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不同配比对缺氧损伤CMEC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丹酚酸B是丹参水溶性主要成分之一,丹参酮ⅡA是丹参脂溶性主要成分之一,二者均有抗心肌缺血、防治冠心病作用[1].但其作用靶点究竟有何不同?二者不同配比后又如何?因此我们在缺O2损伤条件下,观察其对体外培养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丹参是经典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在临床实践中有广泛应用。丹参化学成分主要分为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类。丹参的药理学研究广泛,主要有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神经炎症、抑制心肌肥大等作用。笔者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总结并综述了丹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丹参酮类、丹酚酸类的药理作用以及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丹参幼苗为材料,研究水杨酸对丹参种苗根部丹参酮类、丹酚酸类成分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根部生长性状的影响。方法将丹参种苗进行根部灌溉水杨酸处理,按照生测法和HPLC法定期测定生长指标及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进行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经水杨酸处理后,丹参根的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含量均高于对照,SOD酶活性增强,在水杨酸0.1~3 mmol/L的范围内,随浓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续而含量增加。高浓度(5 mmol/L)处理下对根部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部的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含量也较最佳处理浓度(3 mmol/L)的效应有所减弱。结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下,浇灌水杨酸能促进丹参根部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含量的积累,并能增加SOD酶活性,以及丹参根部的根长、根直径及根鲜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两类有效成分的集成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以此为评价指标,应用响应面法优化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集成提取工艺条件。此外,测定提取样品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响应面法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12倍量67%乙醇,提取2次,每次48 min。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应用此工艺提取得到的丹参提取物可剂量依赖性地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其清除能力优于Vc。结论响应面法用于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集成提取工艺优化,预测性良好,此工艺得到的丹参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防治中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移栽时间对丹参根部生长和药材四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根部生物学特征采用称量法,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丹酚酸B、隐丹参酮和丹参素。结果 4月4日移栽组的根长、根直径、根分支、根鲜重四项的值均为最大;4月19日组的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丹参素、隐丹参酮四种成分含量最高。结论不同移栽时间对丹参根部生物学特征和品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付旭  李均 《环球中医药》2013,(9):697-700
近年来,丹参总酚酸、丹参素、丹酚酸A、B等丹参水溶性成分因其肯定的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不仅广泛应用于肝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抗肿瘤等方面,而且其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本文就其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丹参是临床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丹参的药效物质基础主要包括脂溶性的丹参酮类和水溶性的丹酚酸类。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传统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及其主要成分具有保护心脑血管的作用。近来研究显示,丹参及其主要成分对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醋氨酚、酒精等制备的肝损伤模型也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文对丹参的保肝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系统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人工栽培群体不同变异类型裕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分析,遴选优良的变异类型,为裕丹参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以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为检测指标,对变异类型裕丹参药材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在各变异类型丹参药材中的量存在较大差异.小叶型丹参酮ⅡA含量较高,三叶型丹酚酸B含量较高.结论 裕丹参表型的变异已经引起了化学成分的变化,可以通过遴选优良的变异类型,培育高产、优质的裕丹参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探讨丹参抗抑郁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丹参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常用中药,在临床抗抑郁治疗中应用频次很高,其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类化合物及水溶性有效成分丹酚酸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改善微循环、神经保护、内分泌调控等作用,针对抑郁症发生的氧化应激、神经损伤和内分泌紊乱等可能机制具有改善作用。丹参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寻找其作用靶点。【方法】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放射性免疫方法检测血浆血栓素(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内皮素(ET)浓度,观察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丹酚酸B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浆TXB2、ET浓度,增加6-keto-PGF1α浓度,丹参酮ⅡA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浆TXB2、6-ke-to-PGF1α、ET没有明显影响。【结论】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作用靶点及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丹参饮片的质量考察.方法:对32批丹参饮片中的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作含量测定.结果:32批丹参饮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较低,丹酚酸B含量较高,但丹酚酸B含量的高低差异较大.结论:加强丹参饮片的内在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5,(8)
目的探讨丹参根部直径大小与其活性成分含有量间的相关性。方法 HPLC法测定4个平均直径(1.366、1.085、0.808和0.360 cm)丹参根中的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含有量,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直径最小的丹参根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丹参酮ⅡA、丹参酮Ⅰ和隐丹参酮的含有量分别是直径最大的150%、193.71%、533.33%,200%和377.78%。结论丹参加工时不应将细条及须根丢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丹参的生物学特点、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用机制、临床制剂和临床用途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较大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丹参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是造成其临床效果不一的主要原因。丹参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可以分为丹参酮和丹酚酸两大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丹参的有效成分,是丹参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基础。主要药理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丹参酮类化合物以改善血液循环、抗菌和抗炎作用为主;而丹酚酸类化合物则以抗氧化、抗凝血和细胞保护作用特别突出。利用丹参已经研究成功多种临床应用的药物,分别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皮肤病、肝肾疾病等,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最佳采收期。方法丹参干重以电子天平称定,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丹参素和隐丹参酮的含量。结果10月采收药材干重最大,丹参酮ⅡA、丹参素和隐丹参酮含量在9月采收最高,丹酚酸B百分含量在4月最高。结论丹参最佳采收期以10月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丹参最佳采收期初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丹参最佳采收期。方法丹参干重以电子天平称定,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丹酚酸B、丹参素和隐丹参酮的含量。结果10月采收药材干重最大,丹参酮ⅡA、丹参素和隐丹参酮含量在9月采收最高,丹酚酸B百分含量在4月最高。结论丹参最佳采收期以10月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和比较不同大规模栽培产地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Synchropak PR100-5色谱柱,检测波长分别为270nm和286nm。结果: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均较高的是四川中江栽培品。山西芮城栽培品丹参酮ⅡA含量尽管最低,但丹酚酸B含量却最高。结论:丹参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与产地关系较大,此研究结果可作为丹参药材采购及临床选用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戴娜  王从安  师彬 《环球中医药》2023,(10):2147-2152
丹参是典型的活血祛瘀中药,其活性成分包括丹参酮、丹酚酸、隐丹参酮等,可通过多途径多机制发挥抗骨关节炎作用。丹参酸A、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白介素1β的活性、下调低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上调β抑制蛋白2的表达、阻止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的激活,发挥抗炎作用。丹参酮I、丹参酸A、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软骨降解,调节软骨细胞去分化,提高转化生长因子β1的活性,对软骨细胞发挥保护作用。丹参酸A、丹参酮I、丹参酸B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分泌,抑制白介素1β诱导的细胞凋亡,阻断Janus激酶2(JAK2)/转录信号传感器和激活剂3(STAT3)信号通路,抑制软骨细胞凋亡。丹参酸B、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通过调节KCNQ1重叠转录物1、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155、miR-106a-5p、miR-574-5p的分泌,以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提取时间、溶剂对丹参提取物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倪力军  史晓浩  高秀蛟  王宁 《中成药》2003,25(10):780-782
目的:研究提取时间、溶剂对丹参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GEP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方法:用HPLC在不同提取时间下分别测定丹参90%乙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提取时间和提取溶剂对丹参提取液中丹酚酸B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影响显著。结论:丹参中丹酚酸类成分宜用水提取,提取的时间为40~50min;丹参酮类成分宜用乙醇提取,时间为20~30min。  相似文献   

19.
丹参醇提工艺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琳  肖晓丽  罗杰  林青 《中成药》2006,28(9):1385-1387
丹参为复方丹参片的主要原料,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水溶性及脂溶性两部分。丹参脂溶性成分多用乙醇提取,在水中不溶;以丹酚酸B为主的丹参水溶性成分在乙醇中均有一定溶解性。为研究醇提条件对丹参多种成分的影响,本文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考察,研究高浓度醇提条件对丹参5个指标成分提取率的影响。1仪器与试药DIONEX SUMMIT高效液相色谱仪。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丹酚酸B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丹参药材购于广州市药材公司;乙腈(色谱纯,Fisher);甲醇(色谱纯,Fisher);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2实验方法2.1正…  相似文献   

20.
丹参不同组分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 (总丹酚酸 )和脂溶性有效成分 (总丹参酮)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影响 ,以寻找药物的作用靶点。[方法]分离大鼠主动脉中层平滑肌 ,贴壁法培养平滑肌细胞 ,无血清培养基培养静止后 ,以5 %胎牛血清(FCS)刺激VSMC增殖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总丹参酮或丹酚酸 ,以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观察药物对VSMC增殖的影响 ;以Bradford法检测细胞总蛋白 ;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使VSMC增殖活性下降(P<0.05) ,细胞总蛋白合成降低 (P<0.05) ,并呈浓度依赖性,而丹酚酸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此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丹参酮使VSMCG0/G1 期比例升高 ,S期比例下降 ,而丹酚酸组与对照组相比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总丹参酮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而丹酚酸对VSMC不具有以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