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在抢救口服农药中毒病人时,如患者病情危重呼吸功能受损应先行气管插管,用最小阻断容量封闭气囊后,再插管洗胃。经鼻插管,因创伤少,洗胃管易固定,易保留,多用途而应该得到椎广;并介绍了插管的技巧和动态改变胃管位置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ICU经鼻气管插管术气道管理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柳雪 《右江医学》2008,36(3):344-346
ICU患者因治疗需要早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气道的通畅是抢救和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为了争分夺秒赢得抢救的黄金时机,气管插管则是实现这一保证的重要措施。直接喉镜经口插管操作方便及时,但由于创伤性大,清醒病人难于接受,护理困难,留置时间短,且易脱落等缺点,而经鼻气管插管则可避免上述不足。现将ICU经鼻气管插管气道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鼻气管插管抢救重症呼吸衰竭体会山东省兖州矿务局总医院(273500)石彦明传统人工气道建立为经口插管或气管切开,前者不能持久,后者并发症较多,而经鼻气管插管可克服上述种种缺点,有易固定、易耐受、保留时间长、重复性强等优点。近两年我们开展经鼻腔气管插...  相似文献   

4.
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是目前抢救和治疗呼吸衰竭的最有效方法。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由于创伤性大。清醒患者难以耐受,护理困难及留置时间短而多应用于紧急情况。我院急诊ICU2002年7月至2004年5月采用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方法抢救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经过严密监测观察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其中资料完整的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最常用的手段,经鼻气管插管具有创伤小、病人易耐受的特点,护理得当可维持较长时间。作者回顾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22例的护理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黄焱  王丽娜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9):116-117
目的:观察在普通病区抢救中经鼻气管插管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既往在普通病区抢救经鼻气管插管病例。结果:经鼻气管插管有着盲插成功率高,易于耐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躁动等优点。结论:在普通病区经鼻盲气管内插管是对危重患者抢救中一种有应用价值的技术,特别适用于意识清醒的危重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7.
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 (呼衰 )是临床急症 ,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救。抢救的关键就是建立人工气道 ,改善通气。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不同对患者的影响亦不同。我们通过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经鼻盲插、喉镜直视下经口插管及气管切开置管抢救呼衰患者 6 7例 ,现就其各自特点做一对照分析。1 临床资料6 7例呼衰患者年龄 2 3~ 78岁 ,平均 6 2岁。致病原因 :肺心病 48例 ,脑外伤并感染 5例 ,各种原因致ARDS 4例 ,危重哮喘 3例 ,腹部手术感染 3例 ,胸部手术并感染 1例 ,急性左心衰1例 ,脑出血 1例 ,气管切开拔管后气管狭窄 …  相似文献   

8.
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可以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通畅及时吸痰进行人工呼吸,为抢救和治疗争取了时间,也为呼吸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我科于2003年12月~2004年6月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代替经口腔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抢救呼吸衰竭15例,现将纤支镜引导下进鼻插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人工气道的安全、快速、准确建立,是加强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抢救危重患者的一个重要措施。为研究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安全性,我们观察了非镇静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镇静喉镜直视下经鼻气管插管对危重患者的不同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急性呼吸衰竭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机械通气的基础,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以往气管插管均在喉镜明视下进行,大多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常出现一些并发症,轻则造成喉管损伤,声带水肿,重则导致插管失败危机患者生命。纤支镜引导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具有损伤小,留置时间长。容易固定。患者易耐受,便于口腔护理,并且符合生理状态的人工气道。  相似文献   

11.
经口气管插管是临床上为抢救危重患者而建立起来的人工气道,是目前救治急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病人机械通气的急救措施之一,做好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现将ICU患者经口气管插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患者治疗中应用范围及利弊.方法:30例经口气管插管,设为A组,30例经鼻气管插管,设为B组.记录插管操作时间、留管时间、主要并发症及优缺点.结果:A组平均操作时间40.27s,B组为108.1s,P<0.01;A组平均留管时间2.35d,B组为14.76d,P<0.01;A组并发症为16.7%,B组为36.67%,P<0.01.结论:经口插管A组较经鼻插管B组操作简单、快,创伤小,排痰容易,并发症少,在ICU患者抢救中是最为可靠和有效的急救措施.但经鼻插管B组病人易耐受,留置时间长,易固定,便于口腔护理,清醒病人不影响进食,对ICU慢性呼吸疾病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纤维支气管镜用于危重病人抢救、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及方法进行介绍。方法 5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慢性呼吸衰竭者、4例脊椎损伤高位截瘫致呼吸困难痰液阻塞者、17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结果 26例全部顺利完成鼻气管插管,成功率100%。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危重病人及困难气管插管中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付玉华 《黑龙江医学》2011,35(2):153-154
严格、细致、有效的人工气道管理是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优质的气管导管、适宜的气囊压力、合理的气道湿化、适时的呼吸道清理,可以延长经鼻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避免气管切开及其并发症,为术后康复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抢救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但只有在人工气道固定到位的情况下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建立的人工气道有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三种类型,未妥善固定是人工气道意外脱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介绍三种类型的人工气道固定方法,包括吊带式固定法、胶布固定法、一字固定法、Y型胶布固定法、单侧面颊胶布固定法、经口插管免牙垫寸带固定法、反∞字固定法、气管插管固定器、Duropore胶布固定法、颌面骨骼固定支撑装置等方法,提出针对不同人群选择最适合材料及固定方法,使人工气道固定更加牢固。  相似文献   

16.
气管插管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2003年4月-2007年6月,我科对经口气管插管的36例患者,加强了人工气道的管理,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控制感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气管插管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而气道的管理又是机械通气护理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气道护理是机械通气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之一.我科收治气管插管患者38例,在保持气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以及对危重患者呼吸循环的抢救、复苏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将我科38例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气管插管是紧急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方法之一,目前绝大多数应用的是经口气管插管,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不少弊端.近一年来,我院采用经鼻气管插管急诊抢救危重病人,取得较好的效果,经鼻气管插管具有易固定、耐受性好等特点[1],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气管插管术是麻醉中一项重要技术,也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衰竭、保证气道通畅的重要措施.通过气管插管,达到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气道阻力和解剖死腔,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增加有效气体交换量的目的,同时为危重患者抢救中气管内给药,应用呼吸机保证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必要条件.而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如果对气道护理不当,将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痰栓堵塞或导管脱出,导致急性缺氧,甚至循环骤停,引起患者死亡[1].为总结经验,提高气管插管术的护理配合水平,笔者对110例患者应用气管插管术的护理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护理配合技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救中尽快进行气管插管、通畅气道,恢复通气在抢救病人中复苏效果:方法收集自2001~2004年气管插管病人467例,由麻醉科医师实施气管内插管为A组,由我院住院医师(气管插管培训后)实施气管内插管为B组;结果由住院医师实施气管内插管所花费的时间短,复苏成功率高,由麻醉科医师实施气管内插管花费时间长,复苏成功率低;结论对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与复苏尽早尽快的气管插管,并维持好通气是急救成功的重要条件,及时恢复有效通气,抢救成功率高,反之,复苏难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