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IL2RA-RBM17基因区域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蒙古族白癜风的遗传关联性.方法 收集白癜风患者425例,健康对照503例.用AxyPrep(AP-MX-BL-GDNA-25)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抽提基因组DNA.选择位于IL2RA-RBM17基因区域的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rs706779、rs3134883、rs7090530、rs12251307、rs4750005、rs3920615、rs4747887、rs4750012、rs7099083),用连接酶链反应进行基因分型.用PLINK1.07及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x2检验比较白癜风组及健康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对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SNP间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计算两两间的r2和D'值.用5个具有相关性的SNP构建单倍型,分析每个单倍型频率在白癜风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分布.结果 5个SNP (rs4750005、rs3920615、rs4747887、rs4750012、rs7099083)的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SNP在显性遗传模式下,白癜风组中的基因型频率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0.005 6).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SNP间存在中等至强的连锁不平衡(D'=0.424 ~1,r2=0.137 ~ 0.985).用5个具有相关性的SNP构建单倍型,分析每个单倍型频率的分布,发现1个单倍型(H2:CGCTA)在白癜风组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并达到Bonferroni校正水平(P=0.001 6,OR=0.674).结论 IL2RA-RBM17区域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白癜风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CR6(human chemokine receptor 6)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人群白癜风的遗传关联性。方法收集散发型蒙古族白癜风患者425例,正常对照503例,选择位于CCR6基因区域的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36313和rs6902119),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rs2236313的等位基因T在病例组的频率明显高于在对照组中的频率(P=2.24×10~(-3),OR=1.33)。而rs6902119的等位基因C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明显高于在对照组中的频率(P=5.57×10~(-5),OR=1.47)。2个SNP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D’=0.892,r~2=0.74)。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rs2236313在隐性遗传模式下,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rs6902119在显性遗传及隐性遗传模式下,基因型分布在病例组中的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在隐性遗传模式下,P值更为显著,OR值更大。结论 CCR6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蒙古族人群白癜风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丝聚蛋白(FL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延边地区朝鲜族特应性皮炎(AD)的关系。方法选择70例AD患者和90例正常对照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PCR法,分析FLG基因2个SNPs位点(rs11584340及rs3126085)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情况,探讨AD组及对照组等位基因、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结果 FLG基因2个SNPs rs11584340(G)和rs3126085(G)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在AD组、对照组之间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在延边朝鲜族人群AD组与对照组之间rs11584340和rs3126085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1584340与rs3126085为强连锁不平衡(D'=1.00,r~2=0.84);延边地区朝鲜族FLG基因2个SNPs的等位基因频率与Hap Map数据库(ss41111533,ss17361789)比较均存在差异,rs11584340-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非洲人(YRI)和欧洲人(CEU)(P0.01);rs3126085-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CEU(P0.01)。结论延边朝鲜族rs11584340和rs3126085为强连锁不平衡;FLG基因SNP存在种族差异和民族差异;FLG基因rs11584340和rs3126085多态可能与中国延边地区朝鲜族AD易感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蒙古族和汉族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遗传相关性及与HLA-Cw*0602的交互作用。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8年3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 409例为病例组,其中汉族1 030例,蒙古族379例,健康对照组1 483例,其中汉族965例,蒙古族518例。采集受试者外周静脉血5 ml提取DNA,选择位于IL-12B(rs2082412、rs2288831、rs3212227、rs3213094、rs7709212)、IL-23R(rs11209026、rs2201841、rs7530511)、IL-28RA(rs4649203)基因区域的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利用二代测序法进行基因多态性检测,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对HLA-Cw*0602进行基因分型。利用PLINK1.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比较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并计算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比值比(OR),R × C列联表卡方检验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 IL-12B基因rs2082412、rs2288831、rs3212227、rs3213094、rs7709212等位基因频率在汉族病例组显著低于汉族对照组(P < 0.005);IL-12B基因rs3213094等位基因频率在蒙古族病例组显著低于蒙古族对照组(P < 0.005)。汉族和蒙古族病例组HLA-Cw*0602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相应民族对照组(P < 0.005)。分层分析显示,汉族HLA-Cw*0602阳性病例组IL-12B基因rs2082412、rs2288831、rs3212227、rs3213094、rs7709212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汉族对照组(P < 0.005),而阴性病例组与汉族对照组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蒙古族HLA-Cw*0602阳性或阴性病例组各等位基因频率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05)。分析IL-12B基因区域的5个SNP构建单倍型,在汉族、蒙古族病例组和对照组中6个单倍型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05)。基于HLA-Cw*0602分层的IL-12B基因多态性单倍型分析,蒙古族、汉族7个单倍型无论HLA-Cw*0602阳性和阴性病例组及对照组中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05)。HLA-Cw*0602阳性和阴性蒙古族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倍型GATGT频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IL-12通路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内蒙古蒙古族、汉族人群寻常型银屑病具有相关性,且IL-12B与HLA-Cw*0602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NOD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彝族人群麻风病的关系。方法 单碱基延伸法(SNaP shot)检测300例彝族麻风病患者和300例彝族健康对照NOD2基因的4个SNP位点:rs9302752、rs7194886、rs8057341、rs3135499的基因型。 结果 4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 > 0.05),rs3135499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麻风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rs9302752、rs7194886、rs805734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麻风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NOD2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rs3135499与中国彝族人群麻风病发病相关。 【关键词】 麻风; 彝族; 多态性,单核苷酸; 基因,NOD2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TNF-α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白癜风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 PCR扩增316例维吾尔族白癜风患者和330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目的片段DNA,DNA 全自动测序仪对TNF-α启动子区基因rs1799964、rs1800630、rs1799724 三个位点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进行测序。结果:白癜风患者TNF-αrs1799964、rs1800630、rs179972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 rs1799724 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在白癜风早发型与迟发型间、有无家族史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NF-α 启动子区rs1799724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参与中国维吾尔族白癜风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染色体6q27区域内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rs2236313与汉族人寻常型白癜风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458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和9766名正常对照的rs2236313的基因分型资料和临床资料,用χ2检验对各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进行比较.结果:rs2236313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基因型=8.21×10-14,P等位基因=1.26×10-14).在早发和晚发患者、有伴发疾病和无伴发疾病患者之间,rs2236313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有和无家族史患者、轻与中重度患者之间其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s2236313与汉族人寻常型白癜风发病易感性相关,且与发病年龄、伴发疾病相关,与家族史、病情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LR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病的相关性,以及其在壮族、汉两个民族间的差异。 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PCR-RFLP)对97例广西SLE患者和202例广西健康对照者的TLR9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SLE部分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联性,并比较两民族间的差异。 结果 TLR9 rs352140CC、CT、TT基因型频率在汉族SLE组与汉族对照组中分别为42.9%、41.1%、16.1%和38.3%、55.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C、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LR9rs352140 C/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壮族SLE组与壮族健康对照组间、壮族SLE组与汉族SL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LR9 rs352140TT基因型频率在ds-DNA阳性组比阴性组高(P < 0.05),而T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LR9 rs352140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SLEDAI ≥ 9组比SLEDAI < 9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TLR9 rs352140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ANA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TLR9 rs352140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广西汉族人SLE的易感性有关, TLR9基因多态性与部分SLE指标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内质网氨基肽酶1(ERAP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的遗传关联性。 方法 收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289例,对照组292例,知情同意后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选择位于ERAP1基因编码区域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进行基因分型(rs27044、rs30187和rs26653)。利用PLINK1.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比较患者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计算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利用Haploview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 结果 rs30187等位基因C及rs26653等位基因G在患者组的频率(分别为0.460 2和0.430 8)、尤其是早发型组中的频率(0.448 5和0.422 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534 2和0.501 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rs27044、rs30187及rs26653这3个SNP两两间均存在强连锁不平衡(r2 ≥ 0.717,D′ ≥ 0.962)。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在隐性遗传模式下,rs30187在患者组及早发型组的基因型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5和 < 0.016 7)。单倍型分析发现,单倍型(H4:CTC)在患者组的频率(0.050)、尤其是早发型组的频率(0.05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 < 0.05、 < 0.016 7)。 结论 ERAP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可能相关,特别是早发型患者。危险单倍型(H4:CTC)可能是寻常性银屑病一个重要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湖北汉族人群OX40配体蛋白基因rs844648位点和rs3850641位点基因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方法 SLE患者82例和正常人对照组100例,采用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TNFSF4基因rs844648和rs3850641位点多态性分布.结果 ①SLE组rs844648位点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0.7%、62.2%、17.1%,正常人对照组为14.0%、55.0%、31.0%.SLE组rs844648多态性位点A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73.2%比69.0%%,x2=4.69,P<0.05,OR值=2.182( 1.068~ 4.458)],SLE组与正常人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SNP位点rs3850641的正常人对照组AA、A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76.0%、21.0%和3.0%,而SLE组分别为62.2%、31.7%和6.1%,SLE组rs3850641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37.8%比24.0%,x2=4.07,P<0.05,OR值=1.925 (1.015 ~ 3.651)],SLE组与正常人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NFSF4基因rs844648和rs3850641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该多态性与湖北地区汉族人群SLE的发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物钟基因CLOCK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10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和男性科门诊就诊的149例不育男性患者纳入不育组,根据精液检查分为少弱精不育组和原发性不育组;另选取91例同期体检有自然生育史、近期精液常规检查均为正常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采用DNA测序技术对CLOCK基因rs3749474和rs4580704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后计算OR和95%CI,对CLOCK基因多态性和男性不育的遗传易感性进行关联分析。应用SHEsis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不育组和对照组rs3749474 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OR=2.78,95%CI:1.26~6.11;P=0.008,OR=1.68,95%CI:1.15~2.45)。而rs4580704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对照组和不育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rs3749474和rs4580704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对照组和少弱精不育组中的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rs3749474 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均显著增加男性原发性不育的风险(OR分别为4.81和2.22);rs4580704 C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携带者男性不育的患病风险增加(OR分别为3.78、4.02和2.13)。单倍型分析发现,CG和TC单倍型的频率在原发性不育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OCK基因rs3749474和rs4580704多态性与广西地区男性原发性不育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γ氨基丁酸A受体π亚基(GABR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PCR扩增111例SLE患者和120名正常对照者外周血目的基因片段,通过二代测序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检测rs929763位点和rs3805455位点的多态性。结果:GABRP rs929763TT、AT基因型频率在SLE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99.1%、0.9%和95.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ABRP rs3805455AG、AA、GG基因型频率在SLE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45.0%、9.9%、45.0%和45.8%、8.3%、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等位基因频率在SLE组与对照组中分别为32.4%、67.5%和5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BRP基因SNP位点rs929763和rs3805455多态性可能与SLE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相互作用蛋白1(TNIP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的遗传关联性。 方法 收集寻常性银屑病患者465例,健康对照476例。受试者知情同意后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选择位于TNIP1基因区域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即rs17728338、rs3762999和rs999556,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基因分型。利用PLINK1.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卡方检验比较病例组及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计算等位基因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I)。对 3个SNP间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计算两两间的r2和D′值。 结果 位于TNIP1基因区域的3个SNP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但rs3762999和rs999556未达到Bonferroni校正水平。在显性模式下,rs3762999、rs999556的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达到Bonferroni校正水平(P < 0.016 7)。分层分析发现,3个SNP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在有家族史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6 7),rs17728338等位基因A的频率在寻常性银屑病组及各型(早发型、晚发型、有家族史、无家族史)病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67)。rs3762999与 rs999556间存在强连锁不平衡(r2 = 0.910,D′ = 0.982),rs17728338与rs3762999和rs999556之间有中等程度的连锁不平衡(r2分别为0.371和0.353,D′分别为0.989和1)。 结论 TNIP1基因多态性rs17728338、rs3762999及rs999556与汉族人寻常性银屑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相关基因多态性与蒙古族寻常型银屑病(PsV)的相关性及其与HLA-C*06:02的交互作用。方法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2年12月至2018年3月住院的379例蒙古族PsV患者及518例蒙古族健康对照。选择16个既往报道的与代谢综合征及其包含疾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HLA-C*06:02,利用二代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对受试者进行基因分型。计算蒙古族PsV组及对照组16个变异位点及HLA-C*06:02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χ2检验比较两组各SNP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 蒙古族PsV患者中16个代谢综合征易感SNP位点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HLA-C*06:02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4.09 × 10-35,OR = 3.41)。HLA-C* 06:02阳性受试者中,252例PsV患者的rs7593730_T和rs6931514_G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与191例健康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6,OR = 0.64;P = 0.041,OR = 1.33);而在HLA-C*06:02阴性受试者中,两组间16个SNP位点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rs7593730和rs6931514与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寻常型银屑病可能相关,与HLA-C*06:02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SNP rs9138和rs11730582与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00例SLE患者作为患者组以及2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析rs9138和rs11730582与SLE相关性,并分析两组骨桥蛋白基因单倍型分布频率。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rs138和rs11730582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两组骨桥蛋白基因单倍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研究人群OPN基因rs9138和rs11730582位点与SLE发病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D4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单倍型与SLE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CD40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 方法 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PCR-SBE)和DNA测序法分析205例SLE患者和220例健康对照CD40基因rs1883832 C/T、 rs13040307 C/T、rs752118 C/T 和rs3765459 G/A的多态性,同时用ELISA检测血清CD40水平。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组血清CD40水平显著增高(P < 0.05)。SLE组与健康对照组CD40基因rs1883832 C/T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后发现,携带有rs1883832 T等位基因的受试者患有SLE的风险是rs1883832 C等位基因的1.517倍(OR = 1.517,95% CI 1.157 ~ 1.990,P = 0.003);携带rs1883832 T等位基因的SLE患者血清CD40水平与不携带者相比,结果显著增高(P < 0.01)。通过联合基因型分析发现,SLE组中携带单倍型TCCA的患者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了发病的风险(OR = 2.322,95% CI 1.181 ~ 4.564,P = 0.012)。 结论 CD40基因rs1883832 C/T多态性和TCCA单倍型与SLE的发病有相关性,其中rs1883832 T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8-羟鸟嘌呤DNA转葡糖基酶1(OGG1)基因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rs1052133(C/G)位点与白癜风的相关性。方法 白癜风患者800例和健康对照组800例,采用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OGG1基因rs1052133位点多态性分布,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该位点多态性与白癜风罹患危险的相关性。白癜风患者83例和健康对照组83例,采用8-羟基脱氧鸟苷(8-OHdG) 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外周血血清中8-OHdG的水平,采用t检验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白癜风组rs1052133位点CC、CG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6.8%、54.0%、29.2%,健康对照组为21.4%、52.8%、25.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6.26,P < 0.05)。白癜风组rs1052133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56.2%比52.2%,χ2 = 5.16,P < 0.05)。携带有rs1052133位点CG或GG基因型的个体罹患白癜风的危险性显著增加[CG基因型χ2 = 3.98,P < 0.05,校正OR值 = 1.31 (1.01 ~ 1.70);CG基因型χ2 = 6.01,P < 0.05,校正OR值 = 1.45 (1.08 ~ 1.94)],尤其是女性患者、非节段型、病情活动、病程较长、有家族史、无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携带有rs1052133位点CG或GG基因型的白癜风患者外周血血清中8-OHdG的水平显著高于携带CC基因型的患者,8-OHdG水平分别为(838.23 ± 294.11) ?滋g/L和(593.84 ± 190.14) ?滋g/L,两组比较,t = 3.63,P < 0.01。结论 OGG1基因功能性SNP rs1052133位点的多态性与白癜风的发病紧密相关,可能由其修复能力降低所致。 【关键词】 白癜风; 多态性,单核苷酸; OGG1基因; 8-羟基脱氧鸟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性科学》2021,(3):40-43
目的探讨壮族与汉族THADA基因rs12478601、rs13429458、LHCGR基因rs13405728基因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研究中心收治的150例壮族PCOS患者及150例汉族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PCOS组。另选取同期广西人口和计划生育研究中心收治的300例因男性不育(无精子或严重少、弱精)及因输卵管因素就诊的壮族、汉族已婚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THADA、LHCGR基因多态性,以及体重指数(BMI)、催乳素(PRL)、雌二醇(E_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结果 PCOS组rs13405728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rs12478601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rs13429458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HCGR、THADA基因多态性与POCS呈弱正相关。PCOS组中壮族与汉族rs13405728位点、rs12478601位点的TC+CC基因型以及rs13429458位点的TG+GG基因型临床指标中BMI、PRL、HOMA-IR均高于TT基因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S组中壮族不同基因型的临床生化代谢特征与汉族一致。结论壮族与汉族rs13405728、rs12478601、rs13429458基因多态性与POCS发生有关,可能是壮族、汉族POCS的3个易感基因位点,但是壮族与汉族POCS患者临床生化特征在基因多态性上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性科学》2019,(10):52-5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基因(IL-2)、白细胞介素-2受体α基因(IL-2Rα)及γ干扰素基因(IFN-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中国浙江地区145例URSA患者(观察组)及150例健康人(对照组)IL-2(rs6822844)G/T、IL-2Rα(rs2104286)A/G及IFN-γ(rs2430561)T/A进行分析。结果①URSA组IL-2Rα(rs2104286)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A等位基因携带者URSA患病风险是G等位基因携带者的2倍(OR=2.11,95%CI=1.34-3.33,P=0.001),AA基因型较AG+GG基因型URSA患病风险增加约1倍(OR=2.32,95%CI=1.39-3.88,P=0.001);②URSA组及对照组IL-2 (rs6822844) GG基因型频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URSA组及对照组IFN-γ(rs2430561)位点均存在SNPs分布,但两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IL-2Rα(rs2104286)与浙江地区URSA相关,且A等位基因是本地区URSA的遗传易感基因;IL-2 (rs6822844)和IFN-γ(rs2430561) SNPs与浙江地区URSA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PTPN22,RERE,GZMB,C1QTNF6和UBASH3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寻常型白癜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 977例寻常型白癜风患者和2 024例对照样本,然后将上述基因8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型分型,最后采用PLINK1.07和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s301819,rs4908760,rs11121194,rs2476601,rs8192917,rs11203203,rs2839511,rs5756546的等位基因频率在白癜风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PN22,RERE,GZMB,C1QTNF6和UBASH3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寻常型白癜风没有关联,高加索人群与中国人群寻常型白癜风之间可能存在遗传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