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图书在版编目(简称CIP),是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由集中编目机构按国家规定的统一编目标准,对图书进行规范化编目处理,将图书的各种有关数据统一编印在书页背面.我国是在1993年初开始实施在版编目的.  相似文献   

2.
图书在版编目(CIP)是图书馆网络的基础,使文献数据一次编目、多次利用.1994年我馆开始实施CIP,图书分类人员在运用CIP的过程中,以<中图法>为分类依据,对正确的CIP可直接分编.这样减少了分编人员的劳动,显著提高了分编的效率和质量.但是,有些书中的CIP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针对我院在运用CIP中的问题举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医学图书在版编目数据错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图书在版编目工作的概况图书在版编目 (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简称 CIP)是图书出版过程中 ,由集中编目机构按《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著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文献主题标引规则》进行主题标引 ,然后将基本款目 (目录卡片样例 )印在即将出版的图书的特定的位置 (书名页、版权页 ) ,使图书本身以及书目资料能够同时为出版社、图书馆和读者所利用。我国《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实验于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 ,自 1993年 4月 1日起开始实施国家标准《GB12 4 5 1- 90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CIP》,对正在出版过程中的图书编制书目数据 [1 ]。它的实施 ,减少图书馆编目工作的重复劳动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为计算机联网奠定了基础 ,对我国的图书馆文献分编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 ,我们应当看到 ,由于这项工作还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 ,也有可能会出现错误的 CIP数据而误导分编人员 ,造成分编错误的后果。最近 ,我们对有关医学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作了一次调查 ,发现 CIP数据存在不少错误 ,本文就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2  CIP数据错误2 ....  相似文献   

4.
在版编目(CIP)在我国实施以来,加快了书目数据的编制和传播速度,把书目数据标准化的范围从文献收藏机构扩展到出版发行机构,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消除了编目的重复劳动,功不可没.然而我们在编目工作中也经常发现CIP中的数据错误,其中书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丛书项、标识符号等错误较易识别,更正亦不难,而分类号的正确与否则较难把握.分类号是CIP的主要特征,是标目之一,分类错误极易误导图书分类人员,并造成图书排架、目录排检等很多负面影响[1].现以我馆近年入藏的图书为例,就CIP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再析中文图书在版编目的常见错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曾于 1996年发表过“中文图书在版编目常见错漏分析” ,时隔 6年 ,在版编目 (CIP)在出版社的实施也由原来的 5 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近 2 0 0百多家。在版编目的实施不但避免了图书馆图书分编工作的重复 ,而且提高了图书分编工作的质量和速度 ,促进了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为文献资料的网络化管理和书目资源的共享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我国实施在版编目时间不长 ,还处在不断完善阶段 ,所以 ,CIP数据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现分析如下。1 常见问题分析1.1 著录数据方面的错误1.1.1 题名与责任者项著录不准确 例如…  相似文献   

6.
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简称CIP)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由集中编目机构按《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著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分类、《文献主题标引规则》进行主题标引,然后将基本款目(目录卡片样例)印在即将出版的图书的特定的位置(书名页、版权页),使图书本身以及书目资料能够同时为出版社、图书馆和读者所利用。在版编目的实施不仅减少图书馆图书分编工作的重复劳动,而且提高了图书分编的工作质量和速度,促进了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文献资料的网络化管理和书目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我国实施在版编目时间不长,还处在不断完善阶段,为此,CIP数据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分析如下,有不妥之处,请同仁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在版编目的发展,从医学类图书CIP数据的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和著录数据三方面分析了医学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CIP数据质量和图书馆书目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图书在版编目 (简称CIP)自 1993年在我国实施以来 ,受到了文献工作者特别是图书馆分编人员的普遍欢迎。因为它做到了一次编目 ,多次利用 ,一方面使分编图书有据可依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编目质量 ,有利于实现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重复劳动 ,加快编目速度 ,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据《图书在版编目数据》规定[1] :分类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为标引依据 ,并遵循《中图法》的标引要求。但不少在版编目机构未能正确执行此项规定 ,导致以下几种错误。1 归类不当1.1 归类不当 主要是由于对图书内容的…  相似文献   

9.
图书在版编目(简称CIP)是在文献出版过程中,利用清样进行编目,并将编目数据印刷在该出版物主书名页背面,使该出版物和它的编目资料能同时被出版机构、图书馆及文献发行部门所利用.  相似文献   

10.
从1993年至今,不少出版社在新书出版时,在版权页或书名页背面附印上在版编目(英文缩写CIP).在版编目的实施,给图书馆分编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提高了分编质量, 加快了分编速度,受到文献工作者的普遍欢迎.然而,作为一名从事图书分类编目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在版编目存在质量不高或差错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版编目医学图书分类规范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500种医学图书在版编目分类中,选取9例有代表性的CIP数据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重新分类,提出完善CIP分类数据规范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1分类编目工作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1.1较难归类的图书没有可借鉴的CIP数据在医学文献的分编过程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图书是以医学类目为主并涉及到其他学科,有些是医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对于这类图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没有直接对应的分类号,有些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施的<图书书名项>和<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两项国家标准,有利于加强出版业的管理,缩小与国外出版业的差距,促进我国对外的文献交流,为实现资源共享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图书在版编目对图书馆员来说,一方面使分编图书有据可依,可提高编目质量,有利于实现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重复劳动,加快编目速度,节省人力和时间.  相似文献   

14.
重新认识图书在版编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图书在版编目,从20世纪70年代的舆论准备,90年代的试点,发展到今天的实质性实施,走过了一段曲折的历程.近几年,在版编目的实施范围扩大,编目数据质量也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分类标引的质量提高很快.在分编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出,文学类图书的在版编目数据的差错率已大大降低,绝大部分在版编目数据可供分编人员直接采用,提高了分编速度和质量,减少了重复劳动.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在版编目数据,对图书分编人员起到了愈来愈大的帮助作用,对图书馆也产生愈来愈大的影响.因此,应该重新认识在版编目数据,充分利用它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图书数据外包是图书编目大趋势,但在外包过程中从分类到著录都出现很多问题。现例举本馆分类编目中出现的问题,就当前编目数据质量下降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做图书的主题编目工作,首先要确立主题编目的依据。根据我馆的专业性质及图书收藏的范围,我们确定MeSH为我馆主题编目的第一依据。但因为该表对中医图书不能准确地进行揭示,于是,我们又确定《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作为主题编目的第二依据,这部词表在编排和词表的结构上吸取了MeSH的优点,同时又采用MeSH的副主题词作方面组配,因此,《中药学主题词表》和MeSH作中医图书主题编目的时候可以交叉使用。经过多年实践,这两个词表在对医学图书做主题编目工作方面,其成果是令人满意的。对生物医学、中医药学以外的图书,我们以《汉语主题词表》作为主题编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介绍医学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的现状,分析书商提供的图书编目数据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原因,提出制定编目细则、提高编目人员业务素质、利用外来标准数据、认真做好校对工作、关注反馈信息、及时维护书目数据等措施,以确保医学图书馆图书编目质量。  相似文献   

18.
MeSH主题编目的实用性与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依据美国《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对图书进行主题编目已近十年。实践证明,该表在主题编目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尤其在准确、全面地揭示图书的内容及出版物特征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但因国别不同,实际需要不同,以及两国间的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中文图书的主题编目方面。尽管如此,该表仍然满足了医科院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的84.19%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是一部有相当实用价值的主题编目工具书。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服务泛在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大服务范围,延伸服务内容,改进服务形式。为适应服务泛在化的发展趋势,应对数字信息化的时代趋势,对图书编目格式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编目工作的效率和层次。鉴于目前图书馆图书编目格式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优化转型的3个途径,即统一编目格式标准、提高编目人员业务水平和引入编目格式数据系统。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编目业务外包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书加工编目业务外包,是将图书编目加工的全过程,从贴磁条、盖馆藏章、贴条形码、贴色标,到分类编目、贴书标、上架等环节,全部交由书商完成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编目外包是国外图书馆业务外包中应用最广泛且最具成效的一种。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日本等国图书馆已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