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制备具有长效药物缓释效果的骨科抗菌植入材料表面涂层.方法 采用等离子体喷涂技术在钛合金表面沉积硅灰石涂层.一组试样在浓度为重量百分率5%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泡24 h获得载银硅灰石涂层,另一组试样通过与装载庆大霉素的胶原溶液发生接枝反应制得载庆大霉素硅灰石涂层.两种涂层的性能通过抗菌剂体外溶液释放实验、抗会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实验和成骨细胞接触培养毒性实验进行表征.结果 成功制备载银与载庆大霉素硅灰石涂层.载银硅灰石涂层均匀释放银离子达50 d;涂层抗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力可维持40 d以上.载庆大霉素硅灰石涂层呈爆发性释放庆大霉素,涂层抗会黄色葡葡球菌能力可以维持18 d.两种涂层均不影响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增殖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表达.结论 载银硅灰石涂层与载庆大霉素硅厌石涂层相比,抗菌剂释放较均匀、抗菌时效较长,更具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用碘化钾制备碘涂层钛板的可行性,并验证其抗菌性能。方法以碘化钾作为电解液,使用电泳沉积法将碘负载到钛板表面,制备出碘涂层钛板。通过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观察碘涂层钛板的表面征象和成分结构。实验分组:对照组是经过预处理但未行载碘的钛板,共10块;实验组是经过预处理后再行载碘的碘涂层钛板,根据电解液浓度的不同分为3组:1000 mg/L、2000 mg/L、4000 mg/L组,每组各10块。使用1×106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进行体外抗菌实验,并对其抗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碘涂层钛板外观呈灰色,表面可均匀覆盖一层平整、无塌陷的涂层,电镜下见其表面可形成碘涂层,局部散在分布大小不等的不规则陷凹。对照组、1000 mg/L组、2000 mg/L组、4000 mg/L组的钛板碘含量分别为0、5.10、10.32、15.05 mass%;其体外抗菌菌落计数分别为56.00±5.09、21.40±2.76、9.10±2.51和2.00±1.88,4组之间菌落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化钾作为电解液,使用电泳沉积法可成功制备出碘含量稳定、涂层分布均匀的碘涂层钛板。体外抗菌实验证明碘涂层钛板的抗菌性能强于未载碘钛板。  相似文献   

3.
微创经皮钛板植入治疗胫骨骨折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钛板植入法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6例胫骨中远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两组,微创经皮钛板植入法24例,传统切开法22例。结果 46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个月。与传统切开组比较,微创经皮钛板植入组术后疼痛轻,炎性反应小。发热期平均2.4d,住院时间平均6.8d,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12周,无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微创经皮钛板植入治疗胫骨中远段骨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骨延迟愈合及骨不连优点,符合生物学固定理念及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其体外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菌落数试验检测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抗粘附效果。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及急性溶血实验评价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抑菌环试验显示第1 d时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环直径均最大,分别为(23.6±1.14)mm和(18.8±0.84)mm,随后抑菌环直径随时间延长而缩小,抑菌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中的持续时间分别为33、24 d;菌落数试验显示细菌与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接触24 h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4.18%和85.96%;扫描电镜发现实验组材料表面黏附的细菌明显少于对照组。MTT法测定示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毒性分级为1级,急性溶血实验示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溶血率为0.28%。[结论]载银纳米抗菌复合骨填充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有明显抗菌作用,无明显细胞毒性和红细胞破坏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融挤出制备抗菌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研究了载银玻璃、载银磷酸锆抗菌剂对PVC材料的抗菌性能、力学性能、透明度的影响,以及抗菌剂在PVC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抗菌剂均匀分散在PVC基体中:PVC/载银玻璃(PVC-G)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高于PVC/载银磷酸锆(PVC-P),抗菌率高于99O%:抗菌剂的加入对PVC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但使PVC的透明度有所下降,特别是PVC-P的透光率下降了283%。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藻酸盐印模材料抗菌性能及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为口腔抗菌印模材料的研制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1%添加比将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加入到藻酸盐印模材料,采用薄膜密着法,测试添加抗菌剂后印模材料的抗菌活性,并参照相关标准对材料的结固时间,压应变等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的藻酸盐印模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85%和99.83%。添加抗菌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主要物理性能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以1%的比例添加磷酸锆载银抗菌剂可赋予藻酸盐印模材料强抗菌性能。添加抗菌剂对藻酸盐印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能没有显著影响,可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后采用钛网椎管重建能否减少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形成.[方法]以16只成年家兔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8只.建立L3椎体全椎板切除模型,A组为对照组,建模后不做特殊处理,彻底止血后闭合切口;B组作为实验组,建模后将“V”形钛合金网固定并覆盖于减压节段之上,完成椎管重建.于术后8周对手术部位行X线片检查,对比观察骨质愈合及钛网位置情况,随后处死实验动物,对椎板切除部位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并分别进行硬膜外粘连程度等级评分,结果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所有实验动物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8周X线提示实验组中有6例可见到新生骨组织与钛网融合成片,形成椎板样结构,对照组中亦有4例硬膜外可见到再生的高密度骨组织.两组动物间椎板切除处骨愈合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5).B组的Rydell-Balazs大体粘连度评分,He-Revel组织学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P<0.5).[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全椎板切除后钛网椎管重建可减少术后硬膜外瘢痕的形成,并且钛网的存在未影响椎板切除处的骨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浓度的聚维酮碘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细菌生物膜(BBF)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在45枚钛板表面建立SA的BBF后,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15枚钛板。其中两组随机选取10枚钛板分别置于0.25%、0.5%浓度的聚维酮碘溶液中作用5 min,另外一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各组中的其余5枚钛板经超声裂解后做细菌培养,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3组活菌率比较以SPSS 17.0软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不同层的活菌率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对照组培养24 h后成熟BBF中层活菌率为(67.4±1.1)%,底层活菌率为(39.4±2.2)%。中层和底层的BBF活菌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t=35.81,P0.01)。0.5%、0.25%聚维酮碘溶液作用5 min后的BBF的中层、底层活菌率分别为(66.7±1.4)%,(38.2±3.2)%、(66.5±1.0)%,(39.1±2.4)%;0.5%聚维酮碘溶液作用5 min后的BBF的中层、底层活菌率与0.25%聚维酮碘溶液作用5 min后的BBF的中层、底层活菌率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0.25%和0.5%聚维酮碘组钛板经超声裂解后的血平板细菌培养均可见SA菌落形成。结论 0.25%、0.5%浓度的聚维酮碘溶液对钛板表面SA的BBF作用5 min无明显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银离子抗菌凝胶应用于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烧伤深度基本一致,面积相近、相邻部位或对称部位的浅Ⅱ度、深Ⅱ度创面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应用银离子抗菌凝胶敷料,对照组外用1%磺胺嘧啶银乳膏,对两组同期愈合率、愈合时间、抗菌性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两组药物在浅Ⅱ度、深Ⅱ度创面的同期愈合率、愈合时间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在抗菌性方面银离子抗菌凝胶明显优于磺胺嘧啶银软膏。结论:银离子抗菌凝胶与其他形式银制剂相比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史政康  蒋元斌  计小东  晋存 《中国骨伤》2014,27(12):986-990
目的:观察锁定钛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72例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分为锁定钛板组(36例)和解剖钛板组(36例).锁定钛板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60~79岁,平均(69.55±5.62)岁;NeerⅡ型10例,Ⅲ型18例,Ⅳ型8例;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钛板内固定治疗.解剖钛板组男15例,女21例;60~81岁,平均(69.76±5.70)岁;NeerⅡ型9例,Ⅲ型20例,Ⅳ型7例;采用解剖钛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eer评分、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7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年,平均15个月.锁定钛板组治疗优良率为91.7%,明显高于解剖钛板组75.0% (P<0.05);两组治疗后Neer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但锁定钛板组提高水平明显优于解剖钛板组,分别为(92.51±7.85)分和(83.64±8.56)分(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钛板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8.6±3.4)周,明显少于解剖钛板组(24.3±3.9)周(P<0.05);锁定钛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6%,明显低于解剖钛板组22.2%(P<0.05).结论: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钛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在优良率、Neer评分及骨愈合时间上有明显优势,且患者可早期康复锻炼,肩关节疼痛少,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尤其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