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鑫磊  刘文  宿星  李娜  王于理  巩平 《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603-2605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酞咪哌啶酮)联合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糖类抗原125(human carbon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水平的影响。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沙利度胺组(n=15)与对照组(n=15)。沙利度胺组接受"紫杉醇+卡铂+沙利度胺"联合治疗,对照组除无沙利度胺外,用药方案同沙利度胺组。采集各组患者化疗前和化疗两周期后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沙利度胺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中VEGF、bF-GF、TNF-α及CA125的表达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在两组毒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的前提下,沙利度胺组有效率为66.67%,临床获益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33.33%,临床获益率为86.67%。沙利度胺组总有效率及获益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获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VEGF、bFGF、TNF-α及CA125的含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沙利度胺组较对照组可更好的降低患者血清VEGF、bFGF、TNF-α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CA125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紫杉醇+卡铂"方案应用于晚期卵巢癌患者,在不增加药物毒副反应的前提下,有提升近期疗效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第三代化疗药含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中VEGF水平的变化.方法 66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初治ⅢB~Ⅳ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联合组35例,接受沙利度胺联合第三代含铂方案治疗;单化组31例,接受第三代含铂方案化疗.并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的浓度.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45.7%,临床受益率(CR+PR+SD)为77.1%,中位疾病进展时 间(TTP)为114d;单化组有效率38.7%,临床受益率58.1%,中位TTP为89d,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受益率差异虽然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但联合组略高于单纯化疗组;两组治疗2周期后血清VEGF浓度均显著下降(P=0.000),两组PR、SD的病人治疗后VEGF浓度均下降明显,而PD的病人治疗前后VEGF浓度无明显变化.经沙利度胺干预后患者血清VEGF浓度的下降与单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3).结论 沙利度胺与第三代化疗药含铂方案联合应用,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但未观察到沙利度胺干预能使患者血清VEGF浓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3.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血管生成抑制剂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6例NSCLC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NP方案+沙利度胺治疗,长春瑞滨25~30 mg/m2,静滴,第1、8天;顺铂70~80 nc,/m2,静滴,第1天;沙利度胺200 mg/d,口服,第1天起连续给药.对照组采用NP方案化疗,剂量、方法与治疗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1.5%和3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分别为6.0个月和3.6个月,治疗组的中位TTP显著延长(P=0.0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与NP方案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TTP,且不增加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沙利度胺具有抗肿瘤血管增生的潜能.本研究旨在研究和评价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2007年2月-2008年8月就诊的136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和对照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8例.联合组采用PC方案+沙利度胺治疗.PC方案:给予周剂量紫杉醇(PTX)+顺铂(DDP),即PTX 80 mg/m2,静滴,每周1次,连续2周;DDP 80 mg/m2,静滴,分为3 d;沙利度胺200 mg/d口服,第1天起连续给药.对照组采取单化疗,行PC方案,剂量同上.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00例(两组各前5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含量.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52.9%,对照组有效率为38.2%,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16);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联合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568±181 pg/m1)与治疗前(309±128 pg/m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679±175 pg/m1)显著高于化疗前(261±135 pg/m1),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有提高近期疗效的趋势,能抑制晚期NSCLC患者的肿瘤细胞VEGF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清VEGF水平.  相似文献   

5.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Thalidomide)联舍草酸铂(L-OHP)、亚叶酸钙(CF)、氟脲嘧啶(5-FU)和羟基喜树碱(HCPT)持续给药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41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联合用药组(22例),与化疗组(19例).联合用药组:沙利度胺,起始剂量第1周100 mg/d,晚睡前顿服,如能耐受毒副反应,每周增加100 mg,直至目标荆量300 mg/d维持,如不能耐受加量者,则维持原剂量,至少口服>2个月;L-OHP 85 mg/m2,静脉滴入2 h,d1;CF200 mg/m2,静脉滴入2 h,d1~d2;5-FU400 mg/m2,静脉推注,d1~d2,5-FU 600 mg/m2,持续静脉滴入22 h,d1~d2;HCPT 5 mg,持续静脉滴入24 h,d1~d5.化疗组:不加入沙利度胺,其他用法同联合用药组.结果:联合用药组有效率50.0%(11/22),化疗组有效率42.1%(8/19),联合用药组有效率高于化疗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临床受益率为77.3%(17/22),化疗组为52.6%(10/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KPS评分的改善率为68.2%(15/22),化疗组的改善率为36.8%(7/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化疗组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毒副反应均相似.结论:与单用化疗相比,沙利度胺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受益率,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VEGF和TNF-α的变化.方法:60例晚期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FOLFOX4+沙利度胺.对照组单用FOLFOX4方案化疗.剂量同上.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60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血清VEGF和TNF-α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为53.3%;对照组有效率为40.0%.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化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FOLFOX4能改善晚期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有效率;沙利度胺能够抑制肿瘤细胞VEGF和TNF-α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清VEGF和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0例MM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VAD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方案化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76.0%,高于对照组的48.0%(P<0.05)。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M的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比较以奈达铂(NDP)为主的化疗方案与以顺铂(DDP)为主的化疗方案对头颈部鳞癌、食管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头颈部鳞癌及食管癌,NDP联合5氟尿嘧啶(5FU)和四氢叶酸(CF);NSCLCNDP联合诺维本(NVB);对照组:以DDP替代NDP,两组其他用药均相同。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结果:2002年5月~2003年11月共有194例患者入组,其中188例完成试验,6例出组。头颈部鳞癌60例,食管癌60例,NSCLC68例。头颈部鳞癌试验组有效率为4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6.67%,χ2=0.2820,P=1.0000;食管癌试验组有效率为35.48%,对照组有效率为13.79%,χ2=2.4506,P=0.7470;NSCLC试验组有效率为31.43%,对照组有效率为15.15%,χ2=1.4315,P=0.1553。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除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24,P=0.0006),前者明显低于后者外,血常规、腹泻、便秘、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ND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头颈部鳞癌、食管癌、NSCLC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中呕吐明显减少,轻中度骨髓抑制,其余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VEGF、bFGF和TNF-α的变化.方法:6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2组各33例,联合组:NP 沙利度胺治疗.d 1,8静脉滴注长春瑞滨 25 mg/m2 ,d 1静脉滴注DDP 70~80 mg/m2 ;沙利度胺 200 mg/d, 口服,第1天起连续给药.化疗组:单化疗,用NP方案,剂量同上.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0例(两组各前2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bFGF和TNF-α的含量.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 PR)为51.5%;化疗组有效率为36.4%.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的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P<0.05).化疗组治疗有效的NSCL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化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bFGF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化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NP能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率;沙利度胺能够抑制肿瘤细胞VEGF和TNF-α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清VEGF和TNF-α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65例NHL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对照组29例仅给予化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sVEGF)水平,并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为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