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我科采用脑脊液置换法治疗100例.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与其它脑血管疾病相比,死亡率最高,致残率最低,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1],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研究,目前各级医院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SAH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我科自2002年开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SAH38例,现就其获益及出现的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pontaneous subarach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多数能通过全脑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原因,但仍有4%~27%的患者DSA为阴性,原因不明的SAH患者中尚有7%的患者有发生再出血危险。我们收治的SAH8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早期外科手术和脑血管痉挛的积极防治,已使总死亡率由50%降至33%。但是,年龄在60岁以上SAH患者预后仍较差,死亡率高。本文通过对2003年3月至2007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SAH患者进行回顾,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以便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老年人SAH,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刘翰文 《江西医药》2013,48(3):259-262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常见且又严重的脑血管意外,其年发病率高达22.5/10万左右,28d内总病死率为41.7%.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SAH后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是SAH后引起死亡或重残的最主要原因.SAH后CVS的发生率约40%-80%,SAH合并CVS死亡率、致残率明显增加,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前,医学界应用各种置换疗法治疗疾病已不少见。神经内、外科应用 CSFC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早在1985年就有人应用于临床。SAH 易发生脑血管等痉挛,脑积水,蛛网膜粘连等并发症。为尽快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我们于1992年以来对15例病人进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 SAH。  相似文献   

7.
龚涛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3):180-181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多发病,据统计,我国每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新发病患者有150多万人,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80%。有效的治疗脑梗死,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目前,临床上对此类疾病多采取抗血小板、扩张脑血管、血液稀释、脑保护等综合措施进行治疗,但尚未有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溶栓治疗法的研究应用,为脑梗死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途径。1 概况 Sussmn于1958年首先应用溶栓剂治疗脑梗死,其后不断有小规模的临床研究报道。至七十年代,由于溶栓药物存在的副作用、CT未能广泛应用而致部…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占脑血管病的12%~22%,临床上约15%的病人行全脑血管造影甚至重复造影并未发现出血原因,部分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主要发生在中脑周围,定义为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erimesencephalic non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norrhage,PNSH)。本回顾性分析18例PNSH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脑血管疾病中的重症之一,尤其是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疗效较差,病死率高。我科对收治的21例重症SAH采用脑室腰大池持续引流进行救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血管疾病对人体精神障碍的影响。方法 通过选取2002年3月~2003年3月住院病人中所有明确诊断为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共69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治疗待方面的独特性。结果 27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伴发症状不同的精神障碍69例,发病率占脑血管疾病的25.24%,平均年龄63.5岁。患者性格特点、环境因素、心理状态对发病与康复有一定影响,与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控制亦有一定关系。结论 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应引起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技术观察新药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以尼莫地平(Nimodipine)为对照,用开放随机对比试验,探讨盐酸法舒地尔的疗效.结果 对于疾病转归和恢复,两种药物效果相近;但在疾病转归中,法舒地尔优于尼莫地平,表现为加速了疾病的好转,盐酸法舒地尔对系统血压的影响,轻于Nimodipine.结论 对于SAH后迟发脑血管痉挛的治疗,盐酸法舒地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TCD可以为SAH后CVS的诊断、监测、疗效及预后估计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医药物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对中医药物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单用西药的方法开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取常用西药的基础之上,再采取能够滋阴养液、益气养血的中药开展治疗。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到了96%,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西医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着比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杨柯君 《上海医药》2013,(22):31-3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最具破坏性的脑血管事件,可以造成40%~50%的发病者死亡。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三大致死疾病之一。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在CT应用于临床以前,内科保守治疗的死亡率高达70%~80%。因此,百年来人们不断探索该病的治疗办法,从临床病例分析,内科治疗后存活大多数是轻型、完全型的病例.重型及极重型多数死亡,下面,就我院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微创术治疗及进展作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常见原因,死、残率高,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和术中动脉瘤破裂带来的危险使病人和医生面临着艰难抉择,微弹簧圈囊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目前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13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进普  张旭光 《河北医药》2009,31(18):2458-245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神经科常见急症,是一类病死率及致残率都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技术不仅能明确病因,为SAH的病因诊断提供可靠依据,而且对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影响SAH预后的可能相关危险因素,早期进行病因学诊断并针对病因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SAH复发,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我们选择了本院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进行DSA检查的SAH患者40例,对其临床及脑血管造影特征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 CVS)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防治脑血管痉挛及其继发的脑水肿、脑损害至关重要.已证实,血管活性物质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变化在脑血管痉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2],,CVS继发的脑水肿、Na 、K 、Ca2 异常导致的继发性损害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实践表明,30~35℃的亚低温具有肯定的脑保护作用.目前有关亚低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的资料很少,有研究显示这一疗法对治疗CVS是有效的.故本实验通过亚低温治疗SAH后急性CVS模型后测定NO和ET含量,并测量基底动脉的内径以及脑水肿程度、脑组织中Na 、K 、Ca2 含量,目的在于寻找防治SAH后CVS的有效措施并且探讨亚低温治疗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SAH后亚低温治疗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动脉痉挛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占脑中风的5%~10%,脑血管痉挛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90%,急性脑血管痉挛有较高的病死率,还可引起高颅压、降低脑血流量和灌注量,导致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脑损害。近几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19.
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如贵 《河北医药》2011,33(4):533-534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防治作用及缓解SAH后头痛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56例SAH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并逆时选取2005年1月以前采用传统保守治疗的50例SAH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头痛缓解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头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术联合静脉应用尼莫地平治疗SAH,对预防SAH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有效,且可有效缩短SAH后头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中风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分析其治疗方法。方法 本文通过对我院1998年4月~2004年10月内科收治的288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治疗有效率为85.7%,163例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为91.4%,59例脑出血的有效率为78%,17例SAH的有效率为76.5%。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为4.7%,脑出血死亡率为13.5%,SAH的死亡率为23.5%。结论 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