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外勤工作人员满意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1800名住院患者对40名护理外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外勤人员满意度干预前为93.00%、干预后为9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升了护理外勤人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提高了患者对护外勤人员的满意度,改善了护理服务安全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就神经外科启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总结与介绍。方法发挥护士长在转变病区不同层次人员思想认识上的关键作用;在管理到位的基础上转变工作模式;完善培训方法,提高护士胜任力。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活动前、护士工作存在问题少于活动前。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改善护理服务,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2月在我科实行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改革,比较改革前后平均住院日、术前等待日、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 术前等待日由5.51 d降至3.75 d(P<0.01),平均住院日由11.9d降至10.68 d(P<0.05),患者满意度从85.36%提高到94.01% (P<0,01),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由3.16%提高到3.90%(P<0.01).结论 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缩短平均住院日,缓解“住院难、住院贵”的问题;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专业发展,深化护理工作内涵.  相似文献   

4.
杜宏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4):112-114
目的:探讨心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开展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在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包括宣传发动、统一认识;争取护理人力资源和护理用具的配备;改革管理和排班模式,护士分层次使用,修订职责、工作流程、工作质量标准;成立绩效考评小组、制定制度和具体措施;定期护理质量检查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护患关系零距离,密切了护患关系,提升了护士自身价值,患方满意度由96.13%上升至99.00%,实现了护理服务零投诉。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达到了"三好一满意"的效果,医患双方均受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对提高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4-11月入住某医院肾脏内科并确诊为慢性肾脏病患者230例为观察组,该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2009年5-12月同科住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89例作为回顾性对照组,该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住院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后总体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2%上升到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工作主动、健康宣教、沟通与交流、操作技术、规范服务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帐收费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丰都县人民医院2010年3~12月开展和未开展活动病区各2个的840例住院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开展和未开展活动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开展活动后各项护理措施(包括生活护理)较前明显完善,住院患者总体满意度提高。结论开展活动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日,发现安全隐患,将医疗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运用关键接触点的管理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42例住院患者和124名直系家属进行关键接触点的调查,对相关项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关键接触点,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护理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服务意识增强,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提高了住院患者满意度。结论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中实施关键接触点的管理能提高住院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取封闭式调查问卷,对心内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住院患者进行护理质量满意度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与开展前相比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作用,为护理管理者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我院2009年、2011年6月及12月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总体满意度由2009年的97.55%上升到2011年的99.47%,各因子的满意度也均有上升。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适宜在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肾内科的优势。方法对住院300例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可增强护理人员优质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收到较好的效果。结论肾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工作及体会。方法通过改变护理模式、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标准及职责,达到夯实基础护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2009年4-12月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4-12月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陪护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房的陪护率下降了13.2%,患者的满意度提高了10.8%,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有利于消除安全隐患及护理纠纷、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值得大力弘扬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进年轻护士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践方法与效果。方法建立领导小组,进行岗前培训,根据专科特点实施健康教育;实行分层管理,落实责任整体包干,让优质护理贯穿整个住院过程。结果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患者及家长对优质护理服务认同度是96.2%,患者对护士服务工作满意度达到了98.1%。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使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贯彻落实“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精神实质,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树立行业新风,促进护患和谐,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深入学习“示范工程”重要性及现实意义,统一认识、达成共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改革排班方式,细化工作流程,改革护理用具,加强岗位能级对应管理,量化绩效考核,建立激励机制。结果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后,患者满意度提高1~5个百分点,陪护率下降,患者自聘护工比例下降,促进了基础护理工作落实。结论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使护理人员主动工作意识增强,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增加,促进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陪护率,减少患者自聘护工费用支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应用于护理管理后的效果。方法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满意度表及应用信息交流主观感受正性评价调查表对13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10000例住院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分别进行满意度及评价调查;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自查量表于改进护理管理方法前后对262名临床护士进行工作满意度、压力、焦虑调查。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患者满意度从入院时的84.2%上升至出院时的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4,P<0.05);患者出院时对应用信息交流的主观感受评价均达到90%以上。改进护理管理方法后,护士对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奖励方法、同事关系、工作本质、交流欲望的工作满意度较活动初期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99,2.18,3.24,2.44,2.41,2.25;P<0.05)。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比较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的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的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导致的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5,3.17,1.75,3.36;P<0.05)。改进后,护士焦虑正评题均值、反评题均值、总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5,1.73,1.24;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后,患者及护士满意度上升,而护士工作压力、焦虑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保证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工作模式与效果。方法培育优质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落实基础护理、拓展专科护理内涵、强化健康指导。结果通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4.8%提升到98.7%,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由实施前的84.5%上升到96.4%,患者呼叫率由实施前的35%下降到16%,无纠纷投诉发生。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可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的理解,提升住院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边远山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对住院治疗的1634例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比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患者(观察组)和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患者(对照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0.75%,对照组满意度为79.87%,观察组比对照组高10.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显著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开展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为契机,完善护士能级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方法通过改变分工模式,实施能级管理,落实基础护理,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结果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陪护率明显下降(<10%)。荣获全军、全国、上海市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称号。结论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对提升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创建与实施效果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法选择2个病区,根据《山东省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考核标准》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比较创建前后情况。结果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患者满意度从88.50%上升到95.50%。结论创建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是推行人性化服务理念,减少护患冲突行之有效的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陈洁 《中国临床护理》2012,4(3):191-192
目的 探讨对住院择期手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方法 落实责任制护理,责任护士提供全程、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注重人文关怀。 结果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未发生1例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98.1%,护士满意度94.1%,医生满意度为97.5%。 结论 对住院择期手术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推行主动服务模式,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以卫生部办公厅<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广东省卫生厅<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3个文件的内容为指导思想,对10个试点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改革护士工作模式,建立护士管床管患者的整体护理责任制;科室弹性排班,优化护士工作时间;建立优质护理服务的长效机制,根据专科特色及患者需求细化服务内容;拓宽护理工作范围,进一步开展护理延伸服务;鼓励各种形式的创优活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采用调查问卷比较活动实施前、6个月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开展创优工作前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各模块条目比较, 除病区管理模块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服务态度和主动性、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健康教育4个模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可以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