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用桥式烤灯保护架在皮瓣移植、断指(趾/肢)再植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85例皮瓣移植、断指(趾/肢)再植术后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鹅颈灯进行治疗,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住院治疗的85例皮瓣移植、断指(趾/肢)再植术后病人作为观察组,运用两用桥式烤灯保护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舒适度和满意度、烤灯使用的安全性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用桥式烤灯保护架更安全,将其运用于皮瓣移植、断指(趾/肢)再植术后可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生活质量、满意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正>腹部带蒂皮瓣、四肢断指(肢)再植/皮瓣移植术、阴茎再植术后为了保证移植组织拥有良好的血液循环,防止受压,不宜覆盖被褥,临床上常使用鹅颈灯对其进行保暖,但普通鹅颈灯的保暖及遮挡范围小,在寒冷天气下病人容易受凉而使移植组织发生血管危象以及暴露病人的隐私;鹅颈灯灯光颜色为黄色,仅保暖,不利于血运观察,护士需要移动鹅颈灯打开床头灯或病房大灯进行观察,特别是夜间灯光的刺激严重影响病人及同病房病友的睡眠。为了提高移植组织的存活率,保证病人的保暖及保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遮光式保温灯和普通烤灯应用于显微血管术后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14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遮光式保温灯提高局部温度,对照组采用普通烤灯提高局部温度,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睡眠、对室友的影响及再植/移植组织的成活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在舒适度、睡眠质量、对室友的影响、再植/移植组织的成活率方面差异均具有统...  相似文献   

4.
肢(指)体离断再植成功,在我国已很普及,一般认为,肌肉较少的远段肢(指)体,常温下再植时限为8h,超出此时限会因组织变性,感染机会增加,再植成活困难且成活后功能丧失可能性较大,若尽早采用功能训练则可提高功能恢复程度。  相似文献   

5.
移植(再植)组织血液循环观测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护士观察移植(再植)组织血液循环,多用文字记录在交班本或护理记录单上,较繁琐,不直观,连续性欠佳.为了直接、动态地反映其变化,我们设计了移植(再植)组织血液循环观测记录单,于2003年4月至2004年10月用于再植、再造、皮瓣修复等400多例病人术后监测,效果满意,已被省内外多家医院采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再植术的不断改进,预防血管危象的护理措施不断加强,促使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得到很大提高,然而旋转挤压性断指再植血管危象是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皮瓣血液循环危象是指组织移植后,移植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威胁移植组织的成活,造成组织坏死的现象。为预防和减少断指再植的失败率,我科对90例病人(138指),制定了完整的护理方案,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成活率的提高,发生血管危象9指,使断指再植成活率得到了明显提高,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郑薇 《护理研究》2010,(2):465-465
手显微外科术后患肢安放的位置对于术后减少血管危象,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肢过度抬高,会影响再植或移植组织的血循环;患肢放置过低,影响静脉回流,增加组织肿胀。采用抬高患肢方法不当时稳定性差,病人改变体位时须重新调整高度和角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量化保暖法在断肢(指)再植术后保暖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断肢(指)再植手术后患肢局部保暖的方法。方法49例断肢(指)再植术后,患肢局部使用量化保暖法,即烤灯配60W灯泡,灯泡距离患肢为40~50cm,外罩三层棉布保暖灯罩,维持罩内温度在37~45°C,持续或间断保暖7~14d。结果保暖温度得到了量化,并可按需要观察患肢的血运和保暖罩内的温度,为临床再植术后患肢保暖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结论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四肢显微血管手术后,为确保再植或移植组织成活,护理上要求肢体制动、固定、抬高、保温和定时观察再植或移植组织血液循环情况。根据四肢显微血管手术后护理工作的需要,我们与航空工业公司014中心合作研制了多功能肢体恒温保护架,经45例断指(肢)再植手术后病人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结构1.1 材料不锈钢、铝合金、加热丝、绝缘板、温度传感器、触摸式开关、温控盒、12V灯泡等。1.2 结构整个保护架由支架、“U”形加热托肢板、保温罩及温控器4部分组成。详见附图。  相似文献   

10.
新型遮光式保温灯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肢显微血管术后,温度变化对再植或移植血管影响很大,室温过低或突然下降会引起血管痉挛,从而影响再植或移植组织的成活。为确保再植或移植组织成活,临床上常采用提高室温及60w手术反光灯局部持续照射的方法来达到患肢保温的目的。但存在光源污染大、影响患者睡眠及病室的自然通风、局部温度不恒定等不足。为减少上述不足,  相似文献   

11.
止痛泵在断指(肢)再植术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疼痛”是当前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不仅可以引起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而且还对病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我院至2000年以来,观察了一些断指(肢)再植术患者,在术中和术后持续应用止痛泵自控镇痛,对提高手术再植指(肢)体的成活率有良好的辅助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院于1985年至1995年施行断肢(指)再植手术,其中50岁以上病人54例,成活52例,成活率96%。本文针对这类患者的特点:皮肤弹性差,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并发深静脉栓塞;大多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及肺部疾病等。强调在防止血管痉挛和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再植肢(指)体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断指(肢)在转送时的正确保藏,为断指(肢)再植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增加了再植指(肢)的成功,在再植指(肢)功能的恢复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遇到许多基层医疗单位的同志,常常忽视了断指(肢)在转送时的正确保藏,减少了再植手术的成功率、甚至丧失了再植机会。为使人们在转送断指(肢)伤员时,对断指(肢)的保藏,采用正确的方法,谈谈几点认识,供同道参考。一、在断指(肢)转诊中遇到的几种不正确保藏法 1.盐水浸泡:由于盐水浸泡,使断指(肢)组织间和细胞电解质流失,水分渗入,造成破坏,并导致平滑肌和横纹肌痉挛。另一方面,因电解质流失,渗透  相似文献   

14.
烤灯照射是烧伤、断指(肢)再植等伤病的常规治疗方法,智能烤灯器为再植术后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减轻了工作量。在烧伤临床治疗过程中,常需要护架烤灯保护创面和保暖。目前使用的烧伤护架烤灯大多体积大,搬动困难,不方便存放。笔者设计了一种可伸缩式烧伤护架烤灯,体积较小,灵巧方便,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据报道,我国有10%~20%的患者行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虽然约96%的患者实现了断指再植成活,但再植指坏死率4%的这一现状仍须引起关注[1]。当前临床多通过对丧失温度调节功能的再植组织行烤灯照射进行保温,预防血管危象[2]。但传统烤灯在照射效果、保温效果、护患舒适度与满意度上存在诸多弊端。本次研究在传统烤灯上添设伸缩一体改良式烤灯保护罩联合温感器,并探讨该干预手段对手外科血管吻合术后患者切口周围温度、舒适度和局部肿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断指再植病人便秘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便秘对再植指成活率的影响,提高再植指的成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科2005年7月-2007年6月230例(288指)断指再植病人中便秘与无便秘病人的年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再植指的成活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目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及再植指的成活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再植指病人术后便秘将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降低再植指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手显微外科术后患肢安放的位置对于术后减少血管危象,保证手术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患肢过度抬高,会影响再植或移植组织的血循环;患肢放置过低,影响静脉回流,增加组织肿胀.采用抬高患肢方法不当时稳定性差,病人改变体位时须重新调整高度和角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保证患肢的高度及稳定性,我科研制了可调式托手架,经临床应用,该支架制作简单、安全、实用,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骨科断指再植病人术后患指需置于25 ℃~28 ℃恒温的环境中.现临床多使用普通烤灯予保温,温度变化大,不易控制,易造成再植指失活.为此,我科研制一种新型断指再指医用恒温箱.  相似文献   

19.
张玉萍  李荷琴 《全科护理》2012,(18):1709-1709
手外伤病人在断指再植术后行指端侧方即非工作面作小切口放血治疗时,常需在小切口局部行肝素化治疗,以防止小切口处凝血而影响放血效果,保证再植指血液循环通畅,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以往临床都是将浸湿肝素溶液的棉球放在小切口上,使切口处不易凝血。因断指再植术后常规需用烤灯保暖,棉  相似文献   

20.
复杂肢(指)体组织及器官离断伤救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关特殊类型肢(指)体组织及器官离断损伤的显微再植和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合并复合组织缺损的肢体离断伤再植修复72例,多肢体离断再植19例40侧肢体,多指多节段离断再植26例63节段,双手十指离断再植4例,复合组织离断再植59例,70岁以上高龄肢体离断5例以及特殊器官离断伤11例。采用原位再植、交叉再植、组织移植等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对其中162例患者随访3个月~10年,功能恢复情况为上肢:优27例,良35例,差12例,优良率83.8%;下肢:优33例,良34例,差11例,优良率85.9%:外耳再植成活5例,皮瓣修复重建耳廓2例全部成活,阴茎及睾丸再植2例全部成活,舌体再植1例失活,鼻离断再植1例失活。结论对特殊组织器官离断损伤,采用原位再植、交叉再植、寄养冉植、皮瓣转移、组织移植等显微重建方法进行修复可使损伤组织器官恢复原有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