重要意义,类风湿患者的CRP水平可作为病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链激酶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链激酶引起Ⅰ、Ⅲ型变态反应已有报道,本文报告1例急性心梗患者短期应用链激酶诱发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男性,54岁。因剧烈胸痛2小时入冠心病监护病房。既往除在幼儿时患急性风湿热外,身体健康。心电图示:急性前壁...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相当于中医的风湿热痹,我们2006-03/2007-03采用中医药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西药氨甲喋呤、强的松等联合用药患者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相当于中医的风湿热痹,我们2006-03/2007-03采用中医药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西药氨甲喋呤、强的松等联合用药患者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儿童风湿热发病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美若  叶龙汉 《华西医学》1996,11(2):165-167
儿童风湿热发病规律探讨王美若叶龙汉*华西医大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急性风湿热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严重危及儿童身心健康。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风湿热发病率已明显下降。但近年来,不少地区相继又有新的局部流行〔1,2〕,因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近20年小儿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规律。方法:对1982年1月至2001年12月住院的120例小儿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合并症、治疗、转归、随访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后10年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前10年明显下降,合并症中以心功能不全最多。长期注射长效青霉素可作为风湿热的二级预防,风湿热复发的根本原因是再次受到链球菌感染。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是能预防的心脏病。应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防止此病的发生及加重。  相似文献   

15.
风湿热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科学家们从临床、流行病学、细菌学和免疫学等各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将其病因大致分两方面: 1.A组溶血性链球菌与风湿热的发病关系: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的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风湿热的流行季节及分布地区常常与溶血性链球菌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等)的流行及分布相一致。在我国北方气候寒冷的地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发病率高,风湿热的发病也较高;第二,在风湿热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发病之前2~3周有过链球菌感染的病史;  相似文献   

16.
小儿风湿热早期诊治体会李小平239400安徽省明光市医院80年代以来,风湿热的临床表现以轻型、不典型者居多。笔者近年来观察31例风湿热病例,发现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巨易误诊,现介绍如下。1典型病例介绍[例1]患儿男,7岁,近半个月来经常低热,体温在37...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风湿热的琼斯诊断标准已在临床上应用了40多年。它以心脏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病、皮下小结、环形红斑为其主要表现;以发热、关节痛,心电图上P-R间期延长,血沉增速,C反应蛋白阳性或白细胞增多,过去有风湿热史或现在有非活动性凤湿性心脏病体征为其次要表现。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加两项次要表现,并且最近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即可以诊断为风湿热。典型的风湿热按照琼斯标准诊断并不困难,几十年来根据这个标准诊治了成千上万的风湿热患者,为  相似文献   

18.
急性风湿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该病发病率较高,病证反复发作,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笔者运用朱丹溪治疗痛风证的上中下通用痛风汤治疗本病,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风湿热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儿童及青少年发病为最多,4岁以内及30岁以后起病者很少,女性较男性略多,报道有家族发病遗传倾向。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为心脏炎、游走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及皮下小结,小儿风湿热容易侵犯心脏,心脏炎是本病最严重的表现,反复发作可遗留永久性心脏瓣膜病变而致残,所以风湿性心脏病仍是儿童期主要的后天性心脏病。风湿热发病遍及世界各地,近20年来风湿热发病表现有如下特点:①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工业化国家已降至0.of灿以下。我国在1980年曾对13个省、市自治区学龄儿童(6~14岁)进行调查,结…  相似文献   

20.
急性风湿热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晓碧  郭衡山 《新医学》2001,32(5):306-308
1 引 言急性风湿热是一种结缔组织对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性咽炎的自身免疫反应性紊乱的疾病。尽管在近30年来,风湿热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发病率有大幅度的下降,然而在发展中国家,风湿热仍然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它是儿童、青少年心脏病的最常见病因,也是其心源性死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 正确的、 早期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预防, 尤其是二级预防, 成为防治风湿热及其严重后遗症的关键 1 。本文就风湿热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如下综述。2 急性风湿热诊断进展2.1 诊断标准 Jones标准自1944年公布以来, 历经4次修订, 现用的版本是美国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