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55例)、C级(36例),将上述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接受肝硬化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在肝硬化常规方案治疗基础上再接受抗病毒治疗。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3、6、9个月后的血浆D-D浓度。结果治疗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B级、C级患者血浆D-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级、B级患者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A级,C级患者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B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D-D水平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浆D-D水平与其肝功能状况密切相关,常规治疗、抗病毒治疗均可以降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浆D-D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对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胡1]月就诊骨一科及骨二科的骨折患者70例,研究组以是否并发DVT分为并发DVT组及未并发DVT组,选取同期体检科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浓度。结果 7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8例并发DVT,阳性率占11.4%。并发DVT、未并发DVT术前Fbg和D-D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DVT与未并发DVT术后Fbg和D-D的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监测凝血功能中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对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在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预防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288例具有DVT高危因素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分布将其分为A组(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60例患者)和B组(2013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8例患者),A组患者在术前术后予以预防DVT相关措施,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根据D-D检测结果另予加以其他相关措施,干预结束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D-D水平及DVT和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结果(1)2组患者D-D术前无明显差异,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且A组患者较B组升高明显(P0.05);(2)A组患者术后DVT发生45例(28.13%)明显高于B组14例(10.94%),且右侧DVT继发肺栓塞发生率(9.52%)高于左侧(2.63%),比价差异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检测并及时予以相应措施可明显降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时和两种治疗[尿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rt-PA)]过程中活化蛋白C(APC)和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确诊的30例DVT随机分为:A组(15例),用尿激酶治疗;B组(15例),用rt-PA治疗。治疗过程中4次采血观察血浆APC和D-D水平。普通住院术前患者为对照组(10例),不采用药物治疗,入院时采血观察血浆APC和D-D水平。结果治疗前A、B组血浆APC水平与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血浆D-D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治疗过程中,A、B组血浆APC水平均明显升高;A组血浆D-D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B组D-D含量明显降低(P<0.05),A组和B组之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的发病时间其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APC和D-D对DVT有早期诊断价值;APC可能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D-D无此作用。用常规剂量尿激酶和rt-PA治疗DVT的疗效无差异;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发病时间一般较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抗凝血酶(AT)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 CS2000 i全自动血凝仪对130例PHC患者及11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D、Fbg和AT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浆D-D水平及Fbg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浆AT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D-D、Fbg与AT联合检测可以客观地评价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凝血状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探讨产后出血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和抗凝血酶(AT)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CS2000 i全自动血凝仪对160例产后出血患者及120例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血浆D-D、Fbg和AT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产后出血患者血浆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患者血浆Fbg及AT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生产的临产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孕妇血浆D-D、Fbg及AT联合检测对产后出血及其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测、预防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ysmexCS2000 i全自动血凝仪对150例ACI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D、Fbg、NSE分别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ACI患者血浆D-D、Fbg、NS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浆D-D、Fbg、NSE对于ACI患者的早期诊断及病程变化监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伴关节畸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方法以60例接受TKA术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伴关节畸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A组(连续硬膜外麻醉)、B组(静-吸复合全麻)、C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小剂量静脉麻醉)。比较三组下肢DVT发生率。结果A组下肢DVT发生率与C组比较无差异(P>0.05);A组、C组下肢DVT发生率均低于B组(χ2=31.837,P<0.001)。B组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水平高于A组、C组,抗X因子活性峰值低于A组、C组(P<0.05);A组、C组Fbg、D-D、抗Ⅹ因子活性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A组、B组、C组血压、心率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在T0时刻比较无差异(P>0.05);T1、T2时刻B组心率、BIS值低于A组、C组,血压高于A组、C组(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与小剂量静脉麻醉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关节畸形患者TKA术后下肢DVT发生,并且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及凝血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肝硬化30例,肝细胞癌28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及凝固法测定其血浆D-D及Fhg含量。结果肝硬化组:肝硬化B级、C级组血浆D-D、Fbg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B级、C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01)。肝癌组D-D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肝硬化组D-D含量与肝癌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浆D-D、Fhg含量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反映一种隐匿型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过程,动态观察血浆D-D及Fhg含量,有助于病情的判断及预后的估计,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时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50例急性脑梗死为观察组(重症急性脑梗死13例,轻症37例),正常老年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浆Fbg和D-D水平.结果 观察组(包括重症和轻症)血浆Fbg和D-D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重症组较轻症组的水平显著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浆Fbg和D-D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显著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中D二聚体(D-D)定量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我院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就诊收治的可能患有肢静脉血栓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住院无DVT并发症的患者86例作对照组。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D-二聚体做定量的检测。比较患者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评析D-二聚体在DVT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血栓组PT、a PTT、TT、Fbg显示呈高凝状态(P0.05);肢静脉血栓组的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D-D阳性率为97.95%。结论通过检测血浆中D-D含量在诊断DVT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脑血栓患者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对早期脑血栓的检测意义。方法收集60例脑血栓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分别检测两组标本在不同时间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D-D含量;然后比较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在24h内,早期脑血栓组的PV、Fbg结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D-D检测结果的差异不大;至第5d,脑血栓组Fbg水平与24h内的检测结果相比无明显变化,而血浆黏度仍然持续上升,D-D水平也开始上升;第8d后,PV、Fbg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监测早期脑血栓患者的PV、Fbg和D-D水平,对指导临床医生早期进行抗血栓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凝血指标检测对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早期识别价值,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因下肢肿痛、行走不便而收入我院的84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其是否发生DVT分为对照组(未发生DVT) 49例和观察组(发生DVT) 35例,比较两组声像图表现和凝血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结果观察组急性期静脉管径扩张,管腔内有均匀无回声或低回声光点;亚急性期血栓为梭状、长条形或不规则中等强回声;慢性期管腔内为条索状强回声,内径小。对照组静脉管壁光滑,管腔内无回声。观察组Fbg、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a P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凝血指标检测对老年患者下肢DVT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临床应积极早期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方法与抗凝预防长期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的效果。方法病例为医院长期卧床治疗患者12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3组,各40例,A组给予康复治疗,B组给予抗凝治疗,C组给予康复治疗联合抗凝,观察3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变化;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并发症发生率及抗凝治疗期间不良用药反应。结果 C组治疗后PLT、t-PA显著高于A组、B组,D-D、Fbg低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A组、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C组治疗后前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显著低于A组、B组(P0.05);A组、B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3组DVT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C组出现不良用药反应几率分别为12.5%、10.0%。结论康复治疗方法与抗凝预防长期卧床患者DVT效果显著,且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术中预防性护理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肪(DVT)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择我院于2017.10至2018.5期间65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护理)30例与B组(常规护理+术中预防性护理)35例,对比两组DVT发生率、凝血指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术后7d时,B组有1例发生DVT,A组有6例发生DVT,B组术后DVT发生率较低于A组(P0.05);术后B组凝血指标(D-D、FDP、PT)高于A组,Fbg变化不显著;B组护理满意率高于A组,(P0.01)。结论术中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DVT发生率,改善纤溶指标,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凝血功能测定对烧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12例2016年2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烧伤患者,将其中发生下肢DVT的患者列为观察组(51例),将其余61例列为对照组。再选取5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将其列为正常组。对所有人员的凝血功能(a PTT、PT、TT、Fbg、D-D、FDP)以及下肢静脉血管进行超声检测,并对诱发下肢DVT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组人员的a PTT、PT、TT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 0. 05),观察组Fbg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观察组D-D、FDP高于对照组(P 0. 05)。烧伤患者诱发下肢DVT的因素中,D-D、FDP是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能够有效地预测下肢DVT。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使用药物抗凝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不同物理方法: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穿戴梯度弹力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s,GCS)和IPC+GCS,预防骨盆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7年6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患者纳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PC组、GCS组与联合预防组各70例,入院后IPC组患者采用抗凝药物联合IPC抗凝治疗,GCS组患者采用抗凝药物联合穿戴梯度弹力袜抗凝治疗,联合预防组患者采用药物联合IPC+GCS抗凝治疗预防DVT。术前1 d、术后24 h、术后第7天分别检测并记录3组血浆D-二聚体(D-dimer,D-D)浓度和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有无DVT的发生。对怀疑肺栓塞的患者行CT肺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结果 术后第7天联合预防组与IPC组、GCS组之间总DVT和肌间DVT发生率、血浆D-D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近端DVT、远端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在使用药物抗凝的基础上联合使用IPC+GCS与单独使用IPC或GCS抗凝治疗相比能够显著降低骨盆骨折术后早期血浆D-D浓度和下肢肌间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凝血检测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7年5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髋部骨折患者为对象,接受超声及凝血指标检测,分析超声及凝血指标诊断DVT的价值。结果90例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8例发生下肢DVT。超声诊断下肢DVT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97.37%、98.08%;D-D诊断下肢DVT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84.21%、94.23%;Fbg诊断下肢DVT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分别为78.95%、92.31%;联合检测诊断下肢DVT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为100.00%、94.23%。38例DVT患者分为慢性血栓9例、亚急性血栓15例、急性血栓14例。按照DVT的发生位置,将DVT分为左下肢血栓14例、右下肢血栓18例、双侧血栓6例。按照DVT的堵塞情况将38例患者分为完全堵塞20例、不完全堵塞18例。累及股静脉1例、腘静脉4例、腓静脉5例、肌间静脉20例。急性组血浆D-D、Fbg水平高于亚急性组及慢性组(P<0.05),亚急性组高于慢性组(P<0.05)。结论超声与D-D、Fbg诊断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三者合用可提升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及化学发光分析法对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CRP、D-D及IL-6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下肢DVT患者血浆CRP、D-D及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急性炎性反应因子在下肢DVT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血浆CRP、D-D及IL-6对下肢DVT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妇科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相关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手术患者32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两组,腹腔镜组167例,开腹组153例。观察比较两组围术期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和术后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及术后24h,两组患者PT和a PTT显著下降,Fbg和D-D水平显著上升(P0.05),但术后及术后24 h,两组患者PT、a PTT、Fbg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的D-D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下肢DVT共23例(13.77%),开腹组下肢DVT共3例(1.96%)(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均使妇科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增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引起下肢DVT发生,且腹腔镜术较开腹手术下肢DVT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