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8例。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3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衰弱综合征发生率为42.03%(58/138)。衰弱组和非衰弱组患者的年龄、NYHA分级、合并糖尿病、睡眠时间、PCI手术史、锻炼频次、焦虑状状况、抑郁状况、营养状况、近1年跌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NYHA分级高、睡眠时间≤6 h、锻炼频次<3次/周、有焦虑症状、营养不良、近1年有跌倒史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衰弱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临床上,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应密切关注导致衰弱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以减少衰弱综合征的发生,有助于改善老年冠心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任斯诗  叶菲  郑涛  詹凡  杨莉 《河北医药》2024,(6):924-929+93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坠床跌倒相关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以降低坠床跌倒风险。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374例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按7∶3比例随机分为建模组、验证组。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脑卒中半失能老年患者坠床跌倒风险。建立逐步Logistic回归、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评价该预测模型预测效能及临床效用。结果 374例调查问卷,有效回收369份,369例脑卒中半失能患者按7 3比例随机分配样本量,最终建模组258例,验证组111例;跌倒史、睡眠障碍、抑郁状态、衰弱、夜尿≥3次/晚、Morse跌倒风险评分是坠床跌倒的危险因素,且经逐步Logistic回归证实其拟合、预测效果相对较好(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建模组、验证组的C-index分别为0.813、0.842,AUC分别为0.813、0.842,且校准曲线、DCA曲线证实该模型校准能力、净获益值较高。结论 跌倒史、睡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全身麻醉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全身麻醉ASAⅠ~Ⅲ非心脏手术患者68例,手术种类包括普外科、胸外、骨科、泌尿科,全身麻醉诱导用异丙酚、咪唑安定、芬太尼、琥珀胆碱,术中麻醉以持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间断静脉注入维库溴铵,并持续吸入异氟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68例中,POCD 15例(22.1%),其中合并高血压7例(46.7%)、高血压及糖尿病占5例(33.3%),其他3例(20.0%)。POCD发生在术后24~72 h,昼轻夜重。结论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POCD发病率较高,高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是引起老年POCD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老年结核病患者平衡功能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成都市某医疗中心住院的588例老年结核病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Berg平衡量表、Morse跌倒风险评估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等对这些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平衡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75份,575例老年结核病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45.36±15.62)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年龄、跌倒风险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是老年结核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结核病患者平衡功能较差,与患者年龄、跌倒风险评分、Barthel指数有关。应重视对老年结核病患者平衡功能的评估,尽早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预测模型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 便利抽取确定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205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营养障碍、衰弱程度、术前白蛋白、术中输血、手术方式、手术时长、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麻醉方式、术后C反应蛋白(CRP)含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POD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另外抽取80例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初步对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205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73例(35.61%)发生PO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时长、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麻醉方式、衰弱程度、ASA分级是髋部骨折患者术后POD的影响因素。纳入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PO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0.869~0.950),敏感度为78.49%,特异度为85.97%。外部验证队列中,80例患者实际共21例发生POD,模型预测24例发生POD,预测敏感度为90.48%,特异度为91.53%。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适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POD的风险评估,预测效果较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时识别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衰弱综合征老年肺癌患者双重任务下的步态特征及其与跌倒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12月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八病区收治老年肺癌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用简易衰弱量表、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量表评估并实施步态测量。调查老年肺癌患者衰弱发生现状,比较不同跌倒风险、衰弱状态老年肺癌患者双重任务行走步态参数差异,并分析双重任务下步态参数与跌倒风险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98例老年肺癌患者中发生衰弱36例(36.73%),无衰弱62例(63.27%);衰弱者双重任务行走时步行速度、步长、步频均低于无衰弱者,跨步时间较无衰弱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老年肺癌患者跌倒风险评分为(12.65±2.16)分,其中跌倒低风险44例(44.90%),跌倒高风险54例(55.10%)。跌倒高风险者双重任务行走时步行速度、步长、步频均低于跌倒低风险者,跨步时间较跌倒低风险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肺癌患者跌倒风险评分与双重任务下步行速度、步长呈负相关(P<0.05),与步频、跨步时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在双重任务行走时较...  相似文献   

7.
史晨丽  刘凤青  韩雪  李华德 《江苏医药》2023,(10):1053-1056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临床衰弱量表和意识模糊评估法分别评估患者术前衰弱和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2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术后36例(29.03%)发生谵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史、脑梗死病史、术前白蛋白水平及衰弱均与术后谵妄发生有关(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以及术前有衰弱、有脑梗死病史和高血压病史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高龄、术前有衰弱、高血压和脑梗死病史患者更容易发生术后谵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6年4月—2018年6月于上饶市广丰区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284例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统计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25.35%。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房颤动史、术中失血量、体质指数、术前合并下肢静脉病变、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下肢机械性辅助锻炼、合并血液高凝及肺部感染密切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大、合并高血压史、合并心房颤动史、术中失血量>500 ml、术前合并下肢静脉病变、术后卧床时间>4 d、术后未进行下肢机械性辅助锻炼、合并血液高凝及合并肺部感染均是诱发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实验室衰弱指数(FI-LAB)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住院患者发生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住院的老年CAP患者502例。选取40个入院后24 h内首次采集的常规实验室指标和生命体征指标构建FI-LAB,FI-LAB<0.35为非衰弱组,FI-LAB≥0.35为衰弱组。判定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生情况。采用修正Poisson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结果 多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衰弱是老年CAP并发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01)。将FI-LAB乘以100后纳入多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发现FI-LAB每增加0.01,发生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风险分别增高5.9%和6.2%(均P<0.001)。FI-LAB预测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和0.850,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28和0.42。结论 衰弱增加CAP并发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的风险。FI-LAB可预测CAP患者发生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风险,早期发现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有效评估跌倒风险及减轻跌倒伤害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建立预防跌倒专项管理制度,通过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三级监控,运用简易平衡能力测试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预测,关注单个风险因子对于跌倒及跌倒后造成伤害的风险性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使用该方法前、后各3年的老年患者跌倒发生情况对比。结果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率由使用前的0.37%降至使用后的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严重伤害的几率由11.76%降低为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注单个风险因子可以有效地预防跌倒,但并不能减轻跌倒后造成的伤害。执行跌倒的护理管理制度,针对性地采取预防跌倒措施,保障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徐逸昕  王一波  丁蔚  谭玉林 《安徽医药》2017,38(11):1448-145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普外科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行直肠癌根治术的272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普通组(65~74岁)146例,高龄组(≥ 75岁)12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术后并发症。应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法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与普通组相比,高龄组的麻醉风险评分(ASA)和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评分更高,输血以及既往腹部手术史更多。术前合并症中,高龄组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贫血和消化性溃疡更多、营养情况更差。高龄组的术后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尿潴留和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普通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ASA评分、CCI评分、贫血、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高血压和COPD可能与患者术后并发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I评分(OR=8.140,P=0.000)和贫血(OR=2.424,P=0.013)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OR=0.225,P=0.000)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随着年龄上升,直肠癌患者术前合并症增加、营养状况变差,进而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CCI评分和贫血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预测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5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介入术治疗的1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6个月是否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分为发生组70例、未发生组55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区分度(Discrimination)、校准度(Calibration)、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12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6.00%;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无体育锻炼、淀粉样蛋白β-42(Aβ42)≤16.46 pg/mL、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1.11 mm、Tau蛋白>18.12 pg/mL是介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一致性指数(C-index)、Discrimination、Calibration分别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中的风险因素,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参考。方法对我院骨科2006年1月—2011年1月期间,经过中等以上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骨科老年患者术中的风险因素。结果骨科老年患者术后与死亡密切相关的风险因素有心功能、肺功能、体能、肾功能、意识;骨科老年患者术后与并发症密切相关的风险因素有心功能、肺功能、高血压、饮食情况、手术大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结论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年患者接受骨科手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高了,但是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应科学地对待这些风险因素,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6年我院全麻下进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26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体质量、酗酒史、吸烟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等方面比较,其组间数据差异并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患者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术中低血压、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全麻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术中低血压、住院时间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中的风险因素,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参考.方法 对我院骨科2006年1月-2011年1月期间,经过中等以上手术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骨科老年患者术中的风险因素.结果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与死亡密切相关的风险因素有心功能、肺功能、体能、肾功能、意识;骨科老年患者术后与并发症密切相关的风险因素有心功能、肺功能、高血压、饮食情况、手术大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结论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年患者接受骨科手术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高了,但是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应科学地对待这些风险因素,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邵蕊  李岱  韩召利  张明义  雷平 《天津医药》2021,49(8):847-851
目的 构建基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老年综合评估(CGA)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模式,并从认知功 能、风险防范等角度进行成效分析。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20例 A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基于 CGA 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比较 2 组干预前、干预 3 个月后的认知功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评定量表(ADASCog)、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风险防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跌倒量表(JHFRAT)、激越行为量表(CMAI)],心境 状态[心境状态量表(POMS)],躯体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变化。结果 干预3个月 后,观察组患者ADAS-Cog、JHFRAT、CMAI量表评分显著降低,MMSE量表、BBS量表评分显著升高(P<0.01),对照 组干预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2组患者POMS量表活动-好动分量表、BI量表评分显著升 高(P<0.01),而POMS量表中紧张-焦虑、忧郁-沮丧、愤怒-敌意、疲惫-惰性、困惑-迷惑分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 0.01),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1)。结论 基于CGA的个体化康复训练干预AD患者,可对其认知功能、跌倒风险、 激越行为、心境状态、躯体功能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检测量表(MMSE)的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MMSE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为6.12%,对照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为20.3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硬膜外麻醉,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影响,对提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高龄肺癌围手术期呼吸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其对肺癌手术安全性的预测价值,以指导临床高龄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06年3月至2010年8月接受肺癌手术治疗的老年肺癌患者共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术后呼吸并发症进行统计,并于可能与术后并发症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共28例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3人死亡,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合并重要器官基础疾病、全肺切除、FEV1/FVC<70%、吸烟指数≥400支/年肺癌患者手术围术期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高龄肺癌患者术前评估以上相关危险因素,可初步预测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对老年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肝胆胰外科)收住入院并行肝癌切除术的277例老年(≥ 65岁)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两组,运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前实验室检查指标及GNRI值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判定GNRI的预测价值。结果 277例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73例;糖尿病、体质量指数(BMI)、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手术时间及GNRI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中糖尿病、BMI、ALB及GNRI是影响老年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并发症组GNRI(97.32±7.65),非并发症组GNRI(102.02±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I可预测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临界值是94.36;当GNRI小于94.36时,老年肝癌患者肝切除术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机会大大增高。结论 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是老年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武汉市青山区社区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患者药物因素对跌倒的影响,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武汉市青山区4个社区60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用药情况、跌倒发生情况等信息,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用药后跌倒发生的因素,建立跌倒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应用Bootstrap法验证模型效能。结果 608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中,152例(25%)发生用药后跌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835,95%CI(1.228,2.742),P=0.003]、使用降糖药[OR=2.721,95%CI(1.727,4.286),P <0.001]、使用镇静催眠药[OR=1.948,95%CI(1.220,3.111),P=0.005]、使用降压药[OR=1.779,95%CI(1.119,2.829),P=0.015]、服用≥2种药物[OR=2.251,95%CI(1.309,3.869),P=0.003]、服药依从性差[OR=3.048,95%CI(1.926,4.824),P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