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部肿瘤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方法 对50例肝部原发及转移性肿瘤患者,根据医师要求的CTV和周围正常的敏感器官限制受量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结合剂量-体积直方图选择最佳方案。结果 以ICRU剂量参考点(肿瘤中心点剂量)剂量归一,80 % ~ 90 %剂量线均能包绕90 %以上的PTV。90 %剂量线包绕PTV的程度和靶区的大小及所在部位有关。结论 肝部肿瘤的治疗计划设计时,对位于不同部位的病灶采用不同的设计;正常肝组织的受照体积的大小和受照剂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放射治疗反应,同时对处方剂量、剂量分割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2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了6MV-X线的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利用体部立体定向框架及真空垫固定体位,CT扫描后输入到治疗计划系统中,根据肿瘤靶区、敏感器官和移动误差勾画GTV、CTV、和PTV,结合剂量-体积直方图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应用5~7个非共面野照射,80%~90%等剂量线包绕PTV,并以此为处方线,常规分割,每周5次,每次2Gy,总DT:60Gy~70Gy/42天~49天.结果:治疗后1~3个月,85.7%患者食欲改善,6例黄疸患者全部退黄,腹痛缓解者占60.7%,腹痛消失者占28.6%,肿瘤全消者占35.7%,肿瘤部分消失者占64.3%.1年生存率为76.5%(13/17),4例死于恶病质.结论:常规分割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能使晚期胰腺癌患者症状减轻,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尤其对年老体弱患者更宜选择该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比较食管癌常规三野照射和两种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中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方法 随机选择食管癌患者10例, CT扫描定位。勾画肿瘤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和计划靶体积(PTV)。设计常规三野、三野适形、五野适形3种设野。结果(1)三野适形与常规三野比较:三野适形中GTV均在90 %剂量线以内,而在常规三野计划中有50 %(5/10)部分GTV在90 %等剂量线以外;PTV的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脊髓剂量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五野适形与三野适形比较:PTV最小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五野适形中20、30 Gy包绕的百分体积变小,10 Gy包绕的百分体积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髓最大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安全范围内。结论 (1)三野适形计划的肿瘤和脊髓剂量分布优于常规三野放疗计划,尤其在病变较长时更有优势;(2)五野适形较三野适形肿瘤剂量分布更趋均匀,双肺和脊髓剂量都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在肝脏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转移性肝瘤,优化指标:每次剂量2—3Gy时,90%的等剂量面包绕PTV;每次剂量8Gy时,70%~80%等剂量面包绕PTV平均肝脏剂量小于30Gy。给量2Gy/次,1次/日,5天/周。照射次数25~30次,总剂量为50Gy~60Gy。或者8Gy/次,3次/周,共3次。结果在放疗结束后2个月用腹部CT进行评价,有效率(CR PR)50%。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75%。放疗中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在不增加治疗并发症基础上,能明显提高肝转移性癌的局部控制率。我们认为晚期病人出现肝转移时,在其它部位病灶尚稳定的情况下可选择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研究食管癌常规放射治疗中肿瘤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方法未经治疗的食管癌患者20例经体位固定、模拟机定位、体膜上标记射野中心后进行Cr扫描,通过局域网(Lantis)将扫描图像传送到治疗计划系统(CMS Focus)。由主任医生根据食管造影、纤维食管镜和CT勾画GTV、CTV和PTV。物理师为每例患者设计3种野:A为常规野:以体膜上显示的标记点为模拟机定位中心,将模拟机定位的条件直接输入治疗计划系统;B为扩大野;C为适形野: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使靶区(GTV、CTV和PTV)和正常组织达到满意剂量。结果(1)CT扫描显示肿瘤的左右径平均为4.3cm,前后径为2.9cm。常规模拟机定位中心与三维适形计划中心的位置在X、Y、Z轴方向上差3.7、9.6、6.4mm。(2)常规野和扩大野的处方剂量(射野中心点的剂量)为60Gy,分30次,6周完成,其所覆盖的肿瘤体积占GTV的37%、38%,CTV的27%、33%;适形野的处方剂量(CTV的95%体积剂量)同常规野和扩大野,但其所覆盖的肿瘤体积占GTV的100%。(3)常规野、扩大野和适形野GTV的100%体积剂量分别为44、57、62Gy;肺V20分别为23%、31%、20%。结论食管癌常规放射治疗技术的方法不能使肿瘤靶体积的剂量分布均匀且达不到理想的处方剂量;用模拟机定位采用扩大照射野的方法来保全肿瘤的剂量,肺和脊髓的剂量不能保证在安全范围;应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肿瘤靶体积给予处方剂量,保证肿瘤靶体积和正常组织均达理想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立体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灶的近期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收治的25例食管癌术后纵隔瘤床区复发或纵隔加吻合口复发病例.采用CT模拟定位技术和立体适形放疗技术,PTV为CTV外放1.0Cm,采用5-7个非共面野照射,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和等剂量线优化治疗计划,15MVX线,单次剂量3Gy,每周5次,总剂量60-66Gy,PTV被85%等剂量线所包绕,PTV均匀性为95%-107%。结果近期疗效为CR4例,PR21例,总有效率为100%。1、2年生存率及1年局控率分别为72%、32%、88%。按RTOG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6例(24%),Ⅲ级1例(4%),急性放射性肺炎Ⅰ~Ⅱ级8例(32%),Ⅲ级1例(4%),骨髓抑制Ⅰ~Ⅱ级4例(16%),急性心脏损伤Ⅰ~Ⅱ级2例(8%)。结论立体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提高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灶的局部控制率,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是局部剂量升级的有效方法,能提高生存质量,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病灶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18例食管癌术后纵隔瘤床区或食管吻合口复发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PTV为CTV外放1.5~2.0cm,采用4~6个非共面野照射,用剂量体积直方图和等剂量线优代治疗计划,8MVX线,TD60~66GY/20~22f.4~5W,90%等剂量线包绕PTV,PTV均匀性为95~105%。结果 近期疗效CR3例,PR15例,总有效率100%。1年和2年生存存率分别为78%和33%,一年局控率89%。按RTCG标准评价: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Ⅰ~Ⅱ级4例(22%),Ⅲ级1例(5.6%);急性放射性肺炎Ⅰ~Ⅱ级2例(11%),Ⅲ级1例(5.5%);骨髓抑制Ⅰ~Ⅱ级2例(11%),未发现心脏急性损伤。结论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能有效提高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局部控制率,改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是局部剂量升级的有效方法,能提高生存质量,近期疗效满意。但本组病例数较少,远期疗效及副反应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照射野的设计方法。方法:利用上海拓能(Topslane)公司的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112例肝癌患者,根据医生要求的CTV和周围的敏感器官限制受量,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设计,结合剂量曲线分布情况和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结果:以肿瘤中心点为剂量归一点,80%~90%的剂量线均能包绕靶区体积,而周围正常组织受量都在理想的范围内。结论:对肝癌的三维治疗计划设计时,要根据病人不同的病变部位采取不同的设野方法,这样能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适形度好,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敏感器官,从而提高肿瘤剂量及肿瘤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在肝脏广泛转移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技术治疗广泛转移性肝癌,优化指标:每次剂量2~3.5Gy,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PTV;平均肝脏剂量小于30Gy。半肝照射8~12次后换另半肝,3次/周。结果在放疗结束后2个月用腹部CT进行评价,有效率(CR PR)66.7%。1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72.7%。放疗中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在不增加治疗并发症基础上,能明显提高肝广泛转移性癌的局部控制率。我们认为晚期病人出现广泛肝转移时,在其它部位病灶尚稳定的情况下可选择半肝交替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作为姑息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评估胸部食管癌传统三野放疗计划的肿瘤剂量分布。方法 19例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均予胸部CT扫描,在CT上勾画GTV,CTV,PTV,然后用Cad Plan 64.7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产生传统三野等中心虚拟治疗计划,通过DVH比较GTV,CTV,PTV所受剂量,靶区适形度及靶区剂量均匀度。结果GTV,CTV,PTV最大剂量分别为:51.64,51.94,51.48Gy;最小剂量分别为:41.17,2531,1894Gy;平均剂量分别为:495,47.34,42.92Gy;适形指数分别为:0.94,0.69,0.38;剂量变异度分别为:2.2,7.57,14.56Gy。结论 传统的食管癌设野定位方法不能满足放射治疗的临床剂量学要求,应采用CT定位,通过三维计划系统的方法来确定食管癌的照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技术对26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腺癌的腺上皮细胞DNA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7例囊腺型增生过长细胞核DNA含量与正常增殖期内膜相近;7例腺瘤型增生DNA平均含量介于囊腺型增生与内膜癌之间,其中2例DNA含量及细胞倍体分布与内膜癌相似;8例内膜癌DNA含量显著高于增殖期内膜细胞,非整倍体细胞明显增多。DNA含量的测定能更客观精确地反映内膜细胞的增生、分化程度,并作为探索内膜癌早期诊断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2.
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成因和预防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障碍的成因和预防措施。方法食管贲门癌手术1547例,发生胸胃排空障碍15例,均为上腹、右胸、左颈吻合。手术方式由术中将食膈孔扩张至4指使胃通过时充分舒张,改为行食膈孔处切断部分膈肌。结果行食膈孔处切断部分膈肌,术后未发生胸胃排空障碍。结论胸胃排空障碍与迷走神经切断致胃解剖位置变化而影响胃十二指肠压力梯度和胃窦部功能及胃泌素分泌的功能有关,也与常规扩张食膈孔后膈肌自行回缩、膈肌重建过紧、胸胃远端呈“S”型扭曲、幽门位于膈肌以上使十二指肠呈关闭状、胃扭曲和术后粘连等机械性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198 2年 1月至 1 993年 2月术后放疗颅咽管瘤 4 4例。 5年生存率为 78 9%。其中 ,成人 1 5例 ,儿童 2 9例。儿童颅咽管瘤与成人的比较 :5年生存率高 ,疗后生存质量差 ,但无统计学差异。儿童颅咽管瘤术后放疗剂量 5 6 1~ 6 0Gy组与 4 5~ 5 6Gy组比较 :5年生存率无差别 ,但疗后闭经 -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 (P <0 0 5 ) ;疗后生存质量Ⅱ~Ⅲ级的比例明显增加 (P <0 0 1 )。我们建议对儿童颅咽管瘤部分切除术后应给予放疗 ,术后放疗剂量以 4 5~ 5 6Gy/ 5~ 6周为宜。  相似文献   

14.
自1978—1984年12月共收集17例贲门癌,占同期贲门癌切除病例(320例)的5%,早期贲门癌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手术切除和五年生存率比进展期高。贲门癌的研究处于初期阶段,文章着重讨论国内外专家对贲门癌范围的认识,笔者使用内窥镜诊断以及外科治疗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贲门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36例贲门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使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Cox比例危险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肿瘤长度、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学类型和TNM分期对患者的预后有影响。结论: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某电厂周围大气颗粒物提取物的致畸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惧某电厂下风顺居民区内的大气颗粒物,经二氯甲烷提取,减压浓缩制成受试物。以1,10,20和40mg/kg剂量腹腔注射于妊娠6-15d的孕鼠,然后按传统致畸试验方法处理。结果发现:所试剂量对孕鼠无毒性,对胚胎产生毒效应,20和40mg/kg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并抑制胎仔的正常生长发育,其作用与剂量有关,并在20和40mg/kg时产生一定的致畸效庆,表现为外观畸形和骨骼发育。  相似文献   

17.
南澳县食管癌减寿年数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昆  杨合磷 《癌症》1994,13(1):41-43
广东南澳县是中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本文作者应用减寿数指标分析了南澳县十年来食管癌死因资料,描述该肿瘤减寿的时间和人群间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120例大肠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讨论大肠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大肠癌诊断遵循肛门指检、钡剂灌肠、纤维结肠镜检查步骤,对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除腹部X线片,条件允许可作钡灌肠,明确梗阻部位.采用梗阻近端肠腔充分减压,大量抗菌素溶液冲洗,尽量使吻合口“上空、中松、下通”引流管放过安全期的方法.结果 肛指检查对诊断直肠癌是可靠的,本组15例急性梗阻左半结肠癌作Ⅰ期切除吻合术,无吻合口瘘发生.结论 对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的患者,必须按上述顺序作肛指和其他检查来提高早期诊断和术后五年生存率,按上述方法,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Ⅰ期切除吻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showed that do-ves were beatiful object on screening forpollution of the enviroment with mutagensfactors 1) it is a constant inhabitant oftowns,feeding with "human table wastes";  相似文献   

20.
亲和组化法检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明生  雷秋模 《肿瘤》1994,14(3):130-133
用亲和组化法(半定量分析法)同时检测67例乳腺癌和良性病变组织印片和石腊切片的ER/PgR状态,二种玻片的ER阳性、阴性和总符合率分别为89.5%、96.6%和92.5%;双顶阳性(ER+/PgR+)、双项阴性(ER-/PgR-)和双项总符合率分别为75.9%、92.6%和82.1%;同种方法检测157例随机乳腺癌石腊切片,发现ER阳性率为58.6%(92例);PgR阳性率48.4%(76例).157例随访资料提示,受体双项阳性者,其健康良好。乳腺癌分期同ER/PgR状态的比较,ER+/PsR+者的Ⅰ、Ⅱ和Ⅲ期病例分别为37.5%、45.3%和17.2%,无Ⅳ期病例:而ER-/PgR-者则为13.8%、22.4%和43.1%.提示,用亲和组化法测定乳腺癌石腊切片ER/PgR状态有较好的可信性。但对乳腺粘液腺癌和派杰氏病宜用切片或针吸涂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