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道普瑞巴林治疗咖啡因急性戒断的疗效。方法:在咖啡因依赖患者的急性戒断期服用普瑞巴林。结果:服用普瑞巴林225 mg·d-1能够改善咖啡因依赖的急性戒断症状。结论:普瑞巴林可能通过抑制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作用改善咖啡因依赖的急性戒断症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报道了阿片类依赖者1200例的临床分析。在戒毒过程中,病人痛苦小,过渡安全。随访2-4 a,复吸率已达73.5%,复吸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解决。一、人口学特征 1200例中,男性1113例(92.5%),女性87例(7.25%)。年龄:16-30 a共1127例(93.94%),35 a以上仅17例(1.41%);职业:个体户664例(55.34%),工人251例(20.91%),无业者162例(13.5%),农民105例(8.75%),职员18例(1.5%)。文化结构:初中以下747例(70.58%)。二、诊断标准根据CCMD-2中的第10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项下之×7依赖诊断标准。同时符合第四条的任何一条者均可诊断。  相似文献   

3.
<正> 茶叶中富含咖啡因(含量高达1~5%)。动物实验已证实,咖啡因有致畸胎作用,可致胎儿腭裂、趾畸形、脊柱裂、缺肾、心脏畸形和脑积水等。咖啡因对人类的致畸效应尚待证实。曾有报道,孕妇饮用过多的含咖啡因饮料,可增加畸胎发生率。咖啡因与自发性流产、早产及围产儿死亡也有一定的关系,咖啡因还可致新生儿黄疸或溶血。因此,目前普遍认  相似文献   

4.
<正>可乐饮料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一种含咖啡因的碳酸饮料,以它独特的口味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可乐饮料是咖啡因的一种媒介,长期大量饮用可出现咖啡因物质依赖的风险。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类衍生物,是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泛的亲神经物质之一。据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咖啡因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已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咖啡因的最主要摄入源是咖啡和茶[1]。每克干茶中咖啡因含量高达20 mg,通常一杯标准冲泡茶中其含量则在60 mg左右,但茶叶中咖啡因所产生的兴奋作用,似乎远不及咖啡[2-4]。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引起茶与咖啡对神经系统作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茶叶中茶氨酸对咖啡因诱导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以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为模型,探讨咖啡因对阿片类物质奖赏效应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为四组:吗啡组、吗啡+咖啡因组、咖啡因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前三组大鼠隔日分别皮下注射(sc)吗啡(5mg·kg-1)、吗啡+咖啡因(5mg·kg-1+5mg·kg-1)、咖啡因(5mg·kg-1)和生理盐水进行CPP训练。生理盐水组大鼠一直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CPP建立后,比较CPP效应强度。待各组大鼠CPP消退后,均sc咖啡因(5mg.kg-1)观察CPP重现情况。结果:吗啡组、吗啡+咖啡因组、咖啡因组大鼠均形成了CPP。吗啡+咖啡因组大鼠CPP强度最高,但与吗啡组、咖啡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单次sc咖啡因可使咖啡因+吗啡组CPP重现,但没有使吗啡组和咖啡因组大鼠CPP重现。结论:咖啡因与吗啡的奖赏作用可能具有相加或协同作用;单剂量咖啡因给药可使吗啡和咖啡因的混合物形成的CPP重现;实验结果提示阿片类物质中掺杂咖啡因不但是成瘾形成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诱导复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本研究于2008年6月至2009年9月使用蓝科肤宁(主要成分为纳米银及花青素低聚体)治疗31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1.1.1入选标准:患者自愿参加;年龄18~55岁,临床诊断为激素依赖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断标准为:①同一部位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史,伴有停用后原有疾病或  相似文献   

8.
由于一项研究茶碱药动学过程观察到意外的结果,故进行了口服避孕药对咖啡因处置影响的研究。 9名健康妇女于应用口服避孕前2周和应用后6周时各自服用咖啡因一水化物(相当于22mg的咖啡因)。采集血样并分析咖啡因。结果发现,9名妇女在上述情况使用口服避孕  相似文献   

9.
王军屏  崔建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10-1711
海洛因依赖患者机体处于微量中毒状态,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机体组织、多脏器、多系统等,影响组织代谢及正常生理功能[1],并且由于海洛因成瘾者经常共用注射器[2],使得成瘾者极易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传染性疾病,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此,笔者对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患者的肝功能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10月保定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海洛因依赖患者98例,入选标准:(1)年龄≥18周岁;(2)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DM-3)阿片药物依赖诊断标准[3];(3)签订知情同意书.  相似文献   

10.
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有近40 年的历史,是目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常规治疗剂量的咖啡因不仅可显著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还具有肺保护作用和改善神经发育的作用可以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被誉为新生儿界的“银子弹冶。咖啡因的剂量鄄效应关系尚未明确,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剂量:首剂予以负荷量咖啡因10 mg/kg,24 h后继以2.5 mg/(kg·d)维持。较高剂量的咖啡因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但其安全性及咖啡因的最佳治疗剂量仍具有争议。本研究就高剂量咖啡因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临床应用 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咖啡因对LY294002 诱导的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DNA 断裂分析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Ca2+]i 测定采用Fura-2 荧光技术,磷酸化c-Jun 分析采用免疫荧光法,c-Jun 含量和JNK 活性分析采用Western blot 法。结果:咖啡因对LY294002 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具浓度依赖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不依赖[Ca2+]i 的升高或cAMP的生物效应。咖啡因可抑制c-Jun 氨基末端激酶(JNK) 的活性,降低细胞内磷酸化c-Jun 的含量和c-Jun 的表达。结论:咖啡因可抑制JNK 活性,阻断c Jun 磷酸化及其介导的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系统,从而对LY294002 诱导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酒依赖患者的常见血清酶、血脂水平。方法:应用0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酒依赖患者110例,分别测定其常见血清酶和血脂,并与90例健康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酒依赖组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类指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酒依赖组的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总胆固醇(TC)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酒依赖患者的常见血清酶类指标及血脂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应大力宣传饮酒成瘾的危害和酒精依赖的防治知识,对酒依赖的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酒依赖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90例酒依赖者进行生化项目检测分析,并与8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①电解质改变。酒依赖组血钾、钙、镁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血清酶改变。酒依赖组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移酶(GGT)、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类指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改变。酒依赖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葡萄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酒依赖者的生化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应大力宣传过量饮酒的危害和酒依赖的防治知识,对酒依赖的患者应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脚气病是临床较常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在普通人群中已很少发生。但在海洛因依赖者这一特殊人群中,却是较常见的临床并发症。我所于1998年7月至2001年9月间收治的海洛因依赖者中,并发水肿者218例,其中确诊为脚气病水肿者192例,经维生素B1等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8例均为海洛因依赖者,符合DSM–Ⅲ–R海洛因依赖诊断标准。男性183例(83.94%),女性35例(16.06%);平均年龄28.16±s5.76岁(17~45岁);平均吸毒年限2.10±s1.92年(3个月~11年),其中唆吸28例(12.8…  相似文献   

15.
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最常见的发育毒性之一,不仅可造成围产儿发病和死亡,而且其不良影响还可延续至成年,严重影响了人口生存质量。咖啡因广泛存在于多种日常饮料和某些药物中,其全球消耗量正逐年增加,妊娠妇女摄入含咖啡因的食品和药物也越来越多见。研究已证实,妊娠期摄入咖啡因是引起IUGR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目前咖啡因引起胎儿不良反应的机制尚无定论。本文从母体(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胎盘(细胞增殖/凋亡)和胎儿(神经内分泌干扰)3方面,综述了咖啡因致IUGR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据 JAMA 报道,去年在美国进行的一项大规模社会追踪调查表明,经常饮用咖啡(包括过滤的咖啡、速溶咖啡和用高压蒸汽煮的咖啡)可以防止胆囊病的发生。每日饮2~3杯者胆结石危险率下降40%,每日饮4杯以上(含咖啡因800 mg 以上)者危险率下降45%。这是与每日摄入的咖啡因不足25 mg者的比较得出的。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不降低胆结石危险率。  相似文献   

17.
氨咖黄敏胶囊鉴别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阿利  盖轲  荔瑞琴 《中国药事》2005,19(9):555-556
氨咖黄敏胶囊(原名:速效伤风胶囊)是最常见的一种抗感冒药,每粒(片)含对乙酰氨基酚250mg,咖啡因15mg,马来酸氯苯那敏1mg,人工牛黄10mg.现收载于<国家药品标准>(化学药品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第三册),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已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而对咖啡因的鉴别尚需提取、蒸干等,方法繁琐,费时.本文以薄层色谱法同时对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3种成份进行鉴别;原标准中人工牛黄鉴别采用化学反应的方法,但专属性不强,颜色不明显,本实验也采用薄层色谱法,可鉴别人工牛黄中的胆酸、猪去氧胆酸两种成份,专属性强,斑点明显,操作简便快速,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咖啡因在镇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膜片钳技术研究了咖啡因对大鼠的 3种不同直径大小的背根神经节 (DRG)细胞H 电流特性的影响。结果  5 .0mmol·L- 1咖啡因对DRG大细胞、中细胞和小细胞的H 电流分别降低了 (80±4 ) % ,(4 0± 3) %和 (11.0± 2 .3) %。结论 咖啡因使H 通道的电压敏感性下降 ,H 通道的激活电压升高。咖啡因对大型和中型DRG细胞H 电流的抑制作用 ,可能是发挥抗伤害性感受和用作镇痛佐剂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 小儿克感敏冲剂为小儿解热镇痛药.在其报批审核中,笔者认为该产品的质量标准(移植吉林省药品标准)不设含量测定是不妥的,我省药品标准已收载克感敏片,分别测定其中的氨基比林、非那西丁与咖啡因的含量.本品为小儿用药,应严格控制其质量,但直接套用片剂方法测定含糖较多的冲剂,干扰很大,几乎无法进行.经查,有对该产品进行含量测定的地方标准,是采取提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川崎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些表现不典型或不完全(atypical or incomplete)符合川崎病诊断标准的病例在国内外的报道越来越多。该问题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临床问题。1不完全KD的临床特征及诊断典型KD诊断标准为:发热≥5d,并具有以下主要临床表现5项中4项或以上[1]:(1)双侧眼球结膜充血;(2)口唇和口腔改变(口唇红、杨梅舌、弥漫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3)多形性皮疹;(4)四肢末端改变(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掌趾及指趾端红斑、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膜样脱皮);(5)颈部淋巴结肿大。需注意5项指标不是在一个时间点同时出现,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