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报道植入~(125)Ⅰ籽源条及金属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寒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的初步结果.方法 自2009年3-6月,8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的患者入选本组研究,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1±10)岁.在患者下腔静脉梗阻段植入.~(125)Ⅰ籽源条及Z型自膨胀式金属支架,同时实施经动脉化疗栓塞术.分别对患者术前、术后下腔静脉梗阻段直径、右心房与梗阻段远端的压差及临床梗阻相关症状进行比较.术后每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在下腔静脉梗阻段成功地置入8枚支架、10条~(125)Ⅰ籽源条,共植入138枚放射性~(125)Ⅰ籽源.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除1例患者术后2 d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其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在平均(2.12±0.64)个月的随访期内,1例患者IVC支架发生闭塞,余患者支架保持通畅.结论 初步经验表明:植入~(125)Ⅰ籽源条及金属支架联合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梗阻安全、可行,其远期疗效有待干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率及探讨影响其发生的因素。方法对放射治疗后随访期满1年以上的25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纯音听阈和声阻抗一导纳测试,并且收集相关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期为12—94月(中位53月)。低频段和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率分别为8%和42%。对影响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单因素分析后发现,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和随访时间有统计学意义(t=2.051,P=0.0458;t=2.978,P=0.0045);而性别、确诊时是否主诉有听力下降和(或)耳鸣、鼻咽部照射剂量和是否联合应用含顺铂的化疗则均无统计学意义。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法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和随访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9)。结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频段,影响高频段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确诊时的年龄和随访时间,而治疗前的听力水平、放疗剂量与是否联合应用含顺铂的化疗对其发生率的影响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金属支架置入结合动脉灌注化疗对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疗效.方法 32例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患者,梗阻部位位于胃窦及幽门部16例、胃肠吻合口6例、十二指肠降段10例,均在DSA下或结合胃镜经口腔先将导丝放置于胃幽门部及十二指肠梗阻部位,然后置入镍钛合金网状支架于狭窄部位,其中16例术后给予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  相似文献   

4.
唐成燕  白顺军  白林   《放射学实践》2009,24(8):909-909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车祸伤后意识障碍5h入院.体检:T 37.5℃,P 76次/分,R 23次/分,BP 70/50mmHg.浅昏迷,烦躁不安,查体不合作.左侧前胸部扪及骨擦感,左侧呼吸音低.患者清醒后,感心悸,术前症状一直无缓解.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恶性消化道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晚期恶性消化道梗阻患者60例,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区域性动脉灌注小剂量化疗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最佳支持治疗,治疗组疗程为3~4周1次.结果 两组梗阻改善情况: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16.7%;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均在世界卫生组织评定标准Ⅰ~Ⅱ度.结论 区域性动脉灌注小剂量化疗药物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梗阻,疗效优于对照组,可不同程度缓解消化道恶性梗阻,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是临床治疗晚期恶性消化道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患者 女,46岁,1个月前出现咳嗽、流涕、头痛、低热等类似感冒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稍有减轻;1周前,劳累后感左胸疼痛,倦怠,既往无特殊病史,体检:T38℃~39.5℃,左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99×10~9/L,中性粒细胞0.712.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寻找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发病与耳蜗毛细胞损伤的联系,探讨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本病的听力测试方法.方法 从进行高压氧(HBO)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中随机选出253人,对HBO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行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力测试,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HBO治疗2个疗程后轻度耳聋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中度耳聋;HBO治疗1、2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与2个疗程后ABR异常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O治疗前与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与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DPOAE幅值中、高频率段下移明显;治疗1个疗程后较治疗前在1.4~6.0 kHz频率段略有上移.结论 HBO可能是通过恢复耳蜗凋亡过程中毛细胞的活性而达到对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效果;DPOAE较ABR在对感音性耳聋检测中有敏感性和前瞻性;可以通过ABR、DPOAE组合检测来判断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听力损伤和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MR排粪造影研究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肛、直肠形态及功能性病变,同时对前、中盆腔联合性病变进行全面评价.方法 107例临床诊断为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女性患者,年龄20~84岁,平均55岁,进行MR排粪造影检查,使用自行设计高顺应性球囊模拟大便,分别测量静息、提肛及力排时盆底相关数据.结果 107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中,70例直肠前膨出(65.4%),为女性出口型便秘常见梗阻因素;85例(79.4%)患者为2种及2种以上的联合性病变,并发前、中盆腔病变,包括60例膀胱脱垂(56.1%)、59例子宫或阴道穹窿脱垂(55.1%)、54例会阴体下降(50.5%)、28例盆底疝(26.2%).结论 MR排粪造影不仅能准确评价出口梗阻型便秘女性患者的肛、直肠形态及功能性病变,同时能对前、中盆腔联合性病变进行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Santambrogio等[1]文献报道了全胸腔镜下袖式肺叶切除术以来,国内外先后有部分医院开展了这类手术,但大部分辅助小切口.我科于2014年6月开展了1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方法 患者女性,59岁,因咳嗽,咳痰,胸痛10天于2014年6月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天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痰量少,无痰血,同时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0℃,感右侧胸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经抗炎治疗3天效果不佳,进一步检查发现“右肺上叶不张”,故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体格检查:右侧呼吸音略弱,未闻及干湿性哕音.X线示:右肺上叶不张(图1);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右肺上叶支气管开口可见新生物(图2);电子支气管镜活检病理提示:小细胞肺癌.未发现远处转移,给予EP方案化疗一次,化疗后肿块变化不明显,患者拒绝再行化疗,要求手术治疗,于2014年6月27日行“全胸腔镜袖式右肺上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快速冰冻提示支气管切缘无癌侵;最终病理回报:右肺上叶小细胞癌,肿瘤最大径3cm,2、4、7、9、10、11组淋巴结均无转移(图5).  相似文献   

10.
黄仁军  李勇刚 《放射学实践》2017,(10):1087-1088
病例资料 患者,女,8岁,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伴咳嗽,病程中患者无胸闷、胸痛,无痰中带血,无夜间盗汗等症状.查体胸廓无畸形,呼吸动度一致,双侧语颤对称,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实验室检查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血小板计数升高,余均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4岁.因"胸痛、胸闷伴呛咳4天,加重6 h"就诊.体检:胸廓不对称,左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胸壁无压痛,未见静脉曲张.双侧呼吸动度不一致,左侧消失,节律规则(24次/min).左侧语颤消失,右侧语颤无增减.无胸膜摩擦感及皮下气肿"握雪"感.右肺叩诊呈清音,左肺叩诊呈鼓音.左肺听诊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平片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95%,气管、纵隔右移.  相似文献   

12.
经口支架置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口释放支架治疗胃十二指肠恶性狭窄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12例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梗阻部位位于胃窦及幽门部4例,胃肠吻合口3例,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及以远5例,均在X线引导下采用介入放射学方法,经口腔置入记忆合金支架12枚,并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12例患者均一次性置入支架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术后梗阻情况均解除,术后2月,支架均保持通畅,随访结果显示患者死前均未再次出现消化道梗阻症状.结论 金属支架置入术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无法手术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总结219例化疗患者的护理体会,提出注重化疗前心理护理、化疗期间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及化疗后出院指导,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曲琦 《武警医学》2003,14(3):189-18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13岁,1月前曾下腹部疼痛数天后缓解,近3 d下腹部疼痛逐渐加重伴排尿困难并有下坠感,前来就诊.外科查体:腹部呈舟状,软,下腹部压痛明显,但未触及包块,叩诊未叩及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正常.怀疑膀胱结石行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5.
王雅丽  杨月丽  唐亦复  张越  王雪 《武警医学》2010,21(9):759-761,765
 目的 观察疾病不确定感对初诊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QLQ-STO22问卷评分的影响.方法 87例初诊胃癌接受常规化疗患者治疗结束后分别接受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癌因性疲乏评估量表和针对胃癌特点设计的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LQ-STO22)评估.结果 87例初诊胃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30.71±38.64)分.癌因性疲乏各项指标比较中,高分组(≥130.71分;39例)的各条目得分及癌因性疲乏总分均明显高于低分组(<130.71分;47例).QLQ-STO22问卷各项指标比较中,高分组的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口干、味觉、饮食受限、身体外观和焦虑等多数分量表得分及QLQ-STO22总分均明显高于低分组(P<0.01或P<0.05).结论 疾病不确定感可显著影响到初诊胃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和QLQ-STO22问卷各项评分指标.  相似文献   

16.
听力障碍的病人很多,但有关听力障碍,尤其是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主要综述听觉传导通路的解剖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因学及影像学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桑亮  王学梅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0):1546-1546,1549
患者男,49岁.以"上腹痛、腹胀2个月,加重伴呕吐10天"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腹膨隆,可见胃型,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s征(-),肝区无叩击痛,可闻及振水音.1周前查全腹CT示:胆总管末端梗阻,炎性病变所致可能大,占位病变待除外;肝右后叶低密度影,性质待定;肠系膜密度增高;食管及贲门管壁增厚改变.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5岁。三十多年来经常出现胸骨后异物梗阻感,以进食较快和粗硬食物为甚,但经喝开水后梗阻感即消失,但一直来引起重视及治疗。1988年5月23日因误吞入三华李果核后自感吞咽困难加重,不能进食,有时甚至  相似文献   

19.
内耳微循环障碍作为感音性耳聋的可能病因被越来越多学者关注。早期诊断及临床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听力,提高生活质量。内耳血管影像学成像方式多样,本文通过对内耳微循环影像评估方法进行总结,提高对感音性耳聋患者内耳血管成像及评价信心,为临床综合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9岁。吞咽有梗阻感半年,一月前症状加重。体检:一般情况好,发育营养正常,肺部呼吸音清,心脏未闻及杂音。食管吞钡检查示食管弓段右缘及左缘分别可见较大较深、较小较浅的弧形压迹,左前斜位见食管前后壁亦有受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