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成药》2017,(5)
目的测定小儿化毒胶囊(牛黄、珍珠、雄黄等)中雄黄药效(可溶性砷)和毒性成分(价态砷)的含有量。方法分别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和HPLC-ICP-MS法,测定样品中可溶性砷和价态砷的含有量。结果 6种价态砷在样品中只检出了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V),前者含有量更高。可溶性砷、As(Ⅲ)、As(V)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6.2%(RSD=8.3%)、108.0%(RSD=6.8%)、89.8%(RSD=5.1%),7批样品中可溶性砷含有量为0.31~0.90 mg/粒,价态砷含有量为0.12~0.52 mg/粒。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为控制小儿化毒胶囊中雄黄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收集到的市售3个生产厂家的水飞雄黄采用HPLC-ICP-MS分析其砷的形态及不同形态砷的含量。结果发现,3家企业游离As(Ⅲ)均未超过药典限值,但按游离砷[As(Ⅲ)+As(Ⅴ)]的总值计算,1家企业超出药典限值。现有药典游离砷检定方法为古蔡氏检砷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未能有效规避三价砷以外的其余价态砷伴生的毒性风险。随后考察了水分和温度对水飞雄黄中可溶性砷的含量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对水飞雄黄中可溶性砷的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水分的含量的增加,可溶性砷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形态未发生改变,仅有As(Ⅲ)和As(Ⅴ);(2)单纯性的温度因素,样品中可溶性砷的含量变化存在增多趋势,最大增量分别是As(Ⅲ)2.489 mg·g~(-1),As(Ⅴ)0.546 mg·g~(-1);(3)当水分与温度共同作用时,样品中可溶性砷的增加量发生显著变化,最大增量分别是As(Ⅲ)23.690 mg·g~(-1),As(Ⅴ)0.468 mg·g~(-1)。综合分析认为:雄黄质量容易受到水分和温度的影响,单纯的水分,以及水分和温度共同作用均能显著改变雄黄中可溶性砷的含量,水分为高危因素。现行《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游离砷的检测方法存在局限性,新的技术应当被引进;于此同时,现行药典中雄黄药材项下未设置水分检查项,应当补足。  相似文献   

3.
《中成药》2015,(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西藏冬虫夏草中4种砷形态化合物As(Ⅲ)、DMA、MMA和As(Ⅴ)的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HPLC-HG-AFS)方法。方法样品用纯水提取后经HPLC阴离子分析柱,流动相为20 mmol/L磷酸氢二铵水溶液,然后用AFS分光光度计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在0~100μg/L范围内,各砷形态化合物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在0.999以上。然后,对0.5、1.0、2.0 mg/kg这3个水平进行方法验证,发现其加样回收率在87.0%~94.0%之间,RSD值在1.0%~4.5%之间,而且As(Ⅲ)、DMA、MMA和As(Ⅴ)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05、0.005、0.01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准确检测西藏冬虫夏草中砷形态化合物的含有量。  相似文献   

4.
雄黄中砷的不同形态及其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雄黄中不同形态砷的毒性及其毒性机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文献28篇,进行归纳整理并分析汇总。首先介绍了其对肝、肾、膀胱、神经、皮肤、胎儿发育等的毒性损伤情况及损伤机制,砷在生物体内以无机砷和有机砷等不同形态存在,依形态不同毒性有较大差异:三价砷(AsⅢ)可引起肝细胞的凋亡和灶状坏死,五价砷(AsⅤ),五价甲基砷酸(MMAⅤ),五价二甲基砷酸(DMAⅤ)可引起肝细胞肿胀和灶状炎症。DMAⅤ的毒性较MMAⅤ大,若长期接触DMAⅤ和MMAⅤ可引起动物膀胱和皮肤组织肿瘤。MMAⅤ和DMAⅤ对调节神经丝蛋白基因的毒性较亚砷酸盐(iAsⅢ)和砷酸盐(iAsⅤ)强,能明显改变细胞骨架基因的表达水平。此外,iAsⅢ和MMAⅢ对人造血干细胞也能产生明显的毒性。这些总结将为系统探究雄黄不同形态砷与毒性的相关性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冬虫夏草产地土壤中的耐砷细菌,为研究冬虫夏草砷超富集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西藏、四川五个冬虫夏草产地土壤中耐砷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筛选出一批耐砷细菌,对其中两株优势菌株XB和XNQ进行形态、生理生化、16S rRNA鉴定,并利用硝酸银溶液(AgNO3)与三价砷As(Ⅲ)、五价砷As(Ⅴ)的颜色反应,检测两株细菌对砷的氧化还原性,最后对菌株的耐砷能力进行测定。结果 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分析,菌株XB和XNQ均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脂肪酸均为C18:1 ω9c、C16:0、Summed Feature 3(C16:1 ω7c /C16:1 ω6c)和C12:0;通过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菌株XB的16S序列与已知种Acinetobacter guillouiae 的序列APOS01000028相似性为99.72%,菌株XNQ与已知种Acinetobacter nosocomialis的序列APOP01000014相似性为99.86%;定性硝酸银染色实验证明菌株XB、XNQ具有砷还原性,都是As(Ⅴ)还原细菌;菌株XB和XNQ对As(Ⅲ)的耐受性为20 mmol?L-1,对As(Ⅴ)的耐受性为70 mmol?L-1结论 分离鉴定的两株优势细菌XB和XNQ分别为不动杆菌属的A. guillouiaeA. nosocomialis,均为革兰氏阴性菌,为砷还原细菌,对As(Ⅲ)和As(Ⅴ)的耐受性相同,对As(Ⅴ)的耐受性略高于As(Ⅲ)。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地龙药材至制剂过程中总砷及砷形态、价态的传递规律,以期建立地龙药材及散寒化湿颗粒(Sanhan Huashi Granules,SHG)中砷含量的限度,保障SHG的安全。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对经微波消解后的地龙药材到SHG进行总砷含量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HPLC-ICP-MS)对其进行砷形态、价态的测定分析;并考察多批次SHG、不同产地地龙药材中砷总量以及各形态、价态的差异。结果 地龙药材、饮片、提取液及制剂在传递过程中总砷含量呈递减趋势,阴性样品中检出极少量的砷,总砷从药材至制剂的平均转移率为52.00%,饮片到制剂中的平均转移率为60.81%;28批SHG与24批地龙中砷形态及价态存在形式及规律基本一致,即基本以毒性较大的As(Ⅲ)和As(Ⅴ)为主,其他毒性较小的...  相似文献   

7.
中草药中重金属与有害元素形态分析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该研究首先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检测了17种大宗常用中草药(16种植物药、1种药用真菌)共103个批次中砷(As)总量;进而基于HPLC-ICP-MS建立了中草药中6种As形态的同时检测方法,选择AS7阴离子交换柱,系统分析了17种中草药中的As形态。结果表明微波消解法对药材进行前处理并用ICP-MS检测As总量的方法稳定可靠; As形态分析方面,采用高温超声提取法,6种As形态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 999 9,6种As形态LOQ分别为:砷甜菜碱(As B) 0. 20μg·L~(-1),亚砷酸[As(Ⅲ)]0. 10μg·L~(-1),二甲基砷(DMA) 0. 15μg·L~(-1),砷胆碱(As C) 0. 10μg·L~(-1),一甲基砷(MMA) 0. 25μg·L~(-1),砷酸[As(Ⅴ)]0. 10μg·L~(-1)。加标回收率为84. 24%~121. 5%,相对标准偏差为2. 7%~11%。103批药材中,仅有1批样品As总量超出药典限量标准; 103批药材中As(Ⅲ)和As(Ⅴ)检出率高,其中多数以As(Ⅴ)为主要检出形态,无机As占比达到80. 90%~98. 73%;部分样品检出DMA,MMA和As B,在所有批次中As C均未检出。该研究建立了适合于中草药中As形态的分析方法,为中草药中As形态残留提供了基础数据,可为其风险评估和质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冬虫夏草野生及人工繁育品的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主要核苷的含量。以尿苷、肌苷、鸟苷和腺苷等4种成分为对照品,采用Waters XSelect HSS T3 C_(18)(4.6 mm×250 mm,5μm);水(A)-乙腈(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0%B;5~15 min,0~10%B,15~30 min,10%~20%B;30~33 min,20%~50%B;33~35 min,50%~0%B;35~40 min,0%B),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30℃,进样量5μL,建立冬虫夏草野生品和人工繁育品的特征图谱,并同时测定4种主要核苷的含量。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和野生品之间特征图谱和4种主要核苷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能够为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藏药佐塔中汞、砷元素形态和价态进行分析,并结合其在复方制剂中用法用量进行安全性评价,以期为佐塔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法测定佐塔在人工胃肠液汞、砷的形态和价态,并根据佐塔在藏药复方制剂中用法用量来计算可溶性汞、砷的摄入量。结果 9批佐塔在人工胃肠液中以无机汞(Hg2+)、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V)形式存在,其质量分数分别为11.25~725.13、6.68~67.53、36.06~289.03μg/g,未检测出甲基汞(MeHg)、乙基汞(Et Hg)、砷胆碱(AsC)、砷甜菜碱(AsB)、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结论 根据佐塔在藏药复方制剂最大日服量0.2 g计算,可溶性Hg、As的摄入量分别在2.3~145.0μg和10.6~63.4μg,在规范使用情况下,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树脂-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三七中的4种形态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分析三七中的有毒砷形态的方法.方法 应用水-盐酸将三七中的形态砷原样提取后,采用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成功分离了4种形态砷,无机的As(Ⅲ)、As(V)和有机的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再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对各形态砷进行测定.结果 砷在0.5 ~4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形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As(Ⅲ)0.20μg/L;DMA 1.25 μg/L;MMA 1.14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无机砷[As(Ⅲ)+As(V)]6.68%,As(Ⅲ)8.01%,As(V)13.42%,MMA13.95%,DMA2.71%,回收率无机砷As(Ⅲ)90.30% ~92.24%,As(V )88.27% ~90.91%,MMA 88.18% ~90.82%,DMA90.54%~101.41%.结论 该方法克服了现行三七标准中将有机砷混入无机砷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6,(9)
目的建立比例方程-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昆布中4种有毒砷的含有量。方法 0.15 mol/L硝酸90℃下提取砷,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的荧光强度,通过比例方程测定砷的含有量。结果 As(Ⅲ)、As(Ⅴ)、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的检出限分别为25、31、68、68 ng/L,加样回收率86.0%~103.7%,与HPLC-ICP-MS法测定结果相近。结论该方法结果准确,步骤简便,成本及仪器要求低,适用于国内一般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姜新  李少元  邓小颖  张尊建  黄寅 《中草药》2018,49(22):5328-5333
目的对大鼠口服雄黄与纳米雄黄后血清、肝、肾、脾中三价砷[As(III)]、五价砷[As(V)]、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DMA)4种砷形态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两组大鼠体内砷形态的差异。方法 SD大鼠分别ig给予800 mg/kg的雄黄与纳米雄黄,28 d后采集血清及各组织样本,经前处理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测定生物样本中砷形态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4种砷形态在大鼠血清和肾脏样本中均被检出,肝脏中检出了3种,脾脏中检出了2种;各砷形态在纳米雄黄组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雄黄组。结论纳米化提高了雄黄的生物利用度,更多的砷被吸收进入体内并发生代谢转化,这可能导致纳米雄黄肝、肾等毒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HPLC-ICP-MS法研究5种含雄黄中成药的可溶性砷及其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敏  夏晶  王欣美  王枚博  王柯  季申 《中成药》2012,34(11):2118-212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分析6种不同价态砷,对雄黄及5种不同处方含雄黄复方制剂中可溶性砷的形态进行研究。方法可溶性砷分别以不同提取溶剂和不同提取方法为37℃人工胃液恒温振荡、0.16%盐酸溶液超声、甲醇-水(1∶1)超声及甲醇-水(1∶1)快速溶剂萃取(ASE)等提取样品中可溶性砷,采用ICP-MS方法分析可溶性砷总量;HPLC-ICP-MS分析可溶性砷的形态。结果雄黄及含雄黄复方制剂的酸可溶性砷总量仅占样品总含砷量的0.12%~2.70%;不同提取溶剂可溶性砷形态为3价和5价两种已知形态砷;酸可溶性砷中3价和5价砷之和与酸可溶性砷总量随中药复方制剂不同而呈现不同比例关系。结论雄黄及其复方制剂的酸可溶性砷远远小于其总含砷量,复方制剂中其他成分的存在可能会对可溶性砷中有毒形态溶出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龙的鲜品和干品可溶性蛋白及纤溶酶活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地龙的鲜品和干品的可溶性蛋白及纤溶酶活性.方法:采用Bradfold方法测定蛋白含量,SDS-PAGE进行蛋白谱带的分析,并采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进行纤溶酶活性的测定.结果:以干燥品计,鲜品的蛋白提取率为( 13.89±0.86)%,蛋白含量为(63.14±0.38)%,体外纤溶酶活性为(8 743 ±17) IU·g-1;干品蛋白提取率为(9.82±0.75)%,蛋白含量为(45.16 ±0.12)%,体外纤溶酶活性为(206±14) IU·g-1;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鲜品共显示12条蛋白谱带,干品的谱带较少,且不清晰.结论:鲜地龙的可溶性蛋白提取率、含量及体外纤溶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干品,且蛋白组分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中药黄芩中砷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巧  苏薇薇 《中药材》1996,19(8):412-413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和溶剂萃取分离技术,对五种黄芩中砷的化学形态即As(Ⅲ)、As(Ⅴ)、MMA、DMA进行了分离,并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GFAAS)测定了其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铅(Pb)、镉(Cd)、砷(As)的残留量进行测定,探索符合冬虫夏草及相关产品使用特点的污染评价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基于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Pb、Cd、As的残留量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金属污染指数法对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计算重金属日暴露量,分别采用危害指数法和更加精确的靶器官毒性剂量法对Pb、Cd、As联合暴露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累积风险评估。结果:污染评价结果说明,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As的污染应引起关注,不同品种污染程度为冬虫夏草(繁育品)=蛹虫草<冬虫夏草(野生品)<香棒虫草<亚香棒虫草;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对于心血管和神经系统,1批冬虫夏草(野生品)全草中Pb、Cd、As联合暴露产生的累积健康风险需被进一步关注。结论: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重金属污染评价,以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可为中药安全性评价及相关限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中药复杂体系中砷形态的分离分析方法,确定雄黄炮制液中砷的形态种类和含量。方法以常规炮制雄黄为对照,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了3种雄黄微生物炮制液中(iAsⅢ、iAsV、MMAV和DMAV)的含量,其优化条件为:BGE:PDC/10 mmol.L-1和CTAOH/1 mmol.L-1。分离条件:电压25 kV,温度25℃,pH11.0,紫外检测波长设定在216nm。结果雄黄炮制液中4种形态砷能实现完全分离,4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iAsⅢ:1.03~513.0 mg.ml-1(r=0.999 8),iAsV:20~430.2 mg.ml-1(r=0.999 1),MMAV:1.08~310.3 mg.ml-1(r=0.999 2),DMAV:1.14~150 mg.ml-1(r=0.999 3)。日内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1%~0.82%,1.26%~3.12%。回收率范围为97.8%~103.2%。结论该方法较为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分离测定雄黄炮制液中砷的形态成分分析和其炮制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民族中草药毛喉鞘蕊花中微量砷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亮  王光灿 《中药材》1999,22(12):633-634
采用离子交换和溶剂萃取相结合的分离技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云南民族中草药毛喉鞘蕊花中微量砷的四种形态化合物As(Ⅲ)、As(Ⅴ)、一甲基胂(MMA)、二甲基胂(DMA)进行了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蒿等鲜干品组方及不同制法对六神曲中脂肪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规律,为六神曲发酵工艺优化及青蒿等鲜干品可能的入药机制分析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拆方研究,制备6组六神曲样品,第1组为基本组(面粉、赤小豆、苦杏仁),第2~3组为鲜品组(基本组+鲜品榨汁、煎汁),第4~6组为干品组(基本组+干品1/3量煎汁,全量煎汁,1/3量粉碎拌料)。各组分别在28,33℃条件下自然发酵,保持湿度70%~80%,发酵时间10 d,逐日动态取样,置于40℃下干燥后待测。动态测定不同温度下各组发酵样品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力。结果:六神曲样品在28℃条件下发酵并不充分;在33℃条件下发酵,脂肪酶、淀粉酶活力在第3~4天达到峰值,基本组与2个鲜品组消化酶活力均明显高于干品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基本组与鲜品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以脂肪酶、淀粉酶活力为检测指标,六神曲33℃发酵优于28℃发酵,青蒿等鲜品入药优于干品入药,鲜品煎汁组优于鲜品榨汁组;六神曲发酵时间以3~5 d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海带中无机元素组成及其分布特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我国不同产地海带中无机元素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ICP-MS(HPLC-ICP-MS)对海带中的不同砷形态进行定量分析,应用微区X射线荧光法(Micro-XRF)分别测定海带中无机元素的微区分布.ICP-MS分析结果显示,海带中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