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曾经看过河北张威医生的一篇文章,颇有感触。他是这么说的:几年下来,我一个外科医生整个成了大半个糖尿病"专家"了。2001年年底,我在一次检查中无意中发现了自己尿糖阳性,复查还是阳性。第二天早晨检查,结果空腹血糖8.7毫摩尔/升,第三天又检查,结果空腹血糖8.8毫摩尔/升,早餐后2小时的血糖12.5毫摩尔/升,我的糖尿病确诊无疑了。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田老师单位组织体检,检查发现田老师空腹血糖9.2毫摩/升,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田老师便在单位医务室买了拜唐平,饭后服用。一个月之后,田老师复查空腹血糖仍然居高不下。不得已到大医院就诊。接诊专家让他在餐前1分钟服拜唐平,过了2星期,血糖已降至5.8毫摩/升。田老师感到很神奇:还是原来的药,仅仅调整了服用时间,疗效竟是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3.
<正>年近花甲的孙女士患糖尿病已经20多年了,一直谨遵医嘱严格控制饮食,积极锻炼,平时在家坚持自己监测血糖,因此这些年来血糖一直控制得非常好,饭后血糖一般在7毫摩尔/升。但是,最近孙女士的血糖不知怎么的忽高忽低,一会儿15毫摩尔/升,一会儿又回到10毫摩尔/升。在医院里,大夫为了查明"真相",让护士了解孙女士演示平时在家测血糖的全过程。结果护士发现,孙女士刚涂了护手霜就测血糖了。护手霜中含有甘油、香精等物质,血液沾染了这些物质就会导致监  相似文献   

4.
王先生的父亲有糖尿病,人到中年的他逐渐发福。最近单位组织体检,王先生查空腹血糖为5.9毫摩/升,看见在正常范围内他还沾沾自喜,没想到,医生说:"你的空腹血糖属于正常高值,结合你有家族史、体重超重,需要进一步检查糖耐量,可能是糖尿病前期了。"血糖正常还可能是糖尿病?王先生糊涂了。在糖耐量试验中,测出他的餐后2小时血糖为9.2毫摩/升,超过了7.8毫摩/升的正常上限。这下,王先生彻底懵了:难道血糖正常,也不能排除糖尿病吗?  相似文献   

5.
王建华 《大众医学》2012,(11):19-19
生活实例 5年前,张老师退休时体检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对于糖尿病的危害,张老师深有体会,她的母亲早些年就是因为糖尿病并发心梗去世的,因此,自从被确诊以后,无论是饮食还是用药,张老师一点也不敢马虎,血糖控制得也还不错,多次查空腹血糖都在7.0毫摩/升以下。最近,张老师又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结果被查出冠心病。对此,她深感疑惑:自己血糖控制得挺好的,怎么还会出现并发症呢?  相似文献   

6.
33岁小伙身体富贵到晕厥小张是一名33岁的小伙子,平时工作两班倒,不爱运动的他,饮食上更是放飞自我,吃饭基本是外卖加可乐,170厘米的个头体重有200多斤。几天前,他在工作岗位上突发头晕,且逐步加重,于是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一查血糖,竟有47毫摩尔/升!直接刷爆了微量法测血糖的阈值(最高能测到33.3毫摩尔/升),要知道,正常空腹血糖在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3.9~7.8毫摩尔/升,小张的血糖几乎超了正常值10倍。病情稳定后,小张自己也捏了一把汗:“从来不知道自己血糖高,不来医院都不知道糖尿病已经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7.
老王在单位体检时,发现空腹血糖8.5毫摩/升,被医生诊断为2型糖尿病。经过1个月的饮食和运动治疗后,血糖未能明显下降。于是,单位医务室医生给他开了拜唐苹,餐后服用,2星期之后,空腹血糖仍然为8.2毫摩/升。这血糖怎么就降不下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他来到了专家门诊。唐教授让他在餐前1分钟服拜唐苹,过了2星期,老王的血糖已降至6.2毫摩/升。 口服降糖药的服药时间是由降糖药本身的药理作用决定的,不同的降糖  相似文献   

8.
正赵先生是公司经理,经常陪客户应酬,年纪轻轻体重已超标。最近,他经常出现午餐前心慌、头晕、出汗、手抖等低血糖症状,去医院检查,空腹血糖虽然没有超过6.0毫摩/升,但餐后血糖14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7.5%,被医生确诊为2型糖尿病。这个诊断结果让他很茫然,"我这么年轻,怎么会得糖尿病呢?不是说糖尿病是血糖高吗?我餐前明明是低血糖啊?"空腹和餐前血糖超标很可能是得了糖尿病,这很多人都知道,可餐前低血糖竟然也会和糖尿病扯上关系,恐怕就并非人人都了解了。  相似文献   

9.
<正>张先生近年来由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经常吃夜宵,锻炼又少,眼看着体重不断上涨,成了人们眼中的"胖子"。最近单位体检,空腹血糖5.9毫摩尔/升,他看见在正常范围内还沾沾自喜,没想到医生说:"你的空腹血糖属于正常高值,需要进一步检查糖耐量,可能是糖尿病前期了"。张先生忙到医院内分泌科做进一步检查。其糖耐量试验的结果为:口服75克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为8.6毫摩尔/升,超过了7.8毫摩尔/升的标准值。医生告诉他,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在7.8~11.0毫摩尔/升  相似文献   

10.
张老师年逾六旬,5年前查出有2型糖尿病。这些年来,他没少学习糖尿病方面的知识,自己深知高血糖对身体的危害,生活上非常注意,坚持用药从不马虎,血糖控制得一直不错,多次查空腹血糖都在7.0毫摩尔/升以下。最近张老师到医院全面检查,却被医生告知患有冠心病。对此,他深感疑惑:本人血糖控制良好,怎么还会出现并发症呢?  相似文献   

11.
<正>空腹血糖控制达标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空腹血糖正常,给全天血糖控制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理论上完全正常的空腹血糖应该在5.6毫摩/升以下,很多国家和地区把空腹超过6.1毫摩/升界定为空腹血糖异常状态。而对于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的预期目标是低于7.0毫摩/升。现实中有些患者是空腹  相似文献   

12.
王老伯今年62岁,发现糖尿病一年,以往饮食控制为主,未服用药物治疗。近半年来,他的血糖有升高趋势,测空腹血糖9.2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12.1毫摩/升,考虑到王老伯体型偏瘦,医生建议他在饮食控制、规律运动的基础上加用降糖药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开始每天1片,2周后复诊,血糖下降不明显,遂建议他增加到每天2片。  相似文献   

13.
张绍果 《健康向导》2015,21(3):25-26
王大爷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血糖升高6年余,现每日注射胰岛素治疗,平时自我血糖监测较规律,尤其是早晨空腹血糖监测频率更高些,近日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随着天气渐渐变凉,食欲较夏天明显好了,饭量有所增加,餐后2小时血糖较之前略有升高,他便自行加大了餐前胰岛素注射剂量,结果早上空腹血糖还是比平时高,于是他就把晚上睡前的胰岛素用量加大了,结果有一天夜里上厕所,发现睡衣都被汗湿透了,即刻测血糖只有3.0毫摩尔/升,他自知发生低血糖了,他赶紧喝了一杯糖水,20分钟后复测血糖为4.6毫摩尔/升,这才安心睡觉.第2天早晨,监测空腹血糖为9.8毫摩尔/升,他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晚上都低血糖了,早上的血糖反而这那么高,于是来我院求助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是丁大爷去医院复查的日子,60岁的他前不久确诊了2型糖尿病,之后一直听医生的话,坚持控制饮食、加强锻炼,还经常自测血糖。来医院前,丁大爷刚刚用血糖仪测过空腹血糖,很标准。然而,在医院测完并拿到检查结果后,丁大爷却发现比他在家自己测的要高。同样的情况又发生了好几次,在医院测的血糖总是比家里自测的要高一些。丁大爷很疑惑,难道血糖仪不可信吗?实际上,无论家用的快速血糖仪还是医院的大型生化检测仪,都是正规的医疗器械,其测量值都  相似文献   

15.
临床案例老张、老王、老李、老赵既是一个单位的老同事,又是相交多年的好友。前不久,老张因为近期明显消瘦、口渴多饮、全身乏力,去医院检查,发现血糖高(空腹血糖14.8毫摩/升),被确诊为“糖尿病”,住进了医院。老王、老李、老赵哥仨探视完老张之后,也决定去医院查查体,看看有没有糖尿病。真是无巧不成书,体检结果出来后,仨人空腹血糖都有些偏高,老王8.1毫摩/升、老李7.2毫摩/升、老刘7.6毫摩/升,但仨人都没有“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糖尿病症状。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来了。  相似文献   

16.
正病友们在听讲座或看报纸时,经常听到或看到的是糖尿病的黎明现象或苏木杰效应,而很少知道糖尿病黄昏现象是怎么回事。病例刘先生,63岁,患糖尿病10余年,用诺和灵30R早20单位,晚18单位已两年多,自己认为血糖控制良好。一天,他偶尔测了一次晚餐前血糖,结果为10.4毫摩/升,刘先生有些怀疑结果的准确性,第二天他又测了一天的七次血糖,结果是:  相似文献   

17.
正老王今年55岁,患糖尿病3年,近半年来感觉乏力、性功能减退,病情时好时坏,偶尔还出现低血糖现象。3个月前就诊时测血糖为12.5毫摩尔/升。根据老王的病情,医生让他联合服用胰岛素增敏剂太罗、二甲双胍、拜唐苹三种降糖药,他按医嘱服药一个月后,各种不适症状减轻,性功能减退现象也明显恢复,复查空腹血糖为7.5毫摩尔/升,继续联  相似文献   

18.
吴先生一年前查出糖尿病,当时空腹血糖在10毫摩尔/升左右,用上口服降糖药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后来,他从一家医疗单位在某电台举办的"健康讲座"中得知,西药副作用大,而中药"没有副作用",还能"根治"糖尿病,所以就开始服用这家医疗单位自配的降糖中药治疗. 最近,吴先生连续监测了几次空腹血糖,结果都在13毫摩尔/升~15毫摩尔/升左右.这让吴先生没了主意,是接着服用"没有副作用"的中药,还是改服西药降血糖呢?  相似文献   

19.
汤礼春 《长寿》2013,(4):48-49
李某今年60岁,却称得上是老"糖友"了。10年前,他就查出有糖尿病,但他有点讳疾忌医,自己偷偷到药店买消渴丸服用,而且还不按时按量,只根据自己的感觉来服用。就这样拖了五年,其妻见其日渐消瘦,就催他到医院去看,经医生检测,李某空腹血糖已达15毫摩尔/升,餐后血糖已达23毫摩尔/  相似文献   

20.
<正>一位糖尿病患者带着自己在家监测的血糖值来医院就诊,上面清楚地记录着餐后血糖6.0毫摩尔/升,餐前血糖3.8毫摩尔/升。对正常人而言这样的血糖是非常理想的,患者本人也十分满意,没想到医生却连连摇头。患者很不解:"我把血糖控制达标有什么不对吗?"对于服药和打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来说,这样的血糖并非达标,而是控制得过低。合适的数值为餐前血糖5~7毫摩尔/升,餐后为8~10毫摩尔/升,岁数大的患者数值范围还要放宽。具体的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得病时间、年龄、能承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