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耳蜗微窥镜检查术后的组织形态学变化,为耳蜗微窥镜的临床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方法48只豚鼠被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对照,B、C、D三组分别于窥镜检查术后即刻、1周、2周,制作耳蜗的光镜和扫描电镜标本,观察光镜和扫描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光镜下各组Corti器、骨螺旋板、血管纹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形态无改变.扫描电镜下各组内、外毛细胞的听毛排列整齐,无缺失、倒伏、融合等现象,支持细胞形态正常.结论耳蜗微窥镜检查术后耳蜗的组织形态学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丹参对低气压噪声暴露豚鼠耳蜗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参对低压及噪声环境下豚鼠耳蜗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的影响.方法豚鼠随机分为暴露1 d及7 d两大组,又各分为刘照、治疗及防治组.3组均置于模拟高原5 500 m低气压环境,110 db SPL白噪声刺激;防治组和治疗组每日肌注丹参注射液(1.3 ml·kg-1).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半定量法.观察暴露后不同时间各组耳蜗iNOS的表达和阳性产物的平均灰度值.结果正常耳蜗未见iNOS阳性表达.低压噪声暴露后豚鼠耳蜗外毛细胞、内毛细胞、血管纹及螺旋神经节等部位均可见iNOS呈棕黄色颗粒的阳性反应.耳蜗iNOS阳性反应各组随暴露时间延长逐渐增强.随出舱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除暴露1d组出舱1 d的对照组与治疗组的灰度值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各组间差别显著(P<0.05).暴露7 d组的防治组、治疗组与对照组、防治组与治疗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低压噪声暴露后,豚鼠耳蜗内iNOS阳性反应随暴露时间延长逐渐增强,随出舱后时间延长而逐渐减弱;丹参的抗氧化反应,可减轻iNOS对一氧化氮(NO)的生成,可能为丹参对低压噪声暴露后听器损伤具一定保护功能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聋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性聋已成为现代社会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老年性聋可分为感音型、神经型、血管纹型、耳蜗传导型、混合型和未确定型.老年性聋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变化,同时观察到螺旋韧带的病理变化,主要为纤维细胞的变性.耳蜗外侧壁上纤维细胞变性被认为是老年性聋发生的病理基础之一.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老年性聋的产生同氧反应产物的积聚导致的线粒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丹参对顺铂诱导豚鼠耳蜗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丹参对顺铂耳蜗毒性中细胞凋亡的防护作用.方法选取18只耳廓反射灵敏的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顺铂组和丹参组,每组6只.运用ABR、电镜和TUNEL等技术行各组动物听功能和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测试.结果顺铂组和丹参组动物用药后ABR阚值(44.58±6.89dB,22.50±4.37dB)与用药前(13.33±3.46dB,13.46±2.91dB)比较有明显升高(P均<0.01).电镜和TUNEL均见到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和血管纹细胞出现凋亡细胞,而正常对照组动物无凋亡现象.顺铂组ABR阈值和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丹参组(P均<0.01).结论丹参能够抑制顺铂诱导的耳蜗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等细胞的凋亡,改善听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O2激光照射豚鼠耳蜗后Hsp70(heat shock proteins 70)和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etase,iNOS)表达的改变及与耳蜗听觉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红目豚鼠36只,随机分为3组(A,B和C组),分别以功率为1,2,3W的CO2激光在豚鼠左耳耳蜗底周打孔,此为实验耳,右耳为对照耳。于术前1d及处死前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术后即刻和术后3周分批断头处死豚鼠,以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激光照射后耳蜗Hsp70和iNOS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即刻3组ABR反应阈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5),照射后3周A组ABR反应阈值基本恢复(P〉0.05),B,C组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均〈0.05);术后即刻3组耳蜗中Corti器和螺旋神经节Hsp70和iNOS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均〈0.01),术后3周A组Hsp70和iNOS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两者表达较对照组有所增强(P均〈0.05)。A组和B组术后即刻和术后3周、C组术后即刻ABR阈值的变化和Hsp70和iNOS阳性反应平均灰度值的变化呈负相关(P均〈0.05),而C组术后3周三者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CO2激光照射豚鼠耳蜗后Hsp70和iNOS表达增强,其表达程度与听觉功能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卡那霉素耳慢性中毒后豚鼠耳蜗细胞凋亡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卡那霉素耳慢性中毒后豚鼠耳蜗细胞凋亡现象及发生特点.方法选用听力正常豚鼠12只,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只,分别给予200 mg·kg-1·d-1硫酸卡那霉素和生理盐水肌注,连续给药14 d,停药2wk处死动物.用ABR、电镜和TUNEL等技术检测各组动物听功能和耳蜗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组动物用药后ABR阈值与用药前比较明显升高.电镜和TUNEL法均见到实验组除外毛细胞外,内毛细胞、支持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血管纹细胞也出现凋亡细胞,愈近底回愈多,愈近顶回则愈少.对照组无凋亡现象.结论 耳蜗细胞凋亡在卡那霉素耳慢性中毒致耳蜗细胞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上半规管切除对豚鼠内耳功能的影响.方法 16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切除单侧上半规管,观察手术后动物行为及听性脑干反应,并于手术后7 d和28d处死试验动物,硝酸银染色耳蜗基底膜铺片和石蜡切片了解内耳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2~3 d内,豚鼠头向术侧倾斜,行走不稳,以后恢复;术后即刻ABR阈值升高,和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1、4wk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病理切片检查壶腹嵴毛细胞、耳蜗各阶形态和Corti器正常,切除部位有炎性细胞和纤维组织形成.手术前后基底膜铺片内外毛细胞计数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上半规管切除对豚鼠耳蜗及前庭感受器功能的影响不大.(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5,5:350~35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和丹参合用对豚鼠缺血-再灌注耳蜗核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健康花色豚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6 h组、再灌注6 h用药组及生理盐水组.各组动物于手术前及处死前分别测试ABR、耳蜗核组织Nissl染色及电镜观察、bcl-2、bax基因蛋白、DNA-AP含量检测.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生理盐水组相比,用药组ABR各波潜伏期缩短、阈值降低(P<0.05),耳蜗核神经元组织结构明显恢复、bcl-2、bax、DNA-AP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和丹参合用可以有效改善豚鼠缺血-再灌注听力损伤,对耳蜗核组织有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bcl-2表达上调和bax表达下调,抑制了耳蜗核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噪声易感豚鼠模型.方法 将103只雄性健康豚鼠暴露于110 dBA窄带噪声3 h.检测噪声暴露前后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 DPOAE)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扫描电镜下观察豚鼠耳蜗形态学改变.利用百分位数法计算豚鼠双耳暂时性阈移均值的90%参考值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易感豚鼠和不易感豚鼠.比较易感组与不易感组豚鼠噪声暴露前后听觉功能和耳蜗形态学改变的差异.结果 豚鼠双耳暂时性阈移平均值的90%参考值范围为[18.2 dB,31.7 dB],易感豚鼠7只,不易感豚鼠22只.噪声暴露后,在畸变频率1 409 Hz和2 000 Hz处,易感组DPOAE幅值小于不易感组(P<0.05).易感组双耳暂时性阈移均值大于不易感组(P<0.05).与不易感组比较,易感组耳蜗第3回和第4回结构损伤严重.结论 成功建立噪声易感豚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蜗基底膜,螺旋韧带及蜗轴细胞培养的结果,探讨纤维粘连蛋白,多聚鸟氨酸及多聚赖氨酸对耳蜗高增殖细胞球贴壁及生长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大鼠耳蜗基底膜,螺旋韧带及蜗轴,用悬浮法分别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球的形成情况;将细胞球接种于3种基质(纤维粘连蛋白,多聚鸟氨酸及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盖玻片上,对贴壁的细胞球进行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细胞球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耳蜗基底膜,螺旋韧带均可观察到细胞球的形成.球内细胞均呈BrdU和nestin阳性反应;在纤维粘连蛋白、多聚鸟氨酸及多聚赖氨酸包被的玻片上,每张玻片平均贴壁的细胞球数分别为44.12±8.04,11±2.10,7.33±1.51.纤维粘连蛋白与多聚鸟氨酸或多聚赖氨酸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多聚鸟氨酸与多聚赖氨酸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耳蜗基底膜及螺旋韧带上存在高增殖细胞,纤维粘连蛋白有利于细胞球的贴壁与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治疗豚鼠爆震性听力损失的给药途径。方法将24只成年豚鼠经脉冲噪声(167dB SPL,间隔2s,80发)暴露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常规耳后切口,将浸透DEX的明胶海绵颗粒置于圆窗龛上。B组在手术显微镜下找到鼓膜,穿刺后将浸透DEX的明胶海绵颗粒置于圆窗龛上。C组手术方法同A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爆震前,爆震后24h及治疗后3周检测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琥珀酸脱氢酶染色(succinic dehydrogenase,SDH)基底膜铺片,观察毛细胞。结果ABR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3周A组和C组ABR click反应阈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组和B组,B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DH基底膜铺片观察3组毛细胞,见A组和B组毛细胞恢复均较C组好,但是A组恢复更佳。结论耳后径路和鼓膜直接穿刺给予DEX对豚鼠爆震性听力损失均有作用,前者效果明显。(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8,8:15-17)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注射用水和腺病毒中阶输注后对豚鼠听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别。方法将健康花色豚鼠16只分为A组7只和B组9只,通过耳蜗侧壁打孔中阶人路将注射用水(A组)和腺病毒(B组)分别注入内淋巴间隙。术后2周,通过基底膜铺片观察毛细胞损害情况,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其阈值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用水组ABR阈移为(35.00±12.91)dBSPL,而腺病毒组ABR阈移为(33.33±11.69)dB SPL,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1,P=0.837)。基底膜铺片鬼笔环肽染色显示注射用水和腺病毒对毛细胞损害的范围和程度没有明显差别,都表现为朝向灌注的方向毛细胞损失严重,而在灌注的反方向上损失轻微。结论向豚鼠耳蜗内淋巴间隙中输注的药物成分对其听力造成的影响在2周时没有差别,损害只与灌注的机械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杨酸对prestin无表达小鼠耳蜗噪声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出生20-28d的prestin无表达小鼠30只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噪声暴露前单次注射水杨酸10只)、B组(噪声暴露前单次注射生理盐水10只)和C组(空白对照组10只)。对比观察各组小鼠处理后不同时刻听性脑于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基底膜扫描和透射电镜情况。结果噪声暴露后第1天和第8天,A,B两组小鼠ABR阈值均较C组显著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噪声暴露后第8天,A,B两组小鼠扫描电镜观察均可见噪声损伤表现,差异不明显;而透射电镜显示B组外毛细胞胞浆内出现明显空泡化改变。结论噪声暴露前给予水杨酸干预对prestin无表达小鼠耳蜗噪声性损伤具有轻微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主要反映在形态学上,并在噪声损伤后期更易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半导体激光对豚鼠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早期的动物实验研究,为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弱视提供能量强度的参考范围。方法取豚鼠9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2mW激光处理组B,3mW处理组C,4mW处理组D和5mW处理组E,每个处理组根据照射次数的不同又分为每天一次组J,每天两次组K,加对照组共9组。每组实验动物暗适应12h后,进行处理前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检测。根据各组功率及照射次数的不同,用LL-300型半导体激光弱视治疗仪经瞳孔照射眼底视网膜。实验处理结束时,以同样方法再次进行伍RG,对比处理前后ERG的变化。结果与实验前相比,不同照射功率组间a波振幅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实验处理后a波振幅值较处理前明显升高,而D纽和E组实验处理后a坡振幅略有降低:b波及N1-P1波振幅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豚鼠视觉感受器细胞对于不同功率照射会产生不同反应,实验前后3mW照射组a波幅值升高,4mW和5mW照射组下降。视网膜其他细胞层并未产生明显的电生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鼻内给药对豚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奠定基础。方法豚鼠鼓室内注射灭活的流感嗜血杆菌,建立豚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听力下降、中耳积液)。50只豚鼠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A组),40只中31只双耳造模成功,随机分为造模组(B组)10只;生理盐水组(C组)10只;肺表面活性物质组(PS组,D组)11只。观察各组鼓膜形态,记录声导抗鼓室图和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A组鼓膜透亮,光锥形态正常;鼓室图A型;ABR阈值为(14.1±4.8)dBHL。B组鼓膜浑浊,光锥消失,鼓室积液;鼓室图为B型或C型;ABR阈值提高至(51.2±6.3)dBHL,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鼓室积液无明显变化,鼓膜浑浊;ABR阈值为(52.8±7.1)dBHL,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肺表面活性物质滴鼻7d后,D组鼓室积液减少或消失;鼓室负压降低;ABR阈值降至(27.4±8.8)dBHL,与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滴鼻给药可以显著降低分泌性中耳炎豚鼠的中耳负压和ABR阈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维拉帕米(verapamil,Ver)对体外培养豚鼠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并比较有无Ver作用下经不同形式光照后RPE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方法:2周龄幼年健康豚鼠10只,体外培养RPE细胞,传代、鉴定后,将细胞分为Ver处理组和未处理组,Ver处理组加入80mg/L Ver作用12h。两组均进一步分为聚焦光组、离焦光组、平行光组和空白对照组,前三组分别接受聚焦光、离焦光(均为将平行光经透镜转化)和平行光照射,空白对照组不接受照射。于照射后立即采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测定细胞内Ca^2+荧光强度,分析不同光照形式与效应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Ver作用于RPE细胞12h后,20,40,80mg/L组的细胞凋亡情况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r可降低RPE细胞内Ca^2+荧光强度,浓度为20,40,80mg/L时分别降低了10.36%,24.54%,58.05%,仅80mg/L组与无光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加Ver对RPE细胞进行光照,聚焦光组的Ca^2+荧光强度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离焦光组的荧光强度也较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加入80mg/LVer对RPE细胞作用12h后再进行光照,光照各组Ca^2+荧光强度没有明显提高,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过一定浓度的Ver可诱导RPE细胞凋亡,80mg/L可在不引起RPE细胞凋亡的前提下有效降低细胞内Ca^2+荧光强度;不同光照形式对豚鼠RPE细胞内Ca^2+有明显刺激作用,聚焦光影响最大;不同光照形式对Ver处理的RPE细胞内的Ca^2+荧光强度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频闪光诱导的近视豚鼠所表现出的焦虑样行为的变化。方法 3周龄短毛三色种豚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为正常光照组,模型组给予0.5 Hz,0~600 lux亮度的频闪光照,每3周记录屈光度,频闪光照12周后进行眼底照相,并进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和旷场检测。结果光照前2组之间生物学测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时间延长,模型组豚鼠的屈光度增加(P<0.001),眼底出现裂纹状纹理。同时,模型组豚鼠在高架中的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为(3.97±1.15)%,在旷场中的水平总位移为(373.45±73.23)cm,直立次数为(1.10±0.46)次,相对于对照组均显著减少(P<0.001)。结论频闪光诱导的豚鼠近视后可表现出焦虑样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8.
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视网膜、脉络膜多巴胺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形觉剥夺对豚鼠神经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脉络膜复合体多巴胺(dopamine,DA)代谢的影响。方法28日龄豚鼠36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遮盖组、遮盖+去遮盖组,每组12只。遮盖组用半透明眼罩遮盖豚鼠右眼14d,遮盖+去遮盖纽在遮盖11d后去遮盖3d。14d后测定角膜曲率半径、眼球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处死豚鼠,取眼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在神经视网膜、RPE/脉络膜复合体的表达情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神经视网膜、RPE/脉络膜复合体的DA、二羟基苯乙酸(3,4-dihydroxyphenylacetic acid,DOPAC)的含量。结果TH蛋白阳性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内核层部分细胞,RPE/脉络膜复合体中表达阴性。遮盖14d后,豚鼠遮盖眼眼轴延长,近视形成,神经视网膜TH蛋白表达量和DA、DOPAC含量降低(P〈0.05)。遮盖+去遮盖纽的遮盖眼近视程度低于遮盖组.其神经视网膜TH蛋白表达量和DA、DOPAC含量升高(P〈O.0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O.05)。各纽豚鼠RPE/脉络膜复合体的DA、DOPAC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觉剥夺能调控豚鼠神经视网膜DA代谢,但不影响RPE/脉络膜复合体的DA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