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下颌后缩患者舌骨位置及上气道矢状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8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研究组给予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矫治时间及治疗前后舌骨位置、上气道矢状径及上下颌形态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矫治时间(8.36±1.13)个月,长于对照组的(7.12±1.02)个月(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舌骨位置指标H-NP、H-CVP、H-Or、H-PP、H-MP、H-FH、H-PNS大于治疗前,上气道矢状径指标PNS-Ba、SPP-SPPW、Mc1-Mc2、U-MPW、V-LPW大于治疗前,上下颌形态指标ANB小于治疗前,且SNB、Go-Gn、ArGo、髁突内外径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H-FH、PNS-Ba、Go-Gn、Ar-Go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无托槽隐形...  相似文献   

2.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骨性及功能性错患者,临床上多主张二阶段矫治[1],即先行功能矫治,改变上下颌骨及牙弓间的矢状、冠状及垂直向关系,然后再应用固定矫治器作进一步的治疗.对于重度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矢状方向存在严重不调时,先期应用单一的功能矫治器很难矫治间关系不调.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口外力结合改良Activator对重度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行第一阶段治疗,获得了良好的颌骨、关系和软组织侧貌.  相似文献   

3.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安氏 类 1分类骨性及功能性错牙合患者 ,临床上多主张二阶段矫治[1] ,即先行功能矫治 ,改变上下颌骨及牙弓间的矢状、冠状及垂直向关系 ,然后再应用固定矫治器作进一步的治疗。对于重度安氏 类 1分类错牙合患者 ,矢状方向存在严重不调时 ,先期应用单一的功能矫治器很难矫治牙合间关系不调。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口外力结合改良 Activator对重度安氏 类 1分类错牙合患者行第一阶段治疗 ,获得了良好的颌骨、牙合关系和软组织侧貌。1 临床资料5 8例安氏 类 1分类错牙合患者 ,男 32例 ,女 2 6例。年龄 8.5岁~ 1 1 .8岁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用Twin-block矫治器矫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 4月-2022年5月收治的5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直丝弓固定技术进行矫治,研究组采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比较两组 矫正效果、上下颌骨位置改善情况及侧面正畸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 68.00%(P<0.05);两组矫正后S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矫正后SNB、ANB均优于 矫正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矫正后Go-co、Co-Pg、Elime、LL-Elime优于矫正前, 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可有效诱导下颌功 能前移,改善上下颌关系,有效改善患者侧貌,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上气道鼻咽、腭咽、舌咽气道大小的差异,探讨上气道不同部位与颅面部骨骼形态的关系。方法:将62例骨性Ⅲ类成人患者按GoGn—SN角分成高角、均角和低角3组,每位患者进行颅面部锥体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并对鼻咽、腭咽、舌咽气道的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以及容积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骨性Ⅲ类男女上气道各测量值之间比较发现在UTH、UTS、EPV存在明显差异(P〈0.01),其余测量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男性气道在PNSL、PNSS、UTW、UTV、EPV和V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女性在UTL和EPS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由于颅面部垂直生长型的不同,骨性Ⅲ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上气道大小及形态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治疗中采用自锁托槽+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张家口市第二医院五官科口腔门诊收治的80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矫治A组(n=39)与矫治B组(n=41)。矫治A组给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矫治B组给予自锁托槽+改良式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侧貌组织形态变化、Pancherz分析结果、外观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矫治B组侧貌组织有效变化占比为97.56%,高于矫治A组的79.49%(P<0.05);矫治B组B-OLP、Pg/OLP、is/OLP均高于矫治A组(P<0.05);矫治B组满意率为97.56%,高于矫治A组的79.49%(P<0.05);矫治B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矫治A组(P<0.05)。结论 自锁托槽联合in-block功能矫治器在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重建侧貌组织情况,优化面部美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使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beam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成人骨性Ⅱ类患者上气道影像进行测量,分析骨性Ⅱ类患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及治疗OSAH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2018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的38例成人骨性Ⅱ类(ANB角5°)患者,按下颌角高度分为均角组(22°Go-Gn-SN32°)及高角组(Go-Gn-SN≥32°),拍摄颅颌面部CBCT,并测量上气道的横截面积、高度、长度、矢状径,运用MIMICS15.0软件测量上气道容积指标,比较均、高角组两组间差异并进行组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均角组与高角组上气道各段的线距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组的腭咽、舌咽及鼻咽段高度显著大于高角组。结论:患者的垂直骨面型可影响与其上气道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上颌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并分析其前后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采用上颌前牵引疗法矫治的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为实验组,20例安氏I类骨性青少午病例为对照组,埘矫治前后的侧值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矫治前后上颌长度平均增加3.68mm、上颌安前后径平均增加2.38mm、上颌窦前壁厚度平均增加2.1mm.(P〈0.05),上颌位置、上颌窦中点在SN上的垂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上颌前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青少年病例.可获得较大的侧貌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成功矫治的一组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病例,探讨了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此类病例的疗效。方法 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刚过生长发育高峰期恒牙早期病例62例,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同时进行矫治,对矫治前、矫治后和保持3年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直面型和正常的咬[牙合]关系,保持3年结果稳定。矫治前与矫治后各项软硬组织指标测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功能和固定联合矫治可有效地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0.
功能矫治器治疗儿童下颌后缩的颜面美学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经Activator、Frankel等功能矫治器治疗后的安氏Ⅱ类 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 ,面部侧貌软组织的变化量及其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的相关性 ,以揭示下颌前伸后引起颜面美观变化的因素。方法 选取生长发育高峰期下颌后缩患者 32例 ,采用Activator、Frankel等功能矫治器矫治至磨牙达中性或中性偏近中关系 ,前牙覆盖 <4mm。采用Holdaway、Pancherz等方法 ,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侧位片上的软硬组织变化量 ,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除了面角和上唇基厚度 ,下颌平面角 (MP SN)和上颌基骨位置 ,其余软硬组织指标治疗后都发生了明显变化 (P <0 .0 5 ) ;下列软硬组织的变化存在相关性 :唇颏高和后面高 (r =0 .5 4 ) ,颏部软组织厚度和前上面高 (r =0 .5 5 ) ,上唇长度和下切牙位置 (r=0 .5 2 ) ,颏唇沟深度和下切牙 (r =0 .6 0 )、下颌基骨的矢状位置及上下基骨的矢状关系 (r =0 .4 7)相关。结论 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 1分类错牙合 ,明显改善了患者的颜面美观 ,而软组织侧貌的变化 ,主要源于下切牙位置的改变、下颌前伸及由此引起的面高和上下颌骨矢状关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Forsus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患者对颞下颌关节影响的CBCT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53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8),观察组采用Forsus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对照组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两组均佩戴1年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上下齿槽角指标、骨性指标及上下颌中切牙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指标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齿槽座角(ANB)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SNB升高,SNA、ANB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下颌升支高度(C0-C0)、下颌长度(C0-Cn)、下齿槽座角到FHp平面垂直距离(Pg-FHp)、颏前点至FHp平面垂直距离(B-FHp)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  相似文献   

12.
王凯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8):23-25
目的 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7月本 院收治的104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2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托槽治疗,研究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高于对照组的86.54%(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自锁托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齿功能和结 构,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ctivator矫治器与滑动直丝弓矫治器(MBT appliance)双期矫治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7例混合牙列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Ⅰ期采用Activator矫治器,Ⅱ期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每位患者均拍摄矫治前、后头颅定位侧位片、曲面断层片,以X线头影测量方法评价疗效。结果:硬组织主要测量项目的变化:SNB角增加2.9°,ANB角减小2.9°,下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mm)减小3.5°,下颌体长度Go-Gn(mm)增加3.0mm,前面高N-Me(mm)增加5.6mm;软组织主要测量项目的变化:鼻唇角Cm-Sn-UL增大7.2°,颏唇沟角Li B’Pg’增大12.1°,面凸角Ns-Sn-Pos减小2.0°,上唇-审美平面Ls-E(mm)减小1.6mm,下唇-审美平面Li-E(mm)增大2.1mm。治疗结束时磨牙和尖牙均为安氏Ⅰ类关系,前牙覆盖明显减小,侧面型有所改善。结论:安氏Ⅱ1类错牙合患者在替牙期采用双期矫治能改善其面部侧貌,显著改善上下颌骨骨性关系。Activator能有效促进下颌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Activator)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用Forsus矫治器(A组)和肌激动器(B组),联合固定矫治器对两组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进行Pancherz头影测量和分析.结果 A组患者治疗时间(21.4±2.0)个月,B组治疗时间(27.3±2.5)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过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联合固定矫治器治疗后,患者软组织改善明显,下颌后缩面型显著改善.前牙覆盖均减少,磨牙关系纠正为Ⅰ类关系.SNB角增大,ANB角缩小,软组织侧貌改善较大,两组测量项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骀平面的变化较明显.结论 改良式Forsus矫治器与肌激动器均可以有效地促进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协调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显著改善Ⅱ类咬合关系以及下颌后缩面型.但改良式Forsus矫治器24 h发挥作用,不依赖于患者的配合性,能够更好地进行生长改良,缩短患者的矫治疗程,在矫治效率和矫治时间方面,明显优于肌激动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 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4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组,各37例。对照组实行正畸治疗,观察组实行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牙位置、软组织相 关变量、硬组织相关变量、上牙列间隙关闭时间以及矫治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U1I-CP、U1R-CP大于对 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U1R-HP、U1R-CP、U1-H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SNA、UARA、Sd-CP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HP、A-CP、 Sd-H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s-HP、Ls-CP、NL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两组Sn-HP、Sn-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牙列间隙关闭时间以 及矫治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皮质切开术辅助正畸治疗骨性Ⅱ类 错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牙位置,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软、硬组织相关变量,且 可缩短患者的矫治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成功矫治的一组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病例,探讨了用功能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联合矫治此类病例的疗效。方法选取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或刚过生长发育高峰期恒牙早期病例62例,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同时进行矫治,对矫治前、矫治后和保持3年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所有病例获得直面型和正常的咬牙合关系,保持3年结果稳定。矫治前与矫治后各项软硬组织指标测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win-block功能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进行功能和固定联合矫治可有效地矫治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17.
毛新霞  邹敏  邢龙  徐华  王惠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0):1531-1534
目的:探讨支架式上颌前牵引矫治器对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矫治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支架式前牵引矫治器对26例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7~10岁)进行前牵引治疗。分别在治疗开始(T0)和结束(T1)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分析。结果:①硬组织变化:ANB角增加5.26°(P〈0.001),Wit's值增加5.26mm(P〈0.01),Ptm-A增加2.28mm(P〈0.05),Yaxis增加1.25°(P〈0.001);SNB角减小0.67°(P〉0.05),Go-Me、Co-Gn分别增加0.72mm和1.56mm(P〉0.05),SN-PP减小1.24°,PP-MP增加4.2°(P〈0.05),颌凸角增加7.07°(P〈0.001),下面高、下面高/全面高分别增加2.47(P〈0.05)、0.42(P〉0.05)。U1-NA角增加4.57°(P〈0.001),L1-NB角减小3.21(P〈0.05),Ms6-PP距增加0.45mm(P〉0.05)。2)软组织变化:面型角增大5.37°(P〈0.01),颏唇角减小2.70°(P〈0.05),上唇-E线距增大1.51mm(P〈0.01),下唇-E线距减小1.25mm(P〈0.05)。结论:支架式上颌前牵引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牙合】,可产生显著治疗效果:上颌骨前移,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改善,凹陷型的畸形容貌显著改善,但高角患者慎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合式Forsus矫治器(the Combined Forsus Appliances,CFA)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安氏Ⅱ1错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13例处于生长发育前期及高峰期的安氏Ⅱ1错患者,应用组合式Forsus矫治器进行平均5.5个月的矫治,通过头影测量评判矫治效果。结果:13例患者下颌后缩面型明显改善。结论:组合式Forsus矫治器可以进行早期功能矫治,能够有效地改善Ⅱ类面型,降低了二期固定矫治的难度、提高了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牙合)垫矫治器对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软硬组织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1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02例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纳入研究,给予患儿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矫治周期为12个月,分别于矫治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由专业人员进行测量、描图。对患儿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形态进行比较,采用Ricketts美容线对矫治合格率进行评估。结果:矫治后,SNB、U1-NA等硬组织指标大于矫治前,ANB、L1-NB、U1-NA、L1-NB均小于矫治前(P<0.05);矫治后,FHN’Pm、上唇沟深度、Sn-H线距、Pog-Pm’等软组织指标均大于矫治前,H角小于矫治前(P<0.05);其余软硬组织测量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后,102例患儿中有97例达到合格及以上标准,矫治合格率为95.09%;95例患儿对矫治效果满意,满意度为93.14%。结论:采用双(牙合)垫矫治器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儿可取得明显疗效,有效减少切牙突度及覆盖情况,在骨性Ⅱ类磨牙关系以及面部软硬组织形态方面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治疗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时Twin-block、肌激动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 7月-2022年7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 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肌激动器功能矫治,研究组采取Twin-block治疗,比较两组牙颌面硬组织 变化指标、软组织侧貌状态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SNB、ANB、SN-OL、SN-MP、Go-pg、 Go-co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软组织面角、鼻唇角、H角、上唇凸 距、下唇凸距、颏厚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PQ11-14评分低 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安氏Ⅱ类下颌后缩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Twin-block 矫治器可获得比肌激动器功能矫治更好的效果,可有效优化牙颌面硬组织及软组织侧貌状态,使患者生活 质量得到改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