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高,随着CT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手术作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治疗作用正引起胸外科医生们的关注。在此,我们将讨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2010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对于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解剖性肺切除为首选,而且电视胸腔镜手术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合理选择。我们通过对早期肺癌的治疗手段、早期肺癌肺段切除的现状和预后、早期肺癌肺段切除对肺功能的保护、肺段切除的一般操作流程及肺段切除解剖难题的文献综述,总结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行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的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讨论肺段切除术、肺楔形切除术能否作为此类患者的常规可行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胸外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474例术后诊断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2例、女282例,平均年龄60岁。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手术方式、吸烟、饮酒、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复发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肺楔形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患者(P0.05),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当肿瘤直径≤19 mm时肺楔形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仍低于肺叶切除术(P=0.006)及肺段切除术患者(P=0.065),但肺楔形切除与肺段切除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直径20~30 mm的患者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肿瘤直径≤19 mm的患者(P=0.026)。排除肺楔形切除术患者,肿瘤直径20~30 mm行肺叶切除术及肺段切除术患者无瘤生存率也明显低于肿瘤直径≤19 mm的患者(P=0.036)。肺楔形切除术患者局部复发风险明显高于肺叶切除术(P0.001)及肺段切除术患者(P=0.002)。结论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段切除术可获得与肺叶切除术近似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特别是肿瘤直径≤19 mm的患者。肺楔形切除术作为治疗肺癌的术式尚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手术目的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4.
肺段切除术是切除有病变的某些肺段,保留该肺叶其余正常肺组织的手术。由于肺段之间缺少明显的解剖学间隙,肺段切除操作难度较大。肺段切除术的适应证多种多样,可用于治疗肺癌、转移性肺肿瘤或多种非恶性疾病。早期肺癌治疗中,肺段切除术最初仅为不能进行常规肺叶切除患者的治疗选择,而随着更多证据的出现,肺段切除适应证随时间不断变化,肺段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理论上,肺段切除相比肺叶切除可更好地保留患者肺功能,但肿瘤不完全切除的风险更高,因此肺段切除术的适应证已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将介绍肺段切除术的手术技术,并总结已发表和在研的关于肺段切除术用于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全胸腔镜(VATS)肺段切除手术成为目前肺癌手术中最为微创的术式之一,由于适应证严格,对术者的要求较高,未获广泛推广。近年来,随着VATS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经验的累积,其优势也逐渐显现。现对VATS肺段切除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予以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插管麻醉在单孔剑突下胸腔镜全肺叶切除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例,术前完善检查,无手术禁忌,手术采用不插管麻醉在单孔剑突下胸腔镜右全肺切除术。 结果患者术中和术后无意外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不插管麻醉在单孔剑突下入路胸腔镜全肺手术中具有可行性和一定优势,更多支持证据尚需大规模临床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7.
临床Ⅰ期或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可能通过手术达到治愈,肺外科手术的方式有肺叶切除术及亚肺叶切除术.目前肺叶切除术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术式,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涉及亚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争议也一直存在,对于提高亚肺叶切除的疗效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就亚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癌的疗效以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机器人辅助胸外科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RATS)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应用于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0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胸外科使用RATS或VATS完成左肺上叶切除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RATS组和VA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以及围术期结果。结果 共纳入145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67例,平均年龄59.9岁。RATS组63例患者,VATS组82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无术后30 d内死亡。RATS组术后第2 d引流量[(233.49±83.94)mL vs.(284.88±120.21)mL,P=0.003]、总手术时间[(126.94±29.50)min vs.(181.59±61.51)min,P=0.000]、术中切除左肺上叶时间[(76.48±27.52)min vs.(107.23±47.84)min,P=0.000]、术中出血量[50(3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老年Ⅰ期肺癌患者的手术方式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间71例70岁以上的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男51例、女20例,年龄70 ~84岁,平均74岁.其中肺楔形切除和肺段切除术22例,肺叶切除术49例.随访2~81个月,平均30个月.结果 肺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术组及肺叶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6.4%和46.9%.术后住院天数11.36天和12.24天.3年总生存率85.9%和78.8%;5年总生存率56.4%和56.9%,以上各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期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Ⅰ期肺癌患者,肺楔形切除或肺段切除术可获得与肺叶切除术相似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全肺切除术预后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X  Ma G  Rong T  Huang Z  Yang M  Zeng C  Lin P  Long H  Fu J  Wang S  Yang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8):567-570
目的 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预后的因素 ,为手术适应证的修正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全肺切除术的 8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随访时间 5年以上。运用 χ2 检验、Kaplan Meier生存分析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 ,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结果 本组患者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主要为鳞癌 (5 4 3% )、腺癌 (2 4 7% )和腺鳞癌(17 3% )。非小细胞肺癌全肺切除术后N0 、N1和N2 期患者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2 0 8± 9 9) %、(15 4± 10 0 ) %和 (4 0± 2 8) % ,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为 2 2 2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预后的因素为年龄 ,术后合并症 ,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部位和大小 ,胸壁侵犯和纵隔淋巴结转移。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为术后合并症、肿瘤大小、胸壁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状况。 结论 全肺切除术具有较高的术后合并症发生率。高龄、腺癌、心肺合并症和N2 期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术前准确的肿瘤分期和心肺功能评估是病例选择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手术适应证.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12例,采用标准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切口,按照解剖学依次用钉高2.5 mm 白色钉仓处理肺段动脉、肺段静脉,用钉高3.5 mm 蓝色钉仓处理支气管,同时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结果 12例均顺利完成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及辅助小切口.手术时间115~260 min,平均182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230 ml.胸腔引流时间2~6 d,平均3.5 d.术后住院3~11 d,平均7.5 d.无二次手术,无输血,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腺癌6例,鳞癌2例,转移癌2例,炎性假瘤1例,结核球1例,其中原发非小细胞肺癌均为Ⅰa期.12例随访1~24个月,平均9个月,10例肺癌均无复发、转移.结论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于Ⅰa 期非小细胞肺癌及肺功能差或有其他合并症而不适合行肺叶切除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在同期和分期双侧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2013年12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应用VATS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进行双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时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同期双侧手术组52例,其中男17例、女35例,年龄(55.17±11.09)岁;分期双侧手术组48例,其中男16例、女32例,年龄(59.88±11.48)岁。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双侧VATS手术,至少一侧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同期双侧手术组患者具有年龄小(P=0.040)、合并疾病比例小(P=0.030)、肺癌家族史罕见(P=0.018)及发现至手术间期更短(P=0.000)的特点。同期双侧手术组以肺段联合楔形切除术为主,分期双侧手术组以联合肺叶切除术为主(P=0.000);同期双侧手术苏醒时间较分期一期和二期手术更长(P=0.000,P=0.002),但手术时间、麻醉时间与分期双侧手术组两次叠加时间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手段和手术方式对局限Ⅱ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局限Ⅱ期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27.0个月,第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1%,35.9%,21.0%.外科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及5年生存率优于非外科治疗患者(P=0.000).行肺叶或全肺切除术患者中位生存期及5年生存率优于楔形切除术患者(P=0.048).行楔形切除术患者中位生存期及5年生存率优于非外科治疗患者(P =0.024).手术、化疗和放疗是影响局限Ⅱ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肺叶或全肺切除组局部复发率低于楔形切除组(P =0.030).远处转移率在肺叶或全肺切除组、楔形切除组和非外科治疗组呈逐渐上升趋势,通过两两比较,肺叶或全肺切除组低于非外科治疗组(P=0.021),肺叶或全肺切除组与楔形切除组、楔形切除组与非外科治疗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局限Ⅱ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首选的初始治疗应推荐肺叶或全肺切除术,术后建议常规行辅助性化放疗.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发表的《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的专家共识》强调加强围手术期肺保护,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减少肺部并发症,使患者“快速康复”[1].为了深化细化《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在2009年《胸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的共识》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反复学术研讨,就吸入型抗胆碱能药物在围手术期肺保护中的应用达成以下共识,供各位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达芬奇机器人与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数据,评价机器人肺段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行机器人肺段切除术68例患者(机器人组)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49例患者(胸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肺段切除类型、术后疼痛评分、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清扫淋巴结组数及个数、术后住院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总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明确两种手术方式的有效性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比胸腔镜组术后疼痛评分更低[(1.94±0.64)分Vs(2.29±0.65)分,P<0.05];N1淋巴结清扫的组数[1(1~2)组Vs 2(1~3)组,P=0.002]和数量[2(1~3)枚Vs 3(1~4)枚,P=0.014]有差异,机器人组优于胸腔镜组;住院费用为80815.00(47914.79~113023.66)元和98213.41(65302.90~155561.88)元,机器人组高于胸腔镜组(P<0.05).结论:机器人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而机器人肺段切除术可能有更好的N1淋巴结清扫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1技术背景介绍随着体检的普及以及影像技术的更新,越来越多以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为主要表现的外周型小腺癌被发现,目前根据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1]推荐,对于满足条件的患者可施行意向性亚肺叶切除术。随着JCOG0802[2]、CALGB140503[3]研究结果的公布,解剖性肺段切除的指征已扩展至<2 cm、实性成分为主的周围性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VATS)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高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3—2020-04间新乡市中心医院胸瘤二科行单孔VATS治疗的182例高龄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式分为肺叶切除术组(100例)和肺段切除术组(82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站数和清扫总个数、病理TNM分期,以及术后视觉模拟(VAS)评分、引流时间和引流量、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切除术组的房颤和DVT发生率均显著少于肺段切除术组,肿瘤最大直径和鳞癌比例均显著多于肺段切除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VATS肺段及肺叶切除术治疗高龄早期NSCLC近期效果相同,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化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56例双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资料,术前检查示病变位于右上肺后段12例、尖前段3例,右下肺背段10例、基底段4例,左上肺舌段9例、尖后段4例,左下肺背段11例、基底段3例,直径0.9~2.0 cm,平均1.5 cm。结果 56例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胸,无中转肺叶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肺良性疾病34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15例,肺转移瘤7例。手术时间130~265 min,平均142 min;术中出血量30~510 ml,平均135 ml;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10 d,平均5.8 d;术后住院时间4~12 d,平均7.6 d。34例良性病变随访5~24个月,平均12个月,无并发症发生。15例肺癌随访3~34个月,平均23个月,均无复发、转移。结论对于局限靠近肺门的良性病变、孤立性肺转移瘤和部分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双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联合吲哚菁绿(ICG)荧光胸腔镜单孔肺段切除术在早期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前瞻性选取60例于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在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胸外科行CT检查为肺磨玻璃结节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使用3D打印模型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成两组:ICG组(试验组)30例, 膨胀萎陷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通过静脉注射吲哚菁绿(ICG, 0.25 mg/kg), 采用荧光胸腔镜显露出拟切除的目标肺段, 而对照组则使用改良膨胀-萎陷法显露出拟切除的目标肺段。搜集两组患者临床数据, 运用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手术时间、肺段段间平面显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全部成功实施手术。试验组的段间平面的清晰显现时间[9(8, 10) s]低于对照组[1 830(1 380, 1 920) s, P<0.05];试验组的手术时间[(116.33±33.41) min]低于对照组[(146.90±39.53) min,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2(2, 2) d]低于对照组[2.5(2, 3...  相似文献   

20.
机器人手术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肺切除手术,在中国胸外科医师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机器人肺切除手术的数量以及质量均达到令人瞩目的水平。随着技术进步及推广,机器人手术的普及率也不断提高。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保障诊疗质量,促进该技术规范、稳步发展,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制定机器人辅助肺癌手术中国临床专家共识,以期对即将开展或正在开展机器人肺切除手术的外科医师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