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海琴 《临床医药实践》2001,10(10):767-769
目的 :探讨全产程胎心监护对筛查产时胎儿窘迫的价值。方法 :用日本产的 MT- 32 5型胎儿电子监护仪对974例孕妇进行入室监护与全产程连续监护。监护结果按程氏判断标准分组比较。结果 :入室监护中正常组占 95 .90% ,异常组占 4.10 % ,进入活跃期后 ,异常组增多 ,差异显著 (P<0 .0 1) ,在全产程监护中 ,高危妊娠正常组比例低于正常妊娠 ,异常组羊水粪染率及新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 ,差异显著 (P<0 .0 1)。结论 ;分娩期行全产程连续监护是必要的 ,能动态了解产程中胎儿状况 ,及时发现胎儿窘迫 ,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胎儿监护仪施行全产程持续胎心监护,对照组产妇则采用传统的方法予以胎心听诊,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所娩胎儿的宫内窘迫情况与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所娩胎儿91例正常、6例发生宫内窘迫、1例发生漏诊、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分别占总例数的91%、6%、1%、2%;对照组产妇所娩胎儿80例正常、12例发生宫内窘迫、3例发生漏诊、5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分别占总例数的80%、12%、3%、5%;观察组产妇所娩胎儿的监护质量与正常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全产程中采用胎心监护能够有效降低胎儿的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漏诊率等,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临产后,宫口开大3cm以上,即产程进入活跃期,产妇入待产室后,行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宫内情况,称入室实验(AT)。入室实验异常者行人工破膜(包括自然破膜)了解羊水有无胎粪污染来判断胎儿预后,为了解羊水污染、胎心异常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羊水污染对胎儿危害及有效处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足月分娩产妇中241例羊水污染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不同污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比较羊水污染程度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并发症及Apgar评分关系以及产程进展与胎儿宫内窘迫及Apgar评分关系。结果羊水Ⅰ度污染组产妇胎心音改变、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并发症及Apgar评分≤4分胎儿百分率均明显少于羊水Ⅱ度和Ⅲ度污染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潜伏期羊水Ⅱ度和Ⅲ度污染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活跃期羊水Ⅱ度和Ⅲ度污染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潜伏期羊水Ⅱ度和Ⅲ度污染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少于活跃期羊水Ⅱ度和Ⅲ度污染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羊水污染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并发症及Apgar评分关系密切,加强产妇产前监护,避免羊水污染的发生,对提高胎儿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早期胎心率下降与胎儿宫内窘迫及脐带血酸碱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第二产程中胎儿监护图形出现早期减速的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产程中胎儿监护图形完全正常的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胎监图形,计算胎心率下降相关区域面积,检测脐带血PH及剩余碱(BE)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有10例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为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血PH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BE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心率下降相关区域面积与新生儿脐带血PH呈负相关(r=-0.6661,P<0.001).结论 早期的胎心率下降与胎儿宫内缺氧有一定的相关性,胎儿心率下降相关区域面积与新生儿脐带血PH呈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探讨胎心监护在分娩过程中的意义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份单胎妊娠分娩的产妇640例做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实施持续胎心监护。结果640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140例出现胎心监护基线异常,经过适时的处理,顺利分娩132例,剖宫产8例;新生儿阿氏评分7分以上602例,占分娩总数的94.06%;4~6分占30例,占分娩总数的4.69%;3分以下占7例,占分娩总数的1.09%;1例新生儿死亡,占分娩总数的0.16%。结论对孕产妇实施持续全程胎心监护,能够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现象,在胎儿尚未遭到不可逆损害时,及时采取产程处理,尽早娩出胎儿,减少了新生儿窒息率,对优生优育起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姚丽汾  蔡瑞芬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21-2122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在产程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3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全产程进行胎心监护.对照组300例,应用传统的方法听诊胎心.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高与对照组(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能有效指导产程处理,决定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尤其是重度窒息的发生,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及早、正确地诊断胎儿宫内窘迫,预测胎儿预后。方法 415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随机分为监护组240例和对照组175例。监护组给予胎心监护,对照组常规处理。观察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产率、侧切胎吸及产钳助产率等。结果监护组新生儿Apgar评分0~3分及4~7分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10分者所占比例为89.2%高于对照组的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监护组正常产率为51.6%高于对照组的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胎吸及产钳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早期重视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高危因素,正确应用胎心监护,采取合适的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胎心监护在产程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入我院分娩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的60例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实行全程的胎心监护,对照组60例患者在此过程中则不予以胎心监护,分析对比两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及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新生儿窒息5例、漏诊4例,胎儿宫内窘迫7例;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漏诊0例,胎儿宫内窘迫8例;两组就漏诊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实行全程的胎心监护有利于对胎儿在宫内的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可有效改善胎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许雪举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7):145-145,150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持续电子胎心监护的意义,寻找一种能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的方法,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产妇共10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0例在进入第二产程后开始持续电子胎心监护至胎儿娩出,对照组400例采用多普勒听诊监测胎心,手法触诊宫缩至胎儿娩出。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第二产程持续电子胎心监护,能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改良后的护理措施,以减少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方法将使用不同护理方法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胎心监护下对产程中发生的胎心率变化<120次/min或>180次/min时,改变体位、吸氧、静脉注射"三联"。观察组除予上述措施外,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加维生素C2g直至分娩结束,观察两组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方法使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由对照组的42.2%降至20.6%,新生儿青紫窒息(Apgar4~7分)由16.4%降至5.0%,新生儿苍白窒息(Apgar3分以下)由2.6%降至0.6%的显著临床效果。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减少新生儿致死和致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因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率,为今后因胎儿宫内窘迫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本院因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的孕妇63例,按胎儿电子监护、羊水情况分为三组,将术中所见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结果:Ⅰ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7.4%,Ⅱ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25%,Ⅲ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7.1%,结果显示Ⅱ组明显高于Ⅰ组、Ⅲ组之和。结论:如胎心异常与羊水污染同时存在,胎儿存在或潜在缺氧情况,应及时娩出胎儿。单纯胎心异常或单纯羊水污染应根据有无伴随高危因素、产程进展,严密监护下按胎儿宫内窘迫处理决定剖宫产或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3.
李红萍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88-189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缠绕孕妇临产后连续胎心监护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霍州市人民医院产前诊断脐带缠绕100例孕妇从规律宫缩至胎儿娩出前,常规采用外监测法进行连续性产时胎心监护。结果:本组100例孕妇中,胎心监护发现重度变异减速及频发晚期减速不详图形28例(28%),发生在潜伏期6例(占6%),活跃期20例(占20%),第二产程2例(2%),均改行急诊剖宫产,无重度新生儿窒息,无围生儿死亡。结论:临床对于脐带缠绕的孕妇应进行严密的产时胎心监护,以早期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处理,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及围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电子胎心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进行电子胎心监护的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统计,将其按照检查情况分为A组(阳性组)、B组(阴性组)、C组(可疑组),观察并比较三组间羊水粪染(Ⅱ~Ⅲ度)、Apgar评分≤7分(出生1min)、胎儿窘迫及剖宫产情况。结果电子胎心监护显示,120例产妇中,A组8例、B组20例、C组92例;A组及B组中四项指标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C组,三组之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羊水粪染(Ⅱ~Ⅲ度)、Apgar评分≤7分(出生1min)、胎儿窘迫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胎心监护能够很好得在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联合其他方法全面分析,准确判断,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在临床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胎心监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胎心监护目的在于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做到及时处理,使胎儿在重要器官尚未遭受损害前娩出,减少或避免发生新生儿重度窒息。我科实行入院常规胎心监护1次和全产程胎心监护。现回顾性分析胎心监护的临床资料,探讨胎心监护在监测胎儿宫内窘迫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0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产科分娩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69例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原因中,脐带因素占37.68%(26/69),羊水过少占15.94%(11/69),胎膜早破占13.04%(9/69)、产程异常占11.59%(8/69),早产占11.59%(8/69),过期妊娠占10.14%(7/69)。羊水粪染所引起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胎心异常。结论对胎心变化和羊水粪染实施有效监护,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可防止新生儿出现窒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和胎心监护的相关性以便提出相应措施,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足月妊娠住院分娩发生新生儿窒息106例,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中新生儿窒息及胎心监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106例,发生率4.5%,其中轻度窒息95例,占89.62%,重度窒息11例,占10.38%。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密切相关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窒息的阴性预测率为36.79%。结论产程中加强胎心监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羊水污染,胎儿宫内窘迫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判断胎儿血氧监护仪诊断胎儿窘迫的准确性及安全性以及联合应用胎心监护的合理途径.方法 对60例产妇在产程中同时进行胎心电子监护及胎儿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依据分娩后阿氏评分及脐血血气分析结果验证两种监测方法的特异性、准确率.结果 胎儿血氧饱和度与脐血血气多项指标有显著相关性,并且与脐动脉血pH值呈线性回归.以胎儿血氧饱和度<30%为标准诊断胎儿窘迫,特异性为95.9%,准确率为95%.结论 胎儿血氧饱和度可准确、迅速地反映胎儿官内氧合状态及酸碱状态.胎儿电子监护与血氧饱和度监测联合应用,能更准确的诊断胎儿窘迫.  相似文献   

19.
徐建英  杨伟文 《江苏医药》1996,22(11):753-754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2年8月~11月住院单胎产妇产时胎心率监护108例。按Fischer评分法对第一产程的加速期、减速期和第二产程分段评分,监护图型分早期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基线变异消失、服心率过速或心动过缓、延长减速和正常图型七类。加速期出现胎心率过速或心动过缓、减速期和第二产程出现延长减速和胎心率过速或心动过缓十减速图型与新生儿窒息关系密切,为胎儿宫内窘迫的警戒图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导乐分娩对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无自然分娩禁忌证且足月妊娠的初产妇45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6例,观察组产妇在镇痛分娩的基础上辅以导乐陪伴,而对照组单纯行镇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总产程、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161例,剖宫产65例,自然分娩率71.24%;对照组自然分娩114例,剖宫产112例,自然分娩率50.44%;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0.51,P<0.05).观察组产妇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分别为(2.36±1.19)、(0.61±0.48)、(5.96±2.73)h,对照组分别为(3.13±1.62)、(0.71±0.37)、(7.24±3.06)h;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明显短于对照组(t=5.74,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总产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6、0.87,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248.83±34.29)mL,对照组为(257.83±38.28)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5例,产后出血率为2.21%;对照组发生产后出血17例,出血率为7.52%;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88,P<0.05).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17例,占7.52%,Apgar评分为4-7分者为5例,≥8分者为221例;对照组胎儿窘迫为22例,占9.73%,Apgar评分为4-7分者为11例,≥8分者为215例;两组新生儿胎儿窘迫发生率及Apgar评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0、2.33,均P>0.05).结论 导乐分娩可显著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缩短活跃期、减少产后出血率,且不增加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胎儿窘迫率及不减少Apgar评分,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