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桂尧 《新医学》2006,37(10):680-681
进修医生教授,首先请您谈谈关于儿童缺铁性贫血的特点好吗? 教授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机体对铁的需要增加、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等造成体内贮存铁的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贫血,多见于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  相似文献   

2.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IDA是铁缺乏症的最终阶段,表现为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其他异常。缺铁和铁利用障碍影响血红素合成,故有学者称该类贫血为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IDA)是儿童常见病,在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30%-90%。我国7岁以下儿童患病率25%-65%,该病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影响儿童智力、免疫功能及生长发育,应及时给予有效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髓铁染色对缺铁性贫血(IDA),慢性病贫血及一些血液病引起贫血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骨髓涂片及涂片后残留在玻片上骨颗粒进行铁染色,观察280例贫血者组织细胞内铁及铁粒幼细胞铁的情况。结果(IDA)组织细胞内铁与铁粒幼细胞均缺乏,而慢性病贫血铁粒幼细胞缺乏而组织细胞内铁却是增加的;此外一些巨细胞贫血(MA)、铁粒幼红细胞贫血(SA)及一些血液病引起的贫血,不仅荷铁明显增多,甚至出现病理性铁粒现象。结论骨髓铁染色,对缺铁、获铁障碍及荷铁过多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科疾病(1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机体对铁的摄入不足、需要增加或丢失过多造成体内储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所致.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本病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贫血,群体儿童普查的检出率为30%~50%,发病高峰年龄为6个月~2岁.在我国,缺铁性贫血是卫生部重点防治的儿童疾病之一,尽管近年来对其的防治工作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某些地区,其患病率仍较高,因此,本文对缺铁性贫血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一概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5.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测定诊断铁缺乏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铁缺乏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营养缺乏,而且易导致贫血,尤其多见于儿童和成年妇女。临床诊断铁缺乏的主要目的是:(1)早期诊断亚临床铁缺乏,阻止因缺铁所致的并发症、筛查胃肠道恶性肿瘤;(2)准确诊断缺铁性贫血(IDA),查找铁缺乏的病因如食物中缺铁、铁吸收障碍、出血增多等;(3)观察缺铁性贫血患者对治疗后的反应,并及时发现和治疗功能性铁缺乏(FID);(4)诊断和鉴别诊断与感染、炎症、恶性肿瘤等相关慢性病贫血(ACD)的铁缺乏。  相似文献   

6.
詹瑄  张丁  张书芳 《现代康复》1998,2(5):424-425
为了解农村贫困家庭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和探索贫血的康复措施.对河南省四县3100名来自贫困家庭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为期4年的生长发育监测及贫血的康复治疗,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设改善点和对照点。在改善点采取对乡村医生进行营养知识培训和对儿童家长进行小儿喂养知识培训及用硫酸亚铁对贫血儿童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显示:贫困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通过培训及贫血康复沿疗.改善点的身高、体重状况较基线调查及对照点均有明显的提高。贫血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王宇茹  邹静雯  王云  袁博  柏金秀 《新医学》2022,53(9):625-629
缺铁性贫血(ID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贫血类型,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机体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水平下降而引起的贫血,IDA会对儿童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铁调素对铁代谢起负性调控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铁调素可作为IDA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的指标之一。维生素D对铁调素有直接或间接的抑制作用,维生素D缺乏是儿童贫血的常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贫血是学龄前儿童的常见病之一,也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主要疾病之一。贫血不仅降低儿童的免疫力,也影响儿童的行为发育。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的贫血状况,我们对2004年东阳市幼儿园儿童体检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晓强 《新医学》2008,39(12):832-833
慢性病贫血是由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继发性贫血,其典型特征为血清铁含量下降和巨噬细胞铁滞留等,它的发生与铁调素的含量增加有关.该文对慢性病贫血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慢性病贫血铁调节蛋白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病贫血是一种正细胞正色素贫血,其发病机制之一是铁代谢紊乱。肝脏分泌的铁调节蛋白(hepcidin)被认为是调节铁代谢的激素,它作用于铁转运蛋白(ferroporlin),使后者内化,减少细胞内铁向细胞外转运,从而降低血清铁。慢性疾病时的高炎症因子状态会通过JAK2/STAT3途径促进肝细胞高表达hepcidin,导致慢性病贫血时的铁代谢紊乱。本文就铁调节蛋白及其与铁代谢及慢性贫血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缺铁性贫血是营养性贫血的一种,是由于机体贮存铁和吸收铁障碍,影响了血红素的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小红细胞、低血色素性贫血,为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在营养性贫血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总结患缺铁性贫血案例68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珍旭 《临床荟萃》1990,5(10):440-440
除了造血组织异常所致的贫血外,其它系统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贫血,这种由造血组织以外的其它脏器原发疾病所引起的贫血,称为继发性贫血。原因简述如下: 一、炎症性、非炎症性感染与贫血 由于此类疾病的多发性,故引起贫血的发病率较高。大多于感染后1个月,平均5个月发生贫血。一般程度较轻,Hb很少低于80g/L,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或单纯小细胞性,或小细胞低色素性,网织红细胞不增加,甚至减少,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增加,铁代谢紊乱,血清铁减低,未饱和铁结合力均降低。目前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为炎症非特异性地刺激了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加强了对红细胞的吞噬破坏作用,导致红细胞过度破坏所致。治疗主要针对病因,有报导用氯化钻治疗此类贫血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基层托幼机构儿童铁缺乏症的现状,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方法 对基层托幼机构健康体检的2 258例儿童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并进行了血常规检查,以调查贫血患者情况;并随机抽取372例进行血清铁(Fe)检测、血清铁蛋白(SF)检测、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指标检测调查铁缺乏症的现状.结果 基层托幼机构2 258例儿童贫血发生率7.7%,铁缺乏症患病率是22.3%,其中ID占10.8%,IDE占8.8%,IDA占2.7%,亚临床铁缺乏SID(ID+IDE)占缺铁总人数的87.9%.结论 基层托幼机构儿童贫血发生率不高,但是铁缺乏症较为普遍,特别是亚临床铁缺乏(SID)检出率很高,采取早期鉴定、干预,加强防治工作及对托幼机构膳食指导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营养性贫血的调查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性贫血是世界各地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儿童最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尤其在婴幼儿期极易发生的疾病。我省地处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较多。为了积极有效地防治儿童营养性贫血,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提高我省人群健康素质。根据我院责任地段辖区儿童6月~3岁600例儿童血色素测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患营养性贫血儿童235例,患病率为39.1%,其中轻度贫血218例,中度贫血16例,重度贫血1例。特别是6个月时期儿童患病率较其它年龄组高。原因分析为铁元素的摄取吸收利用不足。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喂养指导,根据不同年龄给予添加辅食;避免儿童出现偏食、挑食,这样,对预防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将取得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的一种贫血,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营养性贫血,缺铁可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方法主要是补充铁剂。近年来国内外采用口服铁剂1~2次/周,代替3次/d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组因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导致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也是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根据发病机制,可将地贫分为α-地贫和β-地贫,根据贫血严重程度,则可分为轻型、中间型和重型。重型和中间型地贫患者终身需要输血治疗,有可能因长期反复输血和肠道铁吸收增加导致铁过载,诱发心脏、肝脏、内分泌器官等脏器病变和功能障碍,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若不  相似文献   

17.
少儿缺铁性贫血的防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学东 《新医学》1998,29(7):346-347
缺铁性贫血(IDA)是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贫血,是全球儿童重要营养性疾患之一,目前它仍是危害我国儿童身心健康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从患病率看,6岁以下儿童患病率30%~40%,6~24月龄、11~17岁为少儿高发患病群体,少女高于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病因及发病机理。方法:我们对98例病人调查分析。结果:此疾病与贫血有关,放射免疫法测血清铁蛋白结果准确,可明确缺铁性贫血诊断。结论:血清铁缺乏所致缺铁性贫血和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研究广州市花山镇3~6岁儿童贫血状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广州市花山镇的1000名3~6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结果 3~4岁年龄段的儿童贫血发生率最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贫血发生率有所下降;男性和女性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4.0%(76/541)和14.2%(65/459),对比并无显著差异(χ2=0.319,P〉0.05);婴儿在4~6个月时添加辅食的贫血发生率最低,9~12个月时发生率最高;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大专及以上,职业为工人、科教文卫、干部,孕期贫血是影响儿童贫血的主要因素。结论广州市花山镇儿童的贫血问题亟待解决,要重视该地区的宣教工作,提高儿童及监护人的认知程度,改善儿童的饮食状况,提高科学喂养率,减少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缺铁性贫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是由于机体对铁的需要增加 ,或机体对铁的吸收、利用障碍而引起的一种营养性贫血 ,典型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 IDA是常见病 ,占贫血的 5 0 % ,尤其好发于儿童、育龄期妇女及老年人。近年来对IDA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有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现综述如下。1 病因的研究目前的研究认为在 IDA病因中最重要的是食物结构不合理 (如素食等 )、生长发育迅速、妊娠、经血过多、频繁供血、长期大运动量训练或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等。应强调对每一位疑诊 IDA的患者均应反复检查大便潜血 ,以确定有无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