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7 毫秒
1.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RM法)、Adx-ARMS法、Taq Man探针法和直接测序法检测肺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的突变情况,并比较各方法的检测效率和敏感性。方法收集20例肺腺癌石蜡包埋肿瘤组织,其中18例为手术切除标本,2例为穿刺小标本,应用HRM法、ARMS法和Taq Man探针法分别检测EGFR基因突变,对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样本采用测序法加以验证。结果 20例肺腺癌组织样本中,HRM法、ARMS法和Taq Man法分别在13例、10例和8例组织中检测到EGFR基因突变,差异不显著(P0.05)。差异标本经测序验证后发现,HRM法可检测未知突变,而ARMS法和Taq Man探针法只能检测已知突变。对于2例穿刺小标本,HRM法和ARMS法均检测到突变,而Taq Man探针法未检测出突变,HRM法和ARMs法的检测敏感性高于Taq Man探针法。结论 HRM法、ARMS法、Taq Man探针法和测序法各有优缺点,HRM法敏感性最高,且能检测到少见突变与未知突变,因此HRM法结合测序法能更全面的检测出各种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和盐水法3种交叉配血法的应用特点。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和盐水法3种方法交叉配血并进行比较。结果 500例血标本中,11例微柱凝胶法不合,9例凝聚胺法不合,而盐水法全部可合。微柱凝胶法的灵敏度高最高,盐水法灵敏度最低。结论建议用盐水法、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3种方法同时进行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3.
四种初筛检测HIV抗体实验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金标法、硒标法、ELISA法和渗滤法四种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检测方法在艾滋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就诊的21 290例门诊患者,用金标法、硒标法、ELISA法和渗滤法四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检测21 290例就诊患者血液标本,使用金标法、ELISA法、硒标法和渗滤法分别检出HIV抗体阳性91例、42例、36例和36例.经蛋白印迹法确认其特异度分别为38.4%,83.3%,97.1%,97.1%.应用统计学处理后发现,金标法比较敏感,而硒标法和渗滤法两种方法之间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金标法与ELISA法、硒标法和渗滤法比较,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特异度较差;硒标法和渗滤法两种方法特异度较好,但试剂成本较贵不宜推广;ELISA法为目前HIV抗体血清学批量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BV Blue法、Nugent评分法及Amsel法在细菌性阴道病(BV)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于该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BV Blue法、Nugent评分法和Amsel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分析,比较3种方法诊断BV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BV Blue法检测出BV 29例,阳性率19.33%;Nugent评分法检测出BV 62例,阳性率41.33%;Amsel法检测出BV 44例,阳性率29.33%。BV Blue法和Nugent评分法分别与Amsel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ugent评分法、Amsel法和BV Blue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1、0.874和0.796。Nugent评分法的灵敏度最高,Amsel法次之,BV Blue法最低;Nugent评分法和BV Blue法的特异度高于Amsel法,同时,二者的阳性预测值也高于Amsel法,但是Nugent评分法的阴性预测值最高,Amsel法次之,BV Blue法最低。结论 Nugent评分法以其灵敏度高、特异度高、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诸多优点,在BV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不同方法检测B群链球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蜜  倪维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20):2847-2849
目的分析显色肉汤法、金标免疫层析法(简称金标法)、乳胶凝集法在孕妇B群链球菌(GBS)定植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同时采用细菌培养法、显色肉汤法、金标法、乳胶凝集法对1 300例孕35~37周孕妇阴道下端或肛周拭子进行GBS筛查。以细菌培养法作为金标准方法,评价显色肉汤法、金标法、乳胶凝集法的诊断性实验性能。结果显色肉汤法检出率为12.8%、金标法为11.5%、乳胶凝集法为12.1%、细菌培养法为12.0%,不同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色肉汤法准确度、灵敏度最高,分别为98.4%和98.6%;金标法特异度最高,为98.9%,但漏诊率达到14.7%;乳胶凝集法特异度为97.2%,阴性预期值为97.3%。结论与细菌培养法相比,3种方法筛查GBS的检出率相近。显色肉汤法准确、特异,检测系统独立,可作为孕妇GBS定植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常规方法。金标法检测速度快,可用于门诊大规模常规筛查。乳胶凝集法特异度较好,成本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6.
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的检出率及其抗体效价滴度.方法应用微柱凝胶法与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对17例含不完全抗体的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检出率分别为100%、70.6%和52.9%,微柱凝胶法的抗体效价较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高1~5滴度.结论微柱凝胶法优于凝聚胺法和抗球蛋白法,可代替抗球蛋白法和凝聚胺法在临床输血中成为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7.
本文查阅了近年来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对挥发油提取的主要方法: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溶剂回流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酶提取法,吸收法等进行了分析整理,为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水质检测时用卡片法和纸片法代替倾注法和发酵法检测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可行性。方法 同一水样同时用卡片法和倾注法检测细菌总数,用纸片法和发酵法检测大肠茵群,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卡片法和倾注法细菌总数的检出合格率分别为77.8%和46.2%(P<0.01),纸片法和发酵法的大肠菌群检出合格率分别为24.5%和27.9%(P>0.05)。结论 在水质检测中,纸片法可以代替发酵法检测大肠茵群,卡片法尚难以代替倾注法检测细菌总数。  相似文献   

9.
何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9):1161-1162
目的比较9种尿胆红素的敏感性。方法对280例尿液标本同时用9种方法进行尿胆红素定性测定,进行阴、阳性结果统计。结果 280例尿液标本Harrison法阳性者62例,与过碘酸钠法、过碘酸法及改良Har-rison法完全一致;62例阳性中铬酸氧化法阳性60例,2例阴性;亚硝酸钠氧化法阳性58例,可疑4例,4例可疑标本Harrison法为弱阳性;固兰B法阳性59例,其中有2例阳性者Harrison法为阴性;尿液分析仪试带A法阳性57例,其中有3例弱阳性而Harrison法为阴性;尿液分析仪试带B法阳性59例,其中有1例弱阳性而Harrison法为阴性。结论 Harrison法仍是目前尿胆红素定性比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09-4710
分析Real-timePCR法和ELISA法在乙肝病毒感染检测中效果。选取收集的290份乙肝患者血清,采用RealtimePCR法和ELISA法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Real-timePCR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阳性率为98.62%,ELISA为93.10%,Real-timePCR法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P<0.05)。Real-timePCR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的阳性率明显较ELISA法更高,具有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间接免疫荧光法、被动凝集法、化学发光法测定,并以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测序法、X线诊断、血清学指标等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标准,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被动凝集法、化学发光法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间接免疫荧光法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61,P0.001);被动凝集法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28,P0.001);化学发光法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27,P0.001)。间接免疫荧光法与被动凝集法的敏感度比较,被动凝集法与化学发光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免疫荧光法的敏感度高于化学发光法,特异度、准确度高于被动凝集法、化学发光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化学发光法、被动凝集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可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准确度,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初步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肉汤稀释法为参考方法,观察纸片扩散(K-B)法对自动化微量肉汤稀释(ATB)法产生误差的校正作用。方法收集228株流感嗜血杆菌(HI),采用肉汤稀释法、K-B法、ATB法同时检测HI对氨苄西林的敏感性,观察3种实验方法药敏结果的一致性,分析K-B法对ATB法产生误差的校正作用。结果 KB法和ATB法与肉汤稀释法的一致率分别为77.19%、70.18%,二者联合可将一致率提高至86.0%,明显高于ATB法(χ~2=16.600,P=0.000);ATB法的重大误差率(42.0%)明显高于K-B法(10.0%,χ~2=13.306,P=0.001),K-B法与ATB法的次要误差率和极重大误差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08,P=0.272;χ~2=1.182,P=0.227);K-B法可校正ATB法76.19%的重大误差和53.57%的极重大误差,K-B法对ATB法次要误差的校正能力较弱。结论 K-B法可合理校正ATB法产生的药敏误差,ATB法判定为氨苄西林耐药且β-内酰胺酶阴性菌株的菌株,建议采用K-B法进行校正,而ATB法判定为氨苄西林敏感且β-内酰胺酶阳性的菌株,则务必采用K-B法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OPD患者安全、有效的给氧方法。方法将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各组20例。分别采用单侧鼻导管法、双侧鼻导管法、鼻塞法、面罩法。4组给氧宣教、给氧浓度、给氧时间、给氧温度与湿度,监测方法相同。结果单侧鼻导管法和鼻塞法纠正缺氧效果好,双侧鼻导管法居中,面罩法效果差。结论COPD患者采用鼻塞法优于单侧导管法、双侧鼻导管法、面罩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并评价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双联胶体金法(简称双联法)检测粪便隐血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提供辅助诊断依据。方法随机对1082例就诊者粪便同步使用双联法检测TF/Hb;粪便隐血单克隆抗体法(简称单克隆抗体法)检测Hb。查阅病历资料,以内窥镜检测为金标准,探讨其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双联法检测人TF/Hb(其中任何一项为阳性即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43.5%,单克隆抗体法检测人Hb阳性检出率为39.6%,双联法优于单克隆抗体法(P0.05)。上消化道出血双联法和单克隆抗体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3.9%和52.0%,双联法优于单克隆抗体法(P0.05);双联法检测TF的阳性率(59.5%)高于单克隆抗体法检测Hb的阳性率(P0.05),下消化道出血双联法和单克隆抗体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6%和7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联法的灵敏度(71.8%)高于单克隆抗体法(65.2%);双联法和单克隆抗体法的特异度分别为98.8%和9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联法可同时检测人粪便中TF、Hb,与单克隆抗体法优势互补,是筛检消化道出血性疾病更理想的新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的两种气道湿化法即间断湿化法和持续湿化法.方法4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为间断湿化法,B组为持续湿化法,两种湿化方法从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支气管痉挛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持续湿化法效果优于间断湿化法,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持续湿化法优于间断湿化法.  相似文献   

16.
ELISA定性实验“即刻法”室内质控的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即刻法"在酶联免疫实验室内质控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方法 以ELISA法检测HBsAg为例,采用即刻法和L-J质控法同时进行室内质量控制,比较在应用即刻法时对离群值的判断,分析即刻法的应用价值.结果 根据即刻法对极值的两种常用判断方法(剔除末次测定值法和剔除最大偏离值法),按照剔除末次测定值法判断极值4.80为在控,按剔除最大偏离值法判断极值4.80为失控,在L-J质控图上显示失控;极值4.10和4.40,按照即刻法判断为在控,在L-J质控图上显示失控.结论 在应用即刻法出现极值时,剔除最大偏离值法优于剔除末次测定值法;即刻法作为特殊情况的质控方法,有其统计学理论基础,只有从统计学原理出发,合理运用,在质控数据较少时应用即刻法才可以达到室内质控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直接镜检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在梅毒确诊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2例疑似梅毒患者的标本分别进行直接镜检法、TPPA、PCR法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TPPA法的阳性率为94.9%,PCR法阳性率91.9%,直接镜检法阳性率为89.9%,单一方法可能出现漏检。结论直接镜检法、PCR法、TPPA法均为较好的确诊梅毒的试验,为减少漏检,最好选择PCR法和TPPA法同时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8.
对检测类风湿因子的胶乳法、间接血凝法(PHA)和ELISA 法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胶乳法与ELISA 法重复性较好,PHA 法较差;敏感性ELISA>PHA>胶乳法;特异性ELISA>胶乳法>PHA 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煮沸裂解法、酚/氯仿法和试剂盒法3种DNA提取法在肺结核患者粪便标本中检测TB-DNA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肺结核患者粪便标本,分别用煮沸裂解法、酚/氯仿法和试剂盒法提取DNA,比较其TB-DNA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检测阳性率及扩增效率,分析不同方法的差异。结果对于痰抗酸涂片阴性患者的粪便标本,3种方法均未测到有TB-DNA扩增。痰抗酸涂片阳性患者的粪便标本,煮沸裂解法、酚/氯仿法和试剂盒法的TB-DNA检出率分别为45%、70%和80%。酚/氯仿法与试剂盒法TB-DNA的定量结果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试剂盒法提取扩增效果显著强于酚/氯仿法。结论试剂盒法可有效去除粪便标本中的PCR抑制物,TB-DNA检出率和定量结果明显优于煮沸裂解法和酚/氯仿法,对于无法产生痰或咳出痰的肺结核患者的实验室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三种方法检测淋病奈瑟菌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三种琳球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及临床实用性,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对165例可疑为淋球菌感染的患者同时进行培养法、涂片法、拭子-试纸法的淋球菌检测,检测结果以培养法为金标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培养法阳性141例,阳性率为85.5%,涂片法阳性133例,阳性率为80.6%,拭子-试纸法阳性159例,阳性率为97.5%。结论涂片法优于拭子-试纸法,与培养法无差别,培养法是临床诊断的确诊方法,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