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持续缺氧时脑HIF-1α、VEGF及毛细血管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缺氧性脑损伤并不少见,如呼吸衰竭、睡眠呼吸障碍、严重贫血、高原病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害。暴露于低氧环境会触发立即和长期的调节机制,就全身水平而言包括过度通气、红细胞增多等,以提高重要脏器,例如脑的氧气运送[1,2]。当这些代偿机制并不足以满足中枢神经系统的  相似文献   

2.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调控细胞氧平衡、缺氧状态下能量代谢以及相关基因调控的转录因子,能与缺氧反应基因上特定位点结合,启动靶基因的转录,使机体对缺氧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葡萄糖转运因子1(Glut1)是葡萄糖转运蛋白家族成员之一,主要介导细胞内外的跨膜转运,调节葡萄糖摄取,对糖代谢的调节等功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二者与卵巢癌等实体瘤的发生、发展,甚至转移及预后都有密切关系。该文就HIF-1和Glut1的特性和在卵巢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关涛  田晓予  张睿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191-193
缺氧诱导基因所表达的中心调节为缺氧诱导因子-1(HIF-I),HIF-1与肿瘤有密切关系,主要因其表达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尤其是缺氧、肿瘤基因等,其可调控多种靶基因的转录,如肿瘤血管生成、糖类代谢等,促进肿瘤的浸润、生长及转移。近年来,在肿瘤学研究中,HIF-1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将妇科肿瘤——宫颈癌中HIF-1发病机制的作用及其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阮立新  冯一中 《江西医药》2005,40(Z1):765-766
肿瘤的形成离不开低氧环境,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a)是一种在低氧条件下大量存在的调节蛋白,是调节细胞内氧代谢的关键因子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一个特异性缺氧状态下发挥活性的转录因子。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其微环境缺氧和对葡萄糖的摄取及代谢增加,这一功能主要由葡萄糖转运蛋白对葡萄糖的跨膜转运来完成。研究HIF-1、GLUT1与大肠腺癌的关系为临床对肿瘤预后判断和指导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1HIF-1和GLUT1结构特点及功能1.1HIF-1的结构特点及功能:HIF-1是由分子量为120KD的α亚基和分子量为91~94KD的β亚…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生期缺氧缺血导致的新生儿脑损害,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之一。脑组织缺氧缺血后可造成器质上和功能上的损害,严重的可遗留不同神经系统后遗症。而1,6-二磷酸果糖(FDP)是葡萄糖代谢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中间产物,通过调节细胞中若干酶活性,增加细胞内能量从而对神经细胞损伤起保护作用。但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远期脑脑功能恢复情况则少有报道。  相似文献   

6.
1988年研究人员在研究低氧和低氧诱导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表时发现了低氧对基因表达的作用,随后于1995年Wang等和Semenza等发现了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转录因子和低氧反应元件(HRE)。  相似文献   

7.
microRNA介导低氧对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氧条件下机体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功能发生显著改变,这些变化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是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微小RNA(microRNA,miRNA)除调控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如缺氧诱导因子、炎症因子、核受体等,还可直接作用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本文通过综述低氧对miRNA及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调节,miRNA调控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及药物代谢相关基因,低氧调节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相关机制等,探讨miRNA在低氧调节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中的作用,提出以miRNA为核心的低氧影响药物代谢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转运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跨膜糖蛋白,介导细胞内外的葡萄糖以易化扩散的方式相互转运,是目前研究最为彻底的易化扩散转运体。葡萄糖的易化转运体家族到目前为止已有6种葡萄糖转运蛋白被鉴定,分别命名为葡萄糖转运蛋白-1~5(Glut-1~5)和葡萄糖转运蛋白-7(Glut-7),它们各自的功能取决于细胞的类型与代谢状态。现将Glut-1的生物特性及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缺氧诱导因子-1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1992年由Zemenza和Wang在缺氧诱导的细胞核提取物中发现的一种转录因子。其可调节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多种与肿瘤相关的靶基因,促进这些基因的转录,介导组织细胞产生一系列的缺氧适应反应,与肿瘤的血管形成、能量代谢、侵袭转移等密切相关。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检测到HIF-1α蛋白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0.
肿瘤细胞增殖迅速,缺氧是一种常见现象,肿瘤细胞适应缺氧微环境的主要机制包括改善肿瘤组织的能量代谢以及诱导新血管生成等,其中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factor-lα,HIF—l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transporter1,Glut-1)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有关乳腺癌肿瘤组织HIF-1与Glut-1表达相关性及其与细胞增殖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组织中HIF-1Q、Glut-1及Ki67的表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ivalent metal-ion transporter-1,DMT1)是一种在哺乳动物广泛表达的金属离子转运体,参与机体内多种金属离子的转运。相关研究已证实,金属离子、氧化还原物质、炎性反应介质等因素均可影响DMT1基因的表达。新近的研究推测基因突变可能是DMT1参与低色素性小红细胞贫血的重要机制,DMT1还可能与脑内神经元变性有关。深入研究DMT1将为了解金属离子代谢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2.
氧敏感因子Egl-9家族缺氧诱导因子1(EGLN1)为哺乳动物体内重要的氧传感器,通过编码脯氨酰羟化酶结构域(PHD)中的PHD2,羟基化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促进HIF-1α蛋白酶体的降解,从而影响机体的红细胞生成、糖酵解、铁代谢等。EGLN1与红细胞增多症、心脏疾病、脑代谢疾病等多种疾病相关,也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与抑癌基因相互作用等影响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但其在不同癌症中具有不同的作用。肺癌作为最常见和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与EGLN1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系统阐述EGLN1的结构及作用机制、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以及与肺癌的关系,旨在对EGLN1基因的研究进展及与肺癌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讨,从而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慢性炎症是一系列临床难治疾病(包括心血管损伤、炎性肠病、癌症等)的病理学基础,而缺氧是慢性炎症引起组织损伤的重要病理生理学机制。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组织适应缺氧具有调节作用。缺氧时,HIF-1α通过激活适应性转录反应以协调低氧组织中的氧供应和代谢活性,此过程涉及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活性物质等细胞因子的上调。调节免疫应答和细胞凋亡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具有与HIF-1α类似的功能,即在低氧条件下通过改变氧依赖性羟脯氨酸化酶活性来调节缺氧状态。此文讨论了在多种炎症性疾病中HIF-1α与NF-κB激活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HIF-1α和NF-κB通路作为炎症性疾病治疗靶点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GLUT)家族是葡萄糖转运的主要媒介,目前发现有13个成员。其中GLUT1以异构体的形式广泛表达于多种细胞,是介导葡萄糖经过血脑屏障的主要转运体。疾病可以改变GLUT1介导的葡萄糖转运过程,糖转运受到干扰能使脑功能受损,甚至导致脑死亡。近来研究显示,GLUT1能介导一些神经活性药物的转运,如糖基化的神经肽、低分子量肝素及D-葡萄糖衍生物等。因此,依赖于葡萄糖转运体的葡萄糖运载方法有可能是一个选择性药物运输系统,通过此高效转运系统,可调节药物进入大脑。  相似文献   

15.
目前的抗生素均作用于4种细胞过程之一,而细菌已经产生了多种抗药途径,因此寻找新作用机制的药物迫在眉睫。Blount等研究发现,细菌的核糖开关(作为代谢传感器调节相关基因表达的特定RNA结构)代表了一类新的抗菌靶标。核糖开关存在于细菌mRNA的5’非翻译区,能够与特定代谢产物结合,从而调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和转运的基因表达。因此阻断核糖开关可能中止这些必需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葡萄糖载体-1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葡萄糖载体-1(Glut-1)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细胞中,主要集中在血脑屏障(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红细胞膜上,是机体各细胞被动转运葡萄糖最基本的转运载体。Glut-1表达异常是临床多种疾病的发病原因或结果。近年来的研究表明,Glut-1为治疗人T细胞白血病、肿瘤及多种脑疾病提供了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7.
缺氧诱导因子-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在缺氧条件下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的一种转录因子,它最先由Semenza于1992年在缺氧诱导的细胞核抽提物中发现。目前已发现HIF-1可调控一系列靶基因的表达,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其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就HIF-1在结构、功能调节、靶基因及其调控方面的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马思文  罗永杰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0):1533-1536
脑卒中、癫痫、颅脑外伤、颅内肿瘤及一些少见脑血管病变(如烟雾病、脑型Buerger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事件,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具有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高等特点.神经元凋亡是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形式,脑组织面对缺血低氧状态会相应的启动一些应答机制来减轻低氧缺血带来的不良后果,其中Caspase-3、缺氧诱导因子-1(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最具代表性.干预上述两因子可能为缺血性脑损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二肽(丙谷二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以低氧低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为细胞损伤模型的基础上,以噻唑蓝(MTT)比色法优化丙谷二肽的最佳作用浓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浓度,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热休克蛋白70(HSP70)、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丙谷二肽能够使细胞在缺氧缺糖应激下存活率增加,线粒体损伤减轻,LDH分泌降低,GSH产生增加,HSP70和HIF-1α 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丙谷二肽对细胞缺氧缺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保护线粒体、维持细胞膜结构完整、上调细胞中应激基因HSP70和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ed factor1,HIF)-1在肿瘤缺氧环境中起着中枢纽带作用,对血红素加氧酶、葡萄糖转运蛋白、糖酵解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以及P53等细胞酶和蛋白起着调节作用[1],可以促使肿瘤内新生血管的生成以及细胞代谢的改变,以满足肿瘤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其中VEGF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诱导血管生成的因子[2]。本文拟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