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及其抑制蛋白IκBα表达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61例食管鳞癌中NF-κBp65、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p65、IκBα蛋白的胞浆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但p65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IκBα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在食管鳞癌中IκBα蛋白的胞浆和胞核阳性率均高于p65蛋白,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也无相关关系.结论:NF-κBp65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级、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IκBα蛋白的胞核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2.
食管鳞癌组织中SPARC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基质蛋白SPARC在食管鳞癌的增殖、侵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SPARC在食管鳞癌组织和其相邻的正常粘膜组织的表达差异,同时对蛋白表达进行定位。结果:36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中30例SPARC蛋白表达阳性,正常食管上皮组织表达阴性(P〈0.01)。SPARC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基本相同(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组织与无淋巴结转移癌组织的表达间有显著差异(P〈0.05)。4例癌组织细胞核有表达,其余均为细胞浆表达。结论:SPARC和食管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食管癌出现转移时SPARC蛋白表达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E47和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47和LOXL2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E47和LOXL2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 E47和LOXL2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E47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LOXL2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食管鳞癌组织中E47与LOX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582, P<0.05)。结论 E47和LOXL2 mRNA和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E47和LOXL2高表达可能参与食管鳞癌的侵袭与转移,可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ALC1(amplified in liver cancer 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总生存率关系,检测过表达ALC1基因对食管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4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LC1蛋白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癌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远处淋巴结转移关系及总生存率关系;采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等观察高表达ALC1基因在食管癌细胞中的增殖、侵袭及迁移作用。  结果  ALC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1.6% vs. 21.2%,P < 0.05);ALC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 < 0.05)。ALC1高表达的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率低。ALC1基因能够促进KYSE30食管癌细胞过度增殖、侵袭和迁移。  结论  ALC1表达升高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导致总生存率下降,高表达的ALC1基因增强KYSE30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检测ALC1可能为食管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中E-选择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切除食管鳞癌及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各5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选择素(E-selectin)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其蛋白的表达,并分析E-选择素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E-选择素mRNA与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高,均与食管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均<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E-选择素mRNA和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判断食管鳞癌疾病进展、预测侵袭转移、评估预后的辅助指标,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生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
HPA和HIF-1α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HPA)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70例食管鳞癌组织、26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23例切缘正常组织中HPAmRNA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蛋白在全部标本中的表达。结果HPA mRNA和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食管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食管癌组织中依次增高(P<0.05);HPA mRNA和HIF-1α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侵袭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 0.05),而与分化程度无关(P>0.05)。在食管鳞癌组织中,HPA mRNA的表达与HIF-1α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HPA mRNA和HIF-1α阳性表达与食管鳞癌的生长、侵袭及转移有关,两者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检测HPA mRNA与HIF-1α表达有助于食管鳞癌生物学性能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Bmi-1蛋白在30例食管鳞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mi-1蛋白在食管鳞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6.6%和6.6%,Bmi-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Bmi-1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Bmi-1蛋白表达与肿瘤进展相关,食管鳞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高表达是判断食管鳞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bcl-2和p16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莺  王康敏  何长武  靳耀峰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4):259-261,T001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 2和抑癌基因 p16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应用SP法 ,检测 4 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bcl 2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 2在正常食管粘膜、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及鳞癌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 6 %、6 3.3%、4 6 .5 %和 4 2 .5 % ,正常粘膜组与其余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bcl 2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16蛋白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递减的趋势 (P <0 .0 1)。p16表达与病理分级、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bcl 2与 p16在食管鳞癌发生的不同时期起作用 ,bcl 2可作为食管癌发生的早期判断指标。p16蛋白的缺失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有关 ,检测 p16蛋白可能成为判断食管鳞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不仅在介导钙离子依赖的同型细胞间的黏附中发挥作用,而且在细胞的迁徙和肿瘤浸润转移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表明,E-cadherin是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发挥作用的.而最近研究表明,和E-cadherin相反,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促进肿瘤的浸润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重点探讨E-cadherin和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62例食管鳞癌组织、31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62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E-cadherin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结果:(1)正常黏膜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依次降低,分别为95.2%、71.0%、40.3%;随着正常食管黏膜组织向癌组织的转化,β-catenin的膜表达阳性率依次降低,而胞质表达阳性率则依次增高,在低分化癌组织中甚至出现了核表达;E-cadherin的阴性表达率及β-catenin的胞质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2)E-cadherin和β-catenin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3,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E-cadherin的低表达及β-catenin的胞质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浸润、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杨锡贵  姜超  刘封  杨香山 《肿瘤防治研究》2012,39(10):1240-1242
目的探讨酸性富含半胱氨酸分泌型蛋白(SPARC)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200例食管癌标本162例表达(+/++),38例表达(-)。所有癌旁正常组织均表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ARC蛋白阳性表达颗粒大都定位于细胞间质、仅21例标本SPARC蛋白阳性表达颗粒可见于食管癌细胞的细胞质。食管癌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与分期、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期越晚,SPARC蛋白阳性表达率越高。在有转移的患者SPARC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相关生活习惯(饮酒、喜食腌制食品等)、家族史等均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可作为预测食管鳞癌分期、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2(MTA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02例ESCC标本反12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MTA2蛋白的表达,统计分析其表达与ESCC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MTA2在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无表达,在部分ESCC组织中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68.6%(70/102),其中强阳性28例;ESCC组织中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MTA2蛋白表达的强阳性率分别为68.2%(15/22)、27.1%(1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MTA2的阳性表达与ESCC的淋巴结转移数目及淋巴结转移率均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06、0.001;流式细胞技术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MTA2蛋白相对含量分别为252.11±30.22、161.42±2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1,P=0.000.结论:MTA2蛋白的阳性表达与SC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MTA2可能是ESCC一种新的标志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Samples of normal esophageal squamous epithelium (n = 10), severe squamous cell dyplasia (n = 22), carcinoma in situ (n = 15), invasiv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n = 172), lymph-node metastasis (n = 21) and 2 permanent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ell lines were analyz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for Bax expression using a polyclonal anti-Bax antibody. Immunostaining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a score system (0–8 points) based on the percentage of positive tumor cells and the relative immunostaining intensity. Cytoplasmatic staining for Bax protein was found uniformly in all cell layers of the normal esophageal squamous epithelium. In contrast, a gradual loss of immunoreactivity for Bax was found in a fraction of pre-neoplastic and neoplastic lesions. Upon comparison of the amount of Bax expression betwee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esion, howeve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severe squamous cell dysplasias, carcinomas in situ, invasive carcinomas and lymph-node metastases. In both esophageal carcinoma cell lines, immunoreactivity for Bax was found and confirmed by means of Northern blot analysis. In invasive carcinomas, Bax immunoreactivity was inversely correlated with Bcl-2 expression (p = 0.0243) and decreased continuously with decreasing tumor differentiation (p = 0.0011).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Bax expression and the following parameters: depth of invasion, nodal status and tumor size. Bax expression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post-operative survival of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Int. J. Cancer 73:508–513, 1997. © 1997 Wiley-Liss, Inc.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s 78,GRP78)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取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1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济南中心医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新鲜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59例及距癌组织5 cm以上的手术远端切缘的正常食管鳞状上皮组织20例,RTPCR检测GRP78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GRP78蛋白的表达,并从mRNA和蛋白水平分析GRP78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长度、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RP78的表达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均P<0.01)。GRP78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P<0.05或P<0.01)、分化程度(P<0.05或P<0.01)、病理分期(pTMN, P<0.01)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及肿瘤长径无关(P>0.05)。结论: GRP78参与了人类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表达水平随着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其可作为衡量食管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的一种有潜在价值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细胞黏附分子 E- C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 ,探讨 E- CD表达与食管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L SAB技术 ,检测 5 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 E- CD蛋白表达 ,分析其表达与癌侵袭转移的关系。结果 :E- CD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年龄、性别及发生部位无关 (P>0 .0 5 ) ;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相关 (P<0 .0 5 ) ,与管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0 .0 1)。结论 :E- CD蛋白表达减弱与食管癌侵袭转移潜能相关 ,可作为食管癌侵袭转移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SP27分子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选用EC9706-H、EC9706-L和EC109-H、EC109-L两对食管鳞癌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不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差异;利用Western blot检测HSP27在不同转移潜能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上调HSP27低表达细胞中HSP27的表达,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细胞划痕实验证实,EC9706-H细胞和EC109-H细胞的体外侵袭转移能力高于EC9706-L细胞和EC109-L细胞;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HSP27在EC9706-H细胞和EC109-H细胞中呈低表达,在EC9706-L细胞和EC109-L细胞中呈高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技术上调EC9706-H细胞和EC109-H细胞中HSP27的表达,二者的侵袭转移能力明显降低。结论:HSP27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能力呈负相关,即HSP27高表达的食管鳞癌细胞其侵袭转移能力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组织中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标本中ROCK1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期、转移情况,了解ROCK1蛋白表达情况与不同患者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ROCK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食管组织,ROCK1蛋白在分期较晚及有转移的患者中较高表达,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ROCK1蛋白的表达高低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MTA1基因表达与人骨肉瘤细胞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景与目的:骨肉瘤具有很高的转移特性,以肺转移多见。尽管能成功控制原发瘤,但5年内仍然有超过30%的患者死于肺转移。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是新近发现的一个肿瘤转移候选基因,其表达增高与乳腺癌及胃癌、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能力成正相关。MTA1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国内外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通过比较MTA1基因在人骨肉瘤细胞高低转移株的表达水平,探讨MTA1表达与骨肉瘤细胞浸润和转移潜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G-63骨肉瘤细胞高低转移株MTA1的表达情况,用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两株MG-63细胞的体外侵袭力;用脂质体介导的MTA1基因转染MG-63低转移株细胞,通过RT-PCR检测MTA1的表达;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RT-PCR结果显示MTA1在MG-63低转移细胞株中表达水平低(1.32),在高转移细胞株中表达水平高(6.27)(P<0.05);Boyden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显示MG-63高转移株细胞体外侵袭力强,其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为(46.3±2.4)%,低转移株细胞体外侵袭力较弱,其穿膜细胞相对百分率(12.6±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转染MTA1基因后,低转移细胞株转移潜能较未转染细胞明显增高。结论:MTA1与人骨肉瘤细胞转移潜能有密切关系,MTA1对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以及作为干预肿瘤转移靶基因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