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高校退休教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将广州市某高校退休教职工健康检查的1 081人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其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UA)、血糖(GLU)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水平,且与非脂肪肝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退休教职工脂肪肝检出率为28.86%(312/1 081)。患脂肪肝组的TG、UA、GLU和ALT的水平高于非患脂肪肝组,其中TG、UA、GL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DL-C的水平低于非患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受检人群脂肪肝检出率偏高;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糖尿病与脂肪肝有密切关系;脂肪肝患者可表现ALT水平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石碣镇居民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抽取2008年4月-2009年12月石碣镇成人健康体检资料共计3796例,分别统计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检查及腹部B超检测结果,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96例体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患者733例,检出率19.31%。其中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字2=4.97,P〈0.05);40岁以上人群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字2=6.82,P〈0.05)。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的BMI、饮酒、DBP、FBG、TG、HDL-C、ALT7项指标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吸烟、TG、HDL-C、FBG及ALT是脂肪肝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部B超可作为筛选脂肪肝的首选检查;脂肪肝人群防治应以吸烟、肥胖、糖脂代谢功能紊乱人群为重点,加强对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苏省启东市体检人群血糖、血脂检测结果,为卫生保健部门针对相关慢性病的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0年下半年在启东市人民医院/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参与健康体检的4 563名体检者的体检数据,分析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及血糖血脂异常现状。结果 4 563名体检者血糖及血脂异常率分别为12.91%和37.10%。血糖异常在性别、年龄、职业、BMI及饮酒特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脂异常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BMI、吸烟及饮酒特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TC升高、TG升高、HDL-C降低及LDL-C升高检出率分别为15.67%、23.5...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了解芜湖市城市社区居民的脂肪肝的患病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合理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芜湖市某个社区的18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健康体检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共901例研究对象参与调查,脂肪肝检出率为18.31%,其中男性检出率(29.0%)高于女性(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24,P<0.001);脂肪肝检出率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χ趋势2=24.44, P<0.001),以50~岁年龄组检出率最高(31.0%)。脂肪肝组血脂异常率(57.3%)高于非脂肪肝组(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163.46,P<0.001)。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OR=2.475,95% CI:1.344~4.545)、年龄(OR=1.030, 95% CI:1.008~1.053)、体质指数(OR=1.584,95% CI:1.434~1.750)、总胆固醇水平(OR=2.134, 95% CI:1.340~3.39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OR=0.064, 95% CI:0.020~0.199)是脂肪肝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芜湖市社区居民脂肪肝患病情况不容乐观,应予以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高脂血症、高血糖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体检人员中超声提示为脂肪肝(FL)患者226名,作为FL组和提示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者2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他们的血甘油三酯(TG),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G lu)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2组高脂血症、高血糖患病率。结果脂肪肝组高脂血症、高血糖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不仅脂质代谢紊乱,而且血糖升高率增大。防治脂肪肝要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桂林市13 675例体检者高尿酸血症(HUA)的检出率,探讨HUA与体重指数(BMI)、血脂及空腹血糖(FBG)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1年某院体检中心有完整尿酸(UA)、BMI、FBG、血脂资料的13 675例体检者的体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解HUA的检出情况;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BMI)、血脂及空腹血糖(FBG)之间的关系。结果 (1)HUA的总体检出率为18.7%,男性检出率高于女性(24.0%、11.60%,P<0.01)。HUA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呈现递增趋势(P<0.01)。男女性人群HUA检出率最高的年龄段分别分布在30岁26.30%和70岁(25.60%)。(2)高尿酸组的BM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BG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正常尿酸组(P<0.01)。(3)高TG、高LDL-C、高HDL-C、BMI超标、男性对HUA的风险度OR值(95%CI)分别为2.30(2.052.57)、1.29(1.131.46)、0.85(0.750.96)、2.52(2.272.79)、1.73(1.561.91)。结论 桂林市13 675例体检者HUA的检出率较高;BMI超标、高TG、高LDL-C、男性是HUA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HDL-C是HUA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的检出率、伴有代谢异常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将12789例体检者(排除乙肝病毒感染、过量饮酒者)进行体格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血红蛋白、尿酸、血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及肝脏超声检查,根据ALT升高与否(〉40 U/L)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各代谢组分的差异.结果 ALT升高的检出率为8.69%.ALT升高组的腰围、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空腹血糖、血红蛋白、总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ALT正常组,而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ALT正常组(P〈0.05).ALT升高组超重、肥胖、各型高脂血症、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舒张压高、高尿酸血症、脂肪肝检出率高于ALT正常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脂肪肝、舒张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血红蛋白是ALT升高的危险因素,年龄、HDL-C是保护因素.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代谢紊乱、肥胖是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天津市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自然新发情况及与基线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1年(基线)和2013年均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3 842人的体检结果,包括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测定结果、饮酒史、用药史及B超诊断结果等。分析基线(2011年)无脂肪肝人群到2013年NAFLD自然新发情况,并采用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分析基线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指标与新发NAFLD间的关联性。结果 基线无NAFLD的1 226人中2年内有224人新发生NAFLD,累积发病率为18.30%,根据全国2010年人口普查人口结构进行标化,年均标化发病率为8.17%,其中男性为10.91%,女性为5.36%;单因素分析显示:新发NAFLD组基线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尿酸(U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主成分改进的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BMI(OR = 1.211)、TG(OR = 1.446)、LDL-C(OR = 1.216)、UA(OR = 1.001)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OR = 0.394)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在天津市体检人群中,基线MS各组分指标与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基线BMI、TG、LDL-C、UA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独立保护因素,可以认为NAFLD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衢州市农民脂肪肝患病情况,分析其致病相关因素。方法: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工程,随机抽取郊区和山区农村健康体检人员通过腹部超声筛查脂肪肝患者,抽取静脉血作代谢生化指标检测,并对脂肪肝形成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的超声检出率为8.20%(1615/18 070),其中郊区组检出率12.49%,山区组检出率5.4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郊区组检出率男性(11.68%)低于女性(13.12%),男性检出率最高的是60~69岁年龄段,女性最高的是50~59岁年龄段;山区组检出率男性(6.64%)高于女性(4.51%);郊区组各年龄段的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山区组;单因素与多因素Log 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形成的共同因素是肥胖、胆石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结论:郊区农村已是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的高发区,要重点加强郊区农村人群代谢性疾病监测管理和健康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代谢异常的关系,为预防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煤炭企业职工脂肪肝人群841例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无脂肪肝的802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测量血压,计算体重指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谷丙转氨酶、血压、体重指数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非脂肪肝组(P〈0.01)。且随着脂肪肝程度的加重,TC、TG、LDL-C、FBG、UA、ALT、BMI、SBP和DBP水平呈逐渐上升的趋势,HDL-C水平呈逐渐下升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易伴发各种代谢异常,脂肪肝对肝功能(ALT)造成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平顶山地区健康体检者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平顶山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体检包括10240例。通过超声检查肝、胆、肾,测量身高、体量、血压,应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BUA)。[结果]总人群、男性、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20.5%、25.9%、7.9%,60岁以下各年龄段脂肪肝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TC、高TG、低HDL-C、高LDL-C、高尿酸、胆结石、肾结石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包括高TG、高血糖、高BUA、高血压、男性、低HDL-C、高BMI。[结论]平顶山地区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高TG、高血糖、高尿酸、高血压、男性、低HDL-C、肥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搜集国网供电某健康小屋所辖职工的体检资料,探讨参检职工多种慢性病检出情况和分布特征及检出率前5位的慢性病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国网供电某健康小屋2022年1—12月参检职工中体检数据完整的1059名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参检者的慢性病检出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分布差异。结果 健康小屋所辖职工的慢性病检出率前5位分别是超重肥胖、脂肪肝、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其中,年龄、性别、吸烟、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和臀围(hip circumference,HC)是超重肥胖的独立影响因素;性别、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脂肪肝的独立影响因素;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与总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接受血脂六项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天津市津南区小站医院收治的40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另择取同期门诊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血脂六项检查,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中ApoAI与ApoB的具体水平及阳性检出率,通过比较检测结果判断血脂六项检验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TC、TG、LDL-C及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ApoA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LDL-C、HDL-C、ApoAI、ApoB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脂异常率明显增高,通过对TC、TG等指标的检测能够为临床治疗、预后效果评估提供更客观依据,可作为诊断疾病的特异性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任永会  杨志林  何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10):1205-1207
目的 了解广元市城区行政事业单位职员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并探讨其发病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广元市城区行政企事业单位职员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生化、血糖等测量,并进行腹部B超检查,最终对调查资料完整的4302人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02例体检者中,代谢综合征和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35.1%和24.4%。代谢综合征组脂肪肝检出率为49.4%,与非代谢综合征组(1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组中心性肥胖、高血压、三酰甘油、糖代谢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1.7mmol/L、空腹血糖≥5.6mol/L、血压≥140/90mmHg、体质量指数≥28 kg/m2、胆固醇≥5.2mmol/L、患有脂肪肝、血清尿酸≥417.0 mmol/L是代谢综合征好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广元市城区行政企事业单位职员代谢综合征检测率较高,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脂肪肝检出率较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因素是代谢综合征的好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石胜利  沈洁  濮先明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1):1580-158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中山小榄人民医院336例诊断T2DM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合并脂肪肝组178例,不合并脂肪肝组158例.结果 脂肪肝组与对照组比较,脂肪肝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DBP)、舒张压(SBP)、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C肽(FCP)和空腹血糖(FBG)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谷草转氨酶(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CP、BMI和WHR对脂肪肝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FCP、体重指数、腰臀比为其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血尿酸联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健康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一项横断面研究。回顾性选取2022年1至1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健康体检的3 903例受检者纳入研究。对受检者完成人口学、人体学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测。通过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对比有无NAFLD情况下的各项指标, 分析不同程度脂肪肝下血清尿酸、HDL-C表达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考察血尿酸联合HDL-C对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 NAFLD组患者体重指数、尿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均高于非NAFLD组, HDL-C低于非NAFLD组(均P<0.001)。正常肝脏组血尿酸(303.62±77.65)μmol/L<轻度脂肪肝组(336.82±82.43)μmol/L<中度脂肪肝组(364.25±79.62)μmol/L<重度脂肪肝组(392.98±83.90)μmol/L(F=202.614, P<0.001);正常肝脏组HLD-C(1.43±0.3...  相似文献   

17.
张正霞  马元福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400-1401
目的探讨高校知识分子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状况及其与四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性,为改善相关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兰州理工大学2 600名教职工血清中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尿酸(UA),测量血压,通过腹部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共检出脂肪肝410例,检出率为15.77%(410/2 600),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2.14,P<0.01);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血糖、高TG、高TC、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高校教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较高,脂肪肝与高血压和血清中的TG,TC,GLU,UA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尿酸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进行体检的人群分为高血尿酸组与正常对照组,对两组的血脂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高血尿酸组与正常组比较,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总胆固醇(TG)有明显的差异(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具有明显的差异(P<0.01),两组甘油三酯(TC)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患者高血尿酸和血脂异常关系十分密切,并且血尿酸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正相关的关系。因而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时应该紧密关注尿酸浓度,尿酸与血脂的关系要在临床治疗中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温州市瓯海区社区居民脂肪肝的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个社区1 872名≥18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普通体检、超声波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来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危险因素分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选用Forward LR逐步法,进入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0;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温州市瓯海区社区居民脂肪肝标化患病率为11.96%,其中男性为14.58%,女性为10.26%。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脂肪肝组的体质指数(BMI)、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FPG)、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均值高于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均值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粗、体质指数大、高TC血症、高TG血症、低HDL-C血症、糖尿病、超重和肥胖以及中心性肥胖是脂肪肝患病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甲状腺结节的检出情况及可能的相关因素。
方法 对1 725名女性护理人员进行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生化检查,并计算体质量指数。
结果 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7.48%(819/1 725),并且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随着年龄及工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 < 0.05)。甲状腺结节检出者的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及体质量指数高于未检出者(P < 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未检出者(P < 0.05),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未检出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女性护理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率较高,甲状腺结节患病与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TG)及BMI具有相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能为甲状腺结节保护性因素,职业因素与女性护理人员甲状腺结节患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