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元宇宙对放射医学领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元宇宙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建一个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且互补的"平行世界",以沉浸式用户体验,给社交、游戏、医疗、教育等带来颠覆式变革。随着放射医学在疾病诊疗、核能安全、载人航天等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可以预见,元宇宙将对放射医学领域的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综述元宇宙对放射医学领域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建议我国尽快启动放射医学元宇宙(Radiomediverse)的建设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核能在军事、科研和医学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放射医学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迄今为止,放射医学的研究大多使用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然而这两种模型都有其局限性,类器官模型的出现填补了这些传统模型留下的空白。类器官是源自组织干细胞的3D体外培养系统,类器官因其具有与原始组织相似的结构、功能和遗传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于放射医学、疾病研究、药物开发和癌症建模等领域。本综述按放射治疗部位介绍了各种类器官模型在放射治疗中的研究应用,并对类器官模型目前的局限性及未来前景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3.
人工智能为医生提供了分析超声心动图图像的新工具,正在改变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前景。随着算法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对大数据集的应用远超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在心血管成像领域具有很大潜力。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大型图像存储库,识别分析集成图像的复杂关系和模式,有助于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的结构、功能。目前,已有多个超声心动图软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提高纵向应变和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本综述介绍了人工智能目前在超声心动图技术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对放射医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其中细胞程序死亡、辐射致癌和细胞辐射致死三者有共同的基因分子基础,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在流行病学中的应用已形成了分子流行病学,并在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分支,辐射分子流行病学。在放射医学与防护专业领域里,丙氨酸剂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子克隆与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有重要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在医疗行业应用场景中,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在产学研上均取得快速进展: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初现了良好的研发态势及广阔的落地场景;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进展表现在医疗影像设备、影像诊断及其智能服务等诸多方面;学术交流日益活跃,积极探讨人工智能的学术进展及未来发展;有关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权威性报告亦相继发布。本期重点号刊登了几篇医学影像人工智能方面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示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品落地场景。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物医学工程和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成像技术的概念已从传统的放射医学扩展到了医学的许多领域[1]。例如,除了传统放射医学的X线机、CT、MRI、核医学以及超声等成像技术之外,和图像相关的医学领域还有整形外科、病理科、口腔科、神经外科、内窥镜,等等。所有这些领域的医学教学也都在应用着相关的医学图像。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医学图像相关课程中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教学人员加入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行列。然而,现有的医学图像辅助教学软件多属于演示型,缺少如测量、处理等实际应用功能,缺少真实工作环境中…  相似文献   

7.
当这期杂志渗透着墨香奉献在您面前时,恰逢由卫生部主管的32种杂志正式划归为中华医学会主办。《国外医学·射医学核医学分册》作为中华医学会主办杂志之一,从本期起,将以改版后的崭新面貌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创刊于1977年。作为学术性、信息性专业刊物,我刊责无旁贷地肩负着为促进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的发展,及时提供新信息、传播新知识、介绍新技术、探讨新问题的重任。通过及时跟踪和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充分反映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关注热点和研究的动向,对我国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的科研、临床…  相似文献   

8.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的科研、临床、教学及其相关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该领域新成果、新进展、新技术的论著、综述、临床经验、标准与法规等。本刊的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国内、外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放射医学与核医学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9.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的科研、临床、教学及其相关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该领域新成果、新进展、新技术的论著、综述、临床经验、标准与法规等。本刊的办刊宗旨: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国内、外放射医学与核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促进放射医学与核医学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0.
正目的旨在展示儿童骨龄机器学习(ML)和人工智能(AI)在医学成像中的应用,加强合作以促进人工智能模型的创建,并发现医学成像领域的创新者。材料与方法这项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江苏省医疗机构临床核医学诊疗资源和应用基本情况, 了解其分布特点, 简要评估核医学资源和应用分布公平性。方法采用在线问卷调查形式, 对全省开展临床核医学诊疗的医疗机构进行调查, 包括核医学显像设备数量、型号、防护资源数量、核医学科人员数量和开展核医学诊疗应用频数。结果 2020年江苏省开展核医学诊疗医疗机构共67家, 从业人员727人;全省医疗机构共有核医学显像设备95台, 其中各类正电子显像设备(PET)38台, 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设备(SPECT)54台。全年全省医疗机构开展临床核医学显像诊断259 686人次, 各类核医学治疗12 186人次, 平均频率为3.21人次/千人口。江苏省核医学诊疗设备、人员和应用基于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达到了0.25、0.30和0.34, 泰尔指数分别达到了0.044 9、0.062 6和0.085 2。结论江苏省临床核医学在近十年快速发展, 各类核医学资源和应用在不断增加的基础上, 其分布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 同时也显示出了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AI)是指由人制造出来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也是一门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兴科学。AI可以应用在诸多领域,其与机器人的结合应用非常广泛,并较早应用于医学领域。但是,AI应用于核医学病房的时间相对较晚,仍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针对临床上常用的AI机器人在核医学病房中的应用现状,笔者从入院宣教、环境监测、查房和消毒等4个主要功能方面进行了综述。笔者通过探讨其所涉及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发展的方向,旨在推动核素诊疗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核医学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是保障核医学成像质量和安全的必备工作,模体是核医学成像设备质量控制、性能比较、多中心临床试验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模体从结构单一向模拟临床真实条件发展,结合现代化技术提供不同的形式。不同种类模体具有独特的优势与适用情形。本文通过调研并综述核医学成像所用的常用模体及性能评价指标,为核医学设备质量控制及临床科研选用模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模拟人脑思维的一种新科学,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为推动行业发展及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医学教育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AI在超声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并概述了AI建立的超声医师临床思维综合训练系统在青年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优势与价值:可缩短地区差异,提高整体超声医师队伍的素质,并推动超声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AI)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影像医学的天然属性让AI与医学影像的结合走到了医学的前沿。AI在减少医生的主观差错及提高医生的诊断效率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就AI在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疗中的作用及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16.
放射医学属于临床医学类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肿瘤放射治疗、核医学、放射性职业病诊疗、辐射防护、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的专业人才。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9所高校开展放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本文结合我国放射医学人才需求与学科发展趋势,分析了放射医学的专业地位、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不足,提出通过成立放射医学人才培养的全国性组织来提升专业地位,树立"新医科"发展理念来顺应放射医学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依托互联网技术来建设放射医学优质教学资源,并健全基层教学组织,从而适应未来放射医学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The value of pediatric nuclear medicine is well established. Pediatric patients are referred to nuclear medicine from nearly all pediatric specialties including urology, oncology, cardiology, gastroenterology, and orthopedics. Radiation exposure is associated with a potential, small, risk of inducing cancer in the patient later in life and is higher in younger patients. Recently, there has been enhanced interest in exposure to radiation from medical imaging. Thus, it is incumbent on practitioners of pediatric nuclear medicine to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dosimetry and radiation risk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with their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This article reviews radiation dosimetry for radiopharmaceuticals and also CT given the recent proliferation of PET/CT and SPECT/CT. It also describ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radiation risk estimation in the context of pediatric nuclear medicine. Approaches f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of risk to patients' families are discussed. Lastly, radiation dose reduction in pediatric nuclear medicine is explicated.  相似文献   

18.
在核医学诊疗中,放射性核素不仅照射患者体内的靶器官,同时对其他正常的组织和器官也会产生照射。笔者介绍了国内外与核医学有关的人体辐射剂量模型发展趋势,重点针对核医学常用的3种放射性核素(18F、99Tcm、131I)标记的显像剂导致患者内照射剂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研究核医学诊疗患者内照射剂量与辐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核医学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核医学应用的广泛开展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增多,潜在的职业健康问题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大多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主要是通过热释光剂量计等提供的外照射信息,并未全面开展常规内照射的监测,这可能会低估他们的年有效剂量。全面的个人剂量监测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核医学内照射的特点,介绍了核素的监测技术和剂量估算方法,列出了几种常用软件,从而全面客观了解和认识当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内照射相关内容,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监管政策及防护要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