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戊型肝炎原称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H)或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H),1989年9月在日本东京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学术会议上,正式更名为戊型肝炎(HE).HE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常发生大规模流行,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与甲型肝炎(HA)相似.近年来对HE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现将有关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和非甲非乙型)是法定传染病,具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部分乙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可演变成慢性,对人民健康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3.
非甲非乙型肝炎至少包括有3种病毒对肝脏的感染。这3种病毒或许就是先前所称的“血传播”、“凝血因子传播”和“流行性水传播”的病毒。迄今为止,对3种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任何一种,均未建立一个普遍公认的特异性血清学试验。目前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诊断仍沿用对已知肝炎病因的血清学排除方法,即排除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δ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以及 EB 病毒等来确定。所有3种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有症状感染,在临床表现如黄疸、恶心和深色尿液等方面均相类似,因此病毒间的区别需依靠明显不相同的其他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1982年美国加利福利亚的Chiro Corp-oration公司鉴定了血液中引起输血后肝炎的一种因子,此因子经采用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方法俭测后,既非甲型肝炎病毒(HAV),也非乙型肝炎病毒(HBV),将其归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NANBHV)。直到1988年经世界卫生组织肝炎专家会议将NANBH分为两种: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或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PTNANB)以及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1989在日本举行的国际NANB和经血传播  相似文献   

5.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简称HNANB(E)]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不但在不发达国家中流行,就是在发达国家中亦有不少病例报导,欧洲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中,近半数为HNANB(E)引起,本病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在  相似文献   

6.
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简称ENANBH)自80年代初由印度学者khuroo等报告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做了不少研究。众多文献资料表明,本病具有孕妇罹患率及病死率高的特点,但无更详细的描述。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在新疆南部地区发生了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流行。为了解本病在妊娠期妇女这一特殊人群中的流行特征,在巴格其乡,我们对已婚维吾尔族育龄妇女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关于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潜伏期,由于各流行点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不尽相同,研究方法各一,因而报告结果各异。为确定1986年10月~1987年10月在新疆和田暴发的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潜伏期,我们在已证实为生活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洛浦县布亚乡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方法在流行期间,用个案调查方法选择原发病例及其续发病例。按全国肝炎诊  相似文献   

8.
<正> 戊型肝炎(HE)是一种经粪——口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以前曾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在1989年9月东京国际肝炎学术会议上,将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命名为戊型肝炎,其病原体被  相似文献   

9.
非甲非乙型肝炎很可能是由几种不同的病毒引起的一组疾病。在西欧和北美,95%的输血后肝炎似乎至少由两种不同的病毒引起,而且传播途径类似乙型肝炎。虽然在西方尚未报导过流行,但散发非甲非乙型肝炎占报导肝炎病例数的25~30%。然而在亚洲,已报告在成年人中发生的几次大暴发流行。是经水源和口途径传播的。最初认为这些暴  相似文献   

10.
非甲非乙型肝炎是一种疑为病毒所致的疾病,常与输血或应用血制品有关。本病由某种传染性因子引起的事实已在黑猩猩实验感染中反复得到证实,而且已多次报道其在人群中的散发和流行。在印度次大陆曾报道本病水源性大流行,粪便与尿液无疑是该病传播的重要媒介,本文收集已感染非甲非乙型肝炎黑猩猩的唾液以研究经唾液传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用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预防肠道传播的戊型肝炎(HE),阿尔及利来、印度、乍得曾进行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或无预防作用,或难于肯定结果。为确定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对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保护力,在1986年9月-1988年4月新疆南部地区发生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流行期间,进行了本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往所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在1989年东京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学术会议上,正式定名为成型肝炎(HE)。本文综述了HE的流行概况、粪-口传播、血源性传播、性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1 流行概况 目前世界上已有27个国家报告有HE,约7个国家报导有本病的暴发或流行,主要在亚洲和非洲国家。印度是HE流行最为严重的主要国家之一,自1955年发生世界上第一次HE水型大暴发以来,每隔若干年就发生一次HE大流行,至今已十  相似文献   

13.
戊型肝炎     
既往所称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可分肠道传播和非肠道传播两个类型。1989年国际学术界对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正式命名为“戊型肝炎”。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有包括中国在内的27个国家报告有戊型肝炎病人;有17个国家暴发流行戊型肝炎。主要是发生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戊型肝炎的临床症状,一般起病都比较急,症状重,黄疸多见。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非甲非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及一种经粪口途径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因子的近况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戊型肝炎病毒(HEV)被认为是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急性戊型肝炎(HE)常在发展中国家引起暴发流行,在发达国家中也可有散发。本文报道147例法国血液透析患者的抗-HEV流行率。 对这些患者(95例男性,54例女性,平均年龄62.3岁)进行HCV和HBV筛检,  相似文献   

16.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引起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因。关于抗-HEV的持续时间,众说不一。据Goldsmith等研究表明,IgG抗-HEV在感染后6~12个月内消失,但也有持续1~4年的报道。作者报告了在一次成型肝炎爆发流行14年后IgG抗-HEV的持续状况。 1978年11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一次水源型非甲非乙型肝炎大爆发。据估计,黄疸型肝炎的发病人数达52 000例,1650例发生暴发性肝衰竭,1560例死亡。自发病起就  相似文献   

17.
1987年11月 WHO 病毒性肝炎技术咨询小组第三次会议建议,将非甲非乙型肝炎分为“肠道传播”和“肠道外传播”两大类。本文着重阐述了肠道外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E 型肝炎(Hepatitis E,HE)即戊型肝炎,以前称之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该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南亚、中东、苏联的中亚地区、非洲和北美洲(墨西哥),我国新疆南部曾发生爆发流行,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和自区治也有发生。自从1980年认识本病以来,世界各国对该  相似文献   

19.
目前已证实,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ET-NANBH)以流行或散在的形式出现在苏联、亚洲、北美和北非的许多国家。对其病因,虽然通过一些检测,已报道发现27~34nm的病毒样颗粒(VLPs),但由于缺乏适宜的灵长类模型以及试剂材料包括特殊纯  相似文献   

20.
孙焕林 《家庭医学》2005,(23):40-40
自从甲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被确定后。人们发现还有一种肝炎存在。化验无甲肝和乙肝病毒标志.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经过临床观察.医学家发现非甲非乙型肝炎只有两种类型,一种经过消化道传播。常引配暴发性流行;另一种以血源性传播为主,表现为散发性。前于1987年被证实为戊型肝炎病毒.后于1989年被证实为丙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