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望诊为中医四诊之首,即《难经》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中医望诊首重色诊,笔者通过对色诊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从色诊原理、理论基础、色诊方法及现代研究等几个方面对中医色诊研究成果予以总结.  相似文献   

2.
汪宏所著《望诊遵经》,持论悉遵经义,兼采各家之说,且内容丰富,提纲挈领,切合临床,堪称中医望诊的一部佳作。《望诊遵经》中的色诊理论则为其重中之重,故系统论述了《望诊遵经》中的色诊理论内容,包括正常人的气色、面部望诊所对应的部位、色诊的具体内容等,详细地阐明了气色与病证的关系,并对其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证候的色诊象(非色彩)角度,探讨和比较《直诀》诊法与现代《中医儿科学》诊法的特点,从侧面反映《直诀》作为中医诊法学说发展的历史阶段意义。结果:①有“其它色诊特性”的色诊象频数比较:体表类有“其它色诊特性”的色诊象占所有体表类色诊象的比例,《中医儿科学》明显高于《直诀》;小便有“其它色诊特性”的色诊象占所有小便色诊象的比例,《中医儿科学》明显高于《直诀》;②体表类“其它色诊特性”分类频数比较:《中医儿科学》比例较大的类别有:“色泽类特性”、“无血色类特性”、“枯萎类特性”;《直诀》比例较大的类别有“发亮类特性”。从上述结果看,似乎《中医儿科学》的色诊象比《直诀》更“细”,表现在重视非色彩的其它色诊特性,其类别也多样化。《直诀》与《中医儿科学》色诊象上述差异的原因和意义,还有待结合更多的资料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望诊遵经》为清代医家汪宏所撰的诊断学专著。汪氏从《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中博采众论,参以己验,成此望诊专著。全书共分两卷:上卷总述望诊之理及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下卷分述体表各部位的望诊提纲。其学术思想主要可归纳为:提倡三因结合望诊法;独创望气十法;重视周身各部位望诊。  相似文献   

5.
汪晓军  马赟  熊娜娜  江澄  谢静 《新中医》2010,(9):125-126
指出中医色诊独重面色的不足,结合《素问.经络论篇》提出对色诊的认识当上升到经络的角度,即望色当分经色与络色,其中经有常色以应五脏之色,络色之中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从而丰富中医色诊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医疫病诊法理论在中医疫病理论与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普通诊法理论相比较,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本文根据古代文献,从望、闻、问、切诊4个方面,系统总结中医疫病诊法理论特点,认为中医疫病诊法主要特点为,重视望诊,尤重舌诊;通过望诊和闻诊重视对神志的诊察;通过望诊、闻诊、问诊重视对津液耗伤的判断;通过脉诊、舌诊重视对疾病传变的判断,指导临床用药等等。并系统总结各诊法在流行性乙型脑炎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医临床应对疫病及新发突发疫病提供理论与临床上的借鉴,并进一步丰富中医疫病诊法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7.
胸腹按诊法属于中医诊断中“切诊”的一种,首创于《内经》,继见于《伤寒论》,其后历代医籍中记载亦较多,可自宋金元以后,由于封建习俗的影响,其被忽视而少用,以至于明清以来几乎湮没。但是明清时期胸腹按诊法在小儿推拿中被广泛使用,如张振蓥的《厘正按摩要术》一书所介绍的“胸腹按诊法”为其他医书所少见。但遗憾的是,有学者考证表明,《厘正按摩要术》中的胸腹按诊法学术源流来自日本腹诊术。为此,笔者查阅大量古籍,发现情况并非完全如此,明清时期的部分医书对胸腹按诊法仍有大量记载,其内容丰富,涉及临床多个方面。故笔者认为胸腹按诊法在明清时期虽远远不如宋元之前昌盛,但也非毫无建树。  相似文献   

8.
《内经》之色诊,一般多指面部望色而言。望面色对临床实践及理论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在中医诊断学中反映得尤为突出。一、色诊究原理《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指出色泽是人体脏腑气血之外荣。因“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灵柩·邪气脏腑病形》篇),故各脏腑的精气均通过经络而上荣于面。因神以脏腑  相似文献   

9.
祖国医学十分重视对面部青、赤、黄、白、黑等五色的望诊,而《内经》对面部五色诊论述尤详,其内容散见于各篇之中。现笔者搜隐索微、核其主要浅析如下,以求教于同道。一、望五色之神气,辨正气之盛衰《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素问·六节脏象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中医藏象理论在色诊中的应用,从色见于外,脏应于内;色以察其外,脉以知其内等方面分析中医色诊的理论渊源;从面部色诊分属脏腑、依色诊判断脏腑精气盛衰、凭色诊推知脏腑病性病位、用色诊进行脏腑辨病辨证和据色诊推断脏腑重症危症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色诊的临床应用及“察外以知内”的实用价值,从而提出了藏象学说奠定了中医色诊的理论基础,而“色脉相合”是其根本原理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1.
汪宏所著《望诊遵经》是一部全面论述中医望诊的诊断学专著,面部色诊更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读全书主要体会一是面色深浅浓淡可初步判定病证虚实,但要注意与光泽明亮度辨识相结合,也应注意排除非病理因素影响;二是临床常见五色交错同样需要结合光泽度的辨识,对判断病势轻重、预后吉凶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创造性地提出"明堂六部"划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中医诊断“望、闻、问、切”4种方法中,望诊是指根据患者的神、色、形、态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色质变化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根据我们的临床体会,足反射疗法中的足部诊断也完全可以运用望诊法,也就是通过观察足部的气、色、形态的变化来诊断疾病。这可使反射疗法立足在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的基础之上,成为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的一种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望面色,即指望面部的颜色与光泽。历代中医文献在有关望诊的著述中颇为注重望面色,尤其《内经》中就有关于望面色的详细记载。兹将有关论述,作一浅析。一、来源及意义色诊来源于五行学说,色包括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是为人食天地间的五气、五味所化,乃内脏生气的外荣现象。《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其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  相似文献   

14.
贾育新 《光明中医》1999,14(3):8-11
中医在临床上诊察疾病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凡此四诊是“司外而揣内”(《灵枢·外揣》)之法,即诊察外在经络系统之变化而定向诊知内在脏腑之病态的方法。四诊法中尤以望诊与切诊为寻找疾病客观指征的主要方法,故古来十分强调“色脉含参”。其中之“脉”诊即代...  相似文献   

15.
(一)什么是色诊?中医诊断学是由望、闻、问、切四诊组成的一个统一体,色诊是望诊的一部份,也是主要的部份,是观察人体外表的色泽和神气的变化作为推断疾病的根据之一的一种方法。古代色诊的方法很多、有观察眼睛的色泽和神气的,  相似文献   

16.
诊法在《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分析《灵枢》、《素问》中有关诊法论述74篇,归纳《黄帝内经》中涉及的脉诊、色诊、尺诊等近50种诊法,分析诊法的内涵外延,建立一种恒动整体观、双向判别、三因特色、四条途径的中医诊法理论框架,构建"形-神-运气"的诊法模式,和现代语言诠释的"自然-生物-心理-社会"四维中医诊法学模式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8.
新安医家精于“察色按脉”,清代叶天士创立温病舌诊辨证,发明舌诊燥湿诊法,辨分受邪轻重、病位浅深、证候属性、预后转归并确定治法方药,还补充了验齿、辨斑疹、辨白等法,独具匠心,发挥出了舌诊的真正作用,被后世奉为准绳;汪宏编著《望诊遵经》,系统归纳总结望诊内容,发明“相气十法”,作为纲领而与“五色主病”合参,已成为现代《中医诊断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金匮要略》一书,是我国最早治疗杂病的专著,他概括了祖国医学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本文仅就全书中有关“四诊”部分,作简要叙述. 一、望诊望诊,是观察病者的神、色、形、态,以推断疾病的变化和其痛苦的所在。如: 望神:是多方面的,《百合病》“常默然,欲卧不能卧,……如有神灵者”;《狐惑病》“默默欲眠,……卧起不安”;《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五脏风寒》“邪哭使魂魄不安者  相似文献   

20.
于真苹  刘卉  李雪 《环球中医药》2023,(7):1381-1385
面部望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子处”在女性指子宫,可代表女性生殖系统。“子处”的面部望诊理论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但是其准确位置存在争议。文章通过分析《黄帝内经》原文,结合经络学说,参考从《中华医典》和中国知网中检索的古今文献来讨论“子处(子宫)”的面部望诊部位,提出:(1)“面王以下”的文字含义是鼻端下方;(2)古代医家对“子处(子宫)”的面部望诊位置共有4种观点,分别是人中、人中一侧、承浆和鼻端,其中认同“人中”观点的古代文献最多;(3)现代医家认为可以通过观察人中、人中右侧或唇上区域诊断妇产科疾病,其中人中望诊的应用最多;(4)根据《黄帝内经》面部望诊的左右阴阳理论,“人中右侧”的含义是“子处(子宫)”位置可能在鼻端之下的右侧,或“子处(子宫)”病色先见于鼻下右侧;(5)根据经络学说,唇周、人中及承浆穴等部位与“子处(子宫)”有关;(6)针刺人中、承浆穴对妇产科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