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胃镜确诊胆囊切除术后患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病人120例,随机分为安慰剂组(A组);单用铝碳酸镁组(B组);单用泮托拉唑组(C组);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组(D组)。疗程4周,治疗结束后,所有病人复查胃镜。评估腹痛、腹胀、烧心、口苦等消化不良症状、胃镜和组织病理的效果。结果临床症状在B组、C组和D组均有缓解,D组病人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有显著差异。治疗前后各组间的胃镜充血程度和组织学炎症无显著差异。D组胃镜下水肿程度和组织学活动度有显著差异。结论泮托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是胆囊切除术继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有效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
国产生长抑素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国产生长抑素治疗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3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1例),A组为国产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B组为单用泮托拉唑,观察两组的近期止血效果。结果A组24小时止血率为90.63%,明显高于B组(64.5%),P〈0.05。结论国产生长抑素治疗非曲张静脉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止血迅速、输血量少、安全性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生长抑素用量不同分为A组、B组,每组60例。A组给予全剂量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B组给予半剂量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与A组的9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A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6.7%,差异显著(P0.05)。结论半剂量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住院治疗时间与全剂量生长抑素无明显差别,但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颜循金 《内科》2007,2(2):224-225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87例患者分为泮托拉唑组45例,法莫替丁组42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均有明显止血效果,泮托拉唑组用药3d止血成功率75.6%,止血总成功率91.1%。法莫替丁组分别为47.6%和76.2%,泮托拉唑组显著高于法莫替丁组(P〈0.05)。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法莫替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达力通颗粒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RE患者215例,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71例,予泮托拉唑40mg,1次/d,达立通颗粒6g/次,3次/d口服;对照Ⅰ组,72例,予泮托拉唑40mg,1次/d,多潘立酮10mg/次,3次/d口服;对照Ⅱ组,72例,泮托拉唑40mg,1次/d口服。3组均治疗4周。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内镜下的病变改善情况、不同级别食管黏膜病变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共210例完成试验。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评分均降低,试验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内镜下食管黏膜病变改善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2组;轻度RE患者3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中度、重度患者总有效率均高于其他2组(P<0.05)。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达立通颗粒联合泮托拉唑能安全、有效地改善老年人RE症状,食管黏膜病变治愈率高,特别对中、重度RE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泮托拉唑与雷尼替丁治疗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0例,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雷尼替丁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4.3%和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泮托拉唑较雷尼替丁能更有效地治疗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及预防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A组服用泮托拉唑40 mg,2次/d,B组服用泮托拉唑40 mg,1次/d。8周后,治疗有效的患者共61例,其中26例继续口服泮托拉唑40 mg,1次/d,维持治疗48周,另外35例未继续服用泮托拉唑但同时给予随访,并在8周、24周及48周时分别评价临床症状并复查胃镜。结果治疗8周后A组、B组的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91.4%、82.9%,内镜下食管炎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7.1%、91.4%。维持治疗患者,24周后临床症状和内镜下食管炎缓解的有效率均为84.6%;48周后临床症状缓解的有效率为88.5%,内镜下食管炎改善有效率为84.6%。未维持治疗组24周及48周时临床症状缓解的有效率分别为48.6%、37.1%。结论泮托拉唑能有效地治疗老年人反流性食管炎及减少复发,维持48周的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黏膜保护剂在上消化道黏膜隆起病变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第一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行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的240例患者,术后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60例。A组单独使用PPI制剂泮托拉唑;B组使用康复新液+泮托拉唑;C组使用硫糖铝混悬凝胶+泮托拉唑;D组使用胶体果胶铋颗粒+泮托拉唑。术后4周复查胃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评价临床疗效,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周,4组创面糜烂或溃疡性病变愈合有效率分别为90.00%、98.33%、85.00%、96.67%,B组与D组明显优于A组、C组(P<0.05);4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81.70%、98.33%、86.70%、90.00%,B组及D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0%、1.60%、16.67%、6.67%,B组与D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PPI制剂在上消化道内镜氩离子凝固术后应用可以提高创面愈合有效率、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内镜下治疗术后的优选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法莫替丁和泮托拉唑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采用法莫替丁治疗,B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C组采用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结果三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8,P=0.031),A、B两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58,P=0.796),A、B两组与C组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348,P=0.019;Z=-2.573,P=0.010),C组的疗效优于A、B两组;A组的不良反应例数7例(17.50%),B组8例(20.00%),C组8例(20.00%),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948)。结论法莫替丁或泮托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相当,两药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镜检查前应用泮托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因上消化道出血需要进行胃镜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接受泮托拉唑(治疗组)或安慰剂治疗(对照组)。结果240例患者入选泮托拉唑治疗组,238例患者进行对照组。治疗组【44例(18.3%)】患者需要内镜治疗者较对照组低[82例(33.4%),P〈0.01]。需要输红细胞的平均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U比2.2U,P〉0.05)。急诊手术治疗者治疗组5例,对照组7例(P〉0.05);30d内死亡治疗组2例,对照组3例(P〉0.05)。平均住院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内镜检查发现,治疗组患者活动性出血(21/160)较对照组(56/186)发生率低(P〈0.01)。结论胃镜检查前输注泮托拉唑可缓解胃出血症状,减少内镜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1.
张继红 《内科》2013,(5):480-481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泮托拉唑胶囊40mg,1次/d,早餐后顿服,连用1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阿莫西林胶囊1.5g口服,1次/d,甲硝唑0.4g口服,2次/d,连用1周。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结果服药3d后,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24例,对照组患者腹痛缓解16例;治疗1周后观察组临床治愈率达50.0%,总有效率达93.3%,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泮托拉唑与奥曲肽单独与联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12月-2012年12月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153例,随机分为A、B、C组,每组51例,在其他对症治疗的基础上,A组单独给予泮托拉唑,B组单独使用奥曲肽,C组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应用。比较3组患者在持续出血时间、出血量、胃液pH值、血红蛋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结果 (1)三组患者持续出血时间、输血量、胃液pH值、血红蛋白比较:与A、B组比较,C组持续出血时间、输血量明显减少,胃液pH值、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在显效及总有效率方面,C组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比较:三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与奥曲肽联合应用能高效快速止血,应在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出血急性期昏迷患者应用安脑平冲汤和泮托拉唑干预的作用。方法选择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GCS)≤8分脑出血急性期合并应激性渍疡患者3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5例)与对照组(187例),所有患者基础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和试验组均静脉使用泮托拉唑,试验组并鼻饲安脑平冲汤。结果试验组存活46例,病死率60.00%,存活患者恢复清醒者34例,平均恢复清醒时间126.41h&#177;48.16h,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液0B阳性率、胃液pH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液OB阳性率及pH值改变呈时效相关性。两组治疗后7d、14d胃液pH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脑平冲汤联合泮托拉唑能有效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昏迷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成两组,每组30例;Ⅰ组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Ⅱ组应用法莫替丁联合多潘立酮。评价其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60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完成8周治疗后Ⅰ、Ⅱ组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6.7%(29/30)、70.0%(21/30)。Ⅰ组总有效率优干Ⅱ组(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改善迅速,临床疗效优干法莫替丁联合多潘立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9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内镜诊断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 3 4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 5 2例 ,胃溃疡伴出血 12例。分三组治疗 ,A组静滴泮托拉唑 40mg 2次 /d ,B组静滴法莫替丁2 0mg 2次 /d ,C组静滴止血芳酸 0 3 2次 /d。结果 A组有效率 97 2 2 % ,B组有效率 78 79% ,C组有效率 5 5 17%。A组与B、C两组比较P <0 0 1。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06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1例。分别静脉用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共3~5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9%,对照组为76.5%,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泮托拉唑能迅速有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观察性研究方法,将收集的130例GERD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64例和对照组(单用雷贝拉唑)66例,以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GERD Q量表)和一般资料调查方式进行症状评分,症状评分根据烧心、反流、上腹痛等发生的频率和程度.随访4周,比较治疗后2周末和4周末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GERD Q评分值基线一致,治疗2周末,两组GERD症状GERD Q评分值均有明显下降,分别为8.45±2.53和9.17±2.42;治疗4周末疗效更明显,分别为6.03±1.54和6.70±1.78;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13,t=14.149;P值均<0.01).观察组在治疗2周和4周末GERD Q分值较对照组下降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8,P=0.050;t=-2.292,P=0.01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GERD症状分值均明显下降(t=2.006,P=0.047),4周后反流症状分值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7,P=o.022).治疗2周末观察组烧心和反流症状总有效率为79.0%和73.0%,对照组为67.7%和69.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但治疗4周末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相似.结论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能更快缓解GERD烧心和反流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泮托拉唑(富诗坦)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洛赛克对比。方法 选择胃十二指肠出血病人85例,泮托拉唑治疗组50例,其中胃溃疡(GU)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30例。洛赛克对照组35例,其中GUl5例,DU20例。方法:分别用泮托拉唑或洛赛克40mg加入5%GS250ml,ivdrip(30~60min),q12h,共5d。观察生命体征与出血情况。结果 两组出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d内泮托拉唑组有40例(80%)止血,赛洛克组有30例(85.7%)止血,4~5d内止血分别为8例(16%)和4例(11.4%),止血显效率泮托拉唑组80%,洛赛克组85.7%,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6%和97.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泮托拉唑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国产泮托拉唑对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利用空白对照和洛赛克对照研究中,观察患者用药前后疼痛、反酸、烧心、腹胀、腹泻、便秘、呕血及大便隐血等情况。结果国产泮托拉唑组与对照组相比症状改善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国产泮托拉唑组与洛赛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泮托拉唑与洛赛克均对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有明显疗效且国产泮托拉唑价格低廉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3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77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63%与观察组94.81%相比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