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雅俊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717-2717
<正>对任何一位妇女来讲,怀孕期间将是一段特殊的生理与心理非常时期。几乎没有一位女性能在怀孕期间轻松地始终保持往常的平静,而不发生任何心理改变。特别是初孕妇女,从确知怀孕到临产,随时都在面临自己从未经历过的感觉,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首次怀孕精神病患者孕产期心理情况,分析心理干预对心理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首次怀孕精神病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对怀孕精神病患者给予积极的咨询与指导等心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未进行指导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两组SAS、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缓解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首次怀孕精神病患者实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能使孕妇的负性情绪得以宣泄,有利于减轻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病情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妊娠是女性的一种心理需求,同时,也是女性的一种心理应激因素。妇女在妊振期间,在身体各系统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的同时,心理方面也会发生微妙复杂的变化。从临床实践观察,这些变化会对孕妇的生活质量、各时期的正常进展和胎儿、新生儿的心身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做好孕妇在怀孕过程中的心理保健,对于预防难产,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水平,有着重要作用。现将孕妇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处理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华 《中外医疗》2009,28(20):139-139
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妊娠称为流产。流产发生在12周之前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12周至不足28周称为晚期流产。对于首次怀孕,由于各种原因需要终止妊娠的妇女,这些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复杂,思想压力大,且都存在着怕痛的恐惧心理。她们除因病外,未婚先孕和计划生育也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心理社会因素,常导致各种身心障碍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陈晓芳 《吉林医学》2010,(25):4423-4423
<正>人工流产的手术并不复杂,但女性在做人工流产前后的心理值得关注。月经延迟、害怕怀孕、怀孕测试、怀孕反应、怀孕检查、害怕人流,选择好医院、医生和术式,都是女性心理上需要承受的。因此,要分析好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术后的护理工作,给患者更好的康复条件。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后的早期妊娠终止的补救措施。不同的受术对象在术前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不良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为使受术对象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配合人工流产术的顺利进行,了解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娟 《吉林医学》2009,30(23):3036-3037
目的:观察意外怀孕对孕妇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通过心理疏导减缓因意外怀孕带来的不良影响。方法:对2008年12月~2009年6月在我院检查的80例意外怀孕的孕妇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采用情绪疏导、压力管理等为期2个月的心理危机干预后,再次对80名孕妇进行SCL-90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将干预前后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意外怀孕的孕妇在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存在轻度以上的症状,经过心理危机干预后,这些症状出现减缓。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对意外怀孕孕妇的状态调整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常怀孕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规律,然而对一个产妇来说,尽管可以排除诸多的因素(胎儿因素、产道因素等)所导致的难产,但由于分娩时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也可导致难产的发生。所以,在分娩时对产妇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指导,使其能够情绪稳定、精力充沛地顺利分娩,对保证母婴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因素造成的难产是十分重要的。医护人员的形象和语言行为都直接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医护人员使产妇产生信赖和安全感的基础,医护人员对待产妇态度要和蔼,解释和指导要耐心,要表现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结合产程的进展,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8.
计划外怀孕人工终止妊娠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划外怀孕人工终止妊娠,对受术者不仅是身体上的创伤性刺激,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严重消极的心理反应可影响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对受术者实施心理护理,给予适宜的心理疏导,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受术者术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董春梅 《中原医刊》2004,31(7):46-47
随着人们对性观念和婚姻观念的转变,未婚早孕的发生明显增多。由于未婚早孕均为意外怀孕而采取被动人工流产,不符合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未婚早孕妇女因此而受到家庭的指责,承受着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产生较重的精神负担。就医时担心医务人员的态度不好,怕见到熟人,害怕病情外漏而产生自卑心理。由于大多数病人对人流过程不了解,担心手术疼痛或可能出现并发症,损害健康或影响再次怀孕而产生恐惧心理。毕竟未婚早孕尚未得到社会的认同,同时,男方不负责者也是有之,对患者心理刺激大,因而产生悲观甚至厌世心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农村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86例农村初产妇在产前及产后分别予以多个心理量表进行测评,以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13分为界分为有产后抑郁的研究组及无产后抑郁的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各个因素的差别。结果:①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14.85%;②两组在SCL-90的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及SAS、SDS总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得分要高于对照组;在应对方式上研究组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而对照组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③两组在文化程度、怀孕形式、孕后有无足够社会支持、孕后会否容易紧张、对怀孕、分娩过程的了解、对分娩的态度、对产后体形改变的态度、胎儿性别与自己期望相符与否、产后喂养方式、产后是否有人照顾及EPQ人格特征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农村初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依次为:SDS总分、SAS总分、产后是否有人照顾、消极应对方式、孕后有无足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SCL-90阳性项目总分、怀孕形式、文化程度、SCL-90焦虑、对产后体形改变的态度和SCL-90抑郁。结论:农村初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加强对初产妇的认知心理治疗、修正歪曲认知、改变应对方式、增强对怀孕知识的了解、避免意外怀孕、加强对孕产妇的支持照顾、调整产前的心理健康状态,将有利于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欧红 《医学文选》2000,19(1):126-126
1997年 5月~ 1999年 5月对我院住院分娩的 2 82例产妇进行了心理护理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本文就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谈谈自己的一些临床体会。1 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活动  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但是不少孕妇 ,特别是初次怀孕临产的妇女 ,由于没有生产过程的经验或对生育知识缺乏了解 ,在临产前顾虑重重 ,精神负担较重 ,特别是当她们离开亲属 ,单独进入产房时 ,几乎都带有恐惧、焦虑、紧张、害怕等心理 ,担心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 ,担心分娩是否顺利 ,是否出现难产。此外 ,还有的孕妇由于怀孕期间发生过疾病 ,服过…  相似文献   

12.
心理干预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产后抑郁量表(EPDS)及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80例有良好心理干预的孕妇及18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产后抑郁症调查. 结果产后抑郁症心理干预组发生率为2.78%,而对照组为18.89%,心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孕期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最主要因素,心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当产妇进入待产室时 ,整个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强 ,处于恐惧状态 ,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作为助产士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护理 ,可有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增进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新的护理模式要求给病人进行心理、社会、生物整体护理 ,没有心理护理 ,护理便不完整。而进行心理护理 ,有利于调动临产妇的主观能动性 ,使她们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1 临产前的不良心理反应1 1 害羞、忧虑心理 大部分孕产妇首次怀孕没有经验 ,加之家庭对分娩的重视及经济状况 ,使产妇忧心忡忡 ,加之环…  相似文献   

14.
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产妇进入待产室时 ,整个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强 ,处于恐惧状态 ,迫切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帮助。作为助产士了解产妇的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护理 ,可有助于产妇顺利完成分娩。增进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新的护理模式要求给病人进行心理、社会、生物整体护理 ,没有心理护理 ,护理便不完整。而进行心理护理 ,有利于调动临产妇的主观能动性 ,使她们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 ,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分娩。1 临产前的不良心理反应1 .1 害羞、忧虑心理 大部分孕产妇首次怀孕没有经验 ,加之家庭对分娩的重视及经济状况 ,使产妇忧心忡忡 ,加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化、系统化、适时化的心理一行为干预对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孕妇的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肝病孕妇550例,其中观察组300例,对照组2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自计划怀孕或确定怀孕时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化的心理行为干预,分别在住院前、住院中、出院后调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整个孕产期能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无孕期、产后心理障碍发生,医疗服务满意度得到提高,对照组则受到不同程度负性心理的影响,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P〈O.05)。结论:心理一行为干预对妊娠合并乙肝孕妇治疗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减少了孕期、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在维持母体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以及促进自然分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一种较好的产后抑郁干预方法. 方法:在所辖片区内怀孕不足20周的孕妇中随机抽取150名作为实验组,抽取150名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实行心理疏导与孕妇学校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不予特殊干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孕妇在产后一到二周进行产后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查.结果:实验组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14.86%,对照组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25.17%,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抑郁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孕期心理疏导与孕妇学校学习相结合能比较全面的解决各方面因素,比较有效的干预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熊秀云 《中外医疗》2009,28(35):148-148
孕中期引产术是应对计划外怀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终止妊娠的手段。计划外怀孕孕妇因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而被强行引产,常常出现抵触情绪和焦虑、恐惧等异常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对引产术的配合和产后身心康复。针对该类孕妇的心理特点和术前、术中、术后的不同阶段,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和护理措施,促进了她们对手术的配合和产后身心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不孕症是指育龄女性在夫妻生活正常、配偶生殖功能正常的情况下2年以上未能怀孕的一种疾病。此病可分为原发性不孕症和继发性不孕症两种。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以及生态环境的变化,不孕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有调查发现,不孕症患者可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其病情的康复是十分不利的。而对不孕症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不良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病情的康复。本文对不孕症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状态和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从怀孕到分娩是妇女一生当中经历的一个特殊的时期,由于产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对分娩知识了解不足,导致产妇的情绪发生不同程度的波动.一般表现为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这种不良情绪的产生会直接影响母儿的身心健康.因此为产妇提供良好的心理疏导,可以保障分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牛慧青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7):790-79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产后抑郁最表(EPDS)及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80例有良好心理干预的孕妇及180例对照组孕妇进行产后抑郁症调查。结果:产后抑郁症心理于预组发生率为2.78%。而对照组为18.89%,心理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孕期焦虑和抑郁情绪是发生产后抑郁症的最主要因素,心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