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了解咸宁市农村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原则,在咸宁市咸安、通山、崇阳、通城4个县市抽取583名农村肺结核患者,对其基本情况、诊断及治疗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农村肺结核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咳嗽、咳痰、乏力等;首次出现症状到初次就诊的时间平均为8.4d;首诊机构以乡镇卫生院、县级以上综合医院、村卫生室为主,共占73.8%;肺结核患者确诊机构以非结防机构为主,平均确诊时间为12.8d;接受规则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仅为26.8%,间断或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为经济困难与症状改善。结论做好结核病健康促进和转诊工作是确保农村肺结核患者及时就诊、及时诊断和规则治疗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川省若尔盖县结核病可疑症状者首诊选择结防机构医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更适合人口分散、交通不便、以牧民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结核病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若尔盖县为研究现场,对初次到县防疫站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社会经济学特征、结核病知识知晓状况、寻求结核病治疗过程状况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了160例初次到县防疫站结防科就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85.6%首次就诊于乡镇卫生院、私立诊所及综合医院等非结防专业机构。仅23.1%在此次患病前知道结核病的相关症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核可疑症状者首诊选择结防医生主要与住在县城(OR=6.483),是家庭主要劳动力(OR=4.548)及知道县防疫站是结防专业机构(OR=3.012)有关。[结论]加强结防知识的宣传,提供可及性较好的卫生服务是当地结核病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结核病控制项目社会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社会评价深入了解结核病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剖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结核病卫生服务公平性,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3个县进行调查。采用统一调查问卷,调查肺结核病人、可疑症状者、社区居民3种对象;采用专题小组讨论、个别访谈以及观察等定性调查方法。[结果]50%的对象不了解肺结核是否有传染性,近50%对结防机构和免费治疗项目缺乏了解,65%病人的结核病信息来自医生,近一半居民通过与别人聊天获得信息,大多数人通过电视获得有关信息。26.4%就诊延迟,59.9%确诊延迟。50%以上的对象首选医疗机构为村卫生所。80%以上的病人能坚持服药。各县政府有一定承诺和支持,但力度不一。[结论]结核病防治工作必须强化政府承诺;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面向农村基层;加强乡、村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关注经济困难病人,严格诊疗程序,减少不必要检查和辅助用药,减经病人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设置结核痛乡镇查痰点,方便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就诊查痰,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 [方法]乡镇卫生院对所辖区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疑似肺结核病人免费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初筛,凡痰涂片阳性病人或痰涂片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者转至县级结防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诊.县市(区)级结防机构对确诊肺结核病人经予免费抗结核治疗.建立激励机制:每例查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经市、县两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验收后给予工作人员补助9元. [结果]二年工作实施:登记疑似肺结核病人3973例,查痰2 844例,检出涂阳病人130例,检出涂阳病人率4.57%. [结论]方便了边远的农村地区群众肺结核病人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是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农村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延迟情况,分析影响就诊延迟的因素.[方法]2001年在济宁市4个县(市)抽取200例农村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进行调查,并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就诊延迟的因素.[结果]200例病人的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51.62 d,诊断延迟时间(中位数)为34.13 d,发现延迟时间(中位数)为82.67 d.影响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就诊延迟的主要因素是对结核病严重性的看法、病人家庭经济状况、是否知道结核病防治所.[结论]济宁市农村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延迟发现时间较长,对结核病严重性认识不足,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不知道结核病防治所的病人就诊延迟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肺结核病例发现延误状况,探讨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方法,运用自制的调查表,对2007—2009年到湖州市结核病定点医院接受诊治的农村老年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237例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从症状出现到被确诊为肺结核的发现延迟时间中位数为49 d(0-1164 d);有157例(66.24%)患者存在发现延误。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有:居住地距离最近医疗卫生机构的距离、就诊前是否接受过结防宣教、首发症状咯血、首诊胸片检查、首诊未做任何检查、确诊前就诊医疗机构的次数和是否服用民间偏方行为。结论农村地区老年结核病普遍存在发现延误的现象,发现延迟时间较长。需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减少农村老年结核病患者的发现延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结核病专科医院住院肺结核患者诊断、登记及治疗管理现状,为开展结核病专科医院与结肪机构的合作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10~11月.对太原市1所结核病专科医院2006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诊断的住院肺结核患者147例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47例患者中,113例为新病人,仅有7例使用了国家统一标准化疗方案;患者出院时转诊率达90.47%,仅有52.39%到结防机构就诊;总体完成治疗率为69.81%。[结论]太原市1家结核病专科医院对结核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不规范;出院患者转诊效果差.在结防机构登记的较少,完成治疗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山东省肺结核患者的间接经济负担,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结核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6县(区)36个乡镇2006年10月1日-2007年9月30日登记的已结束治疗的肺结核涂阳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山东省501例已经结束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平均误工时间为27.21 d,例均间接经济负担为193.97元,中位数为73.17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确诊延误时间、确诊前就诊次数均与肺结核患者间接经济负担呈正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肺结核患者间接经济负担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确诊前就诊次数、是否住院、地区、初次就诊单位.结论 肺结核患者间接经济负担较高,进一步采取措施减少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过程中的误工时间,可缓解患者的间接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结核病人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本市结防所登记的常住人口和外来人口病人的初诊登记本、结核病病人登记本、门诊病历、治疗管理卡及对每例病人作社会经济情况调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全程督导、流动人口、就诊陪同、药物不良反应、初、复治等因素对患者完成治疗产生综合影响;免费查治政策下,经济收入对完成治疗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加强对肺结核病人治疗的督导管理、尤其是对流动人口患者,及时发现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完成治疗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范杉  雷鸣  周福荣  蒋汝刚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418-2420
[目的]了解农村肺结核患者对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需求愿望.[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对成宁农村肺结核病患者的县、乡、村、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肺结核患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与需求愿望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农村肺结核患者结核病相关知识平均知晓率为42.78%,知晓情况占前3位的依次是:随地吐痰的危害、定期复查的目的、嗜烟酒的危害等,不同年龄及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的肺结核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农村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相关知识的需求愿望非常高,平均达85.47%,需求愿望最高的分别是:如何预防复发、定期复查的目的、用药知识、消毒隔离知识等;不同的年龄与不同的文化程度之间的肺结核相关知识需求愿望的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结论]该地区应加强农村肺结核患者对肺结核病相关知识及结核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在农村普及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