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习了有关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最新文献,探讨其病理基础,血液动力学特点及CT表现,CT对大多数FNH可作出明确诊断,不需要其它影像检查,少数不典型FNH需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2.
肝局灶结节样增生MR、CT表现(附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肝FNH的MR、CT表现,旨在提高对FNH认识。方法对6例肝FNH进行MR平扫及Gd-DTPA动态增强检查,其中3例CT平扫及动态增强,1例行CT平扫。结合文献分析其不典型表现。结果6例肝FNH不典型表现包括1例平扫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动脉期弥漫不均匀强化,假包膜的存在及延迟强化;2例动脉期仅轻度强化;2例MR、CT动态增强各期表现不完全符合。结论MR、CT尤其是动态增强是诊断肝FNH的有效方法。对肝FNH的不典型表现需有足够的认识,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3.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志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1):1162-1164
目的:提高对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CT表现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FNH病例的典型和不典型CT表现。结果:6例FNH病例中,4例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如显示中心疤痕(3例);增强早期明显均匀强化(除外疤痕)(4例);增粗与扭曲的供血动脉(3例)等。另外2例,增强早期明显不均匀强化;疤痕区不明显等,术前被误诊为肝细胞肝癌。结论:通过对典型和不典型FNH病例的平扫和增强CT分析,有助于提高对FNH的CT征象的认识,从而提高FNH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无瘢痕局灶性结节增生(FNH)和有瘢痕FNH的CT表现差异。方法:将63个FNH病灶分为无瘢痕组(17个)和瘢痕组(46个),比较两组病灶的CT表现、各扫描期相平均CT值、CT强化值、强化特点差异。结果:无瘢痕FNH最大径≤3cm者占88.2%(15/17),瘢痕FNH最大径>3cm者占87.0%(40/46)。无瘢痕组和瘢痕组的假包膜出现率分别为23.5%和60.9%,增粗供血动脉显示率分别为5.9%和76.1%。两组病灶均呈“快进慢出”的强化改变,但无瘢痕组的密度不均匀比例较高。4个无瘢痕FNH和7个瘢痕FNH病灶在CT增强扫描中均可见“中心开花式”强化。无瘢痕FNH增强三期的平均CT值和CT强化值均低于瘢痕FNH组(P均<0.05)。结论:无瘢痕FNH病灶多较小,假包膜及供血动脉的显示率均低于瘢痕FNH,强化亦稍低于瘢痕者。  相似文献   

5.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肝内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螺旋CT和MRI快速扫描技术的使用,其检出率有所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平扫和3期增强扫描CT表现,旨在分析和总结FNH的CT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作者报告2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象。2例共同的CT表现:①平扫FNH比正常肝密度稍低,增强扫描变为等密度。②FNH与正常肝的界线平扫比增强明显。③除一例FNH中心有低密度外,平扫及增强FNH内部的密度都是均匀的。④动态CT当腹主动脉在造影剂团注后,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特征,以提高CT对FNH的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螺旋CT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增强扫描的资料.结果 16例患者16个FNH病灶中,平扫显示所有病灶均为略低密度,位于肝包膜下,其中14个可见更低密度瘢痕,从病灶中心向周围呈辐射状或不规则状.肿块实质呈"快进慢出"强化,中心瘢痕及辐射状分隔、假包膜"延迟强化",延迟期整个肿块密度趋于均匀一致.结论 平扫和多期增强螺旋CT扫描能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螺旋CT多期扫描有助于FN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随着影象诊断的进步,与肝癌类似的肝限局性结节性增生(FNH)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FNH的血管造影和CT表现与肝细胞癌(HCC)报为相似,鉴别困难。作者将FNH和HCC的血管造影及CT表现进行比较,探讨对两者鉴别有价值的征象。FNH经手术证实6例8个病灶。HCC经手术或活检证实48例72个病灶,其中血管造影检查41例59个病灶,CT扫描36例50个病灶以与FNH对比研究。FNH 7个病灶,HCC59个病灶的血管造影均采用立体摄影。FNH 5个病灶,HCC平扫39个病灶。增强扫描50个病灶,比较肿瘤的密度及增强前后的表现。为研究病灶的边缘及内部结构,对FNH 3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螺旋CT四期动态扫描的典型与非典型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FNH 的病例的典型和不典型CT表现,每例都经CT平扫和四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12例FNH病例中,10例单发,2例多发,共发现14个病灶.8例单发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如显示中心疤痕(6例) ,增强动脉期(25 s)明显均匀强化(除外疤痕) (7例),门脉期(50 s)仍明显强化,平衡期(90 s)稍高密度,延迟期(180 s)等或低密度以及增粗与扭曲的供血动脉(6 例) 等.4个病灶增强动脉期(25 s)明显不均匀强化,疤痕区不明显,门脉期和平衡期低密度,术前被误诊为肝细胞肝癌.另外2个病灶误诊为血管瘤.结论 FNH大多具有典型的动态CT增强征象,但少数征象不典型.  相似文献   

10.
王惠华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213-1214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一种少见的来源于肝细胞的良性占位性病变,该病因缺乏临床和影像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本文对10例经临床病理证实FNH患者的动态增强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FNH的CT影像特征,分析其病理基础与鉴别诊断,以提高CT对该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增强CT并定量分析鉴别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与无肝硬化背景肝细胞癌(HCC)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93例患者(FNH组24例、HCC组69例)的一般资料及影像征象,测量并计算病灶、腹主动脉平扫及增强三期CT值,增强各期病灶与腹主动脉CT值比值,对两组病灶测量指标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中央瘢痕、病灶密度均匀、包膜、供血动脉征及强化方式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NH增强各期CT值及增强指数均高于无肝硬化背景H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鉴别FNH与无肝硬化背景HCC的最佳期相为动脉期,当cut-off值取110.5 HU,相应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72.2%,ROC曲线下面积为0.871;门静脉期增强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略高于动脉期增强指数(AUC=0.871),两期相敏感度相同,动脉期增强指数的特异度最高。结论 增强CT并定量分析对FNH及无肝硬化背景HCC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15例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临床特点、综合影像表现及病理特征,发现患者以中青年为主,男女比为3:1;经B超、CT、MRI综合影像学诊断,订前5例明确为FNH;11例经手术切除,4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FNH。该结果提示,FNH经多种影像学检查及综合分析虽可获得初步诊断,但仍有误诊,应首选手术治疗,对于穿刺活检确诊者可以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3.
作者收集了12例经证实的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重点讨论了肝脏FNH在三期螺旋CT中之非典型表现,并与以往文献所述之典型CT征象作了比较。12例肝FNH的三期螺旋CT扫描方法是先以5ml/s的速度团注20ml对比剂,在腹腔动脉水平扫描,以测定主动脉强化峰值时间,然后团注180ml对比剂在峰值后5s、注药后60s以及12~15min时分别作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层厚5mm。结果仅2例FNH符合常规增强CT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诊断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FNH的CT表现,所有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对其CT表现及其病理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2例FNH病灶均呈孤立结节或分叶状肿块,其中10例位于近肝表面包膜下,直径2~6cm。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均为明显全瘤均匀性强化,强化高于正常肝组织而接近于同层腹主动脉,门静脉期9例下降到稍高密度,3例为等密度,其中4例显示典型中央瘢痕组织,1例中央瘢痕延迟扫描后出现强化。12例FNH病灶均无包膜,为孤立的、中央有纤维瘢痕的结节肿块,纤维瘢痕中可见厚壁血管及增生的小胆管。结论:CT可明确诊断典型的FNH。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特征,以提高本病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23例全部行CT 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果23例FN H均为单发肿块,位于肝脏包膜下16例,突出肝脏表面呈外生性生长7例。大小11mm ×13mm~45mm ×50mm ;圆形或卵圆形21例,不规则形2例。23例 FN H平扫均呈低密度影,15例密度均匀;8例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23例FNH动脉期明显强化,2例动脉期CT值接近同层面腹主动脉CT值,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相对高和等密度22例,呈“快进慢出”的强化特点。14例肿块中央见裂隙状疤痕,疤痕呈缓慢渐进性强化。9例FN H肝门侧见增粗迂曲血管影,2例肿块中央见增粗迂曲血管影。结论 FNH的CT表现较具特征性,CT表现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是肝内较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其CT表现较具特征.我们对7例经病理证实的FNH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常规CT诊断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各自优势,探讨二者结合对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22~59岁)FNH患者的病理及影像资料。32例患者均行常规CT(平扫及增强)检查。其中24例行放射性核素显像,在肝胶体显像时加做融合图像采集,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SPECT及定位CT的融合图像。对显像发现病灶的患者行肝胆动态显像,包括血流灌注相、早期相及延迟相。检查结果的比较采用四格表∥检验或四格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32例患者共切除32个病灶,均为单发。病理均为FNH,其中25个为病理经典型,7个为病理非经典型;大病灶(最大径〉3cm)20个,小病灶(最大径≤3cm)12个。32例患者常规CT检出所有病灶,确诊病理经典型FNH15个,其中大病灶10个,小病灶5个;其余病灶均误诊或诊断不明确。24例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显像,结果示大病灶11个,其中病理经典型7个,病理非经典型4个;其余病灶诊断不明确或未检出。常规CT与放射性核素显像对病理经典型病灶确诊率分别为60.0%(15/25)和38.9%(7/18),病理非经典型为0/7和4/6;大病灶为50.O%(10/20)和73.3%(11/15),小病灶为41.7%(5/12)和0/9;对FNH的总确诊率为46.9%(15/32)和45.8%(11/24)。24例行放射性核素显像患者同时行常规CT检查,2种方法结合共确诊FNH18个,总确诊率75.0%(18/24)。在病理非经典型、小病灶FNH的诊断方面,常规CT与放射性核素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04);2种方法结合对FNH的总确诊率与单种方法的确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48和4.27,P均〈0.05)。结论常规CT与放射性核素显像对FNH的诊断各有优势;二者结合可提高对FNH的总确诊率。  相似文献   

18.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螺旋CT和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 (FNH)平扫和动态增强的螺旋CT、MRI表现 ,提高FNH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 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NH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螺旋CT检查 8例 ,MRI检查 6例 ,其中 1例同时做CT和MRI检查。结果 :8例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 ,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动脉期扫描除中心疤痕外 ,所有病灶均有明显均匀强化 ,其中 4例还可见到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 4例呈略高密度、4例病灶呈等密度或略低密度 ,4例伴有中心疤痕者均有延迟强化。MRI检查 6例 ,病灶均呈不均匀略长或等T1及T2 信号 ,增强动脉期呈明显强化 ,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或略高强化 ,4例MRI平扫显示中央瘢痕者有延迟强化。结论 :平扫和动态增强螺旋CT、MRI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 ,明显地提高与其它富血管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尚文  陈自谦  钱根年  钟群   《放射学实践》2009,24(5):506-509
目的:总结分析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平扫和多期增强扫描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1个病灶)经病理证实的FNH的平扫及三期增强CT表现。结果:CT平扫21个病灶中7个病灶呈均匀低密度,14个呈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疤痕外,19个病灶有明显均匀强化、1个中等不均匀强化、1个轻度不均匀强化,6个病灶还可见病灶中心或周边增粗、扭曲的动脉影;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显示10个病灶呈略高密度,6个病灶呈等密度,5个病灶呈略低密度。平扫显示7个病灶伴有中央星状疤痕者,多期增强CT显示15个病灶有中央疤痕并于平衡期出现延迟强化。结论:CT检查能较全面显示FNH的病理特征和血供特点,FNHCT平扫为低密度,增强扫描以"快进慢出"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0.
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CT和M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20个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FNH的CT和MRI表现特点,并与病理对照(CT检查12例,MRI检查10例,4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果:病灶大小1.8~13.5cm;CT检出11个病灶,CT平扫病灶均呈低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示除中心疤痕灶外,所有病灶均明显增强,6个病灶周边见增粗、扭曲的动脉;门脉期示病灶呈稍高密度,延时期示6个病灶呈稍高或等密度,5个病灶呈稍低密度;5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均延时增强。MRI检出12个病灶,病灶均呈稍长或等T1及T2信号;增强动脉期示病灶明显增强,门脉期及延时期呈稍高或等信号,7个病灶的中央疤痕延时增强。结论:CT和MRI能够显示FNH的血供特点及病理特征,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FNH最有效的影像学手段,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