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因子宫脱垂或其他因素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穹隆疝的处理方式。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腔器官脱垂107例及其中的80例穹隆疝患者的手术处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例患者中,单纯膀胱膨出或直肠膨出27例;以穹隆膨出为主,伴或不伴有膀胱和直肠膨出80例。80例患者中,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32例,其他原因行全子宫切除48例;重度压力性尿失禁14例,尿动力学提示隐匿性尿失禁3例;行经阴道置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76例,其中全盆底重建术56例,中盆腔重建术20例;2例腹腔镜下阴道骶骨固定术,1例单纯疝囊修补术,1例前盆底重建术+疝囊修补术。17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16例术中同时行TVT-O术。随访至2016年12月,平均随访时间38个月,无复发病例,3例患者出现网片暴露,1例隐匿性尿失禁患者于术后1年因尿失禁症状较重,行TVT-O手术。结论置入网片的盆底重建术是治疗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隆疝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前根据穹隆疝及合并阴道前后壁脱垂的程度选择恰当的手术重建方式。对于术前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或隐匿性尿失禁患者术中应同时行TVT-O手术。  相似文献   

2.
阴道后路悬吊带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阴道后路悬吊带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76例实施阴道后路悬吊带术及39例随诊1年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调查.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8.5分钟.平均出血量90.4ml,有效率92.3%(36/39).吊带侵蚀发生率20.5%(8/39),尿路症状发生率19.4%(6/31),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收回盆底功能障碍问卷31份,手术前后评分分别为49.29±29.26及13.5±14.9,P<0.05,差异有显著性.收回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性功能问卷11份,手术前后评分分别为14.8±6.58及14.9±6.89,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阴道后路悬吊带术是治疗子宫脱垂、后壁膨出及子宫切除术后穹隆膨出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术后患者盆底功能显著增强,排便、排尿症状明显好转,未对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吊带侵蚀发生率高是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阴式非脱垂子宫三角形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特制阴道手术器械,对64例有手术适应证而无生殖道脱垂的子宫肌瘤患者行阴式子宫三角形切除,与同期经腹子宫三角形切除及阴式非脱垂子宫次全切除术各63例作对比分析。结果:阴式三角组与腹式三角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前术后血清女性激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住院天数、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式非脱垂子宫三角形切除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不影响卵巢血供,无围绝经期症状出现等优点,在临床中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60岁以上妇女子宫脱垂、阴道脱垂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 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5年3月住院妇科患者中60岁以上的子宫脱垂伴(或)阴道脱垂患者84例临床资料。结果 84例患者术中经过均顺利,术后切口甲级愈合,临床不适症状消失,无并发症及麻醉意外。结论 术前、术后适当补充少量短效雌激素,有利于切口愈合及术后恢复。老年妇女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年龄不是手术禁忌。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因非脱垂良性疾病行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泌尿功能的长期影响,并探讨术后尿失禁(UI)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因非子宫脱垂良性疾病(术前均无UI及脱垂,术后病理结果证实)行全子宫切除术或非子宫切除术者共560例,其中行全子宫切除术者384例,非子宫切除术者176例(对照组)。分别进行电话问卷随访,通过中文验证版女性下尿路症状国际尿失禁标准问卷(ICIQ-FLUTS)及尿道疾病程度分类问卷(UDI-6)完成术前、术后1年、3年、5年、7年的主观泌尿功能评价调查,观察术前无脱垂或尿失禁患者术后尿失禁的患病情况。结果:264例患者有效完成问卷,其中全子宫切术组164例(62.1%),对照组100例(37.9%)。术后1年时,全子宫切除术组的UI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1),而长期随访发现两者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3年、5年和7年,全子宫切除组患者的UI患病率分别为8.5%(14/164)、9.7%(10/103)、12.2%(10/82)和16.7%(10/60)。全子宫切术组的压力性尿失禁(SUI)、急迫性尿失禁(UUI)等症状的术后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急迫性尿失禁较压力性尿失禁常见。多因素分析发现,多产为U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87,95%CI为1.12~13.33)。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增加术后UI的短期发病风险,以急迫性尿失禁为主,长期尿失禁患病率随随访年限延长逐渐升高,产次为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盆底重建科行盆底重建术患者625例,将其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454例为A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71例为B组,另选择体检的健康女性449例为对照组。分别统计分析其孕产次,是否绝经,有无子宫切除、慢性高血压、糖尿病、会阴裂伤、子宫肌瘤及阴道分泌物分析结果等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A组子宫切除、已绝经、会阴裂伤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慢性高血压、会阴裂伤的患者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B组多孕次(≥3次)、多产次(≥3次)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乳杆菌患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子宫切除、已绝经、会阴裂伤、孕次≥3次、产次≥3次是盆腔器官脱垂的独立危险因素;会阴裂伤、孕次≥3次、产次≥3次是压力性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乳杆菌是盆底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保护因素。结论:子宫切除、多孕、多产、会阴裂伤可能参与了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发展,阴道乳杆菌的存在可能减少盆腔器官脱垂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后路阴道悬吊带术(P-IVS)的疗效及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情况,从而评价P-IVS手术的客观及主观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因阴道穹隆或子宫脱垂而接受P-IVS手术的患者共35例.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定期随访,随访包括妇科检查及问卷调查两部分.评价患者症状、生活质量的问卷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要版-20(PFDI-20)及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要版-7(PFIQ-7).结果:30例患者具有完整随访资料,平均随访12.53±9.98个月时无阴道穹隆或子宫脱垂复发,PFDI-20、PFIQ-7总分及反映主观脱垂症状部分的得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下尿路症状中仅有"尿频"一项术后得分较术前显著降低.结论:P-IVS手术不仅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解剖学结构,而且对于患者的主观脱垂症状及生活质量都有显著的改善,但对于下尿路症状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盆腔脏器脱垂经阴道子宫切除加阴道壁修补术中,行阴道顶端圆韧带悬吊。预防术后阴道顶端脱垂及阴道壁脱垂复发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一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例60岁以上子宫脱垂伴阴道壁脱垂患者,经阴道手术中进行阴道顶端圆韧带悬吊术,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进行2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该术式,无一例发生术中脏器损伤及术后出血,2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好;术后1、3、6、12、18、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的阴部膨出、下坠感消失,尿失禁消失,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术后无一例阴道顶端脱垂及阴道壁脱垂复发。结论:对子宫脱垂伴阴道壁脱垂的患者,经阴道子宫切除加阴道壁修补术中将阴道顶端悬吊于圆韧带,预防阴道顶端及阴道壁脱垂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低,少有并发症,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患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对我院妇科近5年盆腔脏器脱垂(POP)手术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POP患病危险因素及其特点.方法: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与POP有关的危险因素;χ2或t检验进行维汉不同民族患病危险因素的比较.结果:256例POP手术患者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得出患者年龄、民族、体重指数(BMI)、产次、阴道分娩、绝经、便秘以及子宫切除术后8项为PO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维吾尔族与汉族POP患者各危险因素比较,患者年龄、BMI、初产、产次4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P患病原因除了与不同民族及区域有关外,同时与衰老、绝经、阴道分娩、长时间腹内压增加及医源性损伤等因素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经腹骶骨阴道固定术使用补片将阴道穹隆附着于骶骨上已成为治疗阴道穹隆脱垂的一种术式.经腹矫正伴发的直肠膨出,在阴道后壁肛提肌下部或会阴体插入补片并已取得良好效果.对并发张力性尿失禁患者附以Burch阴道悬吊术是必要的.Burch阴道悬吊术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为阴道后壁脱垂.本研究将经腹骶骨固定术同时施以Burch阴道悬吊术的效果进行分析并评价补片术后分离状况.回顾性调查了49例因患Ⅱ度及以上阴道或子宫脱垂及直肠膨出而接受了骶骨阴道固定术的患者,其中25例因张力性尿失禁而同时行了Burch阴道悬吊术.于手术12个月后对膀胱症状、肠道症状、性功能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复发情况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探讨会阴正中切口缝合术与会阴左侧切口缝合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根据产妇会阴体的条件,有无产科合并症胎儿的大小等情况,选择最佳的会阴切口方式,以减轻产妇的疼痛,减少切口出血量,分析比较两种切口方式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16.
The endometriosis is gynecological disease what is characterized with the presence of endometrial lesions are composed of endometrial epithelial and stromal cells outside of the uterus. There are many theor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endometriosis. The most widely accepted theory is the theory what is postulated the endometriosis is a result of retrograde menstruation. The essential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endometrial lesions is the process of adhesion of endometrial cells on the peritoneal surface and on the organs, are situated in the peritoneal cavity. The adhesion molecules (integrins) have the most essential role in this first stage. The integrins are cell surface receptors with glycoprotein structure. They have part in process of adhesion of the endometrial cells to the proteins from EC matrix outside the uterus. The integrins have part like signal molecules in the processes of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of endometrial implants. They are very essential molecules what influence the viability of endometrial implants as well as the angiogenesis in the new forming endometrial implants. Improvement of the studies, related to the roles of the integrin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ndometriosis would be give new possibilities to search mor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rapy of the endometriosi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