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于患者出院1个月末采用家庭干预,以后每2~3个月1次。出院时及2年后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前后SANS各因素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及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家庭干预对巩固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社会功能、控制其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为开展社区糖尿病康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12例临床痊愈出院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干预组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干预时间为1年;对照组实施自我管理模式。于干预前和干预3、6、9、12个月末,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症状自评量表(SCL-90)、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DMQLS)以及再住院率评定两组效果。结果干预组ESCA、SCL-90、DMQLS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恶化率及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多学科团队服务模式护理干预能够稳定患者病情,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对化疗期胃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67例胃癌化疗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干预措施。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及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癌因性疲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命质量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自我管理能有效地缓解化疗期胃癌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于患者出院1个月末采用家庭干预.以后每2~3个月1次。出院时及2年后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前后SANS各因素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及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家庭干预对巩固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社会功能、控制其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共情护理对结直肠癌化疗期间患者心理状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共情护理,比较2组患者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BDI)及大肠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C)评分。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BAI、B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AI、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状况、家庭/社会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及附加关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护理可改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结直肠肿瘤患者个案管理效果.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便利选取100例结直肠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及随访,干预组接受基于症状管理理论的个案管理.结果 干预组术前等待时间、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1个月干预组生活质量功能领域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症状领域的疲劳、疼痛得分及4项单项条目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基于症状管理论的个案管理能有效改善结直肠肿瘤患者症状,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1个月再入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在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结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根据病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干预。 结果 干预组自我效能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出院准备计划能够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定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计划,促进其功能恢复。方法将10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干预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出院计划服务可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再入院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出院准备服务对口腔癌游离皮瓣修复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30例口腔癌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出院后随访,干预组成立出院准备团队实施出院准备服务。结果出院当日干预组照护者出院准备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当日、出院后1个月、6个月干预组患者心理痛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出院准备服务能够提高口腔癌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患者照护者出院准备度,改善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痛苦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基于需求导向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疲乏的影响。方法运用德尔菲法编制患者院外护理需求量表评估需求内容,将符合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院外护理需求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后3个月、6个月末使用肺癌治疗功能评定量表,癌症疲乏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疲乏状况。结果干预后3个月末,观察组肺癌特异性、生活质量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后6个月末,观察组社会/家庭、情感、生活质量总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情感疲乏、认知疲乏、疲乏总分得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肺癌术后化疗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研究,采用延续性干预可提高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并一定程度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