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构建并验证老年脓毒症患者继发慢性危重症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来自MIMIC-Ⅳ数据库的5 52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训练组,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慢性危重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分别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曲线分析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临床实用性和校准度进行评估。回顾性收集合肥市1所三甲医院的134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入ICU 24 h内的呼吸频率、体温、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尿素氮、乳酸、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机械通气和使用抗生素是老年脓毒症患者继发慢性危重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95%CI:0.722~0.755)、0.817(95%CI:0.746~0.887)。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概率在8%~99%时,模型有较好的临床效益;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校准度较好。结论 构建的10个因素老年脓毒症患者慢性危重症风险预测列线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CU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将ICU 987例经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分为建模组708例、验证组279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 建模组708例中85例(12.01%)发生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占53.98%)。筛选出APACHEⅡ评分、拔管时最高体温、白蛋白含量、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酰胺、导管留置时间、肠外营养时间6项影响因素(均P<0.05),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曲线和观察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建模组及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6和0.847。结论 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ICU肠外营养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风险,可为预防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栾诚  郭凡  嵇艳 《护理学杂志》2023,28(6):63-67
目的 构建并验证ICU患者外周动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300例(建模组)ICU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择117例ICU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患者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建模组23.00%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年龄≥65岁,并存高血压、静脉血栓栓塞症,置入部位为桡动脉及置入导管为静脉留置针是ICU患者外周动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85.2%,约登指数为0.714。结论 构建的ICU患者外周动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医护人员及时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43例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间笔者所在医院ICU行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患者43例,分析肠内营养并发腹泻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与营养液供给的量和速度、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以及药物的使用等有关。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低蛋白血症,降低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验证Bevilacqua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203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临床数据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4.0。Cox回归模型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预测效果;应用Hosmere-Lemeshow检验评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校准程度,以P>0.05为预测模型校准能力较好,预测与实际没有区别。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共计62~8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0个月。术后5年内共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患者45例(22.2%)。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身体质量指数(BMI)、接受过新辅助化疗、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接受过放疗是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Becilacqua上肢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模型AUC值为0.711,95%CI(0.651~0.760),有较好的的预测效果。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无明显差异(P=0.262),校准能力较好,与实际差别不大。结论Bevilacqua术后6个月淋巴水肿风险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及适用性较高,可用于临床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淋巴水肿的预测,可为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制定干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美云  李玉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38-239
目的:探讨ICU患者腹泻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随机抽查我院ICU近2年收住的486例患者,其中临床诊断腹泻患者8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泻的发生率16.9%,其发生、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肠道感染、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机械通气有关等。结论:必须根据腹泻的原因进行基础护理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腹泻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住院癌症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癌症患者570例,分为建模集422例和验证集14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衰弱表型、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文版失志量表、营养风险筛查2002、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调查,同期收集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住院癌症患者衰弱发生率为33.7%,衰弱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造口、营养状况、抑郁、神经心理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建模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0.735;Brier得分为0.205,校准斜率为0.625,决策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可用性。结论 住院癌症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价值,可有效识别和筛选住院癌症衰弱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功能受限的危险因素,构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功能受限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选取湖北省9所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的628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作为建模组,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健康评估问卷-残疾指数(HAQ-D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进行横断面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功能受限的危险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功能受限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并在88例患者中进行验证。结果 共50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躯体功能受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饮酒、疾病活动度评分、年龄、住院次数和焦虑评分是患者功能受限的风险因素。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内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11;校准曲线接近理想曲线;外部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结论 构建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功能受限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可个体化预测临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躯体功能受限风险,以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随访数据库中提取高血压患者信息,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 160)与验证集(n=494)。采用Lasso法筛选最佳预测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患者衰弱影响因素,并构建动态列线图。使用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结果 共筛选出1 65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560例(33.86%)并发衰弱。受教育程度、握力、BMI、抑郁、认知障碍、自评健康、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10个变量纳入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3(95%CI为0.863~0.903)和0.887(95%CI为0.857~0.916);Hosmer-Lemeshow检验值分别为P=0.825和P=0.41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存在显著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净效益和预测准确性。结论 动态列线图具有良好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ICU患者入院2周内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283例我院综合ICU 2013年10月-2014年8月收住的患者纳入研究。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肠内营养情况、药物使用情况,应用多元及多层统计学方法分析腹泻危险因素。结果:共283例患者、1603个 ICU住院日纳入研究。42例(15%)患者出现腹泻,共计88个ICU住院日,发生率为5.5次/百ICU住院日。腹泻平均发生在入住ICU后第6天,89%的患者(252例)腹泻天数小于4 d。腹泻的危险因素包括:超过60%目标营养量的肠内营养、使用抗生素和使用抗真菌药物[相对风险分别为1.75、3.64和2.79]。超过60%目标营养量的肠内营养合并应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相对风险分别为4.7和11.2]腹泻风险较单因素大幅增加。结论:在综合 ICU入住后前2周内腹泻发生率为15%,导致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超量(>60%目标营养量)使用肠内营养、使用抗生素和/或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