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丽华  邵汝才 《护理研究》2005,19(24):2184-2184
手术病人在麻醉作用消退后,手术创伤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疼痛.为此,我科护理人员设计了术后镇痛病人问卷调查表,调查病人对术后镇痛认识程度及对术后镇痛效果的评价,以便能更好地减轻术后病人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在某院进行治疗的36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为研究对象,利用自我管理效能测评量表、简明健康测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60例PCI术后病人的自我管理总分为(97.35±2.8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31.94%的PCI术后病人自我管理水平良好,50.28%的病人术后自我管理水平一般,17.78%的病人术后自我管理水平较差。360例PCI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总分为(569.35±2.05)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34.72%的PCI术后病人生活质量水平良好,48.61%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水平一般,16.67%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水平较差。PCI术后病人的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从而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姚宝菊 《全科护理》2012,(4):330-331
[目的]了解乳腺癌病人术后心理压力,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58例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临床心理表现,评价病人的躯体形象,并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乳腺癌病人进行测评,分析病人压力的形成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术后护理对策。[结果]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心理压力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以及躯体形象紊乱,经护理干预后术后心理压力明显缓解。[结论]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存在明显的心理压力,给予病人相应的护理措施,可缓解病人的术后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骨科择期手术病人术后早期拔除尿管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217例骨科择期手术病人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92例。对照组病人术后均进行间歇性夹管训练,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观察组膝关节手术及上肢手术无镇痛泵的病人术后当天输液完成后给予拔除尿管(术后6h后),髋关节手术病人术后第1天拔除尿管,带有镇痛泵的病人术后第1天评估病人膀胱功能和病人对镇痛泵的反应后再决定是否拔除尿管,镇痛泵使用结束后必须拔除尿管,同时改变以往拔尿管前夹管方法,在病人膀胱空虚状态下直接拔管。[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舒适度明显增加。[结论]骨科术后早期拔除尿管既可缩短病人留置尿管时间,又能提高骨科术后早期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80例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病人基础上给予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风险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联合集束化护理可减少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促进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风险和发生率,加快病人康复进程,从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范莉 《全科护理》2014,(31):2929-2930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病人实施无痛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86例行前列腺电切术病人为观察组,术后实施无痛模式,选择86例行前列腺电切术病人为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膀胱痉挛症状评分表评价病人术后疼痛和膀胱痉挛,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疼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经尿道前列腺行电切术病人临床护理中实施无痛模式,可减轻病人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妇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病人排尿训练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燕 《现代护理》2006,12(29):2749-2752
目的探讨排尿训练对妇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病人排尿型态恢复的效果。方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术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的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进行系统排尿训练,对照组病人按常规进行术前术后宣教,并观察2组病人拔除尿管后的第1次排尿时间、尿量、B超下残余尿量及术后1、2、3d排尿型态异常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病人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早,B超下的残余尿量明显较少,并且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排尿型态异常的发生。结论排尿训练对妇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病人排尿型态的恢复有显著效果,建议临床对术后硬膜外镇痛病人采用系统的排尿训练,以促进病人拔除尿管后顺利排尿,减少排尿型态异常给病人造成的不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排尿训练对妇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病人排尿型态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术后留置硬膜外镇痛泵的病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进行系统排尿训练,对照组病人按常规进行术前术后宣教,并观察2组病人拔除尿管后的第1次排尿时间、尿量、B超下残余尿量及术后1、2、3 d排尿型态异常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病人拔除尿管后第1次排尿时间早,B超下的残余尿量明显较少,并且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排尿型态异常的发生.结论 排尿训练对妇科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病人排尿型态的恢复有显著效果,建议临床对术后硬膜外镇痛病人采用系统的排尿训练,以促进病人拔除尿管后顺利排尿,减少排尿型态异常给病人造成的不适.  相似文献   

9.
陈运香 《全科护理》2011,(7):598-599
[目的]观察音乐对腹部手术病人生理及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6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进入手术室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播放病人所选音乐。比较两组病人入室时与入室30 min后病人的心率和血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病人焦虑情况;调查两组病人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入室30 min后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入室30 min后病人HAMA评分降低,对照组入室30 min后病人HAMA评分升高;观察组病人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施加背景音乐能改善病人生理及焦虑状况,提高手术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炊淑玲 《家庭护士》2009,7(1):73-74
[目的]了解普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的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普外科150例术后病人进行术后第1 天疼痛情况的调查.[结果]88%的病人存在疼痛,57%的病人存在中度及中度以上疼痛,64%的病人选择忍耐疼痛,17%的病人了解疼痛知识.[结论]亟须提高医护人员对术后疼痛的重视性并加强对术后病人的疼痛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视网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术后的多元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8例难治性黄斑裂孔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实施多元化护理,对两组病人术后满意度、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6个月矫正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视网膜移植治疗黄斑裂孔术后病人实施多元化护理干预可改善病人视力,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2000年10月~2002年5月,我院为8例冠心病病人实施冠脉搭桥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均治愈出院。本组病人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50~76.5岁,均为冠心病病人,全部有心绞痛及心前区压迫感,其中,有陈旧性心梗4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糖尿病6例,急性心梗支架植入后再狭窄2例。病人做到术后早期活动包括:做好术前卫生宣教,了解病人基本情况,训练有效咳嗽,使病人学会腹式呼吸,肢体活动训练,让病人各个关节伸屈、旋转。做好术后心理护理增强病人康复的信心。拔管后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床上翻身,术后第一天病人离床坐椅;术后第二天病人绕床行走;术后第三天病人在病房内行走。通过以上护理,不仅有利于病人身心早日康复,而且也为病人节省了费用,同时也加快病床使用率及周转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病人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输卵管切除术的108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分析输卵管切除病人创伤后成长与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病人创伤后成长总分58.63分±12.12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2.36分±3.45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为62.35分±5.48分。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得分与创伤后成长及自我效能呈正相关(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病人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术后的社会支持及病人的自我效能对创伤后成长有正性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给予输卵管切除后病人社会支持,并教育病人家属充分给予家庭支持,同时帮助病人提高自我效能,从而使病人创伤后成长得以提高,有助于病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彭峥嵘  吴沛霞  席淑新 《护理研究》2013,(25):2713-2715
[目的]了解喉癌病人术后1周的睡眠状况,为制订改善喉癌术后病人睡眠状况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83例喉癌病人术后1周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喉癌病人术后1周内睡眠状况极差;部分喉切除术病人睡眠问题比全喉切除术病人更严重。[结论]喉癌术后病人存在严重的睡眠问题,不同手术方式的病人睡眠状况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喉癌病人术后的睡眠问题,对其开展相应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偏瘫病人股骨头置换术后家庭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40例在我院接受偏瘫侧肢体股骨头置换术后病人按病人意愿要求分成两组,试验组20例,对病人术后康复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康复干预管理;对照组20例,对病人进行常规家庭康复护理。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6个月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病人髋关节功能。[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1个月功能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瘫病人股骨头置换术后应用网格化管理,可以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创伤后成长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创伤后成长量表对12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创伤后成长总分为62.87分±13.21分,病人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有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程、月收入情况等。[结论]应针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不同个体特征,从病人身上寻找抗击癌症的积极力量和有效资源,促进病人创伤后成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音乐对腹部手术病人生理及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6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进入手术室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播放病人所选音乐.比较两组病人入室时与入室30 min后病人的心率和血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评价病人焦虑情况;调查两组病人对手术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入室30 min后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入室30 min后病人HAMA评分降低,对照组入室30 min后病人HAMA评分升高;观察组病人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施加背景音乐能改善病人生理及焦虑状况,提高手术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感染是白血病病人骨髓移植后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术后感染还增加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为此总结了白血病病人骨髓移植后感染危险因素和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为这类病人术后护理提出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普外科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自制查检表调查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协助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并对品管圈应用前后病人术后卧床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较之前提前(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促进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缩短了术后卧床时间,加快了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王晶 《全科护理》2011,9(27):2475-2476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4例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术后并发精神障碍的高龄病人给予有效护理后,病人精神障碍症状消失并痊愈出院。[结论]及时对病人进行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术后精神障碍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